前段时日的军报中,一直以来驻军会籍沿海郡县的吕范送来加急军报,若事不可为之际,可举大众从会籍边地撑船出海,他知晓东南一偏远岛屿尚有人烟但岛上之民却极端愚昧落后,若能遣军登陆,必能以之为栖息之地。
当时。查阅这则军报后,孙权便默默收了起来,不到迫不得已之际,他不愿背井离乡,漂泊海外,流浪他乡。
可现在步骘一席话,却令孙权沉吟不语,面色好似有些惆怅,暗自嘀咕着:“难道终究只能漂泊海外了吗?”
他心底流露出不甘可却又无可奈何!
现在他已经丧失了任何一分反败为胜的胜算。
纵然不愿背井离乡,那只能待城破以后做阶下之囚。
但一想到阶下之囚所会遭受到的耻辱,他竟然便坚定了下来。
……
随着荆州军围困建业将近月余时日,吴主孙权携孙氏宗族以及愿意跟随出海的文武将士接近五千余众悄然从建业出逃奔入到会籍沿海的余姚港口,登上了吕范早已备好的船只,扬帆远航。
待离去的瞬间,孙权驻足港口上方,泪如雨下,自惭道:“父亲,兄长,权无颜面见你们,江东基业未能保全。”
自惭也好,惭愧也罢,终究已是过去之事,随后孙权领着少数愿意生死不离跟随出海的孙氏宗族以及步骘、吕范,虞翻还有吴氏家族等五千余孙家死忠兵士踏上了前路茫茫的漂泊海上之旅。
而此刻的建业城,这座江东腹地的重城也正式迎来了新主人,纳入了大汉旗下的版图间。
至此,江东正式平定。
入主建业,关平自然便是开始招抚孙氏旧将。
第四百七十二章 江南防线
随着孙权撑船漂泊海外,历经数月的艰难征讨,荆州军终于是全线平定了江东数郡。
接下来,主将关平自然是对孙氏旧将予以招降。
对于此点,关平也早有考虑,自古以来,南不胜北,南船北马的地利导致了南方政权若要北伐,则势必要在平原之上面对北方铁骑的冲击。
其次,在唐宋以前,南方的经济、人口还远没有那么的富庶稠密,与北方是无法相提并论的。
人口无法抗衡,在人才储备上自然也无法比拟,那么吸纳吴人将领便成为了必备。
另外还有一层重要的因素便是江东江表虎臣绝大部分出自淮泗之地,现在据有了江东数郡以实现了南北对峙的局面,未来北伐肯定会以淮南为主要突破口的。
那么,若有淮泗将领的振臂一呼,是否对大局能起到能够事半功倍的作用呢?
关平想着这些,也将矛头先行对准了全力屯驻泾县的陆逊所部。
陆逊乃是江东四大家族陆家掌舵人,亦是目前吴国军方的头号人物,如能说服其归降,那对于招纳其余将领也会起到良好作用。
泾县城头。
一封封信笺由城外的汉军弓弩手射入城中,洒落城楼各处,一位位守备的吴卒不自觉间拾起信笺相互传阅……
短短功夫,全城尽知,吴王孙权已经弃守王城建业率众逃遁入海已不知所踪的情况。
待信笺发酵两日,关平料想城内诸人应该都知晓具体情况以后,才再度亲笔书信一封遣使入城拜见陆逊说以归降之事。
汉军使者入城自是先行按照大汉礼仪拜会主将陆逊,随后才点名来意,说着:“陆都督,大致情况便是如此,现在孙权已是领心腹漂泊海外而不知生死,江东诸郡都已重新归附在我大汉旗帜下,关将军也十分钦佩敬重你的才能,这才力排众议派遣我入城拜会将军,能够放下以往成见归附我大汉,日后为兴复汉室而奉献一份力量,而建功而光宗耀祖。”
顿了顿,汉使沉吟一番,又轻笑着:“将军,你乃聪慧之人应当知晓,现孙氏已然覆灭,再度愚忠也没有丝毫意义,但归附大汉旗下却还可以继续振兴家业,为国建功又何乐而不为呢?”
使者一席话,也顿时令陆逊陷入到沉思与抉择当中。
沉吟了许久,陆逊好似做了沉甸的决定一般,面上忽色面带忧色而长吐一口气,遂道:“若需本将率众归附贵军,却需关将军能够应允逊的两个条件,不知贵使可否代为转达?”
一记话语而落,听闻陆逊还提出了条件,但他也并不敢擅自做主,遂立即道:“好,陆将军你有何条件还尽可试言之,待我回返大营后定然会言无不尽地告知于关将军决断,想来以关将军对你的看重以及崇敬,这应该不会是太大的难事。”
汉使听罢,也欣然应允!
随即,陆逊也不拖延,直言道:“其一,逊希望关将军在接下来治理吴地以及整顿各州郡间,还请收敛一下在征战时对江东诸豪族所采取的强硬手段,不要再对各家族予以沉重覆灭打击。”
“其二,若逊归附时,麾下诸将由他们自由选择,若他们执意不愿投奔大汉,还请贵军万望不要为难之!”
短短的两个条件,陆逊迅速和盘托出。
“好。将军既能为麾下将士考虑前程也是高义之人,关将军亦是性情中人,想来定能成全将军,那本使这就返回营中禀告此事好让将军携众早些归附我大汉麾下。”
“那就有劳先生了。”
此事谈妥,汉使也丝毫不做停留,遂又连忙出城回营,立即向关平禀明了陆逊提出的要求。
“哦?陆逊提出了这些要求?”
一时,关平有些诧异,他心有猜测陆逊投奔可能会有条件,如阻止自己继续以强硬手段打击江东大族,但后者为麾下诸人所考虑者倒是令他有些意外。
不过对于打击豪族一事,关平也迅速做出了决断,那便是可以应诺陆逊,毕竟在三国时代抑豪强归抑豪强,但也不能似后世的天朝那般一杆子打死,该启用的、拉拢的还是一定要争取过来。
毕竟,这时代知识都被士族所垄断。
若没有士族的相助,难以取天下。
之前征伐江东之所以强硬打击豪族,其一是为了趁交战之机削弱豪族势力好为接下来治理江东诸郡时全权中央集权做准备,禁止豪族继续土地兼并、做大的可能性。
其二也是为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打击豪强可以快速获取吴地民望且可以以战养战。
但现在江东既定,那政策自然不可能一成不变。
第一个条件没问题,只是第二个条件关平却有些犯难了。
说实话,关平招降陆逊不单单只是看重了他一人的能力,更需要的是希望将江表虎臣都一力的吸纳麾下为日后北伐为助力。
江表虎臣的能力都是有目共睹的!
他们为孙氏政权出生入死,鞍前马后,征战沙场无不是奋勇当先。
此等良将,谁人不爱?
但换一角度,江表诸将对于孙氏的忠诚也毋庸置疑,现陆逊需要他们自行选择后路,关平担忧或许有部分将领会誓死不渝的效忠于孙氏而以死相报。
那将是莫大的损失也!
只不过。
陆逊执意如此,关平也没太好的办法,思虑再三也只得应允。
……
三日后。
泾县城门大开,城门两侧吴军甲士林立,手持长戈屹立两侧,而城楼上方也是换成了大汉旗帜随风飘扬着,主将陆逊正手捧着印绥领着诸将等待着关平率大军的来临。
须臾间,一面面战旗当先显现而来,精锐的汉军将士结成一个个整齐划一的军阵,阵间的一位位士卒手执着长戈、背负箭壶,腰悬环首刀迈着坚铮有力的脚步声接踵而至,精气神极为高傲饱满。
汉军迎面散发而出的总总气势,顿时令城前的诸吴将振奋不已。
汉有此强军,己方败得不冤。
待关平胯乘赛风驹抵达城前,陆逊连忙上前高声拜道:“败军之将陆逊参见关将军,现正领诸将等候将军。”
陆逊一拜,身后诸将亦是纷纷效仿行礼。
见状,关平也立即跳下良驹,双手扶着陆逊鼓励着:“好啊。伯言具备经天纬地之才,对内可为宰辅,治理国家,对外可为将平定一方,我大汉既得伯言归附,日后定能剿除国贼曹氏,还定天下。”
“将军过滤了!”
话毕,关平也徐徐接过了印绥,预示着他正式接管了之后接近两万余众的吴军将士。
随后,关平又一一见过吴军诸将,如留赞、宋谦,丁奉,徐盛等将都接受了归附大汉旗下。
但亦有孙氏死忠,如朱然、朱桓,朱异等众也表示不愿归附汉室,而是选择了弃离军旅,回归田间而隐居乡野。
对于他们的选择,陆逊自然没有反对,也欣然的应允了。
一时,随着交接仪式的落幕,陆逊率部正式纳入汉室旗下,泾县自是宣告平定。
紧接着,关平又以陆逊的名义向正在山阴坚守的贺齐、吕岱书信一封以为劝降,最终二人一番商议在陆逊的劝说下,愿意献降。
至此,荆州军自关平率部顺江直下东征开始,总计历时接近四个月的征讨,而全部平定。
孙氏灭亡,大汉领地忽然暴涨了一倍之多,也随之面临着了防守上的压力。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化龙 (鹰狐) 起点VIP2020-12-01完结303.07万字 2.26万总推荐【身穿】【不文青】【无毒无郁闷】待天下英雄俯首,待世间红颜...
-
三国之我爹是袁术 (重曈) 起点VIP2021-03-16完结49.18万字 1912总推荐做人难,做袁耀更难!袁术道“某要称帝”袁耀两眼发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