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定神,李易没有直接去戳爆这个炸药桶,而是回到了之前的问题上,说道:“适才我讲了,有两个矛盾,第一点已经不存在,而这第二个矛盾,就是围绕在田地上的,并且这个矛盾相较前者更甚!”
李易伸出双手,道:“我的左手是你们,是天下的权贵士绅,右手,则是天下的百姓,田地,则是桌案上的糕点,无论是你们,还是百姓,都想要,都想要争,但糕点只有那么多,也是,矛盾就出现了,你们说,这种时候,我该帮谁?”
人群中有人动了动,很快,述职留在荆州的王朗走了出来,对着李易深深一礼,道:“主公,属下以为,此事容易,只要平衡即可。”
李易笑了笑,却是冷笑。
李易看的出来,因为他之前的话,许多人都不淡定了,王朗就是其中之一,只是王朗不敢直说,于是来了一句平衡。
“平衡,呵呵……”
李易问道:“高祖平定天下之后,天下耕地,百姓占了多少,世家权贵占了多少,现在,或者说黄巾之前,天下的田地还有几成在百姓手中?”
“这……”
王朗张嘴呢喃,却没法作答。
李易叹息道:“这个问题很难有人回答,但所有人都知道,百姓手中的田地已经不剩下多少了,所以,呵呵,换做我是老百姓,没得田地耕种,没了活路,不造反,还能做什么?”
“而且,就算百姓不反,可百姓的田地都没了,朝廷的赋税又从何而来?诸位多是显赫人家出身,我就不点名了,只是请诸位扪心自问,各自家中的实际田产,与官府登记在册的,其中相差了多少,每年少缴纳了多少的赋税,你们可曾算过,你们欠了国库多少钱粮!”
王朗一头是汗,深深鞠躬,高高抬手,不让李易看他的面容,他已经后悔站出来了。
李易说的问题不仅存在,而且相当严重,只是天下乌鸦一般黑,大家都习惯了,也没人揭这个盖子,可李易当着所有人的面一语道破,就跟巴掌直接甩在脸上差不多,所有人的脸上都是火辣辣的。
“所以,人性如此,你叫我怎么平衡?如你们这般的,握有权力,天然强势,只要有心,就能不断的从百姓手中夺取土地,而百姓怯弱,只能不断忍让,等到了最后忍不可忍,便会揭竿而起,将天捅一个窟窿出来,直到明君圣主出现,杀一批人,给天下安定,同时再扶持一批新的权贵,然后,天道循环,反复不休。”
“将来尔等为国之公卿,你们本人也就罢了,知道乱世可怖,明白太平来之不易,可你们的子孙后代呢,他们并不会被三十年前的天下世家好到哪里去,甚至犹有过之,你们告诉我,天下到底能太平多久?”
众人沉默。
李易继续问道:“你们谁又能教我,告诉我如何才能建立真正的万世之基业,谁能,王太守,你可能教我?”
王朗连连摇头,同时不断躬身,直接退回了人群。
李易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我知道,此事你们很难帮得上我,而且,就算有想法,你们也不敢开口,但我不同,我知道应该怎么做,而且我也能够做到!”
“这矛盾的根本,其实就是田地,百姓需要田地来保证生存,世家需要田地来让他们富贵,使得家族兴旺,想要化解这个矛盾,只有一点,就是做出改变,让其中某一方从田地上脱离,而百姓与世家权贵,能离开土地的,只有后者。”
“所以,关于田地的事情,就成为了另外一个问题,没有了土地的世家权贵该怎么办,过去那些人也罢,于我李易没有半点功绩,我管他们死活,但是,诸位不一样,我能有今日陈就,你们居功甚伟,我李易虽然想要开创万世基业,却也不能让忠良寒心,否则你们为我殚精竭虑,最终却落了一个穷困潦倒……我李易还有何面目面对天下人?”
听到这里,已经有一些人的情绪差不多稳定了下来,知道李易不是脑子一热要对他们翻脸,而是似乎要以另外的一种方式对他们进行封赏,再联想到今日参观工坊见到的种种,他们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只是,他们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毕竟这种事情没有先例,而且,对于他们来说,房子与田地一直都是延续家族的根本,商贾之事更是素来叫人看不起。
李易看到还有些人苦着脸,心中不快,冷哼一声道:“我知道你们有些人想的是什么,看不起商贾是不是,那你们用纸张书写的时候,可想过这是怎么来的,今后书册也全都是由纸张装订,然后由商贾贩卖,你们买是不买!”
这些话非常不留情面,但众人却说不出一个不字,现在荆州的往来公文已经全部用的是纸张,竹简拿出来都没看,更重要的是,那些纸张也全都是“采购”来的,可他们能因为商贾之事就嫌弃么?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所以,商或农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利,而且这份利要长久,比如说九江,假如今后九江郡的书册的售卖都由某一家代管,自印书局取书之后,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提价售卖,你们说说,他这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难道就比千把亩田地的利润少了?”
当即,众人开始在心里盘算,虽然现在纸张在外的价格是虚高,以后肯定会将,可就算是降了,那也是一比大生意。
李易又补充道:“莫要忘了,还有个前提是将土地交给百姓,百姓的土地多了,每年的收入也会增多,相应的,每年购买书籍的人也会增多,卖书的收入同样会变多,这代表着什么?”
对于经济学的东西,李易不懂,但他知道,让百姓手里有钱,在让钱流通起来,产生购买,那就是繁荣的开始。
忽然,蔡瑁上前一步,拜道:“属下愿意遵从主公一切政令,刀山火海,绝无二话!”
李易微微颔首,目露赞许之色,不过,蔡瑁的表态其实在他意料之中。
蔡家作为荆州当地豪族,在李易掌权后作出了许多的退让,连本家都迁到了长沙,而荆州北部的田产,全都给了李易。
对于这么知趣的人,李易自然不会亏待,如今长江上的盐运全都交给了蔡家在做,虽然运作模式还不进言,蔡家的收入来自于李易的“打赏”,可即便如此,蔡家也从中赚取了大量的钱财,所得远远超过付出,成为了李易让世家大族由农向商转变的过程中第一个参与,也是第一个吃到肉的人。
上前拍了拍蔡瑁的肩膀,让他起来,然后李易说道:“你们都知道,如今长线一线的盐运,我让蔡太守在负责,是官营,也不是官营,因为其中获利,一共分了三块,我,荆州府库,还有就是蔡太守,或者说蔡家。”
“其中具体比例,还不是说的时候,但诸位要知道,自从蔡太守去了长沙,这几年卖盐分得的钱,已经足够将他给我留在荆北的田地买回来了!”
听李易说了这个,有些人茫然不解,毕竟他们不是荆州的,虽然听说蔡家势大,却不知道到底有多大,可荆州本地人就不淡定了。
也不知道是因为不可思议,还是故意增强李易话语的说服力,蒯越出声问道:“如果是蔡家全部田地,就算没有万亩,也相去不远了吧?”
蔡瑁不满的看了蒯越一眼,没有承认,可他也没有否认。
登时,许多人心里内心都是齐齐一震。
现在的地价最贵的,就属荆州和益州,结果蔡瑁几年就赚了几千亩地出来,这是旁人多少代拼死拼活都攒不下的家业啊。
于是,众人脸上不再是只有不安和不情愿,少数人,尤其是年轻官员的脸上更是出现了明显的意动。
看到这一幕,李易的心里也终于松了口气,很长时间了,他都没有花费这么大的精力去劝说别人,改变别人的思想,只是片刻口舌,居然他感到一阵疲惫,不过,更多的还是兴奋,因为最艰难的第一步,终于迈出去了!
第751章 兴商
“自古以来,当权者都是重农轻商,这点没错,因为农为国家之本,而商人逐利,重利轻义,甚至为某利益不择手段,贿赂官员、投机倒把,坑开百姓,自然也就为人不喜,甚至,一旦天下人都如商人一般,人人眼前只有利益,那便是世风日下,道德崩坏,王太守,你说是也不是?”
李易再度开口,并向王朗提问,在场人中,论书本上的学识,王朗也算是最顶尖的几个人之一。
“主公所言甚是,所以,所以属下才担心啊!”
王朗躬身,声音虽然有些发颤,却也异常坚定。
尽管王朗已经有点怵了,但一说这个问题,还是有些忍不住。
李易先是点头,然后又摇头,说道:“这个说法没错,但是,却不全面。”
“天下的百姓,若无道德教化,若无律法约束,他们能够安生种地缴纳赋税?不能,就算有些人想,旁人也不会让他们如愿。”
“所以,在我看来,商贾与百姓并无差别,只是缺少约束罢了,而很不巧的是,曾经的上位者觉得他们难以约束,左思右想,干脆就弃了约束,不过在此之前,他们没忘记用棍子敲断了商人的腿,这样一来,就算不约束,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我爹是袁术 (重曈) 起点VIP2021-03-16完结49.18万字 1912总推荐做人难,做袁耀更难!袁术道“某要称帝”袁耀两眼发光道&...
-
我老婆是书香闺秀 (可乐中毒) 起点VIP2021-04-03完结51.59万字 9175总推荐穿越到一个完全没印象的朝代,成为一名世家子,要说与自己老婆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