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化龙 (鹰狐)


  但现反了过来,周仓虽然出身不好,却深得李易信任,成了李易亲卫营行政上的二把手,随着李易南征北战,立下了不少的功劳,就算是袁绍也知道有这么一号人。
  而眭固就差的远了,跟周仓一比简直落魄。
  李易就是要周仓去刺激眭固,让眭固看到他用人的不计较出身,让眭固看到谁才是当世真英雄,这步棋平时或许用不上,但万一张扬脑子一时糊涂,眭固或许就能起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739章 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
  张扬在酸枣停留了五天后,向李易提出了告辞。
  这五天里两人并没有达成任何的协议,甚至李易连提出协议的意思都没有,每日基本都是叫上张扬游玩打猎,享用酒肉美食。
  等到张扬离开,李易更是送出十里,最后更是赠出助他斩了颜良的宝马,以此来表示心中不舍。
  对此,张扬同样是“依依惜别”,三步一回头,一走出里许,方才车马疾行。
  这结果看上去有些寡淡,但双方心中其实都很满意,毕竟双方想要的本就就是友谊,而非盟友。
  随着张扬的离开,李易的巡视也终于划上句号,开始向荆州返程。
  而李易这一折返,袁绍、李傕等人全都松了口气。
  青州战后,袁绍已经有点怕了李易,虽然李易将青州的大军撤了下去,可袁绍却始终保持着警惕,生怕李易借着巡视唯有,忽然转头杀伤河北。
  在李易眼看,用几万将士们的生命为他打通黄河天险,这是极其愚蠢的行为,可在袁绍眼中,将他放在李易的位置上,莫说几万,就是用十万人的性命打过黄河也是值得的。
  所以袁绍一直不敢放松警惕,整个冀州南线都处在戒备的状态,直到李易本人南归,这才真的放下心来。
  长安的李傕郭汜与袁绍的处境虽然不同,但感觉上却是不相上下。
  如今的李易威望一日高过一日,虽然李易本人说了肯定不会当皇帝,但李傕和郭汜还亲耳听到李易说过要为董卓出生入死呢。
  然后董卓就完蛋了。
  李易的话能信?
  所以,虽然李易与他们关系不错,可谁也不敢保证李易不会忽然出兵占了司隶。
  李郭和郭汜也很为难,他们已经有了投降李易的觉悟,可他们也知道自己做了多少恶事,得罪了多少人,将来投降李易,李易也很可能用他们的人头去收买人心。
  所以,他们现在虽然不像与李易作对,却也是尽量的拖一日算一日,就算要投降,那也要等熬不住了再说,顺便也在这中间多多与李易攒些情分,让后半辈子多点保证。
  李易对李郭二人的想法心知肚明,就连李易的下属也有人提议在进入河北之前先收了司隶,反正以李郭的态度来看应该不会是什么大麻烦。
  但李易却是看不上那块地方,连年大战之后司隶早就被打烂了,接过来就是经济上的包袱,还不得不管,李易不想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
  更何况长安城里的大老爷实在太多了,不让那些人死个七七八八,李易怎么好意思接手长安?
  不过,虽然暂不打算占据司隶,但为了今后在河北交战的时候不出意外,李易在离开酸枣的时候,安排使者再次联系李郭,希望他们可以将虎牢关让出来。
  这件事之前就谈过一次,李郭虽然没有拒绝,却也没答应,大概是担心李易得了虎牢之后直接向西发兵,就那么拖着,最终不了了之。
  不过这一次李易的把握很大,青州的大胜让他威望再涨,这种情况下李郭二人不敢不给他面子,不然真惹恼了他,李易就算不占司隶,派兵过去来一个大游行还是可以的。
  而且,为了能够顺利达成目标,李易可是头一次派出了重量级的使者。
  因为自己对使者的态度素来不够友好,李易一直都很担心他的使者也会被旁人往死里整,所以李易派人出使一般都是安排那些就算被砍了也不心疼的文官,最高级别的使者也不过是一直跟着他的亲卫赵大。
  可这回不一样,李易派出的正使是鲁肃,副使是许褚,以进贡天子为由,带着人马前往长安。
  以李易的威势,再有这一文一武,他就不信做不通李郭与郭汜的思想工作。
  甚至,如果只是李郭的话,李易指派一个鲁肃就足够了,之所以加上许褚,是因为李易准备开始对西凉布局,让他们在长安事了之后继续西行,与屯兵陈仓的马腾见上一面。
  如果顺利,将来凉州就真的可以传檄而定了。
  除了想长安派出使者,李易还拍板了另外一件事。
  之前众人对大将军府定在哪里有许多争议,在李易巡视一圈之后,可选的地点就很少了,最终,李易几次斟酌,最终决定将大将军府放在了定陶。
  吕布与曹操争斗的时候,定陶受到的波及不算是很大,城池基本完整,再加上本身作为济阴郡的治所,城内各种设施也很齐备,李易将大将军府迁往定陶,可以最大程度上的节约人力物力的消耗。
  军事方面,定陶距离司隶与黄河都不算太远,万一有意外,可以确保李易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反应。
  最后,李易还在人事上做出了一些小小的改变。
  数次征战之中,郭嘉虽然从未走上前线,却于后方调度粮草、兵马,从未有一次疏漏,李易认为郭嘉才干不弱于萧何,故上奏天子,授予郭嘉荆州刺史之职,加封安阳县侯。
  桂阳太守伏德,上任之后工作勤勉,教化百姓有功,调往襄阳,担任别驾一职。
  对于郭嘉,李易感觉自己挺对不起他的,原本李易是将郭嘉视作左膀右臂,之后走到哪带到哪,可因为他心中的多疑,后方必须要有一个能让他完全放心的人坐镇,所以李易选来选去,也只有郭嘉最为合适了。
  或许在外人看来,李易这么做已经时候很抬举郭嘉了,可李易总觉得郭嘉有些委屈,曾经的浪荡子连花酒都不敢喝了,李易不表示一二实在是过意不去。
  至于伏德能成为荆州别驾,完全是李易冲着伏完的面子去的,伏完这个老丈人近来表现不错,李易自然要给予回报,但不好直接给伏完,而且伏完一把年纪了也不缺什么,索性李易就打算栽培一下伏德,反正伏德在任上表现的确实不差,在襄阳锻炼锻炼,将来哪里的刺史有了空缺,完全可以让伏德顶上去。
  很快,时间进入了十一月底,这时候襄阳的天气已经非常寒冷,但襄阳城的百姓却是热情高涨,足足上万人涌出城池,迎接他们的李襄侯得胜归来。
  这么多年时间,李易的威望让天下人敬畏,而在荆州,更是成为了神人一般的存在,当李易的车马出现,便有百姓情不自禁的欢呼,当李易现身向道路两侧百姓致意,更是有人情不自禁的高呼万岁,然后很快的,万岁之声就连做一片,声震天穹。
  回到襄阳之前,李易已经收到了圣旨,小皇帝果然拒绝了李易自请处罚的要求,好言好语宽慰李易不说,还在李郭的怂恿下赐下了九锡以彰李易功德。
  在李易之前,也有一人曾经享此殊荣,那个人叫做王莽。
  对于天子的恩赐,李易自然笑纳,反正现在也算是“李襄侯之心路人皆知”,有些事情嘴上客气一下就算了,该办还是要办的。
  所以,入城时面对那山呼海啸一般的万岁之声,李易不仅没有推辞,更没有叫人约束,反而是一脸灿烂笑容,昂首挺胸,坦然的接受了这一切。
  对李易的这般作态,上到将军谋士,下到贩夫走卒,不仅无一人非议,反而各个欢欣鼓舞,现在他们不怕李易野心太大,就怕李易没野心。
  而且巧合的是,就在李易入城的当日,长安方向快马传回消息,李傕与郭汜终于决定,将虎牢关让于李易,请李易派兵马交接进驻。
  为此,李易所需付出的代价只是一批不算多粮食,另外就是适当限制虎牢关驻兵数量,相比所获得的,可谓是一本万利。
  说是虎牢关,李易真正得到了却不仅仅是一个虎牢关,自成皋以东的河南尹治下诸县,也被李郭二人一并打包送给了李易去管理。
  对于这些地方李郭二人是不心疼的,他们掌握的只是兵权,地方上的许多官吏任命多数还在朝堂再做,二人这次的慷朝廷之慨,不管是从实力上,还是从声望上,都是对朝廷的一个很大的打击。
  李易回到襄阳之后,首先召集各部官员,了解近段时间情况,把大将军府搬迁的相关事宜吩咐下去,让他们去处理细节,又露了几次面,
  祭奠阵亡将士并慰问士兵亲属,然后李易就清闲了下来。
  到了李易这个位置,说辛苦那是相当辛苦的,因为大半个天下的事情都要他去操心。
  可说清闲那也是真的清闲,只要不是袁绍过了黄河,其他事情只要李易吩咐一声,都会有人去办,而且是绞心脑汁给他办的好好的。
  于是,李易在将那些自己不得不亲自主持的事情给安排妥当之后,瞧着天气越来越冷,干脆决定给自己放个大假,好好享受一下温柔乡,等到出来年在继续操持大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