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化龙 (鹰狐)


  李易话锋一转,一脸正色的说道:“有些事,总是需要有人去做的,作为一军主将,冲锋陷阵之时当身先士卒,执行军法也应不甘示弱,所以,这押后之人,于情于理只能是我,伯平莫要再与我争了,难道你要陷我于不义呼?”
  高顺脸上表情不断的变化,佩服,感慨,纠结,遗憾,最终化作一声叹息,他知道李易说成这个样子,断然没有再和他交换的可能,只得深深拜道:“高顺莽撞,之前不知将军心中早有担当,今日还无礼冲撞了将军,还请将军责罚。”
  高顺说的是蹲点质问李易的事,李易自然不会怪他,虚扶一把,大笑道:“伯平说的是哪里话,若非伯平,我今日还见不到军中诸位呢。”
  其余将官只道是李易真的有事,所以才姗姗来迟,并不是很明白他们二人之间的对话。
  不过那些也不甚重要,他们现在想的是李易刚刚话。
  有些事,需要有人去做,所以,李易便亲自去了,完全没有给他们这些属下分配苦差的意思,于是,之前刚刚冒出的那点不满刹那间烟消云散,同时惭愧的厉害。
  李易不管旁人心中作何想法,只是又对高顺叮嘱道:“伯平跟随在圣驾与百官身边,按理说不会出现太多的乱子,但也当千万不可大意,那边不出事则已,一旦出事,很可能便是你我都兜不住的大事。”
  高顺当即应下,也确实将这个叮嘱记在了心中。
  这些需要商议的事情定下之后,李易便和高顺,还有另外几个将官在营中巡查了一番,算是让这些士兵认识一下自家主将的面孔,然后李易又很亲民的坐下和这些普通士卒一起吃了一回大锅饭。
  李易倒不是故意想要表现自己如何与大家同甘共苦,他只是想要试试这些伙食的滋味如何,然而一餐之后李易便打下决心,在拥有自己的嫡系人马之前,这种作秀还是算了。
  中午过后,高顺还要留在营中参与军务,李易却是随口找了个缘由,再次拱手告辞。
  接下来,他要做的便是静静等待迁都的开始,然后狠狠的刷一波声望。
  他之前提出的几个法子,看似是在给董卓服务,其实不然,更多的却是为了他自己,当然,也为了让那些无辜百姓少遭受一些祸害。
  他让军中骑士来回奔走,宣扬董卓的军令,一开始的确能给董卓刷一波名声,可再然后呢?
  有了按奈不住的士兵开始对百姓动手,执掌军令的人虽然管,却不杀,这种行为落百姓眼中就是沆瀣一气,对董卓本就不多的敬意很快就能化作怨念。
  至于事后会不会对那些犯事的家伙们进行处理,百姓们却是压根不知道。
  就算知道,可罪都遭了,砍了那些人还有什么用?
  更何况,以董卓的尿性,多半一番扯皮后就算了。
  于是乎,在百姓们最为苦难之时,李易就会成为一股出淤泥而不染的清流,不但不骚扰百姓,反而将那些作乱的家伙逮一个杀一个,运气好再碰上几个地位较高,却又不是很受重视的家伙们怼上一波,只要李易稍稍运作,在百姓与世家眼中,他李将军便会成为无惧权贵,爱民如子的典型。
  君不见历史上刘皇叔开局的时候为何连战连败却又韧劲儿十足,稍微给他一点空间马上就能满血复活,皇叔身份是其一,其二便是爱民如子的好名声。
  因此,爱民如子的人设,李易要定了!


第75章 迁都之始
  至于李易刷了太多的名声,董卓会不会觉得不乐意。
  李易一开始有过担心,但想了想,觉得应该不甚紧要。
  因为他安排人马一路高喊着“董太师军令”,这马屁拍的可是足够很,也足够显眼,完全能够证明李易对董卓的丹心一片,即便最终的效果有点“误差”,那也不是李易的思想有问题,而是董卓那些亲信的人品太过败坏,董卓要气也气不到李易的头上。
  将军中事务再次盘算了一遍,觉得没有明显疏漏之后,李易就开始按部就班的跟着董卓的小集团,每日下朝后聚上一聚,其余时间就是安心等待了。
  不过期间倒是有几件事情李易一度想要出手干预,但权衡利弊过后,最终却又放弃。
  李儒向董卓献了一道毒计——迁都迁人不迁物!
  其实就是说迁都的时候,迁的是人,不是物,富户家的那些粮食布匹等等物资,因为会拖延行军,一律不许携带,说白了就是收进董卓自己的腰包。
  虽然此举有失民心,但其中利益实在太过让人眼红。
  如今的洛阳已经在“叛军食人”的传言中人心惶惶,全都恨不得早早的离开,再加上事后还能甩一半的责任给袁绍,所以,董卓没有半点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李易没有直接参与此事,他只是提了一句可以抓大放小,不要将那些寻常百姓也牵连进去,董卓同样点头应允。
  不过李易却是可以想得到,有了一个糟糕的开头,接下来还能指望西凉军有个什么好表现?
  这还不算完,李儒跟着又出了个更狠的提议,掘皇陵!
  汉室倾颓不假,却还没到彻底倒下的地步,董卓也没有傲视天下的实力,如此迫不及待的掘了老刘家的祖坟可是直接得罪了天下人。
  况且,大汉天子或许有愧于天下,却是无愧于董卓。
  李易不相信以李儒的机智不明白这些,可李儒却偏偏这么干了,这绝对不合常理。
  于是,李易很快便想到了一个可能,西凉军兵力强大不假,可与强大相对应的是海量的财物消耗,于是,董卓缺钱了,而且不是一般的缺。
  李易静静的看着董卓集团的疯狂,同时还有点庆幸,要不是接了督军的职务脱不开身,否则董卓让他带人去挖皇陵,李易还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眼看着迁都一天天临近,李易自己也想起了一桩大事。
  他记得洛阳迁都之后,孙坚在某处废井中寻到了传国玉玺,那么,自己要不要插一手,将传国玉玺据为己有?
  李易表示很动心,那可是传国玉玺啊,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然而,李易最后只是叹了口气,放弃了这个计划。
  传国玉玺固然诱人,却也是一块烫手山芋,能够悄悄藏着掖着也就算了,一旦走漏了风声,怕是立刻便有杀身之祸。
  李易觉得自己的发展纵然是一帆风顺,即便他顺利拿到玉玺,想要让玉玺重见天日也得数年往后,而那时的他羽翼已丰,一块玉玺起到的作用已经很有限了。
  他如今连真正的禁宫都没进去过,和小皇帝也没搭上线,手下更是无人可用,当真谋划此事,很难瞒过董卓。
  这种摆明了是高风险低回报的事情,李易只要不是一时冲动,绝对不会去做。
  不过,接下来一连几天,李易却是心中郁郁,感觉自己的钱被人偷了一般,直到迁都开始……
  李易与高顺带着人马伫立城门外,静候天子与百官出城。
  此刻,董卓在皇城坐镇,郭汜那个倒霉催的代替了原本吕布的角色奉命去挖黄陵。
  负责护送,或者说押送天子与百官迁都的乃是李傕,此人便在李易身边不远。
  李易侧身问道:“奉先那边可安顿好了?”
  “有劳太白挂心了,昨日一切便已经安顿妥当。”
  高顺难得得笑了一下,说道:“不知是不是凑巧,我听文远说奉先居所依然与太白府邸相去不远。”
  “是吗?”
  李易笑道:“倒是当真巧了,不过如此也好,唉,只是不知奉先究竟因何怪我,我也未曾做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可这许多天过去了,奉先依然对我横眉立目。”
  高顺顿时脸色讪讪,当初的主意是他出的,结果出了意外,按照他来看,不成就不成,又没什么损失,大家还是好朋友,不想吕布却是因此把李易给怨上了,这点是高顺始料不及的,他也劝了吕布,可吕布还是心里不痛快。
  李易奇怪的看了高顺一眼,倒也没把这件事的根源联系到高顺的身上,实在是这家伙平时说话做事太过耿直,根本不像是那种能出馊主意的家伙。
  很快,随着一阵鼓角争鸣,天子銮驾自城门缓缓向外驶来,后面跟着大批的朝廷官员。
  换做以往,天子出行必然是众人俯首山呼万岁,可如今却尽是一副凄凉景象。
  几千西凉人马环视,却无一人俯首行礼。
  偶有百姓在远处面露忧色,却也只是为了自家前程的不安。
  天子,再也没了往日了威风。
  文武百官,一个个脸上如丧考妣,若是换身衣服,这些人马建简直与送殡的队伍没什么两样。
  百姓愚昧,不明白董卓集团的谋划,可这些朝臣们哪个不是人精?他们如何不知这一去当真是前路未卜,生死难料啊。
  李易胡思乱想的时候,忽然高顺捅了捅他,李易正要奇怪,却是听得一声冷哼在旁边传来,转头一看,原来是他的准岳父,伏完正愤愤的盯着这个便宜女婿,脸色很是不善。
  李易在脑子里勾画了一下现在来一嗓子“小婿见过岳父大人”之后伏完会不会和他拼命的场面,然后赶忙跳下马来,行礼道:“见过伏大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