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承彦无语,正打算开口问李易,就听见蔡邕忽然“啊”了一声,然后叫道:“怎么这就没了,剩下的呢!”
蔡邕对著书卷连瞪了好几眼,甚至还翻过去看看,好像下面藏有东西一般。
确认了背面没有字,蔡邕再次急切道:“襄侯,后面的呢?”
说着,蔡邕自动就将目光移到了黄月英手里剩下的书卷上。
李易嘴角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道:“蔡中郎莫急,此文名为‘三字经’,是我特为孩童蒙学所做,不过月英是女子,手中无力,只拿得动半篇。”
蔡邕看着李易,下巴动了动,也不知是想吐血,还是说扑上去咬李易一口。
这家伙是故意的!
故意只拿了半篇来给自己看,故意吊人胃口!
其实,蔡邕的猜测算是半对半错,李易虽然的确有故意的成分,但目前三字经也的确只有半篇。
因为原版的三字经中有些内容如果在东汉出现,那就是“BUG”了,所以必须修正,而以李易的水平,想要修正,并且不留痕迹保持全文通顺,没有任何雕琢痕迹,完全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李易也没那个耐心去琢磨。
于是,李易就干脆先拿了一半出来,先吊吊蔡邕的胃口,就跟在襄阳用半截洛神赋来吸引人是一个套路。
等把蔡邕的胃口吊足了之后,李易再拿出余下的……删减过后的半篇,让蔡邕出手校正补齐。
不过,有了前面半篇垫底,这最终署名依然是李易一个人的。
别怪李易小气,这件事情的好处实在是太大了,他不能分给别人。
蔡邕不知李易想法,认定他是将其余内容藏了起来,可盯了李易半晌,这家伙丝毫没有愧疚之色,蔡邕也知道自己抢不来,只能一指黄月英手中的书卷,问道:“这又是何物?”
李易笑道:“此乃另外两篇,怎么,蔡中郎也有意一观?”
蔡邕呼吸一滞,他很想吐血,你将这些东西带过来,不就是特意给我看的么,怎么现在反倒是成了老夫要求着你才能看?
不过,甭管蔡邕心里怎么腻歪,怎么骂李易不要脸,还是毫无节操的点了头,表示自己真的很想看。
点过头,蔡邕自己都感觉有些脸红,没办法,刚才李易给他看的东西,实在是太有意思了。
三字经,言简意赅,朗朗上口,虽然就单纯的文学性来说还差了那么一些,但就蔡邕这等大儒来看,该有的基本全都有了,用作蒙学却是比如今的仓颉要胜过不止一筹。
这还是李易拿出的第一篇,他相信,剩下的绝对不会差了。
果然,李易又交给蔡邕一篇之后,蔡邕的脸色彻底变了。
这回是“弟子规”,同样是童子启蒙,同样的言简意赅,同样是……只有半篇。
不过,蔡邕没有再就半篇的事情与李易瞪眼,而是急急接过了第三篇。
这次蔡邕口中直接发出了轻呼。
第三篇的内容是千字文的前半,虽然也是启蒙读物,不过千字文的格局明显要大了许多,唯一的美中不足就是看到半截,又断了。
蔡邕摩挲了一阵,不舍的将书卷交给了等候已久的黄承彦,然后抬头看向李易,眼睛有点发红。
现在蔡邕已经认定了,这些东西不可能是李易找人代写的。
三篇,每一篇都不比如今启蒙用的仓颉差,谁能有这等本事?
而且,有这等本事的人,早就天下有名了,又如何会给李易做代笔?
所以,尽管直觉告诉蔡邕,这些东西是李易抄来的,可事实摆在面前,由不得蔡邕不相信,这三篇文章只能是出自李易自己的手笔。
至于剩下的半篇,蔡邕已经不着急看了,那些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李易的目的。
有这三篇文章在,再加上李易的有心推动,不消数年,天下孩童蒙学必然要以这三篇文章为先。
那么,作为这三篇文章作者的李易,他将会得到什么?
天下读书人皆为李易徒子徒孙?
但凡汉人疆土,皆有李易子弟?
恐怖如斯!
孔圣人当年都没有这般风光啊,而且,孔圣是埋在土里的,李易却是个活生生的人,如今才二十来岁。
李易以布衣杀董卓,当太守,只用了不到一年。
只要给他二十年……不,给他十年……
活着的圣人……
蔡邕只是稍微想了想,就感觉后背全是汗水,湿冷一片。
相对于蔡邕,黄承彦的承受能力就强多了,黄承彦在襄阳就已经被李易用穿越者的优势轰炸过一次,将李易当做能称圣的存在,现在这些文章虽然就影响还要大过之前所讲种种,但在一定程度上来讲,却是锦上添花。
众人沉默了片刻,李易示意黄月英将书卷收起来,蔡邕想自己抓过来,可拉不下脸去想,那感觉就跟刮骨似的,心疼啊。
无奈,蔡邕看向李易,希望他能将这些送与自己,同时也再次想起了自己刚刚推翻的,前些天的一些想法。
如果说蔡邕原本的想法是单纯的猜想,认为那只是一个可能的话,现在,蔡邕已经百分百肯定了李易的目的——李易心中想做的不是一地郡守吗,也不是一方州牧,而是要将汉室推翻,自己称皇做祖!
没错,蔡邕看透了李易的野心,虽然李易与他直接交流不多,但看看李易叫他写的那些小材料就明白了。
虽然蔡邕不耻李易的要求,感觉李易有点不要脸,可作为起笔之人,他能明确的看出,李易做的这些事情,就像是高祖斩白蛇一样,李易是在给自己争名,造势!
蔡邕特意找伏寿试探李易平时言语,再次加深了这个推测。
也正是因此,让蔡邕对李易的态度有了初步变化。
汉室如今的颓势,蔡邕看的很清楚,特别是董卓站出来碾碎了老刘家最后的颜面,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改朝换代之事,真的不稀罕。
李易就是奔着改朝换代去的,目标明确,行事干脆果断,比较天下诸侯,李易真有成事的可能。
所以,蔡邕就动摇了,起了投靠李易的心思。
这时候投靠,只要李易事成,他绝对是排名前列,甚至是位居头一号的从龙之臣。
别说蔡邕太自信,相对于李易身边那些人来说,蔡邕虽然比他们晚了几个月,但别忘了,蔡邕有个女儿在李易手里呢,这就是优势!
反观李易那些女人,只有伏寿是出身较高的,可惜伏家看不上寻常出身的李易,所以,只要蔡邕肯,真没什么人能与他争。
圣人都有私心,就别说大儒了,从龙的名望摆在面前,蔡邕也不能淡定。
至于说对大汉的忠诚……
呵呵,蔡邕在长安被下狱之后,让他保住命的是李易,不是大汉天子。
只是蔡邕也有担忧,因为李易的底蕴实在太差了,别说跟袁绍这样的豪门比较了,就算把天下所有州郡的太守们拿出来排排站,论家底,李易是毫无疑问的倒数第一,这样想要成大事就很难了。
不过今天,看到那三篇文章之后,蔡邕就知道,李易最大的短板也要补齐了。
天下童子以李易为师,这等名望,怕不是要紫气东来三万里?
谁人还能挡得住?
想想刚刚李易要做院长,让自己给他做副手,自己居然还不乐意,蔡邕感觉后槽牙有点酸……
思绪很乱,蔡邕越想心跳的约厉害,现在不光后背,就连额头,手心中也满是满水,李易等人也感觉有些不对,蔡邕也太激动了,该不会猝死吧?
看着蔡邕斑白的头发,李易没敢碰他,给黄承彦打了个眼色,黄承彦轻咳一声,挪到蔡邕身边,轻声道:“蔡兄,蔡兄……”
黄承彦也看出不对劲,这青筋鼓的把皱纹都给绷直了,有必要这么激动么?
听到黄承彦的呼唤,蔡邕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看了李易一眼,便目光低垂,隐约透着几分顺从之意,李易自然是看到了蔡邕目光的不同,不过,他怀疑这只是错觉。
蔡邕又看向黄承彦,问道:“贤弟以为襄侯可为书院院长?”
之前黄承彦就表过态了,不明白蔡邕为何还要再问一次,不过还是点点头,说道:“襄侯才学非凡人能及,自然当得。”
蔡邕笑了一声,又问道:“如此说来,以襄侯才学做一郡之主也是绰绰有余了?”
黄承彦感觉蔡邕貌似要给自己挖坑,不过此时只能答道:“那是自然。”
蔡邕继续问:“若是一州之主呢?”
黄承彦正捻动胡须的手指一顿,眉毛翘了翘,然后有些意味深长的看了蔡邕一眼,同样笑道:“自然也是绰绰有余,蔡兄以为然否?”
屋中瞬间变得无比安静。
蔡邕微笑不语,没有再接话,不过意思已经很明显了,既然李易做一州之主都绰绰有余,那么,李易该做什么呢?
这里几人都想到了,可是李易不第一个开口,他们不敢说,也不能说。
李易这时的心情也有起了些变化,蔡邕基本上是将他的野望放到明处了,李易没想到蔡邕会如此直白,一时也有些紧张,他担心蔡邕会给他捅出去。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我爹是袁术 (重曈) 起点VIP2021-03-16完结49.18万字 1912总推荐做人难,做袁耀更难!袁术道“某要称帝”袁耀两眼发光道&...
-
我老婆是书香闺秀 (可乐中毒) 起点VIP2021-04-03完结51.59万字 9175总推荐穿越到一个完全没印象的朝代,成为一名世家子,要说与自己老婆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