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玉也不傻,哪还不明白封口的工作李易已经做好了,黄月英吃两头,白白坑了她许多的好处。
对此,蔡玉也没招,她这个小姨的威严本就不咋地,现在被黄月英知道了她与李易的事情,那就更别提了。
这不,黄月英都敢当众用仙子来打趣她了。
原本蔡玉对那篇洛神赋是很得意的,心里一直将自己比作仙子,可听着黄月英道出“仙子”二字,心里头别说得意了,直接羞的要死。
不过,蔡玉很快就给自己找了平衡,若是那丫头拜李易为师,自己岂不又是小姨又是师娘,那她总该怕自己了吧?
蔡玉正琢磨怎么当一个合格的师娘,就听黄月英道:“对了,小姨,你定然是见过襄侯的,你说说襄侯这人如何?”
蔡玉一愣,然后就是又羞又怒,没想到黄月英逮着自己不放了,可她还偏偏不敢发作,只能涨红着脸,艰难道:“那,那个,他那个人就那样吧,嗯,写文章写的挺有意思的,嗯,也很厉害,袁术的那个大将都没敢把他怎么样,武艺也高,别,别的就没什么了……”
蔡玉很羞涩,说话磕磕巴巴的,不过鉴于她之前就有点“不正常”,蔡瑁等人倒也没想到这其实是李易的缘故。
对于蔡玉对李易的评价,几乎所有人都忍不住露出了笑容,这口是心非实在太明显了,明明说着“就那样”,还连着夸了三点。
更叫人忍俊不禁的是,蔡玉还毫不客气的黑了一把她亲哥。
当时蔡瑁可是差点死在了纪灵手上,结果蔡玉用纪灵来衬托李易,叫蔡瑁无地自容啊。
因为蔡玉的话太过破坏气氛,黄氏与黄承彦暂时也不争了,几人又说了些闲话,等了没多久,便有下人来报,说李易到了。
按说这时候该叫女眷回避,不过有之前黄承彦的话垫底,就不用那么麻烦了,蔡瑁直接道:“小心请来,不可怠慢。”
仆人退下,众人也都收敛了之前的神色,特别是黄承彦夫妇,不管之前怎么争执,现在都要注意,不能被人看了笑话。
黄月英也乖乖站到了父母身后,然后偷偷看了蔡玉一眼,就见自家这个小姨也不向自己瞪眼了,只是把脖子伸得老长,看样子,怕是恨不得亲自跑去过接李易。
这让黄月英心中腹诽不已,同时也想到了一个词“引颈待戮”……
很快,自花园前的拱门下转出一人,正是李易,李易今日又换了一身新衣,再加上心情舒畅,整个人也显得格外精神。
隔着老远,李易看到蔡瑁坐在外头晒太阳,便朗声笑道:“蔡兄身体大好,此乃大喜事,中午当多饮三杯才是!”
蔡瑁也笑着站了起来,然后脸上故意作出一副苦色,道:“哎,愚兄如何能比得上云龙,你这才几天功夫,又是如龙似虎了。”
说着,蔡瑁抬手一引,道:“姐夫,这便是李易,李襄侯了,前些天那事你也知道,你瞧瞧,现在可能在襄侯身上看到半点受过伤的样子?”
黄承彦也正好起身,顺着蔡瑁的话打量了李易一眼,眉头微微颤动,然后拱手笑道:“久闻襄侯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李易同样将目光落在黄承彦的身上,微微停顿,然后还礼道:“久闻黄公贤达之名,心中仰慕非常,今日幸而得见,足以慰平生。”
黄承彦乐呵呵的,似乎是对李易的称赞很高兴,谦虚道:“黄某只是一乡野村夫罢了,襄侯如此称赞,实在是折煞黄某了。”
蔡瑁等人只当李易与黄承彦是相互客套,也都纷纷露出笑容,不想李易却是面容一肃,正色道:“易离开长安时,曾经告与左右,此去襄阳,有三名士若是不能当面一见,必为终身憾事!”
李易这话明显是在卖关子,但这个关子有点意思,众人全都竖起了耳朵,蔡瑁作为今日见面的发起之人,更是很给面子的问道:“这么说,那三位名士云龙可是全都见到了?”
第217章 黄承彦
李易看向黄承彦,道:“其一便是黄公,此刻已然见到。”
黄承彦笑了一声,双手在面前挡了挡,做谦虚状,口中连道:“不敢,不敢。”
对于李易说出黄承彦,所有人都不觉得意外,就连黄承彦自己也知道。
否则,李易今天过来就不是交朋友,而是拉仇恨了。
李易叹了口气,目光萧索,面露向往之色,又道:“其二,便是岘山庞德公,易虽仰慕,但苦于无人引荐,生怕失了礼数,不敢轻易打搅。”
众人纷纷点头,庞德公在荆州的名头不用多说,必然是那三人之一。
而且之前有刘表数次上门相请,却接连三次碰壁,所以,李易说自己不敢轻易打搅,大家也都理解。
“那第三人是谁?”
蔡瑁问道,不光他,其余人也是好奇,在荆州名士之中,选取前二容易,但取其三,可就要犯难了,说不好便会惹得众怒。
李易轻轻摇头,唏嘘道:“那第三人……云深不知处啊。”
原本以为李易怎么都会说出个人名,不想竟是来了句这个,叫人好不郁闷,蔡瑁更是直接抱怨道:“哎哎,你啊,总是这般,明明年纪轻轻,却喜欢学人家说话说一半,太不痛快了。”
李易拱手以示歉意,他真不是故意只说一半,实在是他也很无奈啊。
对于一个穿越者来说,荆州名士取其三,很容易,自然就是庞德公,黄承彦,还有司马徽了。
只是李易到荆州后,在与人交谈时却从未听过司马徽之名,李易感觉很奇怪,特意打听了一下,却是被告知荆州名士中跟没有司马徽这号人。
思来想去,李易只能认为司马徽不是土生土长的荆州人,后来可能是为了躲避战祸,或者是其他缘故,所以才出现在了襄阳。
算算如今的时间,司马徽不知在哪猫着,因此,李易只能说“云深不知处了”。
不过,在场之人也不是全都觉得李易是故意留话不说,比如黄承彦,他从李易的表情上能看得出,李易心中当真是有那位第三人的,只是碍于种种缘由,无法道出口罢了。
蔡瑁又为李易介绍了一下黄氏,还有黄月英,让双方见礼,过程中李易与黄月英自然是装作谁也不认识谁。
然后众人落座,这里自然是以蔡瑁为主,然后李易与黄承彦应该分列左右,但李易刚刚坐下,黄承彦就笑呵呵的坐到了李易的边上,叫原本打算以没位置为由,然后“不小心”坐到李易身边的蔡玉直瞪眼。
但黄承彦是她姐夫,蔡玉也不能赶人,就瞅了瞅自家姐姐那边,蹬蹬蹬的过去准备挑拨离间。
没有人在意蔡玉的小动作,毕竟今天的话题中心不是她,而且,今天的事情如何,甚至对整个荆州的局势都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就连蔡瑁心中也很是慎重。
李易和蔡瑁都算是伤号,先互相问了问彼此情况,然后又说到史阿的身上,就这么聊了一会,算是过了开场,蔡瑁便命人摆酒,然后就少有开口,摆明是将话头让给了黄承彦。
黄承彦一直都有打量李易,早在刚刚坐下之后他就想开口试探了,但数次犹豫,却是难以开口。
那种感觉很奇妙,甚至黄承彦自己也说不清。
他很善于观人,他看得出,李易不是个安分的主,有野心,也有本事,不过,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真正让人在意的是,他在李易的身上看到了一种很玄妙的气质。
似乎是卓尔不群,又似乎是出类拔萃,也似乎……非是尘世之人……
这等气质的人,黄承彦此前从未见过,
而且,李易给黄承彦的惊讶还不止于外表气质。
两人几次目光交汇,黄承彦发现李易的目光虽然明亮清澈,但还没有那种人老成精的睿智,可偏偏,就是这种目光,却给他一种,对方对他一切了然的错觉。
在李易身上看到的种种让黄承彦心中凌乱,不由再次想起了,今儿个一大早,女儿找到自己时,所说的话。
“李襄侯非是常人,心有大志,非凡俗可比,女儿愿拜其为师,还请父亲成全。”
在说出拜师之前黄月英已经告诉他,李易是去偷他小姨子的时候,误打误撞的逮住了他的宝贝女儿。
当时黄承彦气的胡子都翘起来了,比黄氏后来的反应强烈多了。好险就要亲自操刀子跟李易拼命。
这事想想都后怕啊,自家女儿可是差点就,就被那啥了。
所以,在听到黄月英提出要拜李易为师,黄承彦还以为是自己耳朵不好使了,再三确认后,然后一口就否定了。
原因嘛,很简单,这种大半夜摸女孩子闺房的家伙人品根本靠不住,拜他为师,估计没几天自家闺女就被吃的嘛都不剩了。
黄承彦也怀疑是不是黄月英被拿住了什么把柄。
但黄月英很坚持,表明自己没有被胁迫,不光直言自己已经拜师,还将李易所创的易数之法道了出来。
虽然黄月英只是单纯的记下了几个数字,但她天生聪慧,黄承彦也是智谋之士,尽管当时还在气头上,但听黄月英一讲,也隐隐察觉到这些数字中的不凡。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之我爹是袁术 (重曈) 起点VIP2021-03-16完结49.18万字 1912总推荐做人难,做袁耀更难!袁术道“某要称帝”袁耀两眼发光道&...
-
我老婆是书香闺秀 (可乐中毒) 起点VIP2021-04-03完结51.59万字 9175总推荐穿越到一个完全没印象的朝代,成为一名世家子,要说与自己老婆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