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大哥叫朱重八 (南城二爷)


  “玄武湖畔找个有鲜花的地方,多种一些蒲公英,让我长眠!”
  “谢谢,小五,遇到你,我这辈子很温暖。”
  落款,你的朋友,李胜利。
  写完了信,老头放在窗口,任凭微风吹干墨迹。然后小心翼翼的叠好,珍重的夹在了日记本里,放在书桌抽屉的第三层。
  想了想,又捏起一朵蒲公英放在日记本的边上。老头的脸上,再次露出微笑。
  “爷!”
  “爷!”
  毛骧笑着从外面跑来,“汉王请您去喝酒!”
  “有喜事吗?”
  “朱英说,王妃娘娘又怀了!”
  “哈哈!”老头笑了起来,站起身,“走!”
  走到门口,微微沉思,“他大儿子叫朱岳,这个要也是个儿子,该叫朱泰了。”


第512章 时间
  转眼,是秋,丰收。
  转眼,是冬,瑞雪。
  转眼,是春,新年。
  再转眼,蓓蕾爬满枝芽。
  时间很快,让人猝不及防。你还来不及感伤,他已经溜走。
  溜走的时间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留意他,没有使用他,没有善待他。
  自从去年汉王朱五下令对南方各行省出征之后,南方的战事再起,汉军有惊无险。
  傅友德的湖广军攻进了广西,现在战事已经快要收尾。
  廖永忠部在广东登陆,也是一路高歌。
  南方各地本来就只有少量的元廷兵马,临时拼凑的地方军在以楚人为主力的精锐面前,几乎是望风而降。
  大概到了初夏,这几个地方的战事就会全部收尾。在结束他们之后,云贵地区还有四川,成了朱五的下一个目标。
  时间在悄悄的走,汉军也在渐渐强大,又经过一年的修养,汉军已经换装了大约四万多人的,全部火器部队。
  白银成了大汉的主要货币,大汉通宝是整个天下最响当当的硬通货。不过,现在的海洋贸易还远远未达到顶峰,白银还没有大面积的流入。东瀛倭国,是白银的主要来源。
  有人曾建议让农民用铜钱和白银作为交税的货币,但是被朱五严词拒绝。老百姓的家底是脆弱的,农民一年到头见不到几个钱。若是为了交税而用产出交换银铜等金属,势必给他们造成损失。
  而各个海港旺盛的贸易,也使得大汉的财政变得格外健康。这时代农税是国家的根本,但是百姓交上来都是粮布等物,作为国家的储备物资,不能算作货币流通。
  除了农税之外,朱五更加注意海关和地方的商业税收。
  根据泉州税务司陈宁的奏报,光是泉州海关一年的茶水,就有二百六十万两,这已经和宋代时候持平。除了茶水,还有丝绸税,瓷器税等等。
  朱五的治下可以做生意,可以做大生意,但是谁不交税,就要面临着家破人亡的危险。因为他始终对于那些大的豪门商家心存警惕,这种警惕来自教育。
  去年秋闱,光是江浙一带的士子就录取了三百多人,排名第二的居然是有些不显山不露水的江西。江浙有茶,有丝绸棉布,各种畅销世界的手工品。有造纸,还有彩绘等等数不清的好东西。
  而江西有瓷器。
  这些产出,让传统的豪门商家,赚的盆满钵满,也让当地兴起了经商的风气,许多中小商人围绕在大商人身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些人有了钱,就开始需要话语权。大汉不是大元,不会为了防备汉人,而不许他们参加科考进入政府。江南本就文风盛行,有了钱之后,这些商人遍请名师,开始广开学堂,培养家中子弟。
  但是朱五从中看到了危险,如果再有三五十年的太平日子。这些富商培养出来的子弟,不但会阻断寒门子弟的上进之路,而且肯定会占据朝堂。届时他们做了官,也肯定成为当地豪门和地方利益的代言人。
  所以,第一他设置商税,并且抬高到和农税一边高的位置,让任何人都敢说与民争利这几个字。任何人不得提给读书人,免税免役的特权。
  第二,防微杜渐之下,命令学部广开公学,给贫寒子弟一个可以晋身的机会。
  他只是单纯的看读书人,看那些大商人大地主家出身的读书人不顺眼。却不知道,他在阴差阳错之下,改变了一支力量的兴起。
  这支力量的名字叫东林党,原本时空里,在几百年后以江南士子为代表的东林党,会成为大明集团的实际统治者。
  他们利用读书人的特权,利用身在高位为地方豪族代言的机会,使得国家只能把税收强加在贫寒百姓的身上。他们从海洋贸易中创造了惊天的财富,但是却一两银子都不上交给国家。
  大明,就是被这些人搞垮财政的。原本时空里,到了崇祯年,全国的税收只有三百九十八万两,而辽东一年的军饷就要三百多万。
  不过等到大清入关,这些江南士绅想要故技重施时却发现,他们这一套不灵了。从顺治到康熙,雍正乾隆,一代代的皇帝挥舞屠刀,江南不愿意交税的豪门,杀了一遍又一遍。
  不然,大清前四代皇帝,今天揍这个,明天揍那个的钱,哪来的?
  同时不但要他们交税,而且还打压他们培养出的士子。不再让他们成为国家的骨干官员,保证了内部政局的稳定,并且剥脱了他们的一切特权。
  虽然这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但是现在已经有人看到了隐患。在刘伯温为代表的士人,上书提及要优待读书人之后,马上就被淮西和出自其他地方的官员,猛烈攻击。
  刘伯温说为了收敛天下读书人的心,秀才每年免税八十亩地,举人四百亩,进士则是两千亩。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见官不跪,免除刑罚,免除徭役等等。
  杨宪作为实干派的官员,第一个开喷。
  而朱五也在第一时间表态,不惯着他们的臭毛病。
  李善长也撸着袖子上阵,痛说创业不易。江南官员在朱五的麾下,一直都是清流一般的存在,嘴皮子虽然利索,可也不是这些面目狰狞实干派的对手。
  很快就溃不成军,再也没人说这个事。
  大汉这边在变好,但是突然放慢了打仗速度的大元,却好似不会活了一般,开始自己作死了。
  年前,襄阳一代的郭兴出兵试探,做出南阳盆地,强攻关中或者河南的样子。结果驻守在关中的元将李思齐,奉命提兵阻挡。
  但是意想不到是,李思齐出兵之后,他身后的凤翔,蓝田一代的张良弼,立刻集合军队,占据了李思齐的地盘。
  这番操作,朱五都看傻了,元军自己打起来了。
  接下来元顺帝的命令更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居然派王保保出兵讨伐这两人,然而王保保一边说没兵没粮,一边派军往山西方向移动,似乎盯上了太原。
  元顺帝一怒之下让皇太子执掌大抚军院,节制天下兵马,征讨不听号令的三个军头。皇帝怒了,打仗的两人不打了,王保保继续回了开封,背靠洛阳雄踞中原。
  更出奇的是,这些人不打了元顺帝就当没发生一样,也不处置谁,不管了。
  天作孽可以活,自作孽必须死。
  同时也先忽都率领十几万大军,对辽东关先生步步紧逼。但是关先生已经是汉臣,朝鲜总督冯国用和他合兵一处,也先忽都到了辽东一看汉军的军阵,顿时懵了。
  任凭元顺帝怎么催促,但就是不打了。
  天下似乎陷入了僵持,最不起眼的朱重八开始在山东回血,大肆招兵买马。
  日子就这么过着,直到有一天朱五接到一个消息。
  朱重八又快要当爹了,是一个妾到了生产的日子。
  同时传信的蓝衣人说,朱重八身边的探子,似乎有些地位不稳了。请求汉王允许他来到大汉,继续为朱五效命。
  ~~
  这章看着水是吧,但其实是三万字的大纲。
  不是我不想写,是因为今天卡文了,我敲!


第513章 喜事
  山东,济南,鲁王府后院。
  韩林儿的大宋龙凤政权败亡,朱重八的鲁淮王号自动去掉,自称鲁王。
  没了元廷大军的兵临城下,实力犹存的鲁军招兵买马,日日操练。几个月下来已经稍微有了几分全盛时期的风采,而且尽管他北上失败,但是在天下取得了莫大的名望,北方各地豪杰纷纷来投。
  朱重八一天比一天忙,和朱五一样每天都在书房里,和文武商议重事。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马秀英一手掌管。
  此刻,王府的后院,一处僻静的房屋里传来阵阵撕心裂肺的喊叫。
  一群嬷嬷婆子,在屋里进进出出。马秀英端坐在房外的凳子上,在几个丫鬟的簇拥下,皱眉看着那间屋子。
  “姨奶奶使劲儿呀!”屋里的婆子嬷嬷喊道,“看到孩子的头了!”
  听到这个声音,马秀英马上站起来,往门口方向走。
  屋里的女人,是他给朱重八找的侍妾,说是姨奶奶可是什么名份都没有,只不过比丫鬟的身份高些。
  马秀英伤了身子不能再生养,给朱家传宗接代的任务,就落在了这个女人身上。今天,正是她生产的日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