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条宝船上的水手起码有10万,再加上20万陆师,那可就是30万大军!
那么多军队要跨越南洋、西洋,还要借道大食国去打罗马......这得花多少钱啊?
而且打下了罗马以后呢?
好像也占不住啊!
再说了,罗马有啥好的?连擦屁股纸都没有......而且地盘也不大,也不算富。你去征服罗马,还不如过大东洋去东洲大陆占点地盘呢!哪里好歹盛产黄金,好像还有白银和铜,食物也特别丰富,地上跑的是“牛肉”,天上飞的是“烤旅鸽”,水里游的是各种“鱼脍”。
土地据说也特别的肥沃,随便种种都能丰收......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的“法兰克土著”和“英吉利土著”都特别的弱,除了黄金之外就不会炼别的金属了,也不会制作弓箭,只会投掷黑曜石短矛,也没有马。面对用神臂弓、瘊子甲和骆驼炮武装起来的大宋远征军,根本没有反抗的能力。
放着好好的东洲大陆不去征服,打什么罗马呀?
不过赵论也不敢忤逆赵楷的意思......他还等着当太子呢!
“父皇,儿臣愿意为您踏平君堡,生擒斜保!”
精神可嘉啊!
赵楷满意的点点头,刚想说两句赞许的话,一旁的秦王赵评也站出来说话了:“父皇,儿臣也愿意为您远征罗马!请父皇给儿子5万大军,儿臣走陆路打过去,和大哥来个海陆并进!”
赵楷瞄了眼自己的这个次子,这孩子虽然也高高壮壮的,但是却长得十分儒雅,看上去没有他大哥那么凶。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不仅是个陆军军头,而且还风流成性!在东北那旮旯征战的时候,不知道用什么手段把耶律大石的闺女耶律普速完给睡成了郡君(小老婆)。
“评儿,”赵楷沉着脸对赵评说,“你还是琢磨一下怎么平定漠北草原吧!你那大舅哥死得早,留下一个烂摊子,你和普速完不去收拾,谁能去收拾?”他顿了顿,“朕给你两年时间,你替朕平了漠北!”
“儿臣领旨!”赵评只好拱手接旨。
赵楷接着又对赵论道:“论王,也给你两年,帮朕整顿好胶州的船厂......另外,所以建好的宝船,都会集中到胶州湾进行训练,宝船都统制也给你来当,两年之内,替朕练出一支可以远航的船队来,朕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第537章 好好努力,竞争上岗!
一定不会亏待的意思是......
大庆殿中的臣子和王爷们,不论是赵王党还是秦王党,一下子全都来了精神,至少一百多道期待的目光射向了高高在上的大宋官家。
赵楷只是淡淡一笑,“朕这些年纵览各朝实录,以及大宋历代先帝的起居注,发现这历朝之衰,往往始于帝王的昏聩、懈怠和无能。有些是年老昏聩,有些是怠于政务,不过更多的则是无能。历朝历代大部分的君王,包括朕的一些先祖,其实都才能欠佳,不会当官家的。”
这话什么意思?
大臣和王爷们都是一愣,你个宋朝皇帝说说前朝君王的坏话也就算了,怎么还说自己祖宗的坏话?这是不孝啊!我们是不是应该犯颜直谏?
赵楷这时眉头一皱,目光凌厉,在大庆殿中一扫。下面的大臣和王爷们都一哆嗦,马上就打消了犯颜直谏的念头......
赵楷叹了口气,接着又道:“譬如庄宗先帝,有人说他样样精通就是不会做官家。他是样样精通吗?他会打仗吗?他会上马杀敌吗?他会筑城造炮吗?都不会啊!
还有仁宗先帝,唉,人家怎么说他的?凡事不会做,只会当官家。这不是胡说八道吗?官家那么好当?别的事儿还好说,不会带兵、不会理财、不会管理地方,又怎么当得好官家?靠用人吗?自己什么都不会,又怎么能知道下面的人是真懂还是装懂?而且知人也是个本事啊!也得会啊!
而这个本事怎么来呢?当然得学习、得历练,圈在坐在宫里面什么都不干,肯定是不长本事的。找些读圣贤书上进的书生来教,肯定也教不会用兵、理财、治民和知人的本事,无非是懂一些圣人的王道。可问题是咱们大宋真的是用圣人之道在治理吗?呵呵呵......”
圣人之道是什么?说穿了就是个封建等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但是大宋又不怎么封建,特别是宣和之难前的宋朝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封建国家。
所以大宋的那些储君所学习的圣人王道,基本上是没用的,只有一些异论相搅、大小相制的权术稍微有点用。
但这些权术只能对内不能对外,用来对付自家的臣民还行,对上外敌......那就是在降低自己的效率,无形当中给敌人帮忙啊!
而君王们为什么要在面对强敌的时候还这么干?无非就是该会的不会,所以对下面的会用兵打仗的臣子极不放心,一定得拖一拖他们的后腿,心里面才能安心。
说着这些话,赵楷的目光在赵论、赵评两兄弟脸上缓缓扫过,这两位都是“会打仗、会治理、会敛财、会结党营私”的能人啊!
大宋的历代君王,除了赵匡胤、赵光义和赵楷,别人都不如他们......也许赵光义都不如他们俩!
高粱河那一战如果让赵论、赵评上,耶律休哥肯定会被他们率领的红巾铁骑打爆掉!
把国家交给他们当中的任何一人,赵楷都可以放心.......而且可以在赵楷之后顺利接管国家的皇子,还不止这两个。还有魏王赵议、楚王赵谋、韩王赵谦、燕王赵证、郑王赵谏、齐王赵计等六个比较年长的儿子,现在也已经历练出来,或正在历练。如果赵论、赵评都没了,他们马上就可以上去补缺。
如果赵论、赵评之中的一人胜出,他们六个或者辅弼兄长,或者去海外为王,一身的本事也绝不会白学。
赵楷的兄弟当中也有人历练出来了,年长一些的有赵枢、赵榛,年轻一些的还有“椅子王”赵椅,温国公赵栋、仪国公赵桐、昌国公赵柄、润国公赵枞、韩国公赵相等六人。
另外,赵楷的大侄子南帝赵谌这些年也越来越能耐了!在他的蚕食之下,占婆国、真腊国、三佛齐国、勃尼国都“瘦”了一圈。
而南帝直辖下的教化府的数量则达到了八个,分别是顺化、奉化、承化、宣化、宁化、安化、德化、光化等八府。这八府之下,除了主堡之外,都还有一二十个“军团堡”,总共就是八个主堡,一百多个军团堡。治下的军户已经超过了30万户,虽然不能和北方的大宋本部相比,但是这“半封建半殖民帝国”的局面已经相当不错了......
可以很肯定的说,现在赵宋皇家这群君王的本事加一块,那真是连赵匡胤都比不了了——赵匡胤就一个能打,现在有一群能打!
这群能打的赵家人,都教导和历练出来的。
他们学的都是杀人放火抢钱收税的真本事,而且还有机会理论结合实践,能不厉害吗?
这种玩法有点像历史上西方那个奥斯曼帝国牛逼的时候......苏丹的儿子个个都得拼了命的长本事,谁本事小了是有生命危险的。
而赵楷现在也打算采取类似的办法!
不过他不需要搞“弑亲继承法”,他有个东洲大陆可以安排竞争失败的儿子去当“洲天子”。
当然了,竞争上岗,还是需要的......虽然赵楷心里面已经内定了太子人选。但是表面上的竞争,一定要有!
因为他想把培养皇子、竞争上岗当太子的办法搞成祖制!
以后大宋的皇子都得好好努力,强者上台,弱者外放......这样能在一众皇子中脱颖而出的君王,一定是不弱的,而且还会有自己的班底。而在竞争中失败的皇子,多半也很有能力,也有自己的班底,如果被集体封建到新大陆去,绝对是可以开辟出一个局面的。
这种封建武士集团抢地盘的能力,可不是那些打工的或做买卖的普通人能比的。
想到这里,赵楷就对赵论、赵评道:“大郎、二郎,真的诸子当中,你们二人最长,也最有本事。所以朕决定,从你们二人中择一人充当国本!至于朕选谁......”
赵楷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了。
到底选谁啊?
你这个爹怎么说话大喘气啊?
赵论、赵评两兄弟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赵楷笑道:“就看你们谁的差事办得好了!朕交给你们的差事可都相当不易啊......努力为之吧!”
还可以这样啊?
赵论、赵评,还有下面的赵王党和秦王党的眼睛都红了......急红的,争了那么多年,本来以为马上就能见分晓了,现在好了,又得拖两年。
这场储位之争还真的是不容易啊!
赵楷将目光从众人身上收回,笑着道:“今儿的朝会就到此为止吧!散了!散了以后就回去好好商量,怎么把差事给朕办好了!”
......
大会散了,小会则还得接着开啊!
赵楷出的考题可不是单考赵论、赵评两个人的,而是考两个团队的。
赵论、赵评都不是孤臣,而是很会结党营私的大王——这事儿在许多帝王看来,那是大忌!可赵楷却觉得这是“团队建设”,是当皇帝所必须的能力。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当大佬 (飘雪恋歌) 起点VIP2020-09-13完结欢迎来到架空时代!有什么想法就评论出来,说不定能在书里实现!(好吧,我就是想抄书评!)...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