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的臣子们还有赵谌本人都被这话给惊呆了!
发生了什么事情?
赵谌完全没想到老爹会说出这样的话......不就是提前接班吗?如果不是老爹的官家当得实在太烂,他也不会站出来要接班啊!
而且这也不是他个人的意思,广州这边的重臣们大多都支持赵谌提前上台。现在的局面都这样了,赵谌再不上台,这台就没了!
大臣们看着赵桓的眼神都变了——官家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太子那么孝顺,不忍心官家一次次的被赵楷欺负,所以才挺身而出,要求提前即位,官家开心都来不及,怎么能说出这样伤感情的话?
太子不是官家的儿子,还能是谁的儿子?总不会是赵楷的儿子吧......
完全清醒的赵桓也知道自己失言了......最是无情帝王家啊!为了皇权,亲父子都会相残的,如果不是亲的,那相残起来岂不是更凶?
一想到自己的苦命,赵桓“哇”一下就哭了。
他这一哭,下面的大臣都有点同情了——太可怜了,绿帽子戴了多少年啊!
而赵谌却被赵桓弄得非常尴尬,而且还一头雾水。他压根不知道自己的娘亲和赵楷的关系,谁也不和他说啊!他也从没怀疑过自己血统......怎么可能有问题?赵谌是在赵桓和朱琏大婚后十六个月才出生的!
而且赵桓在迎娶朱琏前已经是太子了,太子府的门禁多严啊?赵楷怎么可能进得去?赵楷要是真的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去,给赵桓下点砒霜送走了不好吗?
赵桓当时要是死了,赵楷铁定是太子啊!
所以赵谌也不知道该怎么劝说父亲,憋了半天,才出来一句:“父皇不哭,儿臣孝顺......儿臣以后会好好孝顺父皇的!”
他这么一说,底下的大臣赶紧跟随啊!
赵谌如果是赵桓的儿子,那他就下一任的南天一霸!如果他是赵楷的儿子......那将来的前途就更不好说了。
“官家放心,太子是少有的仁孝之主......”
“有太子替官家执掌国政,官家就能颐养天年了!”
“官家,您为国为民操劳那么多年,也该歇歇了......”
“官家,现在大难临头,非太子之刚猛果决,不足以救国家,挽狂澜了......”
“官家,请让太子殿下领着咱们和北面再斗一斗吧!”
赵桓这个时候已经知道局势不可挽回了,现在是重臣们一致要求他退位!
没有人再拥护他这个一直失败的官家了!
他也只得长叹一声,流着眼泪,看着那个“疑似野种”的赵谌,“朕的确愧对祖宗、愧对天下百姓......也愧对跟随到此的百官和将士!太子少年英雄,血气方刚,的确胜吾多矣,吾自当禅位太子,退养山林,不再问事矣。”
总算退了!
赵谌松了口气儿,大臣们也都松了口气儿。
不过禅位的事儿还没完......三揖三让的手续是少不了的。既然赵桓是诚心诚意的要让位,那么赵谌就该装模作样的把皇位往外推了!
当然了,这事儿今天必须得干完,不能拖到明天。
现在是非常时期,夜长梦多啊!
想到这里,赵谌就一脸诚恳的对赵桓道:“父皇,儿臣年幼少识,恐难当大任,请父皇从儿臣的兄弟当中另择贤明立之为君吧!”
赵桓知道儿子的意思,不过这戏还得配合着演下去啊......
......
由于赵桓的配合,这场宫变立即就变得非常顺利了。毕竟赵桓退位,赵谌上位,已经是整个吴宋统治集团的共识了。
因此宫变进行的非常平稳,宫外的人们甚至没有丝毫察觉。
所以第二天一大早,赵枢、赵杞和张邦昌三人进了宫,才知道大王已经换人了,坐在王座上的人已经不是赵桓,而是赵谌了。
“什么?我大哥他......他已经不干了?”
“大哥儿他怎么啦?好好的怎么就......不会是水土不服,一病不起了吧?”
“殿下,大王,不,太上大王身体无恙吧?”
赵谌听了三人的提问,只是笑了笑道:“五叔、六叔、张学士,你们放心吧,我父王一切都好,只是厌倦了俗物,想要退隐深宫,悠游享乐,不问世事......孤家是孝子,当然不能忤逆父王,只好勉为其难的接了王位。”
三个人都松了口气——看来赵桓还没有被干掉!
“既然如此,”赵杞笑道,“那不知贤侄愿不愿意出任南越国的大王?”
赵谌点点头道:“求之不得啊!劳烦三位转告孤家的三叔父,孤家愿为朝廷镇守天南,永守臣节!”
赵枢、赵杞、张邦昌这些都乐坏了,这个赵谌比他爹识时务多了......这可太好了,天下从此大定矣!
张邦昌笑着对赵谌道:“大王,臣和景王还受命走一趟安南,将朝廷设立南越国的事情告知安南都护府......不知道能不能行个方便?”
这个方便可不大好行啊!
因为赵谌是要称南帝的!
南帝和南越国王的影响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南越国的赵家王朝被越南人称为“赵朝”,被当成了吴朝、丁朝、黎朝、李朝一样的存在,只是更加古老一些罢了。
所以称南越国王的赵谌是没有办法用“天朝上国”之威去压服天南诸国的......只有打出南帝的旗号才行。
想到这里,赵谌就笑着对张邦昌道:“张学士有所不知,安南都护早就不尊咱们大宋了,现在的安南李家早就称帝了,国号大南。安南都护什么的,不过是用来蒙骗我大宋的虚号。实际上安南李家所为和西贼无二,该称他们为南贼才对啊!”
李朝称帝的事儿,大宋这边当然知道,这又不是刚刚才发生的事儿。而且李朝也不是第一个称帝的越南王朝,之前的黎朝和丁朝也称了帝。
和李朝打过仗的赵枢也点点头,道:“确有此事,而且安南李氏不仅僭越称帝,而且还以上国自居,要求南方诸国向其称臣纳贡。这几年他们还张罗出一个八国之盟,妄图北犯中原,实在可恨!”
赵谌点点头,说:“向这等这等乱臣贼子宣诏毫无用处,必须大兵讨伐!”
第467章 半封建半殖民帝国
“贤侄言之有理!南贼昔年曾经犯我钦、廉、邕三州,屠杀我军民十数万,还夺我广源州土地,实在罪大恶极,不尽行诛灭,何以彰显天朝之威!”
赵谌的主张马上就得到了赵枢的鼎力支持,他和安南李氏政权在占城国的地界上打了好几年的烂仗,到现在战争都没结束呢!
之前因为赵桓太怂,不肯多给他军队,只给了五千新军步兵,让他随便应付一下。所以赵枢虽然在大占海口取得了空前大捷,但是却无力扩大胜利,只是在大占海口之役后扩大了在大占海口的殖民地,设立了一个平南军。
现在赵桓终于退位了,大宋也统一了,不管是北边的赵楷,还是南边的赵谌,看上去都气势汹汹的,都不是什么良善之辈......所以现在正是攻打安南李氏的良机啊!
赵杞却摇摇头道:“五哥儿,安南虽然国小民寡,但是却处在瘴痢之地,又远离中土,而且地形险要,很难攻取,守住就更困难了!依我看他们只要肯奉表称臣,就不必兴师动众去讨伐了。”
“六哥儿说差了!”赵枢笑道,“安南都护府辖区是不大,但是人口却不少啊!
安南都护府辖区的腹心之地乃是如江南水乡一般的鱼米之乡,盛产稻米,极为富庶。汉朝的交趾郡就设在那一带,根据史书记载,汉朝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共有户十四万三千有余,口九十余万。两广之地,直到南汉国时也不过只有这点人口啊。而如今安南都护所领之地的人口,怎么都有数百万众,国虽小,民不寡啊!
而且,安南都护辖区虽然多瘴痢,但是比起两广也差不多。其腹心的交趾郡故地毕竟是开发了一两千年的熟地,岂是那些蛮好之地能比的?
另外,安南都护府辖区距离中土也不能算远......”
“怎么会不远?”赵杞插话道,“若是不远,那里早就被纳入我大宋版图了!”
“远不远的,得看怎么过去,”赵枢笑道,“若是走陆路而去,数千里慢慢长路,百余日能到就不错了。但是由秀州入海,乘北风而南行,五千里海途有二十余日就足够了......这能算远吗?”
从秀州,也就是计划当中大发运使司的驻地走海路去安南,二十余日可以抵达,这绝对算不上远啊!
不仅不算远,而且极有经济价值。如果由秀州借北风南下只需二十余日,那么反过来由安南乘南风北上秀州也只需要二十余日……安南的大米,二十余日就能运到秀州,再有二十余日就能到天津了。
以安南的土地、人口,每年向天津输送一百万石大米都不是问题啊!
赵枢接着又道:“至于安南都护府辖区的地形,呵呵,若是要从陆路攻取,那可谓是险阻重重,不仅要翻山越岭,而且还要渡过几条大河,的确非常困难。
但是要走海路而进,那安南李氏可就无险可守了!安南的腹心之地就是水乡,还就在海口边上。这安南李氏的巢穴升龙,距离海口也不过二百多里,还临着一条通海的大河。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当大佬 (飘雪恋歌) 起点VIP2020-09-13完结欢迎来到架空时代!有什么想法就评论出来,说不定能在书里实现!(好吧,我就是想抄书评!)...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