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懋和吕颐浩对视了一眼,都看见对方轻轻点头。这个官家说得对啊!是得有一个专门的衙门管钱币的事儿......而且这个衙门必须得掌握在手里!
“官家,”吕颐浩上奏道,“臣建议设立一个归属户部管辖的钱票司,可以由一个侍郎专管。”
赵楷可没有设立中央银行和打造金融体系的想法......就算有,他也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所以他听了吕颐浩的建议也觉得不错,于是就问:“谁可以当这个侍郎?”
吕颐浩马上就给赵楷推荐了个人才,“臣举荐成都府路任转运判官赵开出任户部钱票侍郎。此人是四川人,元符三年的进士,以善于理财著称。在成都府路任转运判官任上政绩斐然。这次汉中王入川,又得其助力甚多,为此汉中王还专门上奏为其请功。”
“那这个赵开现在何处?”赵楷问。
“此人就在洛阳。”即将赴任四川的陈记插话说,“汉中王命他押送蜀锦三百万匹,蜀铁一百万斤,蜀茶五十万斤入朝。十日之前,已经到了洛阳。”
“哦......想起来了。”赵楷点点头,“前几天朕看过一个奏本,是说榷茶买马之害的,好像就是他上的。”
“臣也看了这份奏章,力陈榷茶买马五害,颇有见地。”陈记接过这话头说,“所以臣到达四川后,准备罢榷茶买马之法,改用政和二年东京都茶务所创条约,印给茶引,使茶商执引与茶户自相贸易。”
“可也,”赵楷笑着对陈记道,“忆之乃是吾弟,四川民政皆凭处置,从明年开始,只需每年送蜀锦六百万匹,蜀铁一百万斤,蜀茶五十万斤,铜钱二百万贯入朝,再运三百万石米去江陵(这些米会由荆湖转运使司运往襄阳)即可......至于四川之马,实无大用,不必购买了。”
赵楷重开的大宋朝将主要精力放在军务上,对地方的民政刑狱之事管得就没那么细了。所以就将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这两个原本和转运使司平级的衙门。都并入了转运使司或营田使司,从而形成了转运使、营田使管民(府兵户),安抚使管军的局面。
另外,赵楷还将安抚使路、转运使路(营田使路)的辖区完全重叠,既一路设一个安抚使和一个转运使(营田使),将路变成了类似行省的存在。
而在洛阳朝廷治下的路,也只有河北、河东、京西、陕西、荆湖、四川,一共六个。
其中的四川路又是地盘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路,而且距离洛阳又远,有点鞭长莫及。所以必须要以宗王镇守管军,同时再以重臣管理民政。
在放权的同时,对四川的搜刮可不能放。赵楷的朝廷虽然有六个路,但其中的四个路可收不了多少钱,只有四川、荆湖两路可以刮。
而荆湖路又只有四州两军一府,虽然囊括了荆湖南北两路最富的江汉平原,但是面积就这么一点,能刮出多少?所以赵楷只给荆湖路定了米三百万石,绢一百五十万匹,茶二十万斤,铜钱八十万贯的指标。
这两个路加在一起,每年会给赵楷的朝廷提供六百万石米(实际运到洛阳的最多只有五百万石),七百五十万匹绢,二百八十万贯铜钱,七十万斤茶,一百万斤铁......相当于一千五百万贯的收入。
看着仿佛挺多的,但是要靠这些收入去养活三四十万可以对抗金国、西夏和南宋的大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而且其中的几百万石米中的一部分,还得用于军粮和赈灾......如果没有和土地挂钩的府兵制,赵楷的朝廷根本就维持不下去。
所以接下去的分田分地,可以说是直接关系到洛阳朝廷的存亡!
第211章 不能当地主了,那就自主创业吧!
分田分地,山雨欲来!
洪武元年季夏时节,随着布票换田之法的颁布,一场酝酿了许久的土改风暴,终于开始以洛阳为中心,向着陕西、京西、河北、河东四个营田使路席卷而去了!
这次的“营田土改”,听着仿佛很进步......土改嘛!但实际上却具有浓重的封建性质。营田四路的土地,无论是永业田、职分田、爵田和官田,都和军事义务挂上了勾。而且土地理论上都是“王土”,也就是归赵楷这个官家所有,由赵楷“封”给大大小小的军事地主,以换取他们从军效忠。
这就是府兵制的本质!
根据最终敲定下来的计划,在目前的“营田四路”中,府兵户的上限将定在四十万户——这意味着还有四万户左右的地主可以通过承担兵役,保留全部或部分土地。
而在这四十万户之外的农民,将很难在营田四路的地盘上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虽然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在大宋的太平盛世下也没能保住土地,而不得不沦为佃农客户,但是在“营田土改”实行前,他们还是有可能通过从事工商业,得到发家致富的机会,从而购买土地,成为地主,再通过投资子弟的教育,进一步上升为士大夫的。
可是在“营田土改”之后,这条实行了一百多年,为南宋(赵匡胤开创的王朝)换来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安定的上升道路,已经不存在了!
营田四路的农民想要获得土地,就只有去从军打仗!
而想要得到官职,最好的途径也是从军立功......科举的门并没有关上,但是高贵的进士名额太少,非常难考。杂科伎术官虽然多一些,但是又要懂“伎术”,又要会作文,学习成本比单考一门文科可高多了!
当然了,发财的路子还是有的......《史记》中都说了,以末致财,以本守之嘛!
可种地从来都不是一个发财的好门路,工商末业才比较好赚啊。在工商末业中发了财,然后买地置产,再培养子弟读书上进,那才是正途啊!
可是这条正途,现在没有了......至少在北宋营田四路之中是没有了。那些走工商末业发了家的,多半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
这样的土改当然是不怎么得人心的!毕竟能从中受益的不过区区四十万户,即使以一户十人记,也就是四百万人。
而营田四路的人口,怎么都不会少于一千六百万。也就是说,四分之三的人口,是不可能从这场土改中获益的。至少还有十万户以上的地主乡绅或是工商地主,成为这次土改最大的受害者......
赵楷君臣都知道他们的营田土改支持的人不多,反对的人不少,再加上这两年中原地方上征战不休,又有黄河决口这样的大灾,很有点民不聊生!为防地方上的士绅趁机煽动贫苦之民作乱,对抗土改。
所以在正式开始分田分地之前,赵楷的朝廷就开始调兵遣将,做军事上的准备了。
包括韩世忠、张俊、黄无忌、李孝忠、刘锜、何蓟、何藓、王渊、王禀、王彦、王德、李永奇、曲端、苗傅、刘正彦、牛皋等人在内的一票猛将,在洪武元年六月中下旬间,就陆续带兵出了洛阳,去分守各地,准备镇压可能发生的反叛了!
只有岳飞、董金刚,再加一个驸马爷李辅臣等三员大将留在洛阳坐镇,护着赵楷这“贷皇”的穷鬼朝廷——洛阳城内,也有不少工商地主,要是他们反了,就得岳飞、董金刚、李辅臣等人出马镇压了!
......
“又有大将出城吗?到底出了何事?”
洛阳外城,洛水南岸,和洛阳宫城仅隔一条洛水的尚善坊、积善坊一带,现在是整个洛阳最繁华的地段,一处从开封城迁过来,主打开封菜的酒楼之上,几个死里逃生来洛阳的汴梁子从临街窗口探出头来,又看见一队骑士从天津桥上通过,然后从宽阔的定鼎门大街上飞驰而去。
“天天都有兵马从皇城出来......莫不是金贼又打来了吧?”
“也许吧......这座洛阳城不会被金贼攻打吧?洛阳外廓可防不住金贼!”
几个汴梁子议论的时候,都显出了慌张的神色。
能不慌吗?他们都是被黄河大水吓到洛阳来的......为了在洛阳安顿下来,一副身家都空了,若再遭一场离乱苦,怕是得去讨饭了。
“不至于吧......”一张杯盘狼藉的桌子旁,一个四十多岁,穿着白布襕衫,体态微胖,长相儒雅的男子摇摇头,笑着说:“这几日洛阳这边有许多太尉都在装修赐第,宫里也要装修,看着挺安稳的。这些兵马应该是去......”
说话的这男子身边摆着个可以背着行路的箱笼,里面摆了笔墨纸砚,还有各色的颜料。似乎是个画师,他好知道什么消息,却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看得边上的人心痒痒。
“武待诏,你消息灵通,知道什么就说了吧......只要不是军国机密,还怕让皇城司捉了去?”
“是啊,快说说吧......是不是开封府的大水退了,朝廷要搬回去?”
“要是能回去就好了......”
“开封府......”
跟这个武画师一起喝酒的,都是原来开封府城中的商人,不是什么大商户,但都有点身家,在开封府有产有业......哦,宣和之难前,开封府的产业价格昂贵,他们可是个个都家财万贯啊!
可现在......都破败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当大佬 (飘雪恋歌) 起点VIP2020-09-13完结欢迎来到架空时代!有什么想法就评论出来,说不定能在书里实现!(好吧,我就是想抄书评!)...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