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出将”就不好糊弄了!
韩琦那么大的名相,一出将就出洋相,还让那个“落榜生”张元写试嘲讽了一顿,丢脸丢到青史上去了。
而如今大宋面对的金贼可比西贼凶残了......哪儿那么容易出将?
赵楷把目光转向了穿着孝服的蔡鞗——他爸爸蔡京让赵桓杀了,他本该回家丁忧当孝子的。但是他回不去啊!他是福建人,祖坟当然在福建。可福建在赵桓手里,他要去了多半也得掉脑袋,所以赵楷就让他夺情继续当官了。
“官家,”蔡鞗明白赵楷的心思,马上出列道,“臣以为这位吕秀才说得很对!乱世用人当用其才......治世才用其德。”
这其实是废话!
乱世啊!没有才干怎么出来混?哪怕是“杯酒释兵权”的赵匡胤,用人也是要用才的,要不然怎么统一乱世?
这个时候又有一名举子举手。
赵楷也让此人上前。
走进一看,赵楷发现此人是个粗重的黑脸汉子,不像读书人,倒像个西军武士。
“臣马维贤有话要说。”
这人自称臣,应该已经入仕,多半是个没有出身的幕职官,考了锁厅试后才来开封府的。
“但说无妨!”赵楷鼓励道。
这个名叫马维贤的小官道:“官家,臣以为安邦定国之才是不能靠考试选拔出来的......人才是选出来的,也是用出来的!
进士及第之后,不过是八品九品的小官,按部就班的提升,起码得二三十年才能得高位。所以关键不是取士,而是如果用官。”
赵楷点点头,笑道:“言之有理......便是真有济世之才,也得用好了才能安邦定国啊!不过二三十年可等不得了!朕等得,金贼也等不得!”
赵楷目光灼灼,从底下一千多学子身上扫过,缓缓道:“所以朕开这个进士科,就是要严选人才!只有允文允武之、腹有韬略士,才可以高中!高中之后,也不必去当什么县尉,全都入翰林学士院,先给朕当三年幕职,以便朕随时考核。等三年期满,就下放为官,三年武臣,三年文官......还要去最危险的前线州郡当文官。之后,再入朝为官,应该就可以重用了。
当然了,这等进士就不能取太多了,一科最多取三十人!
至于寻常办事的官吏,朕打算明年开明法、明算、明工、明医、明农、明匠等实科......如果有实学在身,而文章武略有不出众之人,也可以考实科入仕!”
第179章 翰林骑士,随朕出城看金贼去!
才三十个?
听到赵楷报出的取士数量,下面一群举子就都露出失望的表情了!
三年一次大比,一次才取三十个进士......虽然中了进士能直接入翰林学士院,成为天子近臣,看上去前途光明。
但是数量实在太少了,这个中签率也太低了,全天下那么多的士子,怎么够分?
“官家,一科取士三十人也太少了吧?”
“是啊,我等苦读不易,您就多给几个......几百个额度吧!”
“官家,老拙读了一辈子的圣贤书,如今终于学问有成,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老拙至少有个特奏名进士可以中啊!”
“官家,天下间的读书人如此之多,便是一科取三千都僧多粥少,三十如何够分?”
“对啊,天下那么多的官等人去做,一科三十个进士哪里够用?”
“请官家无论如何再多给些名额吧!”
等一群陕西士子回过味儿来,也不举手了,都张开喉咙嚷嚷了起来——今儿不是言者无罪吗?那就得放开了发言啊!
得据理力争啊!
要不然一科三十士的额度敲定,大家伙儿还怎么当官?
什么?还有明法、明算、明工、明医、明农、明匠等实科可以考?那也得会啊!
宋朝早期,还有更早的五代隋唐时,科举考试倒是不唯进士,而是有一大堆的杂科和进士科一块儿考的。可是从北宋中后期开始,科举考试开始出现“诸科皆下品、唯有进士高”的局面。
一方面进士科的取士人数越来越多,在官场上的前途越来越好;一方面杂科越来越受歧视,地位比武官和宦官都不如。
靠技术当官的,在宋朝叫伎术官......花魁娘子叫伎女,都是一个“伎”啊!
而且杂科也不容易学啊,律法、算数、营造、医学、农牧、匠作......哪一门都不比《四书五经》容易,学这些又难又没用的,还不如好好读书去考进士呢!
考得人少了,朝廷也不重视,所以到了后来干脆就不开杂科了,就是文武两科进士让人来考。
而且文武两科主要都是考作文......只是文进士的题目从《四书五经》中找,武进士的题目从《武经七书》中找。
另外,武进士需要考一下拉弓——不能算考射箭,因为不需要中靶,能拉弓就算通过。
所以有两把子气力的读书人,只要把作文写好了,再把《武经七书》背一遍,就算兼修文武了。
如果没有力气,也考不上文进士,那么只需要多过几场发解试,混个免解的资格,就能往特奏名进士发展了。
从性价比而言,学写作文是最划算的!
可怎么一来,不仅砍人的活儿干不好,连科学技术也会停滞不前啊!
原因很简单,朝廷不重用,下面的知识分子就不去钻研,也许有那么几个读书人会在作文写烦了的时候研究一下杂学,但终究是极少数......而科学技术这事儿不能光靠不认字的文盲手艺人去搞啊!
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啊!
而且,赵楷还是有一肚子的“第一生产力”等着传授呢!
而在传授之前,他不得先踅摸一批懂点科学技术的读书人?不得靠他们把各式各样的学堂给支撑起来?
所以进士科的数量一定得大大的压缩,同时......进士还得精品化!
进士必须比杂科入仕和立功当官更难,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热情才会从《四书五经》转向杂科实学,转向从军立功啊!
而精品化后的进士,因为都是允文允武的人才,既可以从军打仗,也能发去前线地区当地方官,可以大用的比例自然就高了。
不过赵楷所推行的这套新科举政策,肯定会招致读书人的反弹......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这也是赵楷把这次科举会试的地点摆到开封府的原因!
对于现在的群情激愤,他也早有准备!
“咚咚咚咚......”
就在紫宸殿前的举子们“畅所欲言”的时候,一阵急促而沉闷的鼓声忽然响了起来!
而且越来越响,越来越急!
现在开封府可是一座前线堡垒啊!
这鼓声是什么意思?
是预警吗?
金贼来袭?
还是黄河大坝......
想到如潮而来的金贼和比金贼还可怕的洪水......绕是陕西士子,也都有点发不出声儿了,刚刚还闹哄哄一片的紫宸殿前,就渐渐安静了下来。
就在这时,天策御帐军的统制董金刚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飞快的到了赵楷的御座前面,叉手行礼,然后大声奏道:“官家,金贼大军已经到了开封府城东南30里开外的陈留了!”
“金贼的大军?”赵楷面色如常,“有多大?”
“不下三万!”董金刚道,“另外,滑州方向上的金贼亦有异动......若金贼两路而来,开封府就有可能被围,宗留守请官家尽快离开开封府城去广武山坐镇。”
董金刚是个大嗓门,他又故意高声嚷嚷,所以紫宸殿外就没有人不知道了。
两三千道目光都往赵楷这里看,仿佛在说:金贼来了,官家快跑!
跑......当然是不可能的!
赵楷那么大一个天选的官家,简直就是再世的李世民和提前降临的朱元璋,怎么可能害怕区区三万金贼?
迎着众人的目光,赵楷已经大笑了起来,然后大声道:“来的正好!金贼不来,朕还想去应天府(宋州)寻他们呢!”
什么意思?
要出战?
会试还考吗?
赵楷很快就给了他们答案,“董金刚......点齐御帐卫士,随朕出城一探敌营!”说完,他又目光炯炯的看着紫宸殿外广场上的举子,“尔等一旦高中,便是翰林,乱世翰林,当能下马写文章,上马杀贼虏!
若无胆随朕出城,那边不必考什么进士了,回家乡去过安稳日子吧!
若还想在这乱世之中,成就一番功业的,就请到朕的跟前来......朕带你们出城去见识一下金贼!”
出城见金贼?
这个官家......真的有点疯啊!
所有的举子都傻眼了!
赵楷则笑吟吟的看着他们,“怎么?不敢啊?想当官,就别怕见金贼......这事儿可躲不过去!”
的确躲不过去......赵楷上辈子就没躲过去!被金贼逮去当了绿帽子王,还到了金贼的老家,不得金贼天天见?
倒是这辈子他莽出了一个官家,金贼倒是难得才能见上一回了。
这个时候,那吕秀才忽然大声嚷了起来:“我辈书生,当以驱逐金贼、恢复山河为己任!若连金贼都不敢一见,将来还如何承担大任?”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当大佬 (飘雪恋歌) 起点VIP2020-09-13完结欢迎来到架空时代!有什么想法就评论出来,说不定能在书里实现!(好吧,我就是想抄书评!)...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