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有种 (大罗罗)


  而摆在长安朝廷面前的第三件大事儿,就是三年一次的科举大比了。
  上一次大比是宣和六年进行的,今年已经是宣和八年了,按照惯例,明年春天应该会有一场科举大比。
  在原本的历史上,靖康二年的科举大比当然没有进行......但是转年到了建炎二年(建炎元年就是靖康二年),跑路到扬州的南宋小朝廷依旧举行了科举会试!
  命都要没了,科举考试都不能停!
  而且建炎二年的科举也不考骑马射箭,也不考舞刀弄枪,还是照旧考作文。当然了,这场科举考试的策论题目还是很贴近当时情况的,是“光武故事”......就是要举子们教赵构怎么当光武帝!
  而赵构在看了好几百篇的“光武故事”后,就“下海逃生”了......当然了,“下海逃生”的计策不是举子们出的,而是吕颐浩给赵构出的。
  虽然有点丢人,但效果还是不错的,至少没给完颜宗弼抓了去。
  而这位足智多谋的吕颐浩,现在是赵楷的东府大相公,正式的官名叫左丞相,和右丞相蔡懋、大参(参知政事)韩肖胄、大参范致虚共同执掌政事堂。
  现在的长安朝廷在规模上是不能和宣和之难前的开封朝廷相比的,赵楷可没赵佶那么“丰亨豫大”,养不起那么多的官,必须尽可能的精简。所以就将门下、尚书二省合并成了政事堂,由左右丞相和两个大参共管。
  而和主管政务的政事堂相对应的,则是主管军务的枢密院,由陈记、杜充、刘晏、杨惟忠四人主管,其中陈杜二人是元枢和同知,刘、杨二人则是签书枢密院事。
  政事堂下面则是吏、兵、户、工、刑、礼等六部。
  枢密院下面则是军令、军法、军府、选将、训练、密探等六房——这个枢密院的权力很大,远比宣和之难前开封朝廷的枢密院厉害,不过也没有统管军务。隶属于政事堂下的兵部还掌握着军马、器械、粮草、城关修建和文书传递(军令由枢密院发布,但是文书要由兵部控制的驿站系统去传递)等权力。
  另外,枢密院下面的密探房是只对外不对内的特务机构。
  如今长安朝廷辖区内的“密探活动”,全都由皇城司主管,而这个皇城司不再东西两府的控制之下......而第一任的提举皇城司则是赵楷的心腹内侍王晓德王大官!
  此人虽然是内侍,但同时也是赵楷的元从功臣,不是一般的内侍可比的。
  除了皇城司之外,不受东西两府管辖的重要衙门还有好几个,分别是太府寺、御史台、国子监、大理寺、翰林学士院。
  其中太府寺是管理皇家产业的,现在由赵楷的另一位元从内侍白思德主持。
  弹劾官员,纠察不法的御史台也是个关键衙门,赵楷的四大机宜之一,那个嫉恶如仇的张浚被赵楷任命为权御史中丞。
  管理官学的国子监在赵楷眼中也是个特要紧的衙门......教育可是能决定大宋未来的!
  赵楷虽然看不上科举,但并不等于他不重教育,所以赵楷就选了自己的亲信,四大机宜之一的胡寅出任国子监祭酒,也就是国子监的掌门人。
  大理寺类似高法,第一任的大理寺卿则由四大机宜之一的邓肃出任。
  翰林学士院则相当于赵楷的秘书处——赵楷将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的活儿合并了一下,成立了这个学士院。不管是大诏、中旨还是札子,只要是赵楷发出的文书,一律由翰林学士院负责起草、抄录、存档。
  而由东西两府上呈赵楷御览的各种文书,也会先递交到翰林学士院。
  赵楷四大机宜之首的陈东,现在就是翰林学士院的一把手学士承旨。
  这会儿,东西两府的八位宰制,六部六房的十八位重臣(六部的尚书、侍郎,六房的知事),皇城司、太府司、御史台、国子监、大理寺、翰林学士院的头头脑脑们,全都聚集在长安皇城内(子城)的崇政殿(其实就是安抚司衙门的一处大堂)内,分班落座,和御座上面的大宋官家赵楷商量怎么开科取士的问题。
  已经除了孝服的赵楷,这会儿穿了一件窄袖圆领束腰的明黄色长袍,头戴黑色的软脚幞头,端坐在一张宽大的御座上,跟前还放着一张非常宽大的案几。案几上摆着文房四宝、奏章、赵楷的佩剑等物件。
  他的眉头深皱着,心情似乎不大愉快,还有一点不耐烦,也许还有点左右为难吧!
  因为这“重开大宋”的官家也不好当......虽然“重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甩开原本的坛坛罐罐,开创一些全新的局面。
  但是这天下还是原来的天下,百姓还是原来的百姓.......这个国家的精英,也就是士大夫,也还是原来的士大夫。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也依旧深深的刻入了人心!
  所以在这个开封府已经变成一座空城,黄河万年大堤随时有可能被挖开,河北、京东地面上许多州府已经沦陷,金贼的兵锋甚至逼近了徐州的时候,长安朝廷要解决的最棘手问题,居然还是明年的科举考试和马上就要进行的各地方的解试。
  “陛下刚刚重开大宋,而且江东还存着个伪朝,所以正是向天下人彰显长安朝廷正统地位的时候。而开科取士,正可以向天下人证明陛下才是天命所归的正统天子......”
  正摇头晃脑向赵楷说明开科取士重要性的,当然是东大相公吕颐浩了......让赵楷有点无语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满朝的宰辅重臣几乎意见一致!
  科举不能停!
  而且科举考试的内容最好也别改!
  至于取士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不过也不能一下减少到30人,这也太少了。取士的数目,怎么都该有100人以上。
  “陛下,老拙也以为取士之事,乃朝廷安定天下人心之关键!”右丞相蔡懋也是这个意思,他对赵楷道,“如果陛下觉得以经义取士太过迂腐,可以改为策论为主......甚至可以让举子们来一场纸上谈兵。”
  谈兵......敢临阵吗?赵楷心里琢磨,不敢临阵讨贼,连和金贼打个照面的胆子都没有,还谈个屁兵啊!
  对了,胆子!
  胆子也可以作为考试内容吧?
  赵楷的脑洞还真有点大!也不知怎么,居然把考试和胆量结合在了一起。
  想到这里,他轻轻点头,对朝堂上的臣子们道:“你们说的也有道理......科举取士的确深入人心,乃是天下士子、百姓所望!
  朕初登大宝,重开大宋,当然不能让天下人失望,所以朕将会在明年春天举行会试。而举行会试的地点......朕希望是在开封府!”
  什么?
  在开封府举行?
  这下在场的重臣们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开封府现在还没有收复呢!
  而且金贼目前还屯兵三山浮桥,随时可以扒开黄河大坝水淹开封府......官家居然要在那里办科举考试!
  这是要天下士子拿命去考科举吗?


第160章 好男儿,要有种!
  今天争取四更!
  .......
  “陛下,开封府附近的万年新堤尚在金贼手中,万一金贼举子们考试的时候扒了黄河,水淹开封府可怎么办?”
  知枢密院事陈记马上就提出反对意见了!
  他是元枢,职责所在啊!
  赵楷笑道:“我们坐船去开封府!王渊日前不是上了奏本,说荥阳、汴口、河阴一带船只极多,还有许多船伕无事可做,无处可去......正好让水军总管李宝去把人和船都收编了,这样就不怕大水了。”
  “陛下,”同知枢密院事杜充是“水利专家”,立马提醒道,“开封府距离黄河大坝不足摆里,大水冲过来时有山崩之势......即便有船,也会被大水冲翻的。”
  赵楷笑道:“朕有办法.......开封府城外有一座青城宫城,正好位于城南,北面有开封府城墙可以挡水,而且宫城的城墙在宣和七年被李纲等人发动民伕加高加固过,足以抵挡洪水。可以让士子们在青城宫内考试,同时再预备好船只,就不怕金贼放水了。”
  “陛下,”签书枢密院事刘晏道,“金贼若闻之陛下入开封府,一定会发大兵来攻.......即便不掘黄河,也能打破开封府城啊!”
  赵楷摇摇头道:“往日开封府城大民多,敢战之士却不多,因此难以坚守。而如今开封府已经是空城一座,朕不必派兵守大城,只要坚守开封府周围的四座小城,就可以与金贼在开封府一带周旋......而朕与金贼战与开封府,便可以让陕西、京西、河东等地有喘息和整顿的机会。”
  说着话,赵楷的眉头已经拧了起来,“关中检地的前景如何?能收获多少土地?可安置多少府兵?”
  检地现在是由军府房和户部共同负责的,所以这个问题就得让东西两府的大佬一起回答了。
  “陛下,”元枢陈记道,“陕西沿边五路的检地不会有寸尺入官.......但是可以募集到效用之士二十万,并可在五路广设军府、折冲府,为国家所用。
  至于永兴军路的检地清田......倒是可以检出一些隐田和被占之官田,但是数目不会超过200万亩,正好分给元从勋臣为职田,即便有所富裕,也不会太多。”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