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用士立功或服役满一定时限后,才能入府成为天策府兵。
而天策府兵又分成十二个等级,称天策十二勋。由下往上,分别是“下中上”义从、“下中上”士、“下中上”大夫、“下中上”卿。上卿之后还有更高级的爵,不过怎么封爵现在还没定好。
效用士一旦入府,就会授予下义从的勋位,同时也会授田,下义从授田的标准是“中田百亩”(如果实授上田、下田就会有所减少或增加),往上升一勋就加授百亩,至上卿授一千二百亩。
当然了,这些授田授出的不是所有权,而是一定时限的使用权,暂定的时限是一个甲子,也就是六十年。除非授田对象在六十年后仍然存活,否则就必须收回土地。
而授田之后,当然就是当官了!
义从三级是不能当官的,而当勋位升到下士后,就有资格当一个九品官了。下士往上直到上卿,一级勋对应一级官。
不过有资格不等于可以当上,要当官有两条路线,一是先入学后试官;二是试官。
入学就是先去天策诸军府开办的府学读书,学习怎么当官(包括当军官),学成以后再通过考试,然后授官。
而试官则是有资格当官的勋位获得者通过官员考试,取得当官的资格。
如果没有勋位在身,当然也可以当官......科举还是要保留的,一次会试最多取士三十个进士,凭本事考吧!
另外,征辟和荫补的当官路线也不能取消,但那就不是正途了,如果补不上科举功名或是军功,上升空间是很有限的。
以后的正途,一是军功;二是一次会试才取三十个的进士。
最后,军府的学堂也会对府兵子弟开放,他们可以在学堂中学文习武,有了本事以后再去从军为官,可就容易多了——这其实还是一条隐藏的上升路线!
只要条件成熟,这些军府学堂就会变成军事学院或少年军事学堂......不过那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
大堂当中静悄悄的,虽然赵楷让大家畅所欲言,但是一时之间,却人人都一言不发了。
说实话,在场的众人对推行“分田分地共天下”和“发财升官靠军功”这两个基本方针,都是存有相当大的顾虑的。
这两个基本方针,如果在大宋朝之前提出,虽然会引起一定的争议,但是人们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因为在那个时代,对广大寒门地主阶级的成员来说,往上爬的主要通道就是军功。甚至对一些出身衣冠门第的大士族而言,获取军功也是他们攫取更大权力的重要手段,只是这些高门干才的起步价不一样,开局就是将领,不用起自行伍。
可是在宋朝,特别是到了北宋开国已经一百几十年的宣和年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哦,这不仅仅是一种想法,还是一套在一定时间内,对大部分人都比较有利的社会财富和权力分配方法。
没错!用科举考试作为寒门地主阶级的上升通道,相比以军功作为寒门地主的上升通道,当然有好的一面。
因为军功并不一定要从砍外族和打国战中获取!
造反,打内战,甚至搞政变,都可以获得军功!
如果普天下的寒门地主为了上升都在琢磨杀人立功,这可不仅是在上面当帝王的人不能安心。下面的劳苦大众一样得提心吊胆过日子......好好的日子,许就被一阵动地而来的渔阳鼙鼓击得粉碎!
所以这一套制度在宋朝建立之后,只是在元末明初被朱元璋拿出了用了一用,后来又魔改出了一个军户制。
但是赵楷现在别无选择,因为他从开封府带出来的那些财货和在河北搜刮到的财货,现在已经花用的差不多了——他麾下的军队已经扩张到了九万之众!
光是安家物例和购置装备的花销,再加上之前几场胜利后的放赏,就已经把赵楷的府库掏空了!
所以从五月份开始,赵楷的军队就只能发半饷了。
在发半饷的情况下,赵楷还想要手下拥戴自己当皇帝,还准备在夺取陕西和河南府后进一步扩军到二三十万......不搞府兵制、不搞军功爵,又怎么能行啊?
陕西、河东、河南府(洛阳)都是什么样的地盘啊?怎么可能靠这些地盘的税收去养活二三十万大兵?
“大王,实行《十二勋位制》吧!再不实行......军饷都要发不起了!”
帅府长史吕颐浩竟然是头一个发言的,他可是咬着牙发言的!身为一位科举出身的士大夫,他当然知道《十二勋位制》意味着什么?
但是他是给赵楷当家的长史,最知道赵楷的府库有多虚!如果不把饼子画得大大的,下面的人还肯不肯帮着打天下都不知道啊!而他现在跟着赵楷干的事情......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啊!
“大哥,俺韩二也觉得《十二勋位制》挺好的!”韩世忠接着也表态支持了《十二勋位制》,“臣弟建议马上在诸军中宣布《十二勋位制》,这样到了太原之后,事情就容易办了!”
他说的事情,当然是拥护赵楷当皇帝的事情!
“二哥说极是!”张俊张三哥立马跟进支持,“有了这个《十二勋位制》,下面的军将可就是自己人了,不拥戴大哥还能拥戴谁?”
赵楷点点头,以示赞赏。没有钱发,还要大家拥护,还要大家帮着打天下,当然只能发“股份”了!这个《十二勋位制》实际上就是搞了个某为式的员工持股。
在韩世忠和张俊发完言后,大堂内的气氛明显变得活跃了起来,一群带兵的将领都把拥立赵楷当皇帝的事儿和推行《十二勋位制》挂上了钩,当然得热烈的表示赞同了。
赵楷只是点头,但依旧没有说话,最后又将目光对准了一直没有发言的岳飞岳鹏举,他最在乎的,其实就是这位十二哥的建议。
岳飞眉头紧锁,似乎一直在苦苦思索,“大哥,兵贵速、不贵久......而且咱们的力量并不算强,所以有什么能给大家伙儿打气鼓劲儿的办法,只管使出来吧!
现在这个时候,杀鸡也得用牛刀啊!”
赵楷明白岳飞在说什么?
当皇帝只是一段征途的开始.......因为他要重开大宋天,所以登基之后,就会有一连串的征战!
而且赵楷的军队其实并不算强大,新兵太多,而老兵的来源又杂,如果不把士气提得高高的,恐怕就打不出摧枯拉朽的气势,这气势一旦低落下去,麻烦可就大了。
“好!”赵楷大声道,“鹏举说得好,现在这个时候,咱们所有人都必须竭尽全力!孤家给你们三天,不,就给两天,一定要让下面的兄弟们都知道《十二勋位制》的好!
两天后,咱们进太原......重开大宋之天!”
底下的人则轰然大呼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45章 披麻戴孝去登基
宣和八年,六月十六日,上午。
太原子城,中校场内,好一派大出丧的景象。
天策军的选锋军、御帐军、前军、中军、后军、左军、右军的数万健儿,打着临时制作的白色旗号。只是肃立在校场当中。他们的紫色戎衣之外,也都罩上了粗糙的白衫,范阳笠上也系了白布,连手持的长枪大斧的木杆上,也扎上了白色的布条。
这些兵将都是在为赵楷的父兄还有那个“不要了”的大宋朝在戴孝!
在手下的各级军官们将《天策十二勋位制》的内容和赵楷“将为天子”的好消息告诉诸军兵士,把他们的士气一下打到顶峰后,令人震惊、愤怒的噩耗就随之而来了!
这个噩耗就是金贼掘了开封府以北的黄河万年新堤,黄河之水滔天而来,先淹了李纲、种师道等人率领的二十多万行营大兵!然后再以泰山压顶之势扑向大宋王朝的首善之都,东京汴梁开封府!
高达数丈的黄河水以不可阻挡之势压下开封府单薄的城墙,很快就从几处没有来得及堵死的水门涌入,由于水流的冲刷,几处水门附近的城墙很快便被冲垮,黄河大水便以更快更急的速度涌入开封府......不到一刻钟时辰,整个开封府就被深达数丈的黄河水淹没!
开封府城内的百万庶黎中,除了一小部分人侥幸登上了船只或是爬上了没有被淹没、冲垮的高处才得以幸存之外,几乎全都被淹死了!
大宋的官家在大水来临时正在马前街体察民情,根本来不及逃上高处或船只,就被大水给吞没了......没有了!
大宋的太子当时正在府中学习论语,正学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黄河大水就冲进来了!结果太子殿下和他的老师耿南仲也叫水给冲走了。也不知冲去了哪里?多半是给淹死了!
而大宋官家最最信任的宦官童贯童太师,则是少数没有被水淹的幸运儿之一。
当时他正在艮岳山上监督一座高大望楼的施工,所以才逃过一劫,后来童贯又登上了一条在开封府城内航行的漕船,带着几个幸存者来了太原府......
由于金兵包围开封府早就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而所有人都知道黄河经常泛滥,大水甚至还一路冲到徐州!所以当大家伙听说金贼以水代兵,先淹行营大军后淹东京汴梁的噩耗之后,几乎无人怀疑消息有假,就全都相信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当大佬 (飘雪恋歌) 起点VIP2020-09-13完结欢迎来到架空时代!有什么想法就评论出来,说不定能在书里实现!(好吧,我就是想抄书评!)...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