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检地的过程中,又“检出了”一批豪杰,也都加入了赵楷的天策军。
在河东检地真能“检出”豪杰吗?
那是当然的!
至少在宋朝的河东北部,豪杰之士还是蛮多的!
而之所以会这样,当然和宋朝科举制度的不完善和河东地方长期处于抗辽以及对夏的前线有关。
了解宋朝科举制度的人都知道,宋朝是没有秀才、举人这两级功名的。虽然也有秀才、举人的说法,但那不是官方承认的功名。前者是民间自己说说的,读书人都可以称秀才。而后者则是通过地方解试的一次性考试资格,宋朝的科举大致上就是地方解试和中央会试两级。过了解试就有参加朝廷组织的会试的资格,可以称为举人。不过这个举人到考完会试就没了,考上了就是进士,考不上回家继续苦读......这样的举人,当然没有什么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了。
宋朝科举取士不分地域,也没有南北榜。全国各地的士子凑在一起考,考不考得上,全凭文章好坏(理论上),公平倒是公平......但是如陕西、河东、河北这样地处前沿,经济又不怎么发达的地方,那就非常吃亏了。每次会试下来,取士的倒数三名差不多就在这三家和广南东西两路中找一找了。
而在科举路子上吃亏的河东、陕西、河北,在军功路子上却占了不少便宜......他们这边靠近前线嘛,当兵打仗的机会多,立功升官形成将门的机会自然也多。所以在河东、河北、陕西这三处,还是保留了相当多的尚武好战的风气。
另外,赵楷的天策上将军府所控制的河东州府军,全都被金贼蹂躏过,其中太原府、汾州、忻州、宪州、宁化军、代州等处,还让金贼蹂躏了几个月,大量的城池被打破,大量的人口不是被杀被掠走就是自行逃亡!
人口大量减少,土地当然是大量荒芜,所以出了太原城,举目四望,那真是一片萧瑟啊!
不过也有一些强横之辈,可以在金兵的铁蹄下得以幸存。他们要么聚众筑堡而守,要么拉上一群亲族好友盘踞山间谷地。
不管以何种方式生存下来......哪怕适当的给金贼一些粮秣布匹讨个饶(能讨饶说明他们不容易灭,要不然都抓去当奴隶岂不是更好?),那也算尽了一点保民之责。
对于这些人,赵楷就当是有拉拢价值的“豪杰”了。只要他们肯依照土地多少出点壮丁从军,就承认他们对于土地的占有,也会根据他们出丁的数量,照着营田弓箭手的标准给予免税、免役的优惠。
而一些出丁较多的“豪杰头目”,还从赵楷那里得了官职。他们这些日子都陆陆续续的带着子弟家丁来开封府参见郓王赵楷。见完之后还不能马上走,得轮着班的去太原子城内的帅府里听郓王殿下讲道理......讲打天下、共天下的道理?
赵楷虽然乍一看有点疯,还有点莽,也许还有点二。但他怎么都是受D教育多年的新世纪青年,这一世又是精通儒家道理的“状元王”,所以他真的是很愿意和人好好讲道理的......前提是对方愿意好好的听他讲理,而且还能讲得通道理。
滞留太原的这些日子,赵楷除了督促底下人推行清田检地和练兵整军,就是忙着和下面的文武官员们讲打天下和共天下的道理!
......
“张太尉,你可是西军赫赫有名的勇将,大王一听说你来了太原府,就立即着我去管驿宣你和杨太尉、田太尉一起去入见......多半是和三位有一番推心置腹之言了!”
一边和张俊、杨沂中、田师中三人说话,一边领着他们行走在太原帅府内的,正是赵楷的司马陈记。
推心置腹?
张俊一听这话,心思就转动起来了......是不是要我参加劝进啊?这事儿我可的积极一点!
陈记接着又吩咐道:“张太尉......大王是咱们的主君,咱们是为人臣的。这主君管大略,人臣则管推行!即使心里不大赞成,也得帮着主君去做......你可明白?”
张俊明白,张俊多机灵啊!怎么可能不明白?郓王黄袍加身那是篡位啊!一定是有人会反对的......但是那些人当中肯定没有我!
想到这里,张俊拍了拍胸脯,“陈司马放心,下官一定听大王的!”
陈记轻轻点头,“那就好!”
说着话,陈记已经太原帅府,也就是原来的河东、河北宣抚使司衙门的后花园外站住了。
这处后花园的月亮门洞被赵楷的两个亲兵守着,而门内也不知发生了什么,正传出一阵阵叫好。
正在张俊、杨沂中、田师中都感到奇怪的时候,陈记已经在月亮门外大声通禀了。
“臣司马陈记,引张俊、杨沂中、田师中三位将军来见!”
然后就听见一个颇为宏亮的声音,“哈哈,张太尉来了......走,咱们一块儿去迎他一下吧!”
陈记听了这话,忙扭过头,笑着对张俊道:“张太尉,大王来迎你了!”
到后花园门口迎接......这也是迎接啊!
张俊的官职并不高,手里的实力也有限,想让赵楷出府迎接是不可能的,能有这样的待遇,已经说明他很受重视了。
张俊、杨沂中、田师中三人赶紧依着官职大小排列,然后又整了整衣衫,就看见一大群穿着箭衣的挎着刀剑的汉子,众星拱月一般护着一位魁梧长大,五官英挺,脸皮晒得有点黝黑的红袍男子,出现在门洞之内。
这红袍男子正是大宋河北、河东兵马大元帅(河东是自封的),天策上将军,郓王赵楷。
......
大家都是说罗罗不会断章,现在就两章连发,这总行了吧?
第138章 好男儿当出将入相!(第三更完成!)
“臣副统制,右武郎张俊;臣正将,承节郎杨沂中;臣正将,承节郎田师中......参见大王殿下!”
看着眼前三位好男儿一起向自己行礼,赵楷的心情当然大好。
张俊啊!
中兴四将好像也有他一个!
韩世忠、岳飞也已经归在赵楷旗下,现在又得了张俊......还剩下一个姓刘,名什么赵楷记不清了,不过他对刘锜有点印象,所以就想当然的以为中兴四将就是韩世忠、岳飞、刘锜、张俊!
现在这四人,都在赵楷的身边!
中兴四将齐聚,中兴大宋还不是易如反掌之事?
即便四将还不足够,也不要紧。因为赵楷凭着自己天选之人特有的慧眼,还发觉出了另外几位可用之将。他们分别是黄无忌、向克、李孝忠、董金刚、何蓟、何藓,加上韩世忠、岳飞、刘锜、张俊这四个“中兴四将”,总共就是“中兴十将”了。
历史上赵构靠着中兴四将也维持了一个半壁江山,现在赵楷有了中兴十将,还怕不能直捣黄龙?
另外,赵楷自己也挺厉害的,精通“四大兵法”,自从出京带兵以来,就连战连捷,累败金贼,也够得上中兴诸将的水准了吧?
“张太尉、杨承节、田承节......都平身吧!”赵楷一边说话,一边笑吟吟上前去,一把拉住张俊的右手,“张太尉之勇,孤王在开封府就听闻了,今日得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啊!”
张俊一边被赵楷拉着走,一边听着有点过头的恭维话,心里都有点虚啊!
我到底做了什么?怎么连远在开封府的大王都知道了?可别是大王搞错了吧?
其实赵楷也不知道张俊到底干了什么?好像害死岳飞的人中有他一个......不过他也不可能因为这个事儿位列中兴四将吧?
这个时候赵楷已经把张俊拉近了后花园......这是一所没有花的后花园,早在太原府解围前,为了缓解食物匮乏,张孝纯就让人把后花园的花花草草都拔了,然后改成了菜园子。不过也没种出多少菜,赵楷就把太原府的围给解了。
在赵楷搬进这里后,对种菜也没啥兴趣,于是就让人把菜都拔了,把这个园子变成了个骑马射箭的场所。不是给赵楷的亲兵们用的,而是赵楷自己专用,他有时候也会把身在太原的诸将和心腹谋臣叫来。大家一起骑马射箭、喝酒谈心......也顺便和诸将们讲讲“打天下、共天下”的道理,再商量一下如何实行“共天下”。
“打天下、共天下”这事儿是赵楷认准了的......他这个人比较轴,认准的事情就要坚决执行。而且他也从没把天下看成自家的产业,因为他知道宋朝的结局是什么?
所以他也能真诚的和愿意跟着他一起打江山的英雄豪杰们分享!
当然了,他自己得多分一点,手下的人少分一点。
在他的心目中,未来的新大宋应该是一个“员工持股”的股份公司,而不是赵家天子一人独乐乐的“私人产业”。
陈记、张俊、杨沂中、田师中等人刚到的时候,赵楷正在和韩世忠、岳飞、刘锜、黄无忌、向克、李孝忠、董金刚、何蓟、何藓等人一起玩射箭。
张俊他们听见的欢呼,就是赵楷一箭射中了靶心!
把张俊拉近园子后,赵楷也没心思再玩射箭了,而是让府里的仆役准备酒菜。然后就领着大家去了园子里面的一个八角亭,在亭子里面,先分主从落座,又亲自将在场的诸将一一介绍给了张俊。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古代当大佬 (飘雪恋歌) 起点VIP2020-09-13完结欢迎来到架空时代!有什么想法就评论出来,说不定能在书里实现!(好吧,我就是想抄书评!)...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