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到一只始皇帝 完结+番外 (历史系之狼)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历史系之狼
- 入库:04.13
在韩地,得知赵括的死讯,当地的官吏百姓们自发的举办了送葬仪式,面朝西方,以韩人的方式,祈求鬼神能庇护赵括的魂灵,在赵地...唉,当赵人得知赵括逝世,那一刻,天崩地裂,赵人嚎啕大哭,有的人用刀划伤自己,有的人不吃不喝,为赵括祈福,有百姓自发走上街头,高呼武成侯的名字。
赵人希望,赵括能找到自己的家乡,而他的家,在赵国,在邯郸,在马服...他们聚集起来,高呼“马服君归来兮~~”,用这样的办法来为赵括的魂灵引路,来呼唤他的魂灵,这里的官吏们得到命令,不许阻拦百姓的行为...赵地的哭泣声,似乎比咸阳还要响彻,赵人失去了国家,此刻又失去了信仰。
各地的官吏也想要前往咸阳,拜别马服君...当消息传到燕国,燕国百姓更是如此,燕国百姓深受赵括大恩,赵括在这里很有威望,镇守在这里的李牧,最先得知赵括病重的消息,正准备前往咸阳,又得知了赵括逝世的消息...沉稳如钢铁的将军,在这一刻也无法保持平静。
李牧将赵括当作是自己的兄长,当作是自己的目标,李牧都没有多说,镇守在当地的将士们就开始哭了,李牧双眼赤红,可是他没有落泪,他脑海里满是那个英勇无畏的兄长,拍打着自己的肩膀,告诉自己,无论遇到什么,切不可畏惧,不可放弃,要时刻保持自己的强大,从内到外的强大。
他保持着自己最后的强大,劝慰着自己的将士们,让他们莫要悲伤。
在齐国,在魏国,在楚国,也有很多人为赵括所送行,从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整个天下都在为了一个人而哭泣...华夏大地上,响彻天际的哭声送走了他们最后一位圣贤,而一个旧的时代,也跟着赵括走到了尽头。旧时代的最后余孽,赵括就这样离开了,离开了他深爱的百姓,走进了他深爱的土地。
各地的将军们,太守们朝着咸阳赶来,要为赵括送别,就在李牧刚刚离开辽东之后没多久,东胡人得知了消息,趁机攻打辽东边陲,结果...当地正在为赵括发丧的百姓与将士们,红了眼,前往作战,那一天,东胡人看到了恍若恶鬼的燕地百姓,从将士们百姓,有的人拿着弓箭,有的人拿着锄头,乡邑城池,无数人冲了出来,与他们展开不死不休的战斗。
东胡人被吓得打消了念头,开始往后撤,沿路上的辽东胡人骑着骏马开始追击,这些辽东胡人在燕国受尽了欺辱,是赵括救了他们,给与他们自由与尊严,此刻东胡人的做法,是在侮辱赵括,一向乖巧的辽东胡人,再也坐不住了,当这些辽东胡人骑着骏马一路追杀,甚至一度追杀到东胡领地的时候,东胡王方才得知了这件事。
这件事是他一个镇守地方的将军自作主张,他根本不知情,东胡王勃然大怒,急忙斩杀了这位将军,将他的首级送给了秦人,才稍稍平息了辽东人的怒火。
赵康跪坐在父亲的墓碑前,许久都不曾言语,母亲逝世的时候,他不在,父亲逝世的时候,他还是不在..他似乎能理解当初父亲的心情,父亲多年在外征战的那种心情,赵康在这里坐了许久,方才坐上戎车,朝着咸阳赶去,走到路上,他看到几位老人拄着拐杖,缓缓走向咸阳,这些人是去祭拜赵括,此刻准备回家去的。
赵康几乎没有迟疑,他坐下马车,让车夫送这几个老人回去,自己却步行返回。
老人们非常的开心,不断的感谢这位仁义的年轻人,坐上马车,去往了咸阳,赵康只是朝着他们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当赵康回家的时候,赵修正在母亲的怀里,抽泣着,赵康伸出手来,抱起了儿子,“想听故事?我可以讲给你啊!”,修双眼通红,他说道:“冒待在大父的府邸里,不愿意跟我来...”,赵康点了点头,放下了他,走向了赵括的府邸,很快,他就回来了,牵着冒的手,冒看起来有些拘束,有些害怕。
赵括逝世了,他好像也就失去了所有东西。
赵康揉了揉他的头,说道:“以后,你就待在这里,跟修好好学习,若是你敢跟修去胡作为非,我可是不会手下留情的!”
此刻的甘罗,并不知道赵括逝世的消息,他正带着人马,靠近了月氏部落。
武成侯逝世了,可是,一切还在继续,大秦帝国在一种悲痛之中,继续朝着远处前进,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
第四百九十九章 甚至还不如韩王
甘罗原本的想法,是只带着十几位好手前往月氏,因为少量的人员更方便甘罗能隐藏自己的踪迹,就是逃路的时候也会很方便,可是,始皇帝不许,始皇帝认为太少的使者会让敌人看轻了自己,作为一统华夏的始皇帝,怎么可以让月氏人看轻呢?使者团这样的东西当然是人数越多越好。
甘罗心里清楚,始皇帝还有其他的打算,他派出这么多的人陪同自己,绝对不是为了展现大秦风范这样简单的目的,若是真的想要彰显大秦的威风,那就不用派甘罗带着一千多人过去了,直接让赵康带个十万人,或者让王翦带领北军前往,这才能彰显大秦的威风啊,始皇帝的主要目的,大概是要图谋月氏。
月氏占据河西走廊,是前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对抗北方游牧政权的重要屏障...始皇帝根本就是个坐不住的性子,在赵康平定了百越地区之后,始皇帝就已经将目光放在了月氏。或许皇帝不会在今年动手,可是,月氏迟早都要动的,这些人陪同甘罗前往,可是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目的。
镇守在西北边陲的,正是将军王翦,王翦将军作为武成侯最信任的副将,也是作为秦国第二位彻侯,地位极高,他左镇西北,却跟李牧不同,李牧坐镇辽东,时不时出去打秋风,打的东胡忍无可忍,直接将双方地位互换,原先辽东常常受到东胡的劫掠,如今东胡常常受到辽东的劫掠,尤其是当李牧通过辽东胡人组建了一支精锐骑兵之后,东胡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这一代的东胡王,狡诈如狐,他并非是上任东胡王的直系,他只是一个小部落的首领,愣是通过自己的谋略强行坐上了东胡王的位置,又从朝鲜的两个国家身上学习先进知识,进行了一些列的改革与变法,使得东胡逐渐强盛,只是,他运气不好,正好遇到了李牧..李牧也不愿意给东胡王一个强盛起来的机会。
李牧只想着在敌人最虚弱的时候干掉他们。这就导致东胡王的崛起变得极为困难,狡诈如狐的东胡王没有找到对付李牧的办法,他只能步步后退,将那些不属于自己直系的部落安排在长城之外,而自己则是退后到原先的肃慎人的地区,并且占领了这里,拉远了与秦国的距离,并且在那里开始一系列的发展。
他从朝鲜邀请了很多的学者,将军,匠人之类,帮助他来完成东胡的变法,他甚至带领部落民开始学习开垦,耕作,冶炼等等...而在王翦这里,情况就不同了,这里虽然是边陲,可是距咸阳并不远,皇帝能注视到这里,在这里有威胁的势力,基本上在这数百年的时间里都被除掉了。
王翦所面对的只有月氏,以及羌人,月氏人喜欢贸易,不太喜欢打仗,故而他们与秦国的摩擦不如东胡那么频繁,他们也不会想不开去突袭秦国的土地,另外一边的羌人,此刻还非常的弱小,羌人真正开始强盛起来那是几百年后的事情,羌人能威胁到中原是在东汉时期,那之前,羌人算不上是什么威胁。
而王翦在这里,没有太大的压力,可是,也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这就可以看出始皇帝的智慧,王翦因为很早就跟随武成侯的关系,步步高升,地位比起赵括之外的将军们都要高出一截子,若是不算赵康的特殊地位,几乎没有人比得上他,李牧因为是降将的关系,也要低他一头。
皇帝将王翦安排在这里,一方面是向王翦展现自己对他的信任,都让您镇守在咸阳之外了,这是多大的信任啊,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变相的减少王翦立功的机会,无论任何时候,将军的权力和爵位都不能太高。王翦就只能在这里开始修建工作了,包括修建道路,烽火台,以及驿站等等。
这些都是军事措施,王翦似乎很早就知道皇帝不会闲下来,这里迟早会爆发战争,故而这些年里他一直都在准备,操练地方边军,修建军事建筑,乃至是培养间谍,画塞外的地图等等。王翦没有等到皇帝写来的进攻月氏的书信,却是收到了赵括逝世的书信,故而当甘罗来到王翦军营的时候,并没有看到他,王翦已经离开了这里,前往咸阳。
甘罗在这里所听到的,只有武成侯逝世的消息。
甘罗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形容那种感觉,当王翦的副将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甘罗整整两天都是一言不发,眼里只有茫然,明明我出行的时候他还好好的,他还出来送我,甘罗拿出那块石头,怎么也无法消化这个消息,只是,他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自己的随行人员,这个时候,这样的消息会打击到士气。
出使是别样的战争,可能不会有声势浩大的厮杀,可是流血冲突与正面厮杀比起来也好不逊色,他不能在这种时候,让随行者们陷入悲痛,甘罗只能暂时的隐瞒这个消息。甘罗在离开了秦国的土地后,并没有急着前往月氏人的疆域内,首先,他要派人告诉月氏王,自己准备过去,要看看对方的反应,这对接下来的谋划是很有帮助的。
相似小说推荐
-
水浒豪杰传 (固执的胖子) 原首发于起点中文网,悠空网VIP2019-01-12完结水浒好汉中,九纹龙史进最先出场。史家庄的高富帅,拜王进为师,收了...
-
两千年不死 (芸阁) 起点VIP2019-12-07完结江晓活了两千年。第一世,她走过先秦的风土;第二世,她随着项羽逐鹿天下;第三世,她和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