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曹丕上台,才终于让世家看到了一丝破局的希望。
“九品官人法?”
江晓看着由陈群提出的这份新的官员选拔制度,不禁陷入沉思。
……
第一百七十九章 被打的人反而不重要
何谓九品官人法?
用陈群的话来说就是,某一天,陆仁贾想要去做官,第一步就是找到郡里的“中正”,先让他给自己做一份人才评估鉴定。
中正,是由郡里的地方官所推举,一般由本地有名望且眼毒的人担当。
而中正给出的这份人才评估鉴定上,有三项是必不可少的。
一是家世,你是那个大世家的娃?或者祖上有没有什么做过大官的人?
二是状语,也就是对这个人的简要评语,比如江晓就是“经天纬地,天纵奇才”,当然,江晓觉得这是陈群在故意拍她马屁。
三就是“品”,通俗点说就是这个人所属的档次,品从高到低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
但这并不是说,你得了“上上品”就可以直接去做一品大官了,你现在获得的这个品,只是中正对你才能的一种评价,要把这种评价转换为实际的“官品”,还需要走正常的入仕途径。
一般情况下,中正给你的这个品,和你入仕事的官品都会差上个三四品。
比如陆仁贾获得了上上品的评价,但他最开始入仕的时候,顶多也就是个四五品的官员,想做回一品大官,就只能靠自己奋斗了。
值得一提的是,江晓被分为了“上上品”,这应该也是陈群故意为之。
陈群之所以这么做,恐怕还是在顾忌她如今的身份。
荀彧生前一直以来都是世家大族的领袖人物,在他自杀后,这些世家又逐渐团结到了新一代领袖陈群的身上,这次陈群所提出的“九品官人法”,里面有很大程度都是那些人的意思。
而好巧不巧的是,江晓如今已经被默认为了,当今天下寒门子弟的领袖人物。
一来是因为江晓也是出身寒门,除了和荀彧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以外,与世家大族没什么瓜葛,更不用说荀彧几年前就已经死了。
二来就是她的位置足够高,份量足够重,在如今的魏王国里,江晓绝对是份量最重的那一个,其他的例如曹仁、夏侯惇也要比她差上一丝。
最后一点,就是江晓特殊的“登场方式”,在外人眼中,她是被曹操临死之前才召回来的,这其中给了别人很大的遐想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江晓的意志甚至就代表了曹操的意志。
曹操虽死,但他却依然深深地影响着这个天下,至少到现在为止,曹丕都还没有能从他父亲阴影中走出的能力。
这也是曹丕给江晓又是封侯,又是三公的原因——忌惮!
他不敢直接开口询问,但他又害怕自己的父亲,会不会在暗地里给了江晓一些对他不利的遗命,所以只好用这种方法,把江晓当做吉祥物一样给供起来……
这三点结合,江晓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天下寒门子弟的领袖人物,虽然她不是自愿的。
她的存在,会让朝中的寒门子弟下意识地向她身边靠拢,下意识地以她为首。
而且由于曹操重视寒门的原因,魏王国里的寒门子弟并不在少数,例如之前洛阳里的贾逵和蒋济,例如朝中的老狐狸贾诩等等……
寒门的实力,同样让世家极为忌惮。
九品官人法评定人才的重要依据就是家世和德行,对世家有利;专门评定人才的中正一般也是出自世家,同样对世家有利。
如此一来,入仕的途径会在很大程度上被世家所垄断,一旦寒门领袖江晓提出反对,朝中的其他寒门子弟跟着发声,曹丕顾忌之下,九品官人法也只能就此作罢。
所以,陈群才会用这种方法来变相地讨好江晓。
但陈群显然是想多了,因为江晓并不会反对。
陈群提出的九品官人法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地方,就是对朝中所有的官员重新进行一次评估,借机清除掉那些仍然忠心于汉室的官员,方便曹丕篡位。
江晓从不怀疑曹丕想称帝的野心,这孩子是一个权力欲望极重的人,他要是不称帝那才是有问题。
借此清理掉那些“同床异梦”的人,在最大程度上获得将来新朝廷的稳定,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当然,江晓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
这是在朝堂之上,那些寒门子弟是觉得跟着她能有饭吃,才将她默认为领袖,如果她保持沉默的话,是会伤了人家的心的。
这些人都是她身后的隐性力量,只有将他们紧紧团结在身边,江晓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在“重回核心”的时机到来之前,被彻底孤立。
所以,江晓借着曹操生前重视寒门的政令,在九品官人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专门针对寒门子弟的“庇荫制度”。
朝中若有出身寒门的官员,在其去世或者告老还乡之后,可以让自己的一名子孙立即接受人才评估,并且直接入朝为官。
以此,来达到安抚朝中寒门的目的。
曹丕高兴地同意了,毕竟这个提议对世家不会产生太大压迫,对寒门也有很好的安抚作用,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至此,九品官人法正式实行。
解决了内部隐患问题,下一个,就该是外面的了。
曹丕要想篡位,没有点资本是不行的。
赚资本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像曹操那样,出去打一仗,赢了回来就可以给自己顺理成章的加官进爵。
当然,曹丕要的是加官。
除此之外,由于在上一年的几场战役中,魏王国也损失了不少军中名将,例如被射杀的夏侯渊、被砍头的庞德、被俘虏的于禁……所以,培养新一代的军中将领也是当务之急。
至于江晓……那个、那个还是先挂上面吧……
最后,说不定还能趁机解决一下曹操遗留下来的问题——盘踞青徐二州的臧霸。
所以,南征孙权已是必然。
这是一次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征伐。
曹丕需要借此机会名正言顺地更上一层楼;需要借此机会培养新一代的军中将才;需要借此机会让朝廷看看,他曹家的实力不会因为曹操的去世而有丝毫损失;需要借此机会让天下人明白,他曹丕完全可以走出父亲的阴影!
总之,这次南征有很多目的,但唯一一个不太重要的目的,反而是那个即将被打的对象——孙权。
……
第一百八十章 我滴哥哦,你终于称帝了
曹丕南征有着多重目的,唯一不太重要的目的,反而变成了孙权。
这点孙权自然也清楚,但这并不代表他就会乖乖认怂。
孙权刚刚吞下了荆州,使江东的领土几乎扩大了一倍,野心不是一般地膨胀。
再加上他有长江天险,打水仗可是他们江东的拿手好戏,曹操亲自来都讨不到半点好处,更不要说是你了!
来吧曹丕!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打一场!
然而,等这仗真的打起来后,孙权才发现问题有些大发了。
以前南荆州是在刘备手里,孙权只需要重点防守巢湖一带就可以挡住曹操,然而现在他一口吃掉了荆州,整个长江中下游几乎都变成了需要防守的地方。
曹丕带来的年轻将领曹真、曹休、夏侯尚等人兵分三路来攻,孙权左支右绌,扛不住了。
而且现在的刘备是敌非友,正蹲在益州红着眼找机会打算捅他一刀。
一个弄不好,他孙权差不多也该玩完了。
毫不犹豫地,孙权立即派出使者向曹丕称臣求和。
文书中,孙权以一向谦卑而略显滑稽的外交措辞表达了求和的美好愿望,并且还带来了极为丰厚的贡品:大珍珠一百筐、黄金接近一吨、公母大象一对、会说话的鹦鹉一批,以及其他各种奇奇怪怪的珍玩上千种,大船都装不下。
除此之外,还把之前被关羽俘虏,后来转交到孙权手中的于禁一同送了回来。
孙权的诚意很足,你曹丕不就是想风风光光地赢一场吗?行没问题,诚意我给了,但如果你要是还想接着死磕,我也不介意和你来个两败俱伤!
曹丕很高兴,此次南征的目的差不多都达到了,再留下去也没什么好处,那就回家吧。
回家的途中,还意外收获了刘备那边投诚而来的重要将领孟达。
孟达,原本是刘璋的人,后来归顺了刘备,在樊城之战时对关羽按兵不救,导致关羽败亡身死,他心里实在有些惶恐不安,生怕刘备哪天就找机会把他的头拿下来挂城墙上,一直想找机会投奔孙权或者曹丕。
此次曹丕南征成功,他也不再犹豫,带着四千部曲就来投奔了。
曹丕乐开了花,给孟达封了一大堆的头衔不说,还命令他去镇守新城边疆。
八月,大军回师的途中路过老家谯县,曹丕大摆宴席,还特意把和囚犯没两样的曹植叫来写了块碑文,称“四绝碑”。
一绝,才高八斗曹植写碑文;二绝,篆书无双钟繇写碑额;三绝,八分书第一梁鹄抄碑文;四绝,最有权势的曹丕。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隐侯 (北冰鱼) 红薯网VIP2019-01-19完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
-
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 (金属裂纹) 起点VIP2020-08-16完结伞兵,面向大地,背向苍穹;伞兵,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伞兵,勇往直前,永不言败。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