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接到这份旨意的赵君松了一口气,自己的一系列计划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立即召开会议,着手进行军事改革,兵种的配备已经初见成效,政治委员制度也初步确立,现在主要是改变军事指挥体系,借鉴了前个时空现代化军队三三制特点,结合现在宋军各级军官叫法,决定十人为一伍,设立正副伍长,百人为一都,正副都(头)长,三都为一营,设立正副营指挥使,三营为一标设立正副统带,三标为一镇,正副协统。三镇为一军,正副军指挥使。从都以上开始每个单位设立政治委员,职位为本级副职,同时接受本级长官和上级政治委员双重领导,自称一个体系。
  赵君现在部队有两千五百人左右,按照上面的方案勉强有一个镇相当于现在一个普通师的兵力,于是又重新任命军官,编制队伍,一个具有近代化指挥体系初步建立。
  赵君在埋头苦干自己的事情,但目光依旧注视着朝廷里的动向,李纲新政改革一部分得到了一部分支持,但是他反对投降,主张“一切罢和议“,严惩张邦昌及其他为金兵效劳的宋朝官员,以励上节。为加强抗金斗争的力量,他推荐坚决抗战的老臣宗泽出任东京留守,去开封整修防御设施;又力主设置河北招抚司和河东经制司,支持两河军民的抗金斗争。这一系列举动却遭到汪伯彦、黄潜善朝廷重臣的反对,他们主张立即南巡,以免金人再度南下攻宋。
  支持和反对的力量在朝廷上争吵不休,双方势均力敌,这让赵君有一种看戏的感觉。不过让他感到有些不解的是,按照历史发展,赵构会在七月下达了“巡幸东南“的手诏,目的地是建康(今江苏南京)。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赵构竟然一直保持缄默,任由朝廷里闹翻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难道历史会在这拐弯?赵君百思不得其解,不过他依旧保持冷眼旁观。
  但是一个人却忍不住了,一头扎进了这个漩涡,他就是岳飞。


第76章 送别岳飞
  赵君从历史上知道岳飞奉命救援东京城自然是失败的,等赵构到达应天府后,岳飞也跟着上司最后来到这里。后来不知道怎么的又被开除出军营,到达河北西路最后辗转反侧到了又回到开封府投靠了宗泽,从这个时候起开始展露他的军事才华,开始了他短暂但又彪悍的一生。
  本来赵君准备打听岳飞在哪个军营顺便拜访下,但是各种事务一直缠身所以没有动身,结果朝廷里就流传出了岳飞那份惊世骇俗的奏折:其略云:
  “陛下已登大宝,社稷有主,已足伐敌之谋。而勤王之师日集,彼方谓吾素弱,宜乘其怠击之。黄潜善、汪伯彦辈不能承圣意恢复,奉车驾日益南,恐不足系中原之望。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则将士作气,中原可复。”
  然而岳飞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八字批语,并且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这一天天空又下起了雨,赵君站在路边一个长亭里避雨,旁边是赖布衣。这个地方是通往河北西路的必经之地,而岳飞就要去那里。
  看着外面沥沥小雨,赵君又想起了前几天和柔福以及李师师相遇在河边的情景,那也是在小雨中,不过现在却多了一份送君离别的惆怅。
  “子君,你不打算试试挽留岳鹏举?”赖布衣说道。
  赵君回过头看到赖布衣眼神中露出一丝促狭的神色,不由得瞪了他一眼。这家伙在第一次偶遇岳飞的时候就明确给自己说岳飞不会轻易屈从于自己,现在提起这件事不是纯粹是逗乐吗?
  看见赵君不理会自己,赖布衣也不气恼,也望着外面的小雨喃喃说道,“真乃一英雄啊,是可惜了。”说道这里他又看看正在沉思的赵君:“子君,你会上述那样的奏折吗?”
  赵君摇摇头,他不会。岳飞是个理想主义者,为达到自己的理想而不顾一切,犹如飞蛾扑火般义无反顾。
  谁说岳飞不明白驱除金兵,直捣黄龙府,迎回二帝会深深刺痛当今皇帝赵构那颗脆弱而敏感的心,而有可能会招致杀身之祸?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那是他的理想。谁说他一连接到十二张金牌让他返回临安时候,他不清楚一旦回去就有可能身陷囫囵,迎接他的将是死亡。但是他还是从容回了,那是他的忠诚。其背后岳母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已经深深烙在他的心里。所以,他注定是个英雄,悲剧的英雄。但是就这种精神支撑了一个民族的脊梁,使这个民族历经沧桑磨烂而依旧生生不息。
  但赵君不是岳飞,他是一个穿越者,他了解历史的走向,他掌握着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他有为了达到他内心中那个宏伟目标而采取各种手段能力,有些手段甚至有些卑劣,但他不在乎,他不想当英雄。
  所以当赖布衣问起他这个问题时,他毫不犹豫的否定,他不会为这看上去正确但是根本无法通过的奏折,那样只会给他带来无尽的麻烦,他现在需要的是低调,在没有足够的能力能掌控这个时代变化脉搏的时候,他会保持沉默。
  但这并不能妨碍他对于岳飞的惺惺相惜和尊敬,为自己所看重的人做点什么。特别是来到这个时空,原本写在史书上那些枯燥的事件,现在亲身经历其中的凶险,更对于这个比自己略大的年轻军官发自内心的佩服。
  对于为自己理想而奋斗不息的人,都会值得尊敬。
  “子君,岳鹏举来了。”赖布衣提醒到。
  从官道远处走来几个人,都骑着战马穿着蓑衣,为首正是岳飞,身材挺拔,但是身影在风雨中显得有些萧瑟,他后面是张宪、王贵和汤和几个生死兄弟。
  赵君迎了上去,岳飞看到他们,有些阴郁的脸色露出一丝笑容,抱拳笑道:“本来我想和子君兄一起上阵杀敌,然后把酒言欢,看来是没这机会了。”
  “鹏举兄不必灰心,总会有那么一天的。”赵君笑了笑,然后又问道:“鹏举兄打算投奔哪里?”
  “暂时先去河北西路大名府,那里是抗金前线。”岳飞想了想回答。
  “我建议去东京投奔宗泽宗大人,在他手下你定能实现你的理想。”赵君说完从怀里拿出一份有些温热的信函递给岳飞:“这是我写给宗大人给你的推荐信,或许你用的上。”
  岳飞迟疑了一下,还是接过了那份信函,小心放进了怀中,“多谢!我走了。”眼睛里露出感激之情。
  “鹏举兄多多保重!”赵君一抱拳。
  两人挥手告别,看到岳飞的身影又消失在风雨中,赵君这才策马扬鞭,向军营方向驰去。
  岳飞猛然回头,看到远去的人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旁边的汤和这才开口说道:“这个赵君英勇善战,而且对待咱们不薄,大哥你为何不直接投奔他?”
  岳飞沉默不语。他有他的执着,他有他的骄傲。
  过了一会才轻轻说道:“他和我们不完全是一路人。”突然脸上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不过,我们是朋友。
  岳飞被驱逐只不过是这次事件中一个小小的浪花,连李纲也遭到了贬职,被调任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左相),赵构委任黄潜善接任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以牵制李纲。接着,又罢免张所、傅亮,撤销河北招抚司及河东经制司,李纲地位岌岌可危。
  但是李纲并不气馁,一些军政改革意见还是被执行下来,其中一项最主要的是整合应天府的各路兵马,成立御营五军,这一下子又成为人们特别是各路将领的焦点。
  赵君军中大帐里,赵君、赖布衣、王瑞三人正在商议着事情,神情显得有些凝重。
  “陛下要成立御营五军,分前后左右中,看了这个,有什么想法。”赵君指着桌子上的一页薄薄的纸说道。
  薄薄的信纸寥寥写了几个人的名字,但是却让在场的几个人都震惊无比:御营五军各军最高将领名单: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苗傅、刘正彦。这几个人的名字,在应天府各路军队中名声很大,如果成为五军统制倒也不出人意料,但是让其余两人惊讶的是,朝廷还没公布统制名单,赵君是怎么知道的?特别是王瑞,一双桃花眼盯着赵君的脸庞,似乎对方的脸上有一朵好看的花儿。他是敌情司的头目,了解过一些情况,他知道朝廷还正在酝酿五军统制名单,各方面还在博弈中,但是赵君凭什么就这么一口咬定?虽然这五个人赵君提早让他做过一些调查,但是他可没想到竟然是都是将要成立的御营五军的统制!
  “不用这么看着我,我脸没你好看。”赵君皱皱眉,他很不习惯被这个伪娘盯着,总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至于这份名单的正确性,你们不用多虑。”
  废话嘛!史书上明明写着嘛!
  “子君的话我历来相信。”赖布衣跟着赵君时间长了,对他的某些有些神秘的猜测倒是很相信:“那现在我们就要商议这里谁最弱,想办法去掉他,才又可能换上子君。”
  这也是这次会议的目的之一,赵君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据我所知,韩世忠成名较早,参加过和西夏、金人的战斗,虽然官职不高但是战功赫赫,不好动他。刘光世在军中官职已经很高,被任命为五军都提举,深受皇上的信任,万万不能打他的注意。而张俊,曾经断然拥立皇上:“大王皇帝亲弟,人心所归,当天下,不早正大位,无以称人望。”就凭这句话五军中也有一习之地。所以我们分析只能从苗傅、刘正彦二人中下功夫,想办法弄下去一个。”王瑞侃侃而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