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挽宋从靖康开始 (森外)


  这些大臣们都是那个年代过来的,所以对于交子这种货币是又爱又恨,现在听赵君这么一说,一个个脸上变色。
  看到众大臣的模样,赵君心里也有些无可奈何,现代金融犹如一头猛虎,自己懂得并不多也不敢轻易把他放出来,不过对于战争债券他还是很有信心:“我们发行的战争债券和交子有所不同的,只是为了北伐而一次性发行。二是所有购买了战争债券的百姓不能随意支付,必须到规定的时日以后才能去兑换,同时我们付给相应的利息。”
  听了赵君的解释,众大臣心中略有安心,只要不滥发,这种类同于交子的货币还是能接受的,只是老百姓愿意购买吗?想当初可被交子害苦了。
  对于大臣们的担心赵君当然明白,一句话,这是拿国家政府的信誉做担保啊。不过自己登基以来,实施新政效果还不错,大宋国内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色,特别是以远洋贸易、采矿业、冶金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给朝廷带来的可观的税收,另一方面也吸收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使社会保持了稳定。于是赵君说道:“我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报纸大量宣传这次发放战争债券就是为了北伐,为了收复我们的家园,激起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可以鼓励大商户、官吏大臣们带头购买。朕打算个人购买五万贯,皇家商团嘛将和股东们商议后也会尽力购买,如何?”
  既然皇帝就带头购买,其余大臣也没啥多说的,而且也只有这条路可走,于是这个议题就被通过。最后赵君决定御驾亲征,亲自带领北伐大军收复河山。
  对于这一条众大臣一直反对,现在赵君是皇帝不是以前的郡王,千金之躯怎么能亲自上前线,万一刀枪不长眼有个三长两短如何是好?
  不过对于这一点赵君口气很是强硬,后来还搬出了太祖打天下,太宗御驾亲征伐辽之事,“现在正是收复河山,继承太祖太宗遗旨,恢复大宋荣光之时机,朕怎么能不才参与?”最后众大臣也无可奈何,只好要赵君保证绝对不亲临第一线冲锋陷阵,赵君笑着答应了。
  北伐之事已决,大宋朝廷就围绕此事开始紧张运转起来,财部经过计算核实,决定向全国民众发行一共两千万贯的战争债券,共分为三年期和五年前两种,其中三年期的利率定为10%,五年期则为15%,并且决定在临安、扬州、建康、成都、广州、泉州建立大宋皇家银行,专门发行战争债券。政事堂经过审核同意后迅速上报给御书房,赵君大笔一挥通过,只不过把战争债券改名为爱国债券,把购买债券和爱国支持北伐捆绑一起,并指示大宋日报开足马力进行宣传报道。
  有了大宋皇帝认购五万贯,扬州的皇家商团带头认购了三十万贯爱国债券做榜样,经过报纸大力宣传,那些富得流油又暂时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富豪们也开始认购,而普通民众则被点燃爱国热情,二千万的战争债券很快发行一空。
  而同时,战争的准备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之中,武器装备、粮草等纷纷运往扬州、鄂州、川陕等地,大量的军队开始向宋金边境处集中,而与此同时,大宋皇帝赵君向全天下宣告,将御驾亲征,亲自要夺回被金兵占领的首都东京。
  跟随赵君同行的是大宋皇家近卫军团的两个师的兵力约莫两万余人,由近卫军团军团长牛皋亲自率领,本来赵君是让牛皋率领近卫军团剩余的两个师以及诸多厢军坐镇临安,派他的副手苏三率军和自己一块北上,但是牛皋跑到御书房缠着赵君死活要求北伐,说实在不行自己做副军团长,让苏三做正的也行,只要能让自己跟随陛下北伐。赵君最后缠的没办法只好同意。
  大宋绍熙三年四月初,赵君率领近卫军团在皇宫正丽门外进行了一个盛大的出征仪式,然后才带领军队出了临安城,乘船沿着大运河向北,直奔扬州而去,随行的还有枢密副使赖布衣、书记处的几个秘书,除了史浩留守临安,他工作重心主要放在商贸改制衙门里,现在作为这个临时衙门主事的赖布衣随赵君北上,实际上整个衙门就让史浩在主持工作。而李纲则被任命为监国,总领朝廷事务,如遇重大问题则用加急速脚递送到赵君处。


第287章 也有你的一半
  终于,皇宫正门丽正门突然大开,首先出来的是依仗队,阵仗鲜亮、旌旗飘扬、鼓乐齐鸣,后面才是天子赵君带着文武百官出现在百姓面前,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步伐整齐的刚接受军衔的高级将领,在枢密使吕颐浩带领下,身穿甲胄,迈着整体的步伐跟随在文官之后,显得格外精神。
  棚子里要被授勋的将士们也赶紧站了起来,王瑞也保持了立正姿势。许多将士还是第一次看大宋皇帝赵君的模样,想着过一会将亲自登上主席台接受皇帝的授勋一个个显得激动和紧张,只听到“嘭的”一声,原来王瑞旁边的一名中年士兵过于紧张竟然将自己坐的凳子踢倒,看到众人的目光都向他盯着,顿时一张本来是黝黑的脸庞变红,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王瑞弯下腰帮扶好凳子,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你现在也是英雄了,上战场都不怕,现在有啥紧张的。”
  那个士兵年龄要比王瑞大些,明显是没见过世面的人,他听王瑞这么说,嘴里支支吾吾说道:“我没杀过金兵,俺只是炊事班班长,一个伙头兵。”
  听这个士兵这么一说,周围的将士都有些诧异的看着他,不过看到他年龄这么大,胸口的士兵军衔标志才是个忠士(班长)心里也就明白了什么。
  “呵呵,你没杀过金兵,我还没有真正上过战场。”王瑞安慰着说道。
  “真的?”这位士兵一脸不相信,他旁边这个比他小很多但是已经是中将的将军,心里充满了羡慕和尊敬。听说他竟然也没有上过战场,顿时有些好奇。
  “官家说过,这次授予龙勋章之人都是为我们大宋在不同的岗位中作出贡献之人,伙头兵也是兵,饭做不好,将士们如何有劲去打仗?”
  “将军说的对,俺做的饭弟兄们都喜欢吃。”一提到做饭,这个中年士兵明显不那么紧张。
  “所以说,你也是英雄。”王瑞笑着结束了这场谈话。
  那个中年士叫张大喜,听了心潮澎湃,自己入伍已经二十年,开始在禁军,后来又换了几个营队,走到那里都是伙头兵,他也喜欢这个职业。自己的同僚们都逐渐升职,有的听说还成了将军,但他还是一名伙头兵,这次军制改革,自己成了炊事班班长。没想到这次颁发勋章的时候,自己竟然还得了一个黑龙勋章,是奖励他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干活,虽然是最低等次的勋章,但也足以让同袍们羡慕不已,听说整个团就自己一人获得!这让他也有一种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咱只要做饭做的好也是能得到勋章的。
  这边悄声议论,那边赵君已经登上主席台,文武百官和将领们则排成数排站在主席台下,冒着飞飞扬扬的雪花,等待着什么。
  “全体立正!敬礼!
  “奏大宋帝国国歌!”
  “升大宋帝国国旗!”
  随着一名将领洪亮的声音传出,锣鼓齐鸣,一群士兵开始高歌起来:
  于斯万年,
  东方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
  江河漫延文明波;
  亿万民众神明胄,
  地大物产博。
  揭我大宋帝国旗,
  唱我帝国歌
  在雄壮的大宋帝国国歌中,一面大宋帝国国旗从旗杆上冉冉升起,红色的底色上面有一条飞翔的金龙在寒风中招展。
  “敬礼….”所有皇宫门前的将士都站起来举起右手行新式军礼,而大臣们则行注目礼,百姓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庄严场面震惊无比,广场上顿时除了国歌时静寂一片。
  赵君站在主席台上看着这番情景,心里也激动万分,国歌歌词是他仿照后世的清王朝的《颂龙旗》,这是在后世在网上看到的,感觉还不错就记住了。曲子让李清照谱写,这位才女精通音律,写出了豪迈的五声调曲子。而国旗则是他自己设计,宋人崇尚火,故用红色,而龙则是皇权的象征,故很快被大臣们认可,今天进行是升旗仪式第一次公开亮相,看来效果很不错。
  等升旗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颁发大宋龙勋章。邵成章拿出一张圣旨大声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为表彰为我大宋之做出卓越功勋者,鄂国公、辅国上将军、枢密院副枢密使第二军团指挥使岳飞,秦国公、辅国上将军、枢密院副枢密使第四军团军团指挥使吴玠,鲁国候、镇国中将军、枢密院谍情部部长王瑞特颁发大宋金龙勋章!钦此!”
  圣旨念完,台下顿时一片惊呼,这次颁发龙勋章,最高级的金龙勋章听说只颁给了三人,岳飞、吴玠那都是一方统帅,有名的武将,这个王瑞又是谁?怎么从来没有听说过?
  “请三位将军上台来接受皇帝陛下亲授勋章!”邵成章的尖嗓音又响起。
  岳飞、吴玠从文武百官中出来,大踏步走向主席台,而王瑞也笑了笑,从棚子里向主席台走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