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中发生的事情赖布衣也有所闻,赵君将自己商贸改革被夭折的过程详细的告诉了赖布衣。赖布衣停了却笑着说官家你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布衣为何这么说?”
“商贸改革不像你前面进行的报纸改革,涉及到朝廷的财政影响力很大,李相公他们所担心的也不无道理,因此要推出这个举措必须有两个条件。”赖布衣回答道。
“那两个条件?”
“一是必须向朝廷大臣们表明因取消大部分货物的禁榷导致短时期税收下降,必须有新的收入补充之,二是必须有合适的时机。”
“就是这个道理。”赵君想了想说道。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么可以将那些原来禁榷的货物,由官营部分的作坊直接卖给私人,从而获得大笔收入,这样就可以补充财政亏空。”
“国企改制?出售国有企业?”赵君突然想起后世这个名字,这和现在大宋这种官营作坊何其相似。后世也不是通过这样的改革使国企彻底退出了一些竞争里激烈,不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的吗?这确实是个办法!赵君顿时眼睛一亮。
看到赵君脸上的表情,赖布衣就知道自己的话赵君已经听进去,微微一笑又接着说:“至于何时的时机,现在就有一个好机会!”
“哦,你说?”
“官家难道忘记了,当日在朝中不是说要宴请捐款金额在前五十名的富豪吗,我听闻户部已经从各地报上来的捐款数额以及人员名单中已经排出了前五十名,让这些国家的大富豪们造势请求取消禁榷,我想他们比你我还积极吧?”
“哎呀,我在怎么把这事忘记了。”赵君一拍大腿,造势不是自己最擅长的吗?现在就需要好好造势。
“布衣,商贸税制改革就你牵头去做,有什么问题随时可以向我汇报,现在最重要就是让朝廷达成共识,同意改革。你说的这两点,后者主要是舆论造势,可动大宋报社连续刊登此类的文章。而前者固然可行,但是一定要注意可操作行,防止国家的资产贱卖,导致朝廷财富流失,实在不行可以找一个地区某些作坊进行试点,获得一定的经验后再全面铺开。”赵君叮嘱道。
“官家考虑的确实周到,布衣自愧不如。”赖布衣有些佩服,他只不过只是想到这个法子,至于里面的细节却没有好好考虑,但是赵君一听就发现了这种办法的弊病,并且及时给出了解决办法。
赵君听了赖布衣的话却老脸一红,这哪是自己想出来的,后世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明明就是这么做的。
商议完这件事后,赖布衣就着手开始准备。而这个时候,被宴请的来自于全国五十名捐款最多的富商或者其儿子陆续到达京城,这成了临安的一件大事。而这些财大气粗的土豪们涌入到临安城,也让成立的酒楼、客栈狠赚了一笔。
大宋皇家报社的两份报纸每天都在刊登关于这些富豪的一些新闻,又介绍某位富豪的发家史,也有做了一些专访,报社派人和富商面对面的交谈,述说做生意的情况以及对朝廷经济政策一些看法,而这些报社派出的人被报社称为“记者。”当然这次词是当今皇上赵君提出的,倒也很贴切,就很快流行开来。
中国自古有财不外露的习惯,让这些大富豪侃侃而谈自己的发家史和做生意的情况,还要登载在报纸上是何其困难,不过这些赵君和赖布衣私下进行商量,就找所谓的“托”。五十名富豪,找上两三个比较可靠的再给上威逼利诱,谁敢不从,于是就有了杭州报社记者一天忙碌的景象,有了这个大宋最大的报社的新闻风向,其余临安几家小报社也开始注意这方面的情况,或者自己去找新闻,或者转载大宋日报的文章,使整个临安城的朝上朝下,老百姓的茶余饭后也说着这样的话题。
而这个时候,以评论为主的杭州评论的话题却逐渐引导了关于禁榷这个话题上,连续刊登好几篇文章深入讨论关于禁榷制度的优势和弊病,以及将来缩小甚至取消的可能。
对于朝廷的禁榷制度,这些富豪们是坚决反对的,有钱的行当都让朝廷垄断了,自己只能跟着喝点汤,虽然通过官私合营、做红顶商人等曲线救国,也算是进入了朝廷专卖的某些产业,但是哪有取消禁榷制度,自己光明正大的进入这些产业来得方便?
于是一些富商也纷纷发表自己的言论,请求朝廷缩小或者取消禁榷制度。并指出如果取消禁榷,商品自由生产、流通、买卖,贸易量增大、成本降低,必然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对于普通百姓无疑是个福音,同时也会增加朝廷的税收。
能否增加朝廷的税收对于老百姓而言他们管不着,但是如果自己每天都要用的柴米油盐等必备生活用品价格下降无疑是件好事,于是民间百姓们也开始议论请朝廷取消禁榷。朝中也有一些官员为此事开始上奏折,请求朝廷减少取消禁榷制度,而这些奏折赵君一字未批,全部转给宰相李纲和户部尚书黄天乐,搞得李纲不胜其烦。
“这一定是赵君这个小子搞得鬼!”李纲怒气冲冲,在自己府上的书房大发脾气。
竟然敢直呼当今皇上的名讳!他旁边的老管家吓呆了,看到老爷发怒的样子也不敢说什么,只好低下头假装什么都没有听到。
“哎呀,老爷,声音小点,让外人听到可要治罪的!”刚路过书房的李纲的妻子李氏听到了,慌忙进来劝阻道。
“治罪?大不了老夫再辞职归隐!”李纲依旧怒气冲冲。
“哎呀,当今官家可是您的女婿,你们翁婿有啥不好商量的?”李氏劝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李纲哼了一声。
“人们都说你是个倔相公,我看一定也不假。”李氏开始数落起李纲来:“我看呀,这件事是官家作对了。想当初呀,你反对明月和官家交往,反对明月嫁给官家,结果呢,你全部错了吧。我呀,从那时候就觉得官家做事有分寸,有主见,听他的没错。”李氏越说越感到美滋滋的,她感觉这她这一生最大的骄傲一是自己嫁了一个好夫君,成了宰相夫人,二是女儿更厉害,竟然嫁给了官家成了皇妃。
“妇人之见,妇人之见!”李纲听得又好气又好笑,这朝政公务和嫁人有什么关系?
第272章 众土豪的请求
不管外面如何风雨雷动,李纲来了一个咬定咬定青山不放松,就是不松口把倔相公的脾气发挥了极致。赵君也拿他无可奈何。时间已经到了九月中旬,令临安城百姓瞩目的官家答谢宴终于召开。
筵席设在了崇政殿,这里是用来举行大典、大朝会之所,将答谢宴设在这个地方也足够看出官家对此事的重视。赵君亲自参加筵席,还有朝中的主要大臣,如正副宰相、六部尚书、枢密院的正副手、御史台、翰林大学士等高官悉数全部邀请参加,规格之高令人咋舌。
赵君坐在首座,他的周围不是朝中大臣,而是那些捐献在前几位的富翁,能和当今皇帝共座一桌用膳,该有大多的荣耀,这些富翁一个个激动万分。
赵君面带一丝微笑坐在龙椅上,看着前来参加筵席的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土豪们,竟然有一半来的是中年或者年轻人,看来这些家族为了让自己的子孙能在这种重要的场合中露面也是下足了功夫。
而在这些人年轻人中,赵君见到了自己的小舅子——洪小娥的哥哥洪福,看来是代替其父洪明汉来参加筵席的。洪明汉作为扬州的富豪,对于朝廷倡导自然是踊跃捐款,数目也不小故也被邀请参加这次筵席。
洪福身穿一身宝蓝色的绸衣,发髻上别着一支红花,显得很春风得意,周围的几个土豪都带着羡慕和巴结的神色,毕竟这可是国舅啊,虽然至今好像当今官家并没有对其封个什么爵位官职之类。而洪福内心也是得意洋洋,哥凭妹贵,和周围的人在那里吹嘘自己的光辉业绩。
对于自己这个小舅子,赵君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原来自己在扬州的时候,还比较收敛。自从自己当了皇帝远离扬州,这家伙凭着自己算是皇亲国戚,就变得嚣张起来,其父亲洪明汉根本管不住。太坏的事情到没干过,但是调戏良家妇女、欺行霸市的事情没少干,扬州府衙也没法深管,不过这些消息都通过皇城司的情报放到了赵君的案牍上。赵君本来想找个机会修理一下这个家伙,现在总算机会到了。
正是宴会开始前自然有个开场白,赖布衣代表皇上代表朝廷发表了热情洋溢的祝酒词,大概意思就是说朝廷感谢在座的土豪的慷慨解囊,朝廷会一如既往的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云云,听的众土豪心潮澎湃。
完了以后便是赵君的题词,只见他回到后面的龙案边,右手拿起早已准备好的毛笔,左手轻轻挽起右手龙袍,笔走龙蛇,“唰唰”在雪白的宣纸上写下了几个大字,旁边的宦官等墨迹晾干,才小心翼翼的举起来,只见上面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致富光荣”
“诸君都是在当地富甲一方的名流绅士,朕别的话就不多说,仅以这四字赠与大家。古人云:”垦其田畴,民富国强,众安道泰”。民富国强,民富了才能国强,所以朕鼓励大家发财致富!
相似小说推荐
-
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 (金属裂纹) 起点VIP2020-08-16完结伞兵,面向大地,背向苍穹;伞兵,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伞兵,勇往直前,永不言败。铁血...
-
新唐朝王爷 (头条帝) 起点VIP2020-08-01完结蝴蝶翅膀一搧,李世民当不成大唐的皇帝,李建成也没有在玄武门事变中被杀。如果人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