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新唐朝王爷 (头条帝)


  大家都是人精,很合时宜地拍了李渊几个马屁,拍得李渊高兴得找不着北了。
  “陛下,这本《三字经》好呀,这是做启蒙读物是最好的了,陛下,臣斗胆向陛下讨要此书,请陛下恩准。”韦澄看着装订的新书说道。
  “这个,韦祭酒,你手里不是已经有一本了吗?怎么还要?”李渊很不解地说道。
  “这个,陛下,臣家里也有几个孙子不是,多讨要几本,望陛下恩准。”韦澄看着李渊说道。
  “陛下,韦祭酒既然已经有一本了,那这本就应该让出来,臣向陛下请求此《三字经》赐于老臣,陛下。”不知道怎么了,太子詹事裴矩也对这《三字经》感兴趣。
  韦澄皱一下眉头看着跟自己抢的裴矩,一脸的不悦之色。
  “我说,詹事,君子不夺人所爱,你这么做,不妥吧?”韦澄说道。
  “哼,就许你祭酒家里有孙子,陛下,老臣家里也有孙子,这么好的启蒙读物,老臣也想拿回去让孙子们读。”裴矩是个文化人,自然知道这《三字经》对于启蒙孩子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望陛下恩准。”裴矩说道。
  “休想!”韦澄瞪着对方,把手里的《三字经》握得更紧了。
  “陛下,你看,祭酒他都有一本了,这本就让给老臣吧,陛下。不可能好事都让他独吞了吧?”裴矩说道。
  “就不给。”
  “这个……。”看到两人为一本书吵了起来,李渊也是头大。
  “两位,书有的是,两位爱卿不要争了,现在带你们去一个地方,那里多的是。”李渊想到书坊里还有两万多本,直接无视两人的争吵,站了起来出了大殿。
  现场的只有韦澄知道印刷坊的事,也不说话,依旧拿着手里的《三字经》跟了上去。
  天策上将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太子李建成也跟在李渊落后半个身跟在后面。
  几个人浩浩荡荡地向太极殿西面的印刷坊而去。
  印刷坊外面有皇家内卫的士兵严守着,没有太子跟皇上的允许,除了里面的工作人员,谁都不得进入,当然了,杜言除外。
  大家进入了印刷坊内。
  印刷坊被杜言分成几个独立的小院。
  杜言按照流水线作业的顺序,带着大家首先来到了雕版组。
  这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独立院子,里面包括雕刻在内的工匠有三四十人。
  大家正在忙碌着,雕刻的工匠们埋头认真地雕刻着手里铅块的小楷字。
  雕版完成后,自然会有专门的人把成品按照笔画顺序放到旁边大房子的货架,供排版组的人过来取。
  每一个小小印章似的方形的铅块侧面会有匠人自己的名字,好追究责任。
  “陛下,这里是雕版组,现在大家见到的是匠人们正在雕刻的活字,每一个活字的侧面会有匠人自己的名字,好追查它的匠人,知道是谁雕刻的,出了事故,会追查到人。”
  “陛下!”正在忙碌人工作人员看到皇帝来的,都纷纷往下手里的活,向李渊行礼。
  “大家忙,不用管朕,朕就是过来看看。”李渊压了压双臂向四周的工作人员说道。
  “谢陛下。”大家行礼后,又忙着自己手里活去了。
  杜言来到一个自己原来是杜府的工匠过来的工匠桌子上,把一个雕刻好的铅字拿在手里,跟李渊讲解起来。
  “陛下,请看,这是匠人们已经雕刻好的成品。”说完,把手里的铅块递了过去。
  “咦?这是……是铅做的?”李渊掂了掂手里的东西发现很沉,仔细一看发现是铅。
  “是的,陛下,臣原来家里用的是木头,不过木头放久了会变形甚至开裂,最后臣一想,干脆用铅来代替。”
  “铅有木头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不容易变形,不管放多久都不会出现木头那样的缺点,而且这铅软,易雕刻,缺点就是贵了点。”杜言解释着说道。
  “嗯,想法不错,是应该用这铅来做,一劳永逸吗,从长远来看,还是铅合算,贵一点没事,这点钱朕还是出来起的。”
  “这个雕刻的质量也不错,很好。”李渊仔细翻看了一下手里的成品说道。
  说完把手里的铅块递给太子看。
  李建成又说自己的主见。
  李世民则面无表情地在人群里没有说话。
  “走,去别的地方看看。”李渊说道。
  “好的,陛下请随臣来。”杜言接着带着大家走出了雕版组的独立小院。
  “这个所谓的流水线作业,指的是把整个印刷的工作分成若干个部分来做,每人专门作一个部分,现在臣把整个印刷坊分成雕版组、排版组、印刷组以主编审核组组成,他们每一个组都有自己独立的小院,不相互来往,彼此不知道对方的情况,这样就避免了技术的泄露。”杜言在路上简单地跟李渊讲解了流水线作业的意思。
  “是得这么搞,保密性强,杜爱卿,你能想到这个,朕很高兴。”
  “为陛下办事,这是臣的荣幸。”杜言小小地拍了李渊的马屁。
  “嗯,放心办事,朕不会亏待你的。”
  “谢谢陛下。”
  大家正着,就来到了存放活字成品的屋子。
  大家跟着杜言走了进去,放眼看去,只见一排排整齐的黑色货架,上面整齐地放着许许多多已经雕刻好的铅字方块。
  货架上面挂着笔画。
  “这是……?”李世民看到货架的牌子问道。
  “秦王,这是臣为让人找起来方便,雕刻好的成品都按照笔画顺序存放,秦王,请看,这是三画草字头字的货架,只要草字头部首的字都在这里,里面也按笔画的多少从里到外依次存放,这样找起来也方便,自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杜言说道。
  再怎么说这李世民现在可是尚书省的尚书令,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顶头上司,虽然自己心里对李世民有怨气,但是不能表现出来。
  表面的客套话还是要说的。


第61章 视察完毕

  第61章视察完毕
  杜言像个小导游一样带领着唐朝的精英们视察着印刷坊。
  “没想杜爱卿小小年纪,做事竟然这么细,这一点不像是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小伙所做事情呀,要不是亲眼所见,真是不敢相信。”裴寂逛了一下成品屋的货架上面整齐的一个个小方块,跟李渊说道。
  裴寂是太子的人,他也知道现在这印刷坊可是归太子直接管理,再加上杜伏威的缘故,杜言的身上已经深深地打上东宫的烙印,他自然会为杜言说好话。
  再说了,他这么说,现场的大家没有一个不服气的。
  换作他们,这样的奇思妙想自己都没能想得出来。
  “嗯,裴爱卿说的一点没错,原本朕是以为这事是杜爱卿发明出来的,理应由他带领,没有想到杜爱卿却给朕办得这么好,这连朕都没有想到。”李渊看到杜言做的这些事情,就知道这杜言可不是个普通的孩子,普通的孩子不可能做得这很好。
  这说明什么?说明朕有眼光呀?说明朕不拘一格用人才呀,这是明君的表现呀。
  想到这里,李渊看向杜言的眼光更加地温和了许多。
  “恭喜陛下,又得一能臣。”裴矩在关键的时候拍了李渊的一个马屁。
  “嗯,我们都会对有老的那一天,将来的天下是年轻人的。朝庭就应该不停地有新鲜的血液补充进来,也应该有更加年轻一代人加入进来,不然待到咱们都老得走不去的那天,岂不是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李渊接着说道:“再说年轻人办事有劲头,头脑也灵活。”
  不会吧,这都想到。
  杜言听到李渊的话,不得不佩服这个大唐的开国者。
  没有想到一千三百多年后才提倡的干部年轻化,在这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朝,李渊就提出来了。
  这眼界这胸襟不得不让人佩服。
  “裴相过奖了,小的在诸位叔叔伯伯面前不敢提什么能力,小的还年轻不懂事,做得不足的地方请诸位叔叔伯伯们多多指点。”杜言见到裴寂在李渊面前这么夸自己,有点过意不去。
  裴寂跟李渊关系,说一句发小来形容一点不为过。
  裴寂跟李渊,就像李建成跟韦挺,李世民跟长孙无忌一样。
  李渊还是太原留守的时候,两人一同在晋阳为官,当时裴寂是晋阳宫副监。两人经常一起彻夜长谈,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友。
  义宁元年(617年),李渊起兵太原。裴寂进献宫女五百人,并将晋阳宫中的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四十万领甲胄充作军用。不久,李渊开大将军府,任命裴寂为长史,赐爵闻喜县公。
  李渊入主京城登基为帝后,对裴寂也是很感恩,直接任命为右仆射,也就是唐朝人经常说的宰相。
  “你呀”裴寂没有想到杜言年纪轻轻说话就这么老道,一点不像是一个才十六岁的人。
  接着杜言又把大家带到了组版组。
  一进里面的小院,就听到作坊里面机械咣当咣当的响声,一阵阵油墨味从里面传了出来。
  不过这在大家的眼中不算空气污染,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这是书香的味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