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问我是何居心吗,这就是我的用心,现在你听清楚了吧?”
杜言说完,巡视了一番大殿的每一个人,说道:“我杜言在此发誓,我杜家与倭国人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哪个与倭国人友好的人,就是我杜家的敌人。”
“哗!”
杜言的话,让大场的人顿时议论了起来。
“肃静!肃静!”
李建成看着大家议论纷纷,大殿好像东市一样吵了起来,补充说道:“楚王的心情大家想来还不理解,早年华佗一脉在美洲寻找到土豆红薯等祥瑞,于是造船把祥瑞带回了中原,没想到在海上遭遇了巨浪,师门中人所剩无几,只剩下一艘小船,反来这般小船在海上遇到了倭国人,被对方抢劫一通,祥瑞也同时落入海中,师门中人差点死绝,剩下少部分人在海上漂流数日后获救,这才回到了中原,往后的事,大家也知道了。”
“这是为什么楚王如此对海外这么熟悉的缘故,这些都是楚王师门传承下来的,这才有了后来下西洋带回祥瑞的事情。”李建成把原因始末补充说道。
“原来是世仇,这就难怪了。”
“这事搁谁身上也得这么做。”
经过陛下的补充说明,大家也能够理解。
“你小子刚才说这倭国是个弹丸岛国,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你去过?”李建成对倭国也感举起起来。
“是的,我师门中人时候离开中原之时第一个所去的地方就是倭国,这只是海上一个小岛组成的小国,面积只有咱们大唐一个道大小,却整日以大倭国自居,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多大的国家呢。”杜言说道。
现在的大唐百姓,随着杜言先后两次下西洋所带回来的信息,现在国人的对海外的认识也有所了解,再加上《大唐日报》连载刊登裴检的《瀛涯胜览》的文章,现在唐人对外面的认识也逐渐开阔了起来。
再加上杜言的讲述,大家本来对倭国就所有了解,再加上杜言的细致的讲述,大家慢慢地重新认识了起来。
“你说倭国有着丰富的银矿,可是真的?”李建成听到杜言说倭国有着中原没有的优势,那就是丰富的银矿。
“对,有许多银矿还是露天的,拿着锄头就能挖到,而且纯度非常高,是我大唐非常急需货币。”
“这个……”李建成动心了。
与无在天边的美洲不同,倭国距离大唐不远,要是这样……。
李建成开始沉思了起来。
第431章 海盗
第431章海盗
种子已经种下,待到春天来,就开始发芽。
跟倭国不同,中原华夏向来金矿银矿稀缺,造成现在大唐百姓日常生活中所使用了货币除了铜钱就是帛。
帛是丝织物的总称,包括锦、绣、绫、罗、绢、絁、绮、缣、紬等。
黄金虽然现在朝庭也不少,可是黄金贵重,在日常的交易中一般不是非常大的数额一般不会使用,而且手里有金子的人家,一般不会轻易使出来。
现在的大唐货币政策实行的是“钱帛兼行”的货币制度——钱即铜钱,实际上是一种以实物货币和金属货币兼而行之的多元的货币制度。
“陛下,倭国人狼子野心,臣恳请陛下下旨对倭国实行经济制裁。”杜言说道。
“哗!”
杜言的话引起太极殿内所有人一片哗然。
制裁二字多年前就有听说过。
早年大唐退居江宁时候,还是鲁国公的杜言刚刚从海外回来不久就向陛下建议对北边的秦国实施制裁封锁。
特别是大米、粟米、黍米等江南主产的粮食一律对秦国实施禁运封锁。
没有了南方粮食的提供,秦国在几次旱灾过后,国力大幅度下降,百姓流离失所。
而南方李建成的大唐在两三年后从海外带回来有耐旱的土豆、红薯的普及,百姓就是遇到了蝗灾也能过上温饱的生活。
因为有了两个国家生活的比较,后来李建成在发动对秦国的北伐战争时才得到了两国百姓们的支持。
现在再听到杜言提了出来。
看来这倭国是要走李世民秦国的老路呀。
惹谁不好,你惹杜言这混蛋干什么?
杜言刚刚跟大家发过毒誓,倭国人与杜家有着不共戴天的世仇,既然这样何必为了一个倭国而得罪了当朝第一贵族杜家呢?
倭国人死不死跟自己有什么关系?自己又不是魏征这傻帽。
可是得罪了杜家自己不说马上玩完,那也寸步难行举步维艰。
不说其他,但但李灿公主跟李倩公主两个公主就够你喝一壹的了。
想到这里,大家都没说话。
可魏征却像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还搬出了一大堆道理,连君子,明君都搬出来了持反对意见。
“魏相,你为什么这么袒护倭国人,难道他们是你祖宗?”这该死的老头,当年自己制裁李世民的时候他都没有反对,这次制裁倭国怎么会这么强烈?
“楚王!”魏征听到杜言的话,大吼了起来。
“不是,那是你收了小日,呃,倭国人的贿赂?”杜言继续抹黑对方。
李建成脸色不悦,头上的冠冕一擅,前后的旒玉珠帘轻轻地摇晃着,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
大臣擅自跟外国使者接触,那是犯谋逆之罪,想到这里,听到杜言的话魏征害怕地向高台上的李建成说道:“陛下,臣冤枉呀,请陛下明察。”
“你先退下吧。”李建成一摆手说道。
同时在心里也想着杜言刚才的话。
这魏征为什么这样?为了一个倭国而与杜家作对,他为的是什么?
难道真如这小子所说,被倭国人贿赂了,还有这些横刀的制作之法也是他传出来的?
“臣遵旨!”魏征叹了一声,心情低落地退回队伍。
不久,对倭国制裁的决策以无人反对通过了朝议。
“嗯,此事你小子下去后跟中书省草拟个奏折上来”
“臣遵旨。”中书令殷令名站出来应道。
“是!”杜言也点头。
“还有,通知各州,即日起倭国人不得到我大唐来,所有来往倭国的商船都要严格盘查不得跟倭国进行贸易往来,一但查出有违禁品的,特别是这些关于冶炼,丝绸,瓷器等制作方法的书籍,一旦查出,参与私运之人都打入死牢。”
“退朝!”太监尖锐的嗓音在太极殿响了起来。
下了朝,杜言来到皇城“政府办公楼”的中书省办公室。
杜言跟殷令名还有中书侍郎贺德仁,李纲之子李立言等人一起商量了对倭国的制裁政策。
“楚王,刚才你说这倭国的银矿非常丰富,可是真的?”贺德仁一边收拾起诏令,一边问道。
“确实非常丰富,许多银矿都是裸露在地表之上,要是……”杜言隐约地知道李建成为什么这么着急让自己配合中书省拿出对倭国制裁的政策出来了。
不过杜言也没敢说,擅自猜测皇帝的想法,那是相当危险的行为,搞得不好,两个公主都保不了我的命。
皇帝有一些东西还是非常敏感的,要是触及到皇帝的底线,就再宠的臣,也照杀。
很快,一个对倭国制裁的诏令发往全国各地,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
泰安十五年六月十三日午时。
泉州赵王李承训王府。
李承训坐在院子里的摇椅上,来回地摇晃着,身边两个丫鬟端座在左右,拨着手中的荔枝,李承训一张开嘴,就有一人把拨好的荔枝塞到李承训的嘴里,李承训满意地微眯着眼睛手里一边打着拍子,摇晃着手里的折扇任由摇椅来回地摇晃着。
微风习习。
“嗯,表现得不错,剩下的荔枝赏你们两个了。”李承训懒惰地说道。
“主子,这些荔枝可是主子好不容易从岭南快马运来的,比金子还贵,奴婢们身份卑微,不配吃这些。”左边的侍女王莲说道。
王莲年芳十四,正是豆蔻年华,皮肤白皙,精致的脸蛋,灵巧可人知书达理,做事细心体贴,深得赵王的喜爱。
“姐姐说得极是,这荔枝可不是谁都吃得上的,在整个泉州也只有咱们王府上才有,其他人哪能吃得上这稀罕物。”右边的赵晶把已经拨壳的荔枝塞到李承训的嘴里,说道:“主子,最后一个。”
李承训摇摇头,说道:“不吃了,今天吃太多了,都说一颗荔枝三把火,吃太多上火怎么办?”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两人听到主子这么说,都是“成年”人,话里话外的意思谁不知道?
现在的赵王可是还未婚,要是……。
两人脑海里同时想道: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气氛突然安静下来,李承训睁开眼睛一看道:“本王初到此地,有点陌生,晚上不敢一个人睡,你们两个晚上过去陪本王。”
“是”两个低头齐声应完,脸蛋开始发烧,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瞬间红晕起来,至于主子下面说什么,两人都没听清。
正当两人沉浸在想象当中时候,王府的长史在外面求见。
王莲跟赵晶懂事地站了起来,捧着手里的盘子准备离开,却被赵王叫道:“盘子放下。”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汉景) 起点VIP2020-08-10完结关羽:“如若将军不弃,关某愿随将军左右,为将军诛贼讨逆!”“好!”刘...
-
红楼庶长子 [校对全本] (天下白兔) 起点VIP2020-09-16完结11.07万总推荐穿越成贾政小妾周姨娘早夭的儿子身上,凭借几个小金手指,把红楼世界闹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