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以为什么,以为那丫头会跟我说?”李建成责怪地恨铁不成钢,然后往下问道:“这一劳永逸的方法又怎么说?”
“这一劳永逸的方法就是修建水库。”看到李建成疑惑地看向自己,杜言接着解释了起来。
“截流河道,这可能吗?”
“这种方法以前不是没有人想过,不过都不行,最后都被大水冲垮了,不行不行。”李建成并不看好好说道。
“叔,按现在的夯土来说,肯定是不行了,要是有一种瞬间让沙石凝固成石头的东西的话,就好解决了。”
杜言没有想到的是,古人竟然早就有了想修建水库的想法,只不过是由于原材料达不到要求。
没有钢筋水泥,想修建一座能够储里够大的水库是不行了。
谁都知道水库修得超高,水压越大,夯土或者用石灰粉砌起来的水坝怎么可能承受得住。
“有……这种东西吗?”李建成看着杜言认真地问道。
杜言点点头。
呼!
李建成松了口气,站了起来,指着杜言骂道:“好小子,今天要不是叔问,说,你打算什么时候拿出来?啊?这么利国利民的好事,你是想一直藏着掖着是吧?”
杜言看到李建成,这口气就像是大哥责怪小弟的意思,面并不像是君臣关系。
“叔,你听我跟你解释。”
“说,要是不说服得了我,看我怎么收拾你。”李建成揣了杜言一脚。
杜言嘿嘿地接着编了起来:“这个秘方是我师门在跟一个道士炼制丹药的时候无意中发现的。”
“这种灰黑色的粉末,只要把他们跟沙石按一定的配比调均再用水调成糊状,然后做成想要的形状,再经过暴晒,就会跟石头一样坚硬无比,最主要的是,用他们跟石头来砌房子或者城墙……”
没等杜言说完,李建成又打断地问道:“侄儿,此秘方你可会?”
“懂是懂,不过没试过,得试试才行。”水泥的所用原材料杜言是知道的,不过是石灰石、粘土、铁矿粉。
石灰粉这时候都有了,石灰石更好找,粘土跟铁矿粉应该也不难。
“好,好,知道就好,再不济就多试几次。”李建成在大殿里转了起来。
“去,把莱国公跟郑国公叫来。”
朝庭部门的办公室就在南面的皇城区域,半个小时后中,王珪跟魏征两个人就到了。
莱国公王珪现在是吏部尚书,而郑国公魏征则是右仆射。
李建成把吏部这么重要的位置让给王珪,可以看出王珪在李建成的心中是有多重的位置。
当两人听到杜言的师门中有一种能够使沙石瞬间变成坚硬的石头的粉末的时候,两人都惊讶地用怀疑的目光看向杜言。
只见王珪说道:“你小子没骗我?”
“真的。”比珍珠还真。
“陛下,真要是如此,那用来修建城墙,那城墙就像是钢铁浇铸一般,而不像现在,虽然看上去高大,可是都是夯土堆砌而成,经受不住点火跟雨水浸泡,要是用这个水泥用石头先在一些的主要的战略位置的城墙修建起来,就不怕敌人来犯。”
现在的长安都看起来是高大上,可都是用夯土垒起来的,要是有来个手雷或者火药一炸,一炸一个洞。
京都长安都如此,可想而知外面其他地区的城墙就更加不用说了。
“陛下,要是官道都用水泥来铺设,那就像在一块巨大的石头铺设在地面上,车压不坏,马踏不裂。”
“到那时候,要是所有的官道都是水泥路,那……”杜言没有往下说,让大家遐想一下。
“呼!”李建成深吸口气。
“好,好,侄儿,现在命你马上着手去办,用到什么东西,哪些人,直接跟朕说。”
想想现在的官道每次修好,几场大雨就冲垮了,每年还都要修,要是用水泥……
李建成不敢往下想。
“遵旨,明天侄儿就马上去外面挑选修建窑口所在地。”
第156章 自掏腰包
杜言从两仪殿里出来,直接向南边皇城办公室走去。
工部是尚书省六部之一。总的来说工部就是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
工部主管全国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下面分四个直属部门:工部,屯田,虞部,水部。
工部掌经营兴造之众务,凡城池之修浚,土木之缮葺,工匠之程式,咸经度之。屯田掌天下屯田之政令。虞部掌天下虞衡、山泽之事,而辨其时禁。水部掌天下川渎、陂池之政令,以导达沟洫,堰决河渠。工部主事三人,屯田主事二人,虞部主事二人,水部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来到自己一亩三分地,杜言有点看不懂。
按理就是一个很肥,油水很足的部门,可是杜言不管办公室还是从同事们的精神面貌,穿着来看,怎么一点不相符呢。
这样一个主管全国工程建造审批的职能部门,普通人要是跟它有点关系的,钱可是来得快呀。
“见过杜尚书。”杜言这是第一次来到部门,里面站着十几个人。
一打听,原来都得自己手下。
有工部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三人令史十二人书令史二十一人计史一人亭长六人掌固八人。
同时还有工部、虞部、屯田、水部郎中各一人。
“嗯,大家找个地方,咱们聊聊。”杜言说道。
“那,杜尚书,里面请。”其中一个四五十的人向杜言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杜言也不熟,跟着大家来到一个大的厅里。
不久就有手下端了水上来。
杜言看看四周。
连案几都是老旧的东西,也不知道有多少年月,都是老古董。
外面的窗户格栅都有些断裂。
“诸位,工部这么穷吗?怎么连这个会客厅都这么……”杜言指了指前面的几案,再指指周围的窗户格栅跟房梁上的蜘蛛网。
“尚书,你有所不知,咱们工部是六个部门最穷的一个了,谁都不愿意来。”一个年纪大一些的五十来岁中年人说道。
“这位是?”杜言看着对方问道。
“回禀杜尚书,在下工部侍郎,陈子强。”对方向杜言拱手说道。
“嗯。”杜言也向对方拱手回礼。
杜言接着旁敲侧听才知道,原来,工部是个冷门。
工部主管的都是全国的工程,手下也都是些工匠,而工匠在现在的社会当中,“士农工商”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基本都是一些有一身手艺,却不识字的匠人。
接着跟大家聊了起来。
杜言对现在的工部有了大体上的认识之后,说道:“不应该呀,按理说,咱们工部主要负责的是全国所有的主要大工程,那钱从咱们手里出去的,咱们怎么会……”杜言的意思大家怎么能不听懂。
一个胆子有些大的三十几岁青年说道:“杜尚书,有所不知,工程主要的款项主要是户部直接拨款,咱们工部主要负责工程的建造,款项没有经过咱们工部之手。”
这人叫田林,是工部郎中,从五品上。
理解了。
这样等同于做苦力,每月就拿那点死工资,没有外快,难怪工部这么穷。
正说着,外面一个主事走了进来。
杜言一看他欲言又止的,说道:“有什么就说吧,这里都是同僚,没有什么避讳的。”
“这个……杜尚书,外面……外面。”那人还是不好意思。
“外面怎么啦?”杜言问道。
“哎,直接说吧,外面来的是咱们工部来京服役的一些匠人,现在服役期满,今天回去,以往的惯例,咱们工部都送些盘缠作为一年的辛苦奖励,可是……可是现在咱们工部自己手里也没有钱,这……哎!”田林很无奈地叹气说道。
明白了。
原来工部每年都从地方上抽调一些匠人,年限是一年不等。
工匠们做的都是些辛苦的体力活,作为上头领导,属下回去后也都送一些盘缠,这是潜规则,可是工部实在是太穷,现在连盘缠都拿不出来。
可想而知,工部的员工日子也不好过。
“多少人?一般每人都多少银子?”杜言问道。
“回杜尚书,今天有九个人,往年一般每人送一两百文不等。”主事说道。
“嗯,这样,你派个人带他们到五味楼去取,每个人就送一贯好了,让跟他们说,我们感谢他们,同时也是陛下的意思,现在朝庭也穷,日子会好起来的,让他们在京城给家人买点礼物回去。”
怎么说也是自己手下,怎么可能让人寒心呢。
“这……不妥,怎么可能要尚书自己的钱。”
“对,对,不妥,不妥。”
大家议论起来。
在工部任职的,一般是没有背景的寒门子弟或者匠人出身的子弟,背景并不复杂,说话干脆。
“先这么办,你们不知道我吧,五味楼是我开的,不差钱。”
“去吧,跟掌柜说,就说是我让你们来的。”杜言说道。
“谢谢杜尚书。”
杜言说完了此事,接着说道:“接下来,我说一下今年咱们工部的最主要的工程。”
相似小说推荐
-
帝国之召唤武将系统 (汉景) 起点VIP2020-08-10完结关羽:“如若将军不弃,关某愿随将军左右,为将军诛贼讨逆!”“好!”刘...
-
红楼庶长子 [校对全本] (天下白兔) 起点VIP2020-09-16完结11.07万总推荐穿越成贾政小妾周姨娘早夭的儿子身上,凭借几个小金手指,把红楼世界闹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