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攻打东京
另一边,张如到达奉历之后兵分三路直逼东京。
三路大军皆进兵顺利。
赵义率领大军自正路杀去,沿途各县多有降者,亦有弃城而走者,附近百姓闻之皆恐。
赵闫此路自燕河进兵,一路无有阻拦。
宝拉楚走的虽是山路,但速度不减二人。
七日之后三路大军已逼近东京,赵义率领的大军距离最近,不过七十余里。
其余二将也不过百余里。
闻听陇国分三路杀来,夏国朝廷瞬间大乱。
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用拥立太子继位,一派则是要死守东京。
二派于朝堂之上吵了起来。
最终以丞相姜怀为首的死守派被拥护太子继位一派给拿下了。
这个时候的姜怀才真正明白,太子的势力不知何时已经伸到朝堂了,此必定是皇后之谋。
拿下姜怀一行之后群臣请见皇后,欲使太子继位。
然而,没等夏太子继位陇国大军已杀至东京城下,皇后与群臣皆是震惊。
陇军速度何以会如此之快?
他们不知道,赵义徉装下营,迷惑夏军,趁夜赶军,以最快的速度围住了东京。
皇后连问群臣,群臣亦不知如何抵抗。
这个时候跑已经是来不及了,再说了即便是跑又能跑到何处呢?
一人道:“娘娘,臣以为可命城中士兵侍卫皆上城去守,东京坚固,陇军想要拿下也绝非意事。”
其余人也是低头,皇后思考一阵,点了点头,便派兵上城去守。
同时,一面派人收拾东西,以防万一。
却说赵义杀至东京城下,抬眼看着东京城,不愧是夏国之都气势如虹呀!陈国西京虽坚固可比起夏国东京还有有不少的差距。
此时,城上守军搭弓上箭,准备待陇军攻打城池的时候用箭射之!
这个时候赵义拍马上前,大声喊道:“夏尘以降,尔等还要抵抗吗?”
城上士兵互相一看,显然这个消息他们也知道了。
这时赵义又喊:“你家国君已被我家陛下请至上京去了,言夏国皆降。”说着拿出一个像圣旨一般的卷轴,又道:“此乃夏军所签之降书。”
士兵一听自家陛下签了降书皆是惊讶,有几分相信。
突然,一个声音自城上传来:“无耻陇贼,擒我陛下,杀我军士,今又来欺我大夏朝臣呼?”
“奉劝尔等速速放了陛下,否则。”
赵义一笑,道:“否则如何呀!”
“否则便叫你出不得夏地。”
“哈哈哈!”赵义放声大笑:“好大的口气呀!本将倒要看看你是如何不让我走出夏地的。”
说罢!便命士兵放箭。
一波弩箭过去城上守军纷纷倒地,他们自己是没有见识过弩箭的威力,刚才那说话之人更是震惊。
之前便有传言,陇军弓箭利害今日一见果然与传说中的一样。
一波弩箭之后赵义下令攻打城池,一死了之陇军齐刷刷的向着东京城杀去,自上向下看去黑压压的一片。
赵义下令攻打东京是试探之意,绝非真的攻打。
他要看一看此时东京城中夏军的真正实力,知道了夏军真正的实力破之便容易许多。
而他下令攻城夏军必定尽全力而抵御之!对于他们来是只要这次守住了便挫了陇军的锐气。
兵法云:军队作战就要求速胜,如果拖的很久则军队必然疲惫,挫失锐气。一旦攻城,则兵力将耗尽,长期在外作战还必然导致国家财用不足。如果军队因久战疲惫不堪,锐气受挫,军事实力耗尽,国内物资枯竭,其他诸侯必定趁火打劫。这样,即使足智多谋之士也无良策来挽救危亡了。
由此可见,一旦大军锐气被挫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但赵义丝毫不惧。
原因很简单,他这一路大军只是三路中的一路。若能事先探得夏军虚实,则待后两路大军到达便可制定策略,一举而下。
士兵攻打城池之时赵义观察着夏军布置与其兵力。
赵义发现,城中夏军兵力不足,连宫中侍卫都上城来御了,可见朝廷已经没有多少兵力了。
只是东京城坚固异常,非寻常城池可比,一个时辰陇军依然没能攻上城去,反而被夏军刺死不少。
这要换做一般的城池,此刻已然拿下。
得知了夏军实力,赵义下令撤军。
见陇军撤去皇后与群臣之心稍安,他们也知道,陇军的下一次进攻必定比这一次更加凶猛。
故而群臣建议皇后,召集城中之民与士兵一同抵御陇军。
其实这个时候的夏国只是负隅顽抗,便如一只绵羊面对一群恶狼,根本没有胜算。
故而,兵法云: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意思是说:比敌人兵力少时就摆脱敌人,不如敌人兵力强大就避免与敌争锋。小股兵力如果顽固硬拼,就会被强大的对方俘获。
张如兵分三路,号称百万大军。当然是虚张声势,可现在的东京城中,满打满算也只有四万人马,凭四万人马如何能与强大的陇军争斗?
根本是不可能的,而且这四万人马更是士气低落。
兵法中说“不若便去之!”这在说当两军交战时自己不如敌军势众便要避之!不能与之硬拼。但,这也只发生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时候。
比如一方率领百万之众,另一方只有区区数万人马,这你怎么跑都跑不掉。
而且,现在的夏国也已经无路可退了。
在退也只能退到落凤江边,届时倘若梁国突然发兵,合击之下结果是一样的。
赵义撤至距东京五十里处安营下寨,与民无犯。
次日中午,赵闫率领大军赶至军中,赵义使其于大营之左下营。酉时,宝拉楚也率领大军赶至,下营之右。
夜间,赵义召集众将,言攻打东京之事。
将今他率军攻打东京之事详细说与众将,又分析了一番便决定强攻东京。
三十万大围杀过去,便是着气势也叫夏军不敢抵抗。
商议之后便使众将回营,明日一早发兵攻打东京。
第五百零二章 攻守之法
次日一早各部集结完毕,赵义命宝拉楚为先锋,自引大军向着东京杀而。
三十万人马行于广阔无垠的平原之上,气吞山河。
城上守城夏军忽见天际一阵烟尘飘来,蓝色的天空染上尘埃。
只见黄土飞扬,银色的兵器被击打得铛铛作响,尖锐刺耳。
不一会,城下聚集了千军万马。
一见此等阵势城上夏军与一众官员吓得面色发白,目光之中尽是恐惧。
突然,一身着官服之人连道:“速去禀告皇后娘娘,就说陇军倾全国之力来攻我东京,其兵不下五十万。叫皇后娘娘与陛下速撤之!”
“遵命!”
说话的夏国官员姓黄名错,是夏国谏议大夫。
其人与丞相姜怀不合,曾多次弹劾过姜怀,夏帝派人调查,未查出什么?却也没有治黄错之请罪。
只因其领着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专掌议论。属光禄勋,秩六百石。
谏议大夫可以对皇帝提出批评性的意见,通常是上书言之。如果上奏弹劾的是朝廷官员,即可采取口头形式。直接向皇帝言明。
夏尘之所以不责罚便是因为黄错是朝廷谏议大夫,有时候难免会有些判断错误。
士兵去报皇后,黄错看着城下望不到尽头的陇军心生惧意,即命令士兵:“众将士听令!”
士兵一看黄错,又互相一看,答道:“在!”
“搭弓上箭,一旦陇军攻城便射之!”
“遵命!”
这个时候赵义拍马上前,两个士兵拿着盾牌保护左右,看着城上夏军赵义大喊:“尔等还要负隅顽抗吗?”
城上没有回答之声。
赵义又喊道:“今我大陇雄兵百万,天下无不震之!连你国陛下也已降之,尔等却不识时务。”
“本将有一言,诸位将士细听。”
“本将已知城中无有多少人马,战将更是没有。你等抵抗只有死路一条,届时尔等父母妻儿皆痛矣!”
“如今我大陇挥兵九州,所过之处无不降之!此天意使然,尔等若与天斗,下场可见。还是早些开城降之!届时与诸位发放银两,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
赵义一言使得城上守军心中一动,他们虽是夏人可如今连陛下都降了陇国他们坚守还有没有意义了?
一时,城上议论纷纷。
听得士兵议论之声,黄错大怒:“莫要听陇贼之言,陛下怎会降之?必是陇贼害了陛下。我等身为夏人,又是大夏臣子,必要为陛下报仇,为死去的将士报仇。”
士兵不语!
突然,士兵之中一人大喊:“报仇,报仇……”
这一声大喊之后其余士兵也大声喊了起来。
赵义见此也不多言,折马而回。
回了军中,下命士兵以强弩射之。一声令下,弩箭如雨一般向着城上飞去,夏军避之未及,中箭者不少。
只一波弩箭便吓得夏军不敢露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