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国展现出来的实力远比他预料中的更为强大。
接着又问士兵庞疾是如何失了平虎关的,士兵将知道的一一言之。夏尘听陇军是自后方突杀出,吃了一惊,平虎关左右皆是高山,如今又被大雪覆盖,即便是有路陇军一时半会也找不到,怎么会出现在关后?
莫说夏尘,这一点连庞疾都没有想到,根本不知道陇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庞疾之前在山下留了一支人马,但兵力不及陇军,守将又玩忽职守被白承给围杀了,一个都没能跑掉,故而庞疾不知。
思来想去也没有想通,便召集群臣来议。
御史李振道:“陛下,两关乃我大夏之门户今为陇军所下紫阳危矣!臣料定不日张如便会率领大军来攻打紫阳。”
“臣有一计,可命白老将军徉与陇军交战,如何暗中派一支人马去突袭平虎关。这个时候平虎关守军不足,一旦成功则陇军困矣!届时破之便轻而易举了。”
说罢!一人反驳道:“陛下,御史之计过于危险,倘若攻之未下则反被陇军困矣!”
几人点头附和!
确实,李振之计是险中求胜之法,万一失败则突袭之军就回不来了。
夏尘看着群臣面沉如水,此时,又一人道:“陛下,可派人去上京与陇国谈和。言我大夏愿与陇国平分梁地,使陇国攻打梁国,待灭了梁国之后顺势伐陇。”
丞相姜怀反驳:“陛下,此法不可行。秦议出兵意在我大夏,而绝非是梁国。对于秦议来说我大夏是对他有威胁的,而梁国不一样。结合梁国灭了我大夏,如何出兵攻打梁国,区区一个梁国又岂会是陇国的对手?”
“臣以为当与梁国联合。梁帝刘成素有谋略,秦议之心其必定知晓,只是碍于我大夏攻打他国不得已才与陇国联合。”
“陛下只需派一说客去梁国说一番厉害,刘成必定倒戈伐陇。如此,则攻守易形,待灭了陇国小小一个梁国灭他还不是易如反掌?”
夏尘问道:“前者出兵攻梁,得梁国之土十之有五,刘成岂会答应谈和?”
“陛下,可将落凤江以内之土归还梁国,刘成必定答应。”
夏尘点头,一人连道:“陛下,不可呀!梁土乃我大夏将士拼死所得,倘若归还梁国那我大夏将士岂不是白白牺牲了?如此寒了前线将士之心呀!”
二人之言皆有道理,夏尘一时不能决。
思考一阵,说道:“朕决定联合梁国攻打陇国,待陇国一灭梁土即是夏土。”
此人还欲劝之,夏尘抬手:“众卿勿多言,朕意已决!”
姜怀道:“陛下圣明!”
说罢!夏尘又道:“立刻派人去紫阳告诉庞疾,叫他谋而后定,若在失便让他回家养老去罢!”
“遵旨!”
下朝之后夏尘走向了御书房,心情有几分烦躁,御书房的熏香可以使他平静一些。
不一会,内侍来报:“陛下,王羽先生求见。”
夏尘一点头,说道:“叫他进来罢!”
“是!”
内侍出去不久王羽便走了进来:“参见陛下!”
“平身罢!”
“谢陛下!”
“此时来见可有要事?”
“陛下,臣方才卜了一卦,略有所得,特来禀告陛下。”
见王羽面带微笑,夏尘便知王羽此卦必定是上上之卦。
问道:“哦!是何卦?有何益处?”
王羽道:“心中有事事难做,恰是二人争路走,雨下俱是要占先,谁肯让谁走一步。”
夏尘问道:“什么意思?”
“陛下,此卦名为水天讼,是异卦下坎上乾相叠。同需卦相反,互为“综卦”。乾为刚健,坎为险陷。刚与险,健与险,彼此反对,定生争讼。争讼非善事,务必慎重戒惧。”
“起初顺利,有利可图,继而受挫,务必警惕,慎之又慎。”
夏尘冷冷一笑,讽刺道:“先生此言若是早说我军安有此败?”
王羽笑道:“陛下,此乃其一也。此卦为水天,欲水则吉,陛下可告知庞疾将军,叫他寻水而动遇水而行,或能胜之。”
“水?”
王羽点头!
……
梁国
刘成闻听张如破了庞疾又拿下了两关又惊又喜。
喜得是张如进军顺利夏尘必定要派重病抵挡,届时他梁国的压力便就越小了,可趁势拿回他失去之土。
惊得是陇国如此强势连夏国都不是对手,倘若秦议灭了夏国他梁国怕是无法与之抵抗呀!
一时心里很是矛盾。
与此同时秦议也接到了张如破了两关的上表。
看后大喜,示与群臣,群臣皆呼万岁。
接着秦议便叫御史大夫谢元与御史台一众官员将战报抄写下来,发往各郡,以示百姓。
两关对夏国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今张如接连拿下两关直逼紫阳,而紫阳地势平缓,如此一来他大陇的骑兵便可以正在发挥作用的。
这一点同样也是夏尘所担忧的,他怕张如亦怕陇国骑兵。
……
平虎关
四日之后张如欲攻打紫阳,奈何天降大雪,只得作罢!
大雪两日之后天空放晴,只一日便将积雪融化。
张如叫来众将,对众将道:“诸位将军,如今庞疾据守紫阳不出,我军当主动寻求战急与之交战。”
众将点头!
张如又道:“赵义听令!”
“末将在!”
“命你引五万人马于上湾下营,等候本将之令!”
“遵命!”
“宝拉楚祁英听令!”
二人齐道:“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引三万骑兵于上湾左右下营。”
“遵命!”
“距离中军不得超过三十里。”
“是!”
第四百七十二章 夏梁联合
庞疾探得陇军于上湾下营,命士兵严守城池,次日朝廷派人传旨,言他若在败便就回家养老,又告诉他欲水可动。
庞疾领命,但遇水可动这句话叫他不能解?
紫阳附近水是不少可无法用之,何谈遇水可动?难不成要等到下雨的时候?
突然,庞疾一惊,大喊一声:“来人,取地图来。”
“是!”
不一会士兵将地图取来,平铺地上,庞疾看着上湾,突然大笑:“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呀!”
众将不解其笑,问道:“大将军何故发笑?”
庞疾道:“诸位将军你们看,张如将大营下在上湾是取败之道也!上湾之上乃是章河。这几日天色大好,阳光炙热积雪融化,地面解冻,只需派人马在章河之左筑一坝,然后倔开河堤引章水入坝,在倔坝使章河之水淹了陇军。”
众将听着庞疾解释同时看着地图,发现上湾地势底下,往上七十里有一地亦比较低,正好可以从这里将章河引出。
一将道:“大将军,此法若成陇军休矣!”
又一将道:“当初在梁国之时张如用水淹了我军今日也让他尝尝水淹的滋味。”
众将皆是点头,庞疾说道:“张如谨慎,此事务必要秘密而行,不然不能成。”
“末将等明白。”众将齐道
说罢!一将又道:“大将军,何时开始行动?”
庞疾思考一阵,说道:“年后。”
还有七日便是年,庞疾选择在年后是有道理的,今年打春便在初一,年后河水必定上涨,届时引之容易许多。
张如命赵义下营之后未有动作,一直到的过年后的初五,也是就是陇启新八年正月初五,突然给赵义下令,命令赵义攻打紫阳。
赵义得了张如之令便率领大军攻打紫阳,左右骑兵为护。
紫阳城乃夏国大城,又是富庶之地又有老将庞疾镇守强行攻打是拿不下来的,但张如用意赵义明白,此次攻打与往常一样,是试探。
看看夏军的防御强度以及庞疾的布置,了解之后便可对症下药。
果然,赵义攻打紫阳未下,折了许多人马,撤军回了上湾大营。
与此同时,梁帝刘成将群臣召来商议一件大事。
前者夏尘派使者入梁言愿意归还落凤江以内的土地,结合他梁国一同攻打陇国,灭陇之后平分土地。
刘成动心了,夏使之言正是他所担忧的。
陇国一旦灭了夏国他梁国必定不能独存,而如今夏国愿意归还落凤江以内之土这是他梦寐以求的。
如今只要他点个头便能回归他梁国。
事关重大,便召集群臣来议。
说罢之后御史大夫刘秉立刻说道:“陛下,万不可答应夏国。夏国狼子野心,今见陇国势大单凭他夏国之力不能敌,故而欲拉我大梁,借我大梁之手来攻打陇国。”
“陛下试想,陇国为夏国所灭我大梁亦不能独存也!还请陛下三思。”
又一人道:“陛下,御史大人言之有理。前者夏国伐我,陇帝派遣丞相张如千里支援解我大梁之危,今若联夏伐陇且不言能不能胜,即便是胜了亦是要背负千古骂名,还请陛下三思。”
又一人上前,反驳道:“陛下,臣以为二为大人为陇国所迷惑,不能自清矣!御史大人言夏国狼子野心,敢问御史大人陇国难道就不是狼子野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