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郡归来士兵告诉张如之后张如大喜,将尹城事情安排妥当之后便引了七千人马向着并城而去。
并城距离楚都庆城较近,且又是主干道,自此入楚比乌长郡要快的多。
又派士兵告诉巴和日,留四千人马镇守乌长其余人马皆往并城而行,于此地汇合直入楚都。
张如过阴山先取分水,在下尹城然后分兵拿下并城与乌长,附近楚人闻之震惊,皆以为这位陇国丞相是星宿下凡。
也只有九天神灵才能过得了阴山,普通人入山必死无疑。
余是,楚地百姓皆不敢反抗。
更有传言,说陇国丞相张如是上天派来解救他们的,更有甚者立牌而供之。
巴和日与赵闫攻打二郡之时有士兵出逃,必定是去了庆城告知楚子寒。
只要二郡一下张如便无所畏惧了,如今的楚都之中禁卫不足两万,他这边突然降临楚人必惊,楚子寒自然也是一样的。
凭两万多禁卫是守不住的。
因为分水关一旦打通,金沙西河乃至于胡地男子皆可由此入楚,虽无多少战斗力但虚张声势是没什么问题的。
事到如今楚国是真的大势已去。
内有张如率领兵马直杀庆城,外有陇帝秦议亲率二十余万大军攻打怀安。
国内空虚,而一旦向怀安调集人马防御京都怀安势必要失,怀安一失陇国大军便可长驱直入,亦直杀庆城。
现在楚子寒是进也不能退也不行。
……
庆城
却说逃跑的士兵策马到达京城,将乌长郡与并城之事一一说与京城城门守将,守将闻之震惊,两派人去禀告楚子寒。
接着又派人将几个士兵带到了宫门前,等待楚子寒宣召。
几个士兵在宫门前等待一阵便听门内声音传来,楚子寒宣他们上殿。
几个士兵大步走了进去,心里有些紧张。
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士兵若不是事发突然他们没有资格进入皇宫。
行至殿前士兵低头而入,跪拜楚子寒:“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楚子寒脸色着急,连将士兵唤起,问道:“陇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士兵摇头,一士兵说道:“陛下,可能是从阴山里面过来的。”
“不可能!”三个字楚子寒说的斩钉截铁,莫说他不相信,就是朝中大臣也不相信。
阴山是什么敌方?那可是号称绝地,入之必死,陇军绝对不可能是从阴山过来的。
又问士兵:“陇军大概有多少人马?”
“回陛下,当时太黑,标下没有看清楚。不过之前尹城苏郡守给我们郡守写信说陇军有攻打分水关之事,或许是苏郡守降了陇国也不一定。”
一听士兵这话,楚子寒大怒。
猛拍身前龙案,怒骂苏代:“叛国之贼,朕势诛尔九族。”
这时吴素道:“陛下,尹城,并城,乌长三郡皆被陇军所下,由此看来分水关必定也被陇军给拿下了。分水关一失我大楚通往草原之路便畅通无阻,陇军便可自此地源源不断送来粮草物资,形势危急,陛下当早做打算呀!”
“陛下,当早做打算呀!”
群臣皆是附和,楚子寒一听这话更是怒火冲天,同时心中也是恐惧。
现在他还不知道陇军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之前他根本也没有想过陇郡会出现在尹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朕难道不知道吗?啊!一群无用的蠢才,朕养你们又何用处?”
群臣低头不语,过了一阵,楚子寒问道:“可有抵御之策?”
群臣仍然不语,楚子寒大为失望,又很着急。
陇军拿下三郡必定会向庆城杀来,他现在是真的怕了。
上官台道:“不如使皇后娘娘去一趟怀安,与陇帝说上一番或许会出现转机。”
楚子寒冷笑:“你当秦议是傻子吗?如此机会他岂会放过?”
说罢!长叹一声:“大楚休矣!大楚休矣!”
这时,又一人上前道:“陛下,可差人去怀安使白将军分兵来救。如此,必能将并城陇军一网打尽。”
楚子寒笑而不语,这个时候他才明白他的朝廷之中尽是一些无能之辈。
这些愚蠢之人究竟是何人推荐上来的?
明白了,可惜晚了。
楚国自先帝之后楚子寒便疏于朝政,看起来是个勤劳的国君可毕竟年轻呀!朝中一些大臣皆是狡猾的狐狸,他就是有一百双眼睛也看不住。
当初他登基能一下控制住朝政是因为陇国的帮助,但这些楚子寒后面都忘记了。
可能他觉得他已经在这个位子上坐的稳了,可以不需要秦议的帮助了。
先前听从众臣之言将楚国与陇国的关系一点点恶化,在后来听了夏国的建议诛杀张如。
这种种都是楚子寒自己作死,所谓,亡楚者楚也!非陇国也!
朝廷清明,各种有利国家之策便会一一而出。朝廷浑浊,各种不正之风便会弥漫。
纵观古代朝代,灭亡的征兆便是君主太过于相信大臣,为大臣之意见而左右。
如果这些意见是好的也就罢了,可这些意见恰恰就是取亡之道。
看着说话之人,楚子寒问道:“你是何年被推荐到朝廷的?”
“回陛下,微臣是前年被推荐的。”
“谁推荐的你?”
此人这时也发现了楚子寒语气的变化,心里有一些不好的预感。
“说!”
楚子寒怒喊一声,这人直接跪地,叩首道:“陛下,是御史大人,是御史大人。”
一看上官员,楚子寒又问:“你给御史多少银子?”
第四百四十六章 楚国灭亡(二)
楚子寒厉声发问,这人吓得战战兢兢,时不时瞄一眼上官台。
而此时的上官台心里亦是惊恐,这个人确确实实是他推荐上来的,上伏宣郡的一个大户。
见此人不答,楚子寒冷声说道:“不说是吧?好,好。”
说罢!怒拍龙案,喝道:“将此人推下斩了,诛其九族。”
群臣皆是一惊,低着头,上官台也是一样。
这人被吓破了胆,叩首连道:“陛下饶命,陛下饶命,微臣交代,微臣都交代。”
一听这人要交代楚子寒示意侍卫退下对其道:“说!”
接着这人便一五一事的全部交代了,随着他一点点的说出上官员的脸也变了,扑通一声跪在殿下求饶命,楚子寒则没有理会他,继续问这人。
此人名为马来,是伏宣郡的大户,钱粮破丰。
一次上官台奉命去伏宣郡调查,在郡守的牵线之下认识了上官台。
当夜便在府中摆酒设宴,款待上官台。
又送与上官台十个容貌绝佳的女子以及黄金千两,上官台大喜。
连道马来会来事。
上官台也知道这个马来又送美女又送金子必定是有求于他。
便问马来,马来言自家钱粮颇多,但自己一直没能被推荐,便要求上官台推荐他一下,谋个一官半职的。
上官台欣然答应,回去之后便向楚子寒推荐了马来。
言此人素有德行,深得伏宣百姓之心。
楚子寒便将此人自伏宣郡调到了京城任职。
“好,好哇!”楚子寒冷笑而道
马来心惊胆战,跪在殿下瑟瑟发抖。
上官台毕竟是御史大夫,只是低头跪着。
这时楚子寒对上官台道:“御史干的好大事啊!”
上官台求饶:“陛下,臣一时糊涂,请陛下准臣将功折罪。”
“呵呵!将功折罪,好一个将功折罪啊!朕倒有几分好奇你是打算如何将功折罪?”
“回陛下,臣愿亲去怀安,劝说秦议罢兵,若不成功臣便死于怀安,以报陛下。”
说罢!楚子寒还未说话,吴素说道:“陛下,不可呀!御史大人这是要降陇呀!”
上官台一惊,看着吴素道:“吴相,为何要陷害于我?”
吴素道:“御史大人难道不是要降陇吗?你明知秦议不会罢兵却言要去劝其罢兵,御史大人好本事呀!倘若御史大人有如此本事还要收取他人财物吗?依本相看,你不仅是一贪官还是一叛国之贼。”
“你……”
话还没说出便被楚子寒打断:“行了!”
说罢!又问上官台:“你打算如何劝说秦议?”
“言以厉害。如今夏国攻打梁国,梁国必定不能敌。一旦梁国被灭下一个必定是陇国,可劝秦议罢兵结合我大楚,陇国,梁国三国之力分三面攻打夏国,庞疾再厉害也只有一人,届时必定能一举灭了夏国。”
“可劝秦议待灭了夏国之后再与我大楚用兵不迟,臣以为秦议必定是会答应的。如此,可保我大楚。”
楚子寒思考之时吴素又道:“陛下,万可相信此言。”
楚子寒不语,过了一阵对上官台道:“你若真有本事劝秦议罢兵朕免你此罪。”
上官台大喜:“臣谢陛下隆恩!臣定不辱使命。”
吴素欲劝楚子寒,被楚子寒抬手打断。
接着看向马来:“来人!”
“在!”
“将马来推下斩首示众。”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