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子寒,朕不杀尔誓不为人。”
说罢!又道:“来人,速去梁国将韩玄召来。”
“是!”
秦议慢步走回了宫中,颤颤巍巍的,内侍要来扶他被他喝退。
回宫之后将这件事说与了皇后,皇侯亦是震惊,连道:“丞相乃降服乌龙驹之人怎会为楚国所害?”
“朕之过也!朕之过也!先生自梁国刚回朕便派他入楚,是朕害了先生呀!是朕害了先生呀!”
宝拉可伤心的劝道:“陛下不必自责,只恨那楚子寒太过阴毒,假借谈和骗丞相入楚害之!”
一提楚子寒秦议怒目圆睁,吓了宝拉可一跳,她从未见过秦议如此眼神,实在可怕。
秦议咬牙切齿,怒道:“朕必灭了楚国为先生报仇。”
宝拉可点头,说道:“陛下,丞相已去,而丞相与其夫人很是恩爱,只怕如此打击商珏承受不住呀!”
一提醒秦议这才想到了商珏,连道:“你说的不错。”说罢!看着宝拉可又道:“你与朕一同去一趟丞相府吧!”
“嗯!”
随即二人向丞相府而去。
此时的商珏正在于房间之中做这小孩子的衣服,这些年她已经做了不少了。
忽听得外面有急促的脚步声,接着传来王丽的声音:“夫人,陛下与皇后娘娘驾临。”
商珏一惊,连问:“到何处了?”
“已至门前!”
闻言商珏大惊,边走边道:“为何不早些来报?”
“陛下与娘娘来的突然。”
也不说话,开门直接向府门而去。出门便见秦议与宝拉可,商珏便要跪拜,宝拉可上前扶住:“不必如此了!”
“谢陛下娘娘!”
这时,商珏见秦议眼发红,像是哭过一般,宝拉可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也没多想,便将秦议宝拉可请入了府中,上了茶秦议对一众下人道:“你们下去吧!”
“是!”
见此,商珏便知秦议是有事要说,看样子这件事还不小。
秦议欲言又止,宝拉楚见此,便对商珏道:“商姐姐,军前来信……”
商珏见宝拉可没有说下去心里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军前来信,丞相与易将军李将军皆被楚国给害了。”
商珏愣住了,脑海之中一片空白。接着,便直接晕倒在了地上,秦议与宝拉可大惊,连喊进下人,又派人去请了杨观。
……
张如依旧还在那个小山村里,赵大成欲留张如于自己家中,叫张如娶自家女儿。张如自然是不愿的,可身处此间要是惹急了只怕他一辈子都的留在这里。
便对赵家众人道,只要送他出去便给良田百亩,金百两,马百匹。
赵大成一听动了心,但又怕张如骗他,还是要叫张如娶他女儿。
张如无奈,对其言道,他写一封信叫赵大成送到陇地,交与附近的郡府,郡府便会给他一百金。
赵大出成便叫来同村的几个汉子,对张如道,送信可以,但他一个人不去,陛下要这几个陪着,他们也要一百金。
张如欣然答应。
见张如答应的如此爽快,几人也打消了怀疑,带足了干粮当天便去送信了。
此时的张如无比着急呀!他得尽快回到陇国才行,万一楚子寒利用这一消息威胁朝廷,依秦议的性格怕是会让步的。
现在是关键时候,一步都不能退让。
只要他出去那时便是灭楚之日。
楚子寒费尽心机,要想至张如死地,然而他不知道早在六年前张如便开始准备灭楚的事情。
现在只要他出去一声令下,便有天兵降临楚国。
这几天张如也没有闲着,帮助赵家做一些事情。在人家家里吃喝,本来就不富裕的赵加在加上一个他生活自己越难。
渐渐的张如发现这村里人本性不坏,皆热情好客。就是他们这里没有读书人,又见他是个读书的便想将他留下,给一些孩子教书。
看着雾气蒙蒙的大山张如思念商珏,那个丫头听到他被楚国拿住的消息一定会非常着急的。
……
陇国
张如被楚国所害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陇人皆掩面哭泣,更是怒火冲天。
接着秦议又下了昭书,言他要亲征为丞相与二将报仇。百姓看了昭书之后皆拿着农具到郡府报名参军。
郡守一一解释,他们只要干好农活便就是给丞相报仇了。
解释之后百姓这才退去。
丞相府中商珏晕倒之后秦议叫来杨观为其治疗,言道是伤心过度,开了几服药叫下人煎上。
然而商珏是药也不吃,饭也不吃,话更是不说。
只是靠在床上拿着张如当初写给她的那连句话小声哭泣,眼睛都哭肿了。
无论下人如何说商珏就是不理。
第四百四十一章 御驾亲征
楚国
楚子寒闻听白承大败又折了四万人马大发雷霆,朝堂之上喝骂白承无能,白白折了几万人马。
又听得陇军兵临怀安城下,大有破城之势,一时有些慌乱。
上官台建议道:“陛下,可调集人马支援怀安。陇军来势汹汹,如不抵挡怀安一破陇军必定长驱直入。”
又一人谏道:“陛下,可派一使者去往夏国言明其事,使夏帝出兵援助。”
怀安是楚国门户,一旦失守陇军便可势如破竹。而陇军之兵力是楚国数倍,怀安一破楚国必定挡不住陇国大军。
这也是楚子寒害怕的地方。
这个时候他发现诛杀张如太过于着急了,如今陇国大军压来他倍感压力。原来还可以谈和,现在莫说谈和之怕秦议做梦都想取他人头。
思考一阵,楚子寒说道:“即刻于各郡调集人马。”
“遵命!”
“侯奈!”
“臣在!”
“你带些礼物去一趟夏国,将我大楚之急告知夏帝,叫夏帝发兵来助。”
“臣遵旨!”
两天之后楚子寒闻得秦议要亲率大军来伐他楚国,大吃一惊,急得夜不能寐。
次日早朝便与群臣商议,群臣也束手无策。
无奈,楚子寒只得将全部的希望放在夏国身上,希望夏帝能早些发兵来救。
……
梁国
来人将张如遇害之事一一说与韩玄林楠,二人闻之放声大哭。
尤其是林楠,涕泪同下,张如不仅是大陇的丞相,更是他的知己呀!
随即二人擦了眼泪,商议一番决定林楠继续留在梁国,率领人马帮助梁国抵御夏国,同时安定梁国之心,韩玄则回国。
之后韩玄便去见了梁帝,只言国中出了大事,他要回国一趟叫林楠留在梁国。
见韩玄神色异常,刘成知他所言之事着急便派人送韩玄去了南安渡口。
韩玄去后刘成派人叫来丞相高季,御史刘秉等人商议,对其道:“方才韩玄匆匆来见,神色异常只言国中出了大事,诸位爱卿可有听说?”
众人皆是摇头,刘成大为不解,陇国究竟是出了什么事?
“御史,你叫瑜儿去外馆找林楠打听一番,看看陇国究竟出了何事?”
“遵旨!”
刘成叫刘瑜去是有原因的,之前韩玄林楠来梁国刘瑜便去拜见二人。
说是去拜见其实是去打探张如的消息,一来二去的便与林楠韩玄熟悉了。
又听说林楠与张如是好友便对林楠格外尊敬。
刘秉回府之后便叫刘瑜去寻林楠去打听,刘瑜乘轿而去。
行至外馆前便叫人去通知林楠,那人转身而去。
不一会便走了出来,对刘瑜道:“郡主,我家大人今日乏了,不便见您,还请他日在来。”
刘瑜一点头便回了轿中,回去之后说与刘秉,刘秉便肯定陇国出了事情。
不然林楠是不会不见刘瑜的。
林楠脾气好又面善,又有才华不像韩玄一样一看便见人害怕。
所以林楠在梁国还是很受欢迎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两国联合,主要还是因为林楠的为人与言谈举止不失君子之风。
……
抚州
陇,启新七年七月十六日,秦议御驾征楚。
楚人闻之皆恐,而出使夏国的侯奈迟迟没有消息,楚子寒接受了御史大夫上官台的建议下令全国征兵。
凡十二岁以上,六十以下了男子皆在征兵之列,一时楚国人声哀怨,哭声不绝。
共征得大军八万,号称十万之众支援怀安。
另一边,秦议御驾亲征,陇军士气大涨。
一般国君不亲征,是怕失败了于国体有损。秦议这次秦征是有十足的把握打赢楚国,楚国杀了张如士兵怒火冲天。
这样一支愤怒之军加上国君御驾亲征必能大败楚军。
自古以来国君亲征大概有三种情况。
其一,鼓舞士气。皇帝御驾亲征,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士气,另一方面也打压一下对方的气焰,让对方知道我方老大都来了,国君御驾亲征,这场仗,他们必胜无疑。
其二,朝廷已经没有适合领兵打仗之人了。
比如各个大将都出去打仗去了,突然间又有敌人攻打城池,看看整个朝堂,国君实在是找不出人来打仗,无奈之下,国君只得与御驾亲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