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千秋谋士 (小莫路)


  “嗯!丞相言之有理!这梁国水军确实不可小觑呀!”说完,又道:“那依太尉与丞相所说夏军不日便要退兵了。”
  “陛下圣明!”
  果不其然,三日后夏国退兵。徐温趁此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袭击夏军后方,却被夏军围困,拼死厮杀才杀了出来。
  徐温以为夏军攻城不下士兵疲乏,便领五千轻骑突袭夏军后方,没想到夏军半路埋伏,徐温差点被乱箭射死,五千轻骑回来者只一千余人。
  此败传回朝廷后便有人弹劾徐温,说他急功近利,白白葬送了几千骑兵。
  丞相高季为其求情,御史也为他求情。让群臣没想到的是刘成竟将那弹劾徐温之人枭首示众,更言:日后在有挑拨是非者这便是下场。
  一时朝臣惊恐,再不言徐温兵败之事。
  高季刘秉皆呼万岁圣明!
  落凤江下游,徐温身着甲胄,站在江边看着滔滔江水,若有所思。
  此处名为济阴,对面是梁国上阜郡,而他脚下也是梁国土地,属毕朗郡管辖。梁国境内江河极多,最为著名的便是落凤江。
  这落风江如一条巨龙一般将梁国紧紧护住,北挡陈国,东拒夏国,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济阴距离南安度有一千余里,但江水到济阴这里变的平缓起来,江面很是平静,不似南安渡的湍急。
  在梁国有这样一个说法,说是掉入江里的人尸体便会存在济阴,济阴这个名字的谐音便是积阴。所以只要是死在落风江的人其家人都会在济阴为其烧纸。
  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上游水流的急,在这里平缓起来,余是老百姓便以为尸体会积在这里。
  当然有些可能会被江水冲到这里,有些或许已被泥沙埋在了不远之处。但不管在那,他们的家人都记得。
  据说曾经有人在落风江上看到过一条水缸一般的大龙,这龙混身青色,不知有多少丈,反正是很大很大的。还有人说他不仅看到了大青龙,还看到了一只五彩斑斓的凤凰,那凤凰鸣叫了一声引出了青龙,却被青龙一口给吞了下去。
  还有人说在济阴看到过有许许多多的人在江面上行走,跟个热闹的街道一样,是落江死去的人在买东西。也有人说不是,这些人是来找替死鬼的,找到替死鬼他们就能转世投胎了。
  反正关于落风江的传说有许多许多,这要讲起来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总之两岸的老百姓对落凤江很敬畏,渔民在打渔的时候先要向着落凤江磕三个头,希望江里的青龙保佑他平平安安。
  在岸边的山上还有一个青龙庙,很小很小的庙,不出名,也不显眼,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只有当地人才晓得有这样一个庙。
  庙里画着一副青龙图案,栩栩如生。庙没人看守,也没什么香火,偶尔有几个也都是出江打渔的渔民。
  庙门左右有一叫人琢磨不透的对联。
  上联是:落凤江中青龙藏,下联上:青龙山中落凤凰。
  没人知道这个庙是谁建的,什么时候建的,门上这叫人琢磨不透的对联也不知道是谁写的,仿佛已经存在了许多年,因为年头太长老百姓都不记得了。
  看着滔滔江水,徐温若有所思。因为没带头盔,江风吹起了他已经开始斑白的头发,整个人感觉苍老了许多。
  “将军,您要的东西。”
  身后一个士兵叫了一声,徐温没有回头依然看着江水,忽然道:“你下去罢!”
  “是!”
  士兵很是疑惑,走到远处回头看了一眼徐温,不知道大将军要纸钱做什么?
  又看了一阵,徐温回身将篮子拿到了江边,点燃了两只白蜡,将纸钱用蜡烛点燃后一把抛向了江中,随着江风纸钱飘飘而去。
  又点燃,又抛出,这样的动作不知道重复了多少次,忽然之间徐温的眼角湿润了。
  他一直重复着这个动作,点燃,抛出。也不说话,一直这样,唯一与刚才不一样的就是他的表情,与颤抖的手。
  江风吹灭了蜡烛,徐温手颤抖着急切的想点燃,但火就是被江风给吹灭。


第二百三十七章 烧些纸钱

  徐温回城后一男子立刻迎了上来,这个男子不是别人正是徐温二子徐博。
  此出兵据夏徐博亦随军而行,如今的徐博身份尊贵乃是大梁皇亲,同时也是军中将领,不过却没有功勋。这次据夏梁帝便叫徐温带上徐博,使徐博建立功业,以堵悠悠众口。
  本来徐温三战两负,但夏国退兵,意义上来说是胜利了,但徐温轻敌,以轻骑追杀夏军,中了夏军埋伏,一战损失惨重。之前的功劳也随着这次的失败而烟消云散。
  “爹,您回来了。”徐博问道
  徐温不答,点了点头。之前徐博问过士兵,知道其父是去了落风江边,也知道其父去落凤江边的原因。
  徐平安投江之后的几月徐博夜夜做噩梦,梦中他在大营休息忽然铺天盖地的江水席卷而来,他要跑却怎么也跑不动,回头一看,水上站着一个水鬼,正是被他逼死的徐平安。
  见徐平安死了这么长时间父亲还对他思念,一时心生怒意。以前的时候父亲就不看好自己,也不疼自己,反而对徐平安疼爱有加,就连陛下赐婚他也举荐的是徐平安而不是自己。
  打小自己在他心里便比不上徐平安那个废物。
  “爹,朝廷有人参了我们一本,说爹您刚愎自用,贸然追击才有此败。”
  徐温大怒,一拍桌子:“这个无用的东西他们哪里知道前线的不易,整天就知道摇唇鼓舌,蛊惑陛下。”
  “公主来信,说她已经对陛下说过了,陛下将参我们的那人斩首示众,看陛下此意是以儆效尤。”
  徐博这话看似是在向其父禀告其实是在向其表现自己,公主是他之妻。言外之意便是要没有我徐博徐家就完了,我徐博才是徐家最有本事之人。
  “为父知道了,你回去歇着罢!”
  “是!爹!”
  徐博刚要离去,这时一士兵领着一个老者进来,徐博也停下了脚步。
  “将军,人已经带来了。”
  徐温看向老者,这老者是个渔民,有六十多岁。看到徐温,老者有几分胆怯,直接跪拜,徐温起身扶起,笑道:“老人家不必多礼,今日请您来是有几个问题要向您请教的。”
  老者一愣,徐博也不解,父亲有什么问题要请教一个渔民?
  见老者如此徐温道:“老人家,我听说这有一个青龙庙,不知道在何处啊?”
  “将军您是要去青龙庙啊!”
  “是啊!当年犬子落入江中,我听说这个青龙庙很灵验,打算去上炷香,保佑犬子早日投胎作人。”
  老者笑了笑,道:“将军,不行,不行。青龙是不管江里水鬼的,只管江里的鱼虾。我们每一次出江打渔都会去给青龙磕头,青龙就会保佑我们多打鱼,平平安安的回来。”
  徐温点头:“原来如此啊!”
  “将军不如多烧些纸钱,有了钱各处打点都方便,也不至于在江里受苦,被其他的水鬼欺负。”
  “多谢老人家指点。”
  说罢!老者又道:“请问将军的公子是因为什么落江的?”
  徐温思考一阵,便道:“失足落江。”
  “唉!有可能是江里的水鬼在寻替身啊!”
  徐温不语,又问了老者几句便叫士兵给了他些银钱便送了回去,接着徐温便叫士兵多准备一些纸钱,上面写上徐平安的名字在江边烧了。
  见其父如此,徐博愤愤不平。
  “爹,要是让陛下知道了只怕不妥啊?”
  “有何不妥?”
  徐博不语,徐温又道:“平安虽有过,但是我徐家人,我这个做父亲的给他烧些纸钱都不行吗?”
  “是孩儿失言,请爹责罚。”
  “你也一块去罢!”
  “是!”
  徐温在给徐平安烧纸钱,徐平安是收不到的,且不说世间有没有鬼即便是有徐平安也收不到。
  ……
  上京
  丞相府中张如正在写着兵书,前两日太后叫他与商珏入宫,太后当面表示歉意。这传出去怕是会叫人瞠目结舌,太后向臣子表示歉意这种事情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张如行事谨慎,太后向他表示歉意他又岂敢做大,直言此事他并没有放在心里,余是太后放心。
  同时太后对商珏也很是喜欢,说她是贤内助。
  临走之时又送商珏一些金玉物件,并要求避其满后尽快成亲。
  写完喝了一口茶,又思考起来。但见纸上密密麻麻都是字,仔细看上面写着:为将之道,当先治心。山崩於前而色不变,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厉害,可以待敌。
  意思是说:身为将帅,首先应当修治思想心志。哪怕泰山在面前崩塌,脸色也不会改变;哪怕糜鹿在身边奔跑,眼睛也不会眨一下。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然后才可能真正把握利害的时机,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够对付敌人而取得胜利。
  然后又写:凡兵上义,不义,虽利勿动。非一动之为害,而他日将有所不可措手及也。非惟义可怒士,士与义怒,可与百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