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谢元:“陛下,丞相与太尉之言各有道理。丞相之言则是要陛下忍一时之气,将来好取天下。太尉之言则是要陛下出兵与陈交战,今我朝霸兵二十余万,败陈不难。此一战可使国内安定,百姓必定欣喜。”
秦议点头,这个道理他是明白的。
这时一人道:“陛下,若忍了陈国余国不利啊!今陛下刚刚继位,若忍之百姓定会认为陛下乃无才之君,如此之恐人心有失啊!”
几人说话之时林楠一直在思考着张如与韩玄说的话。确实两人说的都有道理,不过仔细想来还是张如之言可取。
若一旦使他国知道陇国实力必定会被针对,如此一来反而是惹祸上身。但忍一时之怒,养兵蓄锐待时机成熟一举伐陈,陈因轻视必能大胜。
至于人心一事虽大,却不及此事大。
陛下,臣以为丞相所言不错。这个时候我朝当隐忍才是,以图养兵蓄锐,待时机成熟在反打不迟。”
秦议又点头,看向张如,张如又道:“陛下,我忍一时他国必定小看我朝。而我朝趁此机会富民强兵,一旦时间成熟便叫陈国灰飞烟灭。同时视弱陈梁二国也会生出矛盾,即便不生矛盾夏国也会出兵伐梁,如此我朝便可安心发展。”
“丞相所言极是,朕意已决。此次便忍了陈国,待日后报之不迟。”
韩玄只想建功立业,没想到秦议的心思。现在的秦议已经有取九州之意,在不是原来的那个秦议了。
说罢!又问张如:“丞相,陈国这次来攻,朕应当如何?”
“陛下,可在送陈国两城,向其示弱。待日后拿之不迟。”
张如一言使韩玄等人眉头一皱,说来说去还是要割城啊!那几郡可是他拼死护住的,不知道牺牲了多少将士,如今说割就割,他哪些将士全都白死了。
一时韩玄心有不甘。
但他知道自己说话不及张如,同时他也觉得张如说的有道理。
韩玄矛盾,一方面他与将士用生命换来的城白白送给陈国他不甘心。一方面他又觉得张如这个示弱强国之策是可行的。
虽然秦议不愿意送城,但对张如他很信任。先生说送那便就送,他相信先生拿回城池易如反掌。
第二百零一章 送城求和
秦议从其策,以弱示陈,麻痹其心,富民强兵,以待时变。
张如这一条示弱的策略是可行的,向他国示弱诸国必定认为陇国还是从前那个弱小的陇国,不足为惧。然后陇国悄悄改革以求壮大,待诸国知晓陇国之实力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此谓之:示一时之弱以图天下。
……
丞相府
林妤与她那个丫头好几次要出府皆被拦住。
张如吩咐下人,凡林妤要求尽可满足,唯独不能使其出府。所以无论林妤有什么借口理由皆被拦下,一时无可奈何。
“小姐,这个丞相已经开始怀疑我们了?”房间中丫头小声道
林妤点头,她亦察觉到了不对劲。这段时间这个丞相对她不理不问,只要她有要求全部满足,只是不许她出去,由此可见这个丞相必然怀疑了。
丫头又道:“小姐,不如从张如身上下手吧!现在我们根本出不去。”
林妤摇头道:“你太小看这位张丞相了,一旦诱他他便认定我们有所图,更不要说出去,只怕命都的留在这里。”
“这可怎么办呀!”
计划不及变化。林妤根本就没想过会出现这样的事情,现在连自身都难保更不要说其他了。
思考一阵,林妤道:“这几日就在房里待着,哪都不要去。”
丫头点头。
忽然,门外一阵脚步声使二人止声。
“林小姐,丞相回府叫你去见。”
林妤开门笑道:“好,我这就去。”
正堂之中张如喝着茶,突然下人进来:“相爷,林小姐来了。”
“让她进来吧!”
“是!”
没一会,林妤与丫头走了进来,向张如行礼,张如一笑,道:“林小姐不必多礼,请坐。”
“谢相爷!”
落坐后张如笑问道:“林小姐,府中生活可习惯否?”
林妤回道:“承蒙相爷收留,府中众人待小女甚好,小女不胜感激。”
“习惯就好。”说罢,又道:“听说林小姐之父是被奸人所害?”
林妤点头,张如又道:“如此说来林小姐之父是陈国官员了?”
林妤摇头伤心道:“回相爷,家父是一商人,只因得罪了官家公子才招来了灭门之祸。”
“原来如此。也是一个苦命之人啊!你便在府中生活,近人事多,若有所需之物可差人去购买。”
“小女多谢相爷,相爷大恩小女铭记于心。”
张如点头一笑:“好了,回去歇着罢!”
“是!”
林妤行礼之后便出了正堂,看着她出去的背影张如微微一笑。
现在,张如能确定方才林妤说的是假话。
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林妤言行举止皆是大家闺秀的风范,如此其父必然是有名望之人。
而一个能将生意做大之人又岂能不懂得商不与官争的道理。
若说是因为林妤亦是说不通的,假设有个官家公子看上了林妤依林家的声望这个官家公子差不多应该是郡守级别的。林父就是在宠爱林妤也不可能拿一家老小已经家业去做赌注,最大的可能便是从之。
从之对林家也有莫大的好处。
能把生意做大的人断不会去得罪官家公子。所以张如觉得林妤说了假话,一个自称是全家被杀逃命他国却不说实话的人其必然是有目的的。
加之醉香楼之案诸多疑点,张如断定这个林妤不简单。
林妤走后张如叫来王丽,对其道:“林妤可有异常?”
王丽回道:“除了她身边的丫头要出去外没有别的。”
张如点头,王丽突然道:“先生,不过她经常发呆。”
“知道了,你们依然密切注意她的一举一动。”
“是!”
……
两日后
果不其然陈国犯境,秦议一面派李文魁去与之谈和,一面派宝拉楚去镇守边境,以防陈国出尔反尔。
与张如所料不错,当陇国打算用两城谈和之时陈国停止进攻,不过他们要剩下的司州三郡。
这个意思就很明显了,得到余下三郡陈国便坐拥两州,这个势力不可谓不大。
李文魁与陈国谈来谈去最终还是将余下三郡送与了陈国。临行之时张如交代他,可以给,但不能马上给。
得到司州三郡陈国撤军。
……
陈国
大殿之上陈帝欣喜若狂。
“陇国果然是害怕呀!这一下子朕不费一兵一卒便得了三郡,如此司州便全在朕之手中,喜事,喜事呀!”
一人道:“陛下英明神武,一小小陇国怎会是我大陈的对手。”
陈帝点头:“爱卿说的不错,这次朕可要好好谢谢梁帝呀!”
“陛下圣明!”
这时卓浩上前一步:“陛下,此乃陇国之计呀!”
陈帝见卓浩瞬间不喜:“何计呀!”
“麻痹陛下,麻痹我军之计。陇国这是要养兵蓄锐,等待时机。”
一人笑道:“卓浩,前者你劝陛下不要出兵伐陇,伐则必败。今我朝大胜你又说是陇国之计,是何意也?莫不是你怕陛下怪罪故以此言呼?”
卓浩一看此人,对陈帝道:“陛下,此定是陇国之计呀!想那秦议铁骑十余万,兵十余万如此实力何必割城示弱?他如此是怕诸国知道他陇国的实力联合起来对方陇国,而如今的陇国没有抵抗诸国的实力,故以此示弱,实则是等待时机呀!请陛下明鉴。”
陈帝厌恶:“卓将军近日乏了,朕准你回家休息。”
卓浩一愣,跪地道:“陛下,明鉴啊!”
“来人,拉下去。”
殿外进来两个侍卫,拉着卓浩出殿。但卓浩口中一直大喊:请陛下明鉴。
侍卫拉下卓浩后,那人又道:“陛下,这卓浩乃一小人也,前者言伐陇必败,今又言是陇国之计,如此小人陛下应处罚,以儆效尤。”
说罢!又一人道:“陛下,请念在卓将军往日功劳的份上饶他这次吧!”
陈帝一思考,道:“就依卿言,饶他这次。就让他在家好好反省反省。”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群臣皆呼:“陛下圣明……”
陈帝得了三郡欣喜若狂,连给梁帝致书一封,又赠黄金万两,以答谢提醒。
第二百零二章 智算严晏
却说那刘成得了陈帝之信示于群臣,群臣皆以为陇国弱小,不以为意,刘成又因陈国得了司州而心有不安。
再说陇国,陇帝秦议割三成以求和致使国内一些人纷纷议论。
数十年来他陇国虽被陈国压着但陈屡次伐陇皆没有占到便宜,即便是战死也断不会将土地白送他国,如今这是怎么了?先帝先割两城,新帝又割三城,这朝廷就如此惧怕陈国吗?
更有一些富商地主因秦议夺了他家土地而记恨在心借此机会大肆宣传朝廷无用惧怕陈国,只怕下一次陈国来攻便要将陇地尽数献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