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人?”
“回陛下,臣从多个方面调查过,此人确实是梁国人,一年前来到我大陇居住在青龙山,去年大雪此人教百姓一个火炕法御寒,青龙山附近的百姓称他为‘苍龙先生’,大概四月中旬被秦议带回了府中。”
陇帝眉头紧皱:“火炕法?苍龙先生?此人究竟是何来历?”
严信道:“回陛下,据秦议府中的下人说这个妖人是被人追杀,逃命到我大陇。”
“如此说了对其来历身世一无所知了?”
严信点了点头,陇帝又问:“青龙山中可有其家眷?”
“回陛下,没有。不过山中有一青龙观,观中有两个道人,这两个道人曾经与妖人来往甚密。”
“派人将这两个道人抓来。”
“是!”
“好了,你们都退下罢!”
几人齐道:“臣等告退!”
严信周良去后陇帝闭上眼睛靠在了枕头上,神情显得很疲惫。
……
次日酉时
秦议接到了陇帝写给他的信,看后交与张如观看,张如看后问秦议:“主公以为陛下何意?”
秦议道:“父皇是被我给逼急了,想用这样的方法骗我罢兵,只要我一罢兵接着便会身首异处。我了解父皇,他这人极为善变,永远都是心口不一。”
张如心里暗暗赞叹秦议,这段时间以来秦议还是成长了不少。
“主公所言极是,这一封信恰是朝廷惧怕的证明,陛下怕主公挥师攻取济川郡,济川一失上京唾手可得。”
“先生,我该如何回之?”
张如一笑:“主公,竟然已经撕破了脸您就将这些年压抑在心里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都写出来吧!不能当面与陛下说,在信中说也是一样的。”
秦议点头!提笔给陇帝写了一封回信。
这一封信中秦议将他这些年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统统写了下了,从太尉被诬陷,母后被冤枉,在到自己如履薄冰等等全部写了下来,整整写了三大页。
写好之后派一士兵送往了上京。
这时张如道:“主公,用不了多久韩玄便要引兵而来了,陛下这一封信就是最好的证明。”
“先生所言极是!只不过现在我秦议无所畏惧,他韩玄若识像则罢!如若不然本王定灭了他。”
果然人一旦有了实力就会强势起来,虽说刚才写信有些影响,但是骨子里已经发生了变化。
这才有点君临天下的样子,为君者,掌天下,决生死。谁不从就杀谁,杀到你从为止。
“主公放心,韩玄是个聪明人,若败他会做出正确的选择的。”
秦议点头:“先生,朝廷估计现在要准备与陈国谈和了,我们要不要将消息放出去让陈国知道,给朝廷施以压力?”
张如摇头:“主公,不可呀!”
“为何呀!先生?”
“主公,若陈国知道主公有十万之兵必不会与朝廷谈和,陈国会借这个机会疯狂进攻,如此一来反而与我们不利。现在陈国估计知道我们清君侧的消息,但他们不知道主公有十万之众,这个时候朝廷与陈国谈和最多也就让几个郡出去,得了便宜陈国必定谈和,届时朝廷就会派韩玄来伐我,对我们来说是有好处的。”
秦议赞道:“先生深思熟虑,秦议佩服!”
张如笑道:“主公,让出几个郡也是有目的的。”
“哦!”秦议惊讶!道:“什么目的?”
“待主公登基,国内安定,我们便可以此为借口而伐陈。”
秦议恍然大悟,惊喜道:“先生您这一双眼睛绝非普通人的眼睛。”
张如笑道:“主公,如就是一个普通人,但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在其位谋其政。这都是如必须要考虑的事,并不奇怪。”
秦议及为高兴,每一次张如都能给他出其不意的惊喜。
“先生,您说楚国会出兵支援朝廷吗?”
“这个如不敢断言,就看楚太子在朝中有没有人了,如果有楚帝想支援朝廷也不容易,没有主公也无须担心,他来多少如灭多少。”
秦议重重点头,先生说能灭那必然能灭。
第一百四十二章 吴通之死
上京御书房中
御书房是皇帝读书藏书的地方,室内空间尽陈书格、多宝格、案、几、长条桌、半圆桌、月牙桌、琴桌、椅子、绣墩、方案等家具。
这些家具精细小巧,非皇家不能用也!
陇帝坐在半圆桌前,手中拿着一封已经打开了信。左右站着三人,左边之人很是威武,剑星眉目,鼻梁高挺,盔甲着身。他正是书门大家韩百里的儿子,陇国大将军韩玄。
右边二人是严信周良,他们三人是陇国的中流砥柱,也是陇帝最为看重的三人。
“你们看看吧!”
陇帝将几页信递过,严信恭敬接过,看后眉头紧皱,周良却无多少变化。接着严信将信交给韩玄,韩玄看后轻轻摇了摇头。
陇帝道:“这个畜生,反倒怪起朕来了,当真该死,早知道有今日那时就应斩了他。”
陇帝说罢!韩玄道:“陛下,当年吴通造反一事臣也以为疑点颇多,确是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能够明吴通造反,只是事出突然罢了!此事又经丞相之手,新王难免记恨。”
当年严信告发吴通谋反,陇帝便立刻派兵将吴通一家擒拿,将此事交给严信全权负责,当时并没有证据能直接证明吴通谋反。
陇帝未经调查便将吴通九族诛杀是有原因的,其一,吴通功高震主,使陇帝不安。其二,吴通在陇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呵斥过他。
陇帝是知道吴通没有造反,只是想借此机会除掉吴通,所以自己不理全权让严信负责。
韩玄之言使陇帝不悦,却没有表现出来。这时,严信道:“大将军是觉得本相陷害吴通吗?”
韩玄道:“哎!丞相严重了,本将只说吴通造反证据不足,并没有这个意思。”
“哼!”严信冷哼一声,道:“吴通谋反一案就是本相负责的,大将军如此说不就是指本相诬陷他吗?”
韩玄冷笑一声:“严相,若有证据本将安敢如此啊!”
严信道:“吴通谋反,证据确凿,只是这贼不知从哪里得到了消息,将证据毁了。不过大将军可以去看看当年的案卷,吴通手下的哪些人可都一一交代清楚了。”
“屈打成招,是丞相贯用的手段,丞相说什么就是什么。”
严信怒道:“韩玄,你放肆。案卷是陛下亲自审过的,难不成陛下也在诬陷吴通吗?”
韩玄笑道:“人心险恶,可能有人欺瞒陛下也未可知啊!”
严信刚要反驳回去,陇帝一拍桌子,喝道:“好了,成何体统?”
三人齐道:“陛下息怒!”
韩玄之言让陇帝非常不爽,但这个时候不能责罚韩玄,道:“大将军,吴通谋反一案确是证据确凿,吴通是先帝任命辅助朕的大臣,乃是朕的肱骨,若没有绝对的证据朕绝不会诛其九族。”
韩玄道:“陛下圣明!”
这四个字很违心,韩玄何等聪明,怎会不知道吴通之死?只不过他是臣,上者为君。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说完,陇帝又道:“吴通一事以后都不要再提了,现在之急是如何平叛,使国内安定。大将军有什么计策诛灭叛军?”
韩玄道:“回陛下,叛军势大,据微臣分析不是秦议答应了胡人什么,而是胡人已经投降秦议了,故而为其主卖命也就能解释的通了。”
这一言使得陇帝严信与周良皆是一惊,严信连道:“陛下,这不过是大将军猜测之言,臣以为胡人绝不会投降秦议,胡人铁骑十万凭秦议区区四万人马绝不会打败十万铁骑,此其一也;即便胡人被秦议打败,他们也可逃入草原深处,使秦议无可奈何,此其二也;胡族人有自己的信仰,当年陛下出兵十万都未能平定,何况秦议一个不知兵事的毛头小子?此其三也。有此三点,臣敢断定胡人绝不会投降秦议,必定是秦议答应了胡人什么,所以胡人才为其卖命。”
陇帝周良皆是点头,他们也觉得胡人不可能投降,严信说的这三点就能证明。
莫说他们,一开始的时候韩玄也不相信,可思考之后他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秦议确是未经兵事,但是一到金沙关便大败胡人,又凭四万人马取下了西河郡。他又夜观星象,发现星象对秦议大吉,如此看来胡人投降秦议是有很大可能的。
韩玄笑道:“严相说秦议未经兵事,但他刚到金沙关便使胡人退败,如此是一个未经兵事之人能做的的吗?金沙关哪些将军那个不是熟读兵书?可他们面对胡人却束手无策,如此严信还敢说秦议未经兵事吗?”
“巧合而已!”
“那取西河郡也是巧合吗?”
严信语塞,过了一阵道:“秦议身边有一个妖人军师,或许是他使妖法破敌也未可知。”
“好!”韩玄笑道,说完,又道:“既然这妖人军师能施妖法破敌为何不能施妖法使胡人投降呢?”
这下可把严信给问主了。
对呀!既然能施妖法打败胡人那就能施妖法让胡人投降,这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