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庶长子 [校对全本] (天下白兔)


  王子腾跪在下边回答道:“臣,王子腾尊旨。”说完便站起身来,像殿外走去。
  安排好王子腾防守京城之后,皇帝心中稍微有了一些底,对还在下边跪着的众大臣说:“行了,都起来吧,今天的事情也不能怪你们。”
  众位大臣在下面跪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皇帝发话让他们起来。就差一个一个费劲的从地上爬起来。有些年老体弱的还需要旁边的同僚帮忙。
  众位大臣站起身来,然后按文东武西的规矩,在太和殿两旁站立。
  皇帝见众人都起来了,便接在问道:“还有什么主意都说出来,鞑靼人这一次来京城,恐怕来者不善,咱们必须想个对策。”
  大学士严慕这时候出班奏道:“皇上,三大营虽然有十五万人马,但是都是没有见过真正的阵仗的,靠他们守城还有一些用处,如果想要击退鞑靼人恐怕难上加难。”
  皇帝皱着眉头不高兴的问:“李爱卿,朕的三大营就真的怎么不中用吗?你不要危言耸听。”
  在皇帝的印象中,三大营都是天下的精锐。而且每一次他出行三大营都装甲整齐。威风凛凛的样子,不像是不能打仗的。
  还没有等严慕回答,旁边的大学士潘永便抢先站出来回道:“陛下,李大学士所言不差,三大营确实战力堪忧。他们的祖辈本来是我朝的精锐,只不过当他们的父祖之辈去世以后,他们就渐渐的腐化了,那他们会战鞑靼人恐怕结果堪忧。”
  皇帝一听这话,差点被气笑了。以前没有战事的时候,他们一个一个和自己说三大营精锐天下少有,现在一遇到见真章的时候,他们又和自己说三大营已经腐败,不堪大用。如果不是鞑靼人入侵,自己恐怕到死都不会知道自己依为城墙的三大营,竟然已经腐朽不堪,不能再战。
  “那你们说该怎么办,总不能让鞑靼人在京城四周来去自由,甚至惊动祖宗陵寝。”皇帝说完这句话,好像也想起了本朝几位皇帝的陵寝都在城外,要是被鞑靼人破坏,自己死后用什么脸面去见先帝?
  皇帝想到这里,不由得悲从心头起,眼泪就在眼眶中打转。看着底下这些大臣,自己花钱养他们又有什么用?到了关键时刻,没有一个能为自己分忧的。
  大学士李潞看到皇帝悲伤的样子,知道他是害怕几位先帝的陵寝被骚扰,于是出班奏道:“皇上,现在还没有到那个地步,可传旨让附近几省的节度使立刻起兵勤王,并且命令九边中,宣府镇与辽东的节度使,立刻起骑兵前来支援,这两处离京师最近,而且这两处的兵马最为精锐,骑兵数量也是最多的。这两处骑兵来了,最少也能有四、五万骑人马,到时候即使不能胜,也能保京师太平。”


第211章 调兵
  皇帝听到李潞的建议,像四周调兵抵抗鞑靼人,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办法,特别是掉九边精锐前来支援,这更对他的胃口。
  皇帝现在已经对内陆的军队战斗力不报什么希望了,就连他的京营都腐败了,你还指望那些天高皇帝远,没人管的军队能有多少战斗力,还是九边境界比较靠谱。
  于是赶紧下令道:“传旨辽东,宣府两镇节度使,尽起麾下大军迅速前来支援。接到旨意后,大军十日内必须赶到京城,过期不到立斩不赦。”
  说完后回身对旁边的戴权说:“你现在就派人前去传旨,不能有一刻耽误。”
  戴权立刻说道:“万岁爷放心,奴才这就去办。”说完便恭身,退到后边。
  戴权现在也对京城的局势感到了危险,也害怕鞑靼人突然到达京城城下,因此这一次派人并没有随便自拍两个,而是拍出了自己的心腹,让他们昼夜不停的赶路,以最快的速度向两处节度使传达皇上的旨意。
  不一会儿他就又重新转回来了,他轻轻的来到皇帝身边,在皇帝耳边说道:“万岁爷,人我已经派出去了。想来一两天的功夫,两镇节度使便能收到消息。”
  皇帝在上边轻轻的点点头,然后问殿下的人:“既然已经调了两镇节度使进京,那么你们看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到达京城?能不能按照朕的旨意准时到达?”
  兵部尚书霍图这时候出班回道:“启禀陛下,宣府镇节度使的人马离京师最近,想来五六日内必定到达。辽东节度使距离京城几百里,中间还要调度人马,十天时间应该可以赶到京师。”
  霍图说到这里的时候,眼中闪过了一丝奇异的亮光。但马上又变得有些晦暗起来。
  皇帝这才放心,然后又对霍图说道,“你马上派出探马前往密云查看,把鞑靼人的一举一动全部打听清楚,要做到知己知彼。”
  霍图赶忙恭敬回答:“谨遵皇上旨意,我回去之后就去安排。”
  皇帝又对户部尚书刘琬问道:“京中各粮库的粮食,可有短缺?”
  刘琬一听皇上这么问,脸上的汗变一下子出来了,别人不知道,他还能不知道吗?京中各粮库的粮食早就被倒卖一空了,本来想着过几天,各出的新粮运到,这批粮食就以腐烂变质为由给削了,没想到现在鞑靼人入侵,皇上又问题粮食的事,这让他如何交代。
  而且储粮稻中的粮食,原先都是忠顺王的麾下控制的,这些年来,他们从这些旧粮上发了不少财。就连户部上下都被他打点的十分分周到,几乎所有人都从中受益。别看自己是户部尚书,也不敢随便就触动这么大的利益集团。
  皇帝看到刘琬这个样子,哪里还不明白这恐怕是一粒粮食也没有了,皇上压住自己的火继续问他:“刘爱卿,你倒是说话呀,还有多少粮食够大军使用。”
  刘琬跪在那里不停一个磕头一句话也不敢说。
  皇上看他那个样子,再也压不住火,拿起御案上的砚台,狠狠的就向刘琬砸去,这一下正好砸在刘琬的头上,当初便血流如注。但是刘琬却好像没有感觉到一样,仍然跪在那里不停的磕头。
  到了这时候众大臣,还有谁不明白是怎么回事,都觉得这个刘琬实在是太大胆了,以前也有人倒卖过粮食,不过这些人都是在新粮运道之后才敢动旧粮。哪里敢上刘琬这样大胆,为了在青黄不接时多卖些银子,竟然敢提前把旧粮卖掉。
  皇上这时候也不想在和他说什么了,传旨道:“将刘琬全家打入天牢,等到鞑靼人退去之后再做发落。”
  皇帝刚传完旨意,吏部尚书刘昱作为刘琬的好朋友,就出来为他说话。
  “陛下,臣请陛下法外施恩,这一次京中粮食的事情,其中另有隐情,刘琬在其中并没有什么过失。”
  吏部尚书刘昱这么一说,底下突然又来了一群人跪在地上,一起为刘琬求情。这些人来自各个派系,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件事上这么齐心。
  皇帝这才察觉了其中的不对劲,他现在想了想,刘琬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把京师储粮稻中的粮食都卖得干干净净。这其中定然是有什么大人物在主持。恐怕他的那些儿子才是幕后的真凶。
  皇帝想了想这件事不能再追究下去了,否则就是天大的丑闻,还是就此打住为好,于是重新发旨:“既然这么多人为他求情,那么这一次就暂时记下。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皇帝这时怕他的儿子们暴露在天下人的目光中,到时候天下人怎么看皇室中人,最后也只能把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就这么糊弄过去。
  接下来皇帝就像下边的人问道:“现在粮库的粮食还剩下多少,也未可知,大家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商量一下,如果没有粮食,下一步该怎么办。”
  大学士潘永这时候眼中想过一道寒光,到了这个时候如果不来点狠招,恐怕京城就危险了,到时候自己也恐怕再劫难逃,为了自己的生命,其他人就顾不得了。
  于事潘永出班奏道:“陛下,现在情况危急,不能再有妇人之仁,当立刻派遣官兵,查抄城的所有的粮商,把粮食集中起来以备军用,粮商损失的粮食,等到战后再平价归还。”
  皇上一听这话,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好,潘爱卿说的好,到了这个时候也该他们报效了,传旨下去所有粮商必须交出所有的粮食,如有隐瞒不报,私自囤积以通敌罪论处。”
  而底下的众大臣听到潘永但这个建议都在心中骂娘,这些人家哪一个家里没有开了一两个粮食铺,本来还想着,趁着这一次兵灾发一笔小财,看来现在都泡汤了,这一下满朝文武都要损失一大笔了。但是在现在又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反对,否则皇帝发起怒来,别说粮食连性命都不一定保得住。
  接下来君臣们又开始上了京城的防御,一直商量到半夜这才散去,但是众位大臣并没有回家,而是各自去衙门里前去坐镇。
  再说派往宣府镇传旨的太监,这一次没有大张旗鼓,坐车轿前往,而是几个人骑着快马飞速的向宣府镇奔驰。
  一路上遇到驿站便立刻换马,也不做休息,恨不得插上翅膀,直接飞到宣府镇。
  他们这一走就是一天一夜马不停蹄,终于在第二天黄昏的时候,赶到了宣府镇。现在他们一个个蓬头垢面,哪里还有刚出京时威风凛凛的样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