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韩老爷,我家老爷真没想过骗您,我家老爷也不是拿不出银子,我们富安盐课司的银钱全存在钱庄生利,钱庄关门了,掌柜的回了扬州,一时半会儿找不着人,实在没办法!”
  “你们老爷做事咋这样!”韩宸急了,蓦地起身道:“亏我那么相信你们老爷,你们老爷却这样误我,事情还没了呢,咋就想着过河拆桥了?”
  “韩大使,天地良心,我家老爷真没想过害您,而是一时半会真筹不到那么多。”
  “算了算了,我自个儿想办法。帮我给你们老爷捎个信,就说事我韩宸会照办,但办完之后他们得给我一个说法。”
  “这是自然,韩大使,我家老爷说了,等事情办完之后他一定会登门给您赔罪。”
  ……
  打发走两个盐官的家人,韩秀峰让潘二和余有福进来称了一千两现银放在一边,让二人把剩下的三千多两抬进内宅,然后数了一叠银票轻轻搁在韩宸面前。
  “志行,你这是做啥?”
  “不义之财,见者有份,再说要不是你帮着唱这个双簧,他们也不会这么容易出血。”
  “这咋好意思呢!”
  “你我是同乡,有啥不好意思的。”韩秀峰把两千两银票硬塞到韩宸手里,又看着边上的那一千两现银笑道:“那一份是张二少爷的,打着他的幌子管人家要银子,可不能一点也不跟他分。”
  只要张光成收了银子,那就坐实了所有银子全是帮着张光成管人家要的。至于张光成到底收了多少不重要,因为这本就不是能摆到台面上对质的事。
  想到那两个盐官同僚就算恨得牙痒痒也只会恨张光成,韩宸不禁笑道:“大气,高明!”
  “大气啥,高明更无从说起。不怕裕之兄笑话,这可是一千两白花花的银子,我一年的官俸和养廉银才多少,要不是这事非同小可,真舍不得分这么多给他。”
  “给他一千两也好,至少心里踏实。”
  二人正感慨,栟茶场盐课司大使的家人到了,这次送来的全是银票,韩秀峰毫不客气的收下,信誓旦旦地担保他家老爷不用再为此担忧,栟茶场盐课司大使的家人这才作揖告辞。
  一万两银子到手,最高兴的当属潘二和余有福。
  看着两大木箱白花花的银子,潘二喃喃地说:“余叔,我家虽是开当铺的,可打记事儿起到今天也没见过这么多现银!”
  “现在晓得四娃子的本事了吧,姓方的做巡检三天两头办生辰,搞得天怒人怨,结果还没捞着几个钱。四娃子上任到现在,一次生辰也没办过,银子却没少赚,所以说做官也是一门学问。”
  “真是,等我将来做上官也这么干!”
  想到许乐群就关在外面的班房里,算算时间张二少爷也该从驿铺来衙门,余有福砰一声盖上木箱:“外面还有一堆事呢,赶紧把箱子锁上。”
  “余叔,这么多银子搁这儿妥当吗?”
  “不搁这儿搁哪儿,就算想挖个坑藏起来也来不及,先把箱子锁上,再把门锁上,等办完正事再问四娃子咋办。”
  “只能这样了。”
  二人锁好箱子走出去锁好门,确认门窗都很严实这才回到前院,结果没等到张二少爷,反而把王如海给等来了。
  “这是啥?”潘二看在王如海怀里的包裹问。
  “苏先生托铺丁从泰州给韩老爷捎来的书,还有一封信。”
  “我送进去吧,你回去伺候张二少爷。”
  “行,交给您了。”
  潘二嘴里不说心里想苏觉明净干些没用的事,先是从富安场带来个一肚子坏水的许乐群,现在又花钱买一堆没用的书。
  韩秀峰打开包裹看了一眼书,又当着他和韩宸拆开信,看完之后不禁笑道:“这书买得好,这银子没白花。”
  “少爷,咋就没白花?”
  “你晓得啥,这《元史新编》是高邮知州魏源魏老爷所考证编著的,也就是年前刚刊印的,这一套《海国图志》也是魏老爷的大作。魏老爷可不是我们泰州那位病得不能理事的张老爷,据我所知魏老爷不光是进士出身,还是已故的林则徐林大人的好友。魏老爷的大作别人都买,我们怎能不买?”
  韩秀峰放下信拿起一本书,一边翻看着一边感叹道:“《海国图志》我早有耳闻,全写洋人的。在京城时就听吉老爷说过这是一本奇书,原来天下不是九州八荒,也不是天圆地方,我大清甚至不是天朝中心,这个世界其实是五大洲、四大洋。”
  韩宸接过翻看了一会儿,抬头道:“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是一本兵书。”
  “不管啥书回头都要仔细看看,洋人凶悍着呢,可不是那些犯上作乱的贼匪。我们这儿离松江府的上海县说近不近,说远也不远,据说上海县有好多洋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可不能不防。”
  “志行,没想到你还有这等志气!”
  “啥志气,我就是觉得不能做井底之蛙。万一洋人哪天打过来,我们要是知己知彼就晓得该咋应对。”
  “洋人才不会打我们这儿来,洋人鬼精鬼精的,他们想要银子一定会去京城找皇上。”
  “这倒是,找我们有啥用,就算把他们的洋枪洋炮架我们面前,我们这点银子他们也瞧不上。”
  二人正聊着,张士衡匆匆走了进来,躬身道:“韩叔,韩大使,李秀才来了,一来就去班房找许乐群。关着门,鬼鬼祟祟的,不晓得在跟许乐群说些什么。”
  “管许乐群和许乐群背后的那些人要银子呗,除了这些他还能说啥,不管他了,随他去,你们也别打听。”
  “是。”
  韩宸好奇地问:“志行,你说富安的那几个场商会就范吗?”
  “恶人还需恶人磨,换做别人富安的那几个场商一定不会轻易掏银子,但遇上李秀才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出血,事关几大家子上百号人的身家性命,他们不敢赌,更赌不起。”韩秀峰想了想,接着道:“何况这已经不只是那几个场商的事,也是黄之继的事,要是鲍家不答应张光成的条件,他那五千两岂不是白花了?”
  韩宸猛然反应过来:“对对对,我差点忘了这一茬,富安的那几个场商就算敢赌也不敢得罪黄之继,要是没猜错黄之继这会儿就算没去鲍家,也会差人传鲍代杰去盐课司衙门问话。”


第二百五十九章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韩秀峰走到大堂门口看了看,发现张士衡刚才的话没说清楚。张光成是没来,但张光成的家人张四来了,像李秀才的跟班一般守在班房外。
  当着韩宸的面,潘二不好报卖盐的账,站在一边嘀咕道:“张二少爷咋还没来,是不是没起来。”
  “张二少爷不会来了。”韩秀峰回头看看韩宸,笑问道:“裕之兄,我们是去凤山转转,还是回二堂烤火?”
  “凤山算啥子山,论景致泰州这地方真不如我们老家,最可笑的是不管泰州还是海安这地方,居然全有十景八景的。其实哪有啥子景,都是些自命不凡的酸儒编出来的。”韩宸呵呵手,又笑道:“这么冷的天,还是回二堂烤火吧。”
  韩秀峰哑然失笑,不禁问道:“裕之兄,你也晓得三塘十景?”
  韩宸边往里走边笑道:“我们角斜有个监生在明道书院念过书,每次吃酒都会提起三塘十景,岂止晓得,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
  海安这地方确实没啥美景可言,可是海安的读书人和在海安做过官的读书人,却硬是给海安凑了十景,因海安古称三塘,所以也就有了“三塘十景”这个雅致的名字。韩秀峰同样觉得好笑,忍不住问:“到底是哪十景,裕之兄,你真记得?”
  “这是自然。”韩宸想了想,如数家珍地说:“东郊文社、南城桃坞、西寺晚钟、北园菊圃、凤山早霞、三里风帆、镜鸿水阁、韩阡翠柏、双桥曲径、桂岭秋香,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正好十个,只是有些名不符其实。”
  韩秀峰研读了好几天方志,不但晓得这十景,而且记得几首描写这十景的诗,担心捐纳出身会被同乡小瞧,忍不住笑道:“魁光高耀聚人文,东璧图书自惜分。香爇马班腾紫气,地临甲乙起青云。风流太史惟张子,博雅士衡有陆君。自是钟英凭帝简,特教先后产灵芬!”
  韩宸没想到身边这位捐纳出身的小老乡竟能吟出这首咏东郊书社的诗,真有些刮目相看,想想回头叹道:“风流太史惟张子,博雅士衡有陆君,这是说陆舜张符骧之才不下古之陆、张,有点意思。”
  “不怕裕之兄笑话,秀峰只是会念,只是觉得这诗挺好,真不晓得说得是陆舜张符骧。”韩秀峰挠挠头,又一脸不好意思地问:“陆舜是谁,张符骧又是谁?”
  聊起诗文典故韩宸是行家,如数家珍地说:“陆舜是泰州人,字符升,号吴州,泰州人。顺治七年拔贡,康熙三年甲辰进士,授刑部主事,升迁为郎中,历官浙江提学,后告病回乡。家居二十多年,为乡里所敬重。著有《双虹堂诗文集》、《吴州文集》、《石门诸山记》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