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韩四当官 [校对全本] (卓牧闲)


  斗转星移,大海东移,沧海变成了桑田,海安的百姓不用再担心海潮倒灌,也不用再担心倭寇烧杀抢掠,而凤山也渐渐变成了海安十景之一。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海安就这么一座山,自然要供奉各路神仙。
  山坡前是嘉庆六年里人徐淮等倡捐重修的文昌楼,高大气派,雕梁画柱,供奉文昌魁星朱三圣像。山坡右翼是雍正十三年奉旨修建的刘猛将军庙,供奉宋理宗敕封的蝗神宋代江州太平兴国官淮南、江东、浙江制置使刘锜。山顶是供奉神佛的碧霞宫、玉山禅院,宋三贤祠和凤山书院在山腰。神佛、圣贤、读书人全挤在一座实在算不上山的土山上,成为海安的一道奇景。
  不过今天凤山上的读书人并没有交流文章,而是齐聚在书院里烤着火吃酒聊天。
  这桌酒席原本是为新巡检接风的,结果刚上任的那位巡检老爷不给面子,顾院长干脆把上午一起在南岸迎接新巡检的明道书院陈院长和本地的两位监生请了过来,一边吃酒闲聊,一边等学生们从南岸不断打探来的消息。
  边吃边等,这顿酒竟吃了一下午。
  天色渐暗,陈院长正准备告辞,一个学生又匆匆跑了进来,一进门就兴高采烈地说:“顾院长,陈院长,刚来的这位韩老爷或许真是个清官,他刚写了十几张公示,一张贴在衙门口,剩下的让钱三他们带回去贴在村口显目的地方。”
  顾院长下意识问:“什么告示?”
  告示不长,学生记得清清楚楚,如数家珍地说:“抬头是海安巡检司韩示,然后是本官两袖清风,明察秋毫,地方一切利弊,莫不洞悉情形。兹者调任斯土,合亟揭示官箴。衙门最重关防,首先裁去门丁。请员专司收发,务期弊绝风清。事无轻重巨细,莫不亲自决行。要在一秉大公,使民共见共闻。仆役书差人等,随时约束严明。如敢招摇撞骗,拿办绝不徇情。本官言出法随,其各一体凛遵。”
  陈院长打心眼里瞧不起捐纳出身的官,嘀咕道:“顺口溜,也不怕贻笑大方。”
  好心给姓韩的接风,姓韩的居然不来,顾院长觉得很没面子,沉吟道:“到底是不是个清官,得看其行,不能光听其言。这年头说一套做一套的多了。”
  “院长,韩老爷不光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他上午才到任,他做什么了?”
  “衙门里的那些人不是凑了五十两打算孝敬韩老爷吗,结果韩老爷一文也没要,钱三说李书办刚把银钱还给他们。”学生挠了挠脖子,又说道:“驿铺的王如海没啥钱,韩老爷新官上任他又不能不去拜见,就把他家养的两只老母鸡送去了。韩老爷虽收下了那两只老母鸡但没白要,让那个姓潘的家人给了一斤上好的茶叶做回礼。”
  “送了两只老母鸡,拿回一斤上好的茶叶,这么说王如海还赚了!”
  “赚了,我回来时他见人就说韩老爷有多好。”
  “有点意思,难不成我真看走了眼。”陈院长喃喃地说。
  “对了,还有件事,钱三说李书办不再做书办了,刚被韩老爷聘为西席,专教一个姓张的侄子念书。”
  “李秀才答应了?”顾院长下意识问。
  “好像是答应了,反正一下午没再管衙门里的事。”
  “聘李秀才做西席,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顾兄,我就晓得来者不善,”陈院长微皱着眉头道:“你说说,他带那么多副镣铐来做什么,一上任就又差人去买木料要改建班房,摆明了是要拿人。他到底是不是个清官我不晓得,但一定是个酷吏!”
  “陈兄,现在还不能断言,或许他晓得他年轻,担心别人觉得他嘴上无毛办事不牢,想以此立威。”
  “我看没这么简单,你想想,要是摆出这么大阵势却没下文,他岂不是搬石头砸自个儿脚吗?不信我们可以赌一顿酒,他一定会闹出大动静。现在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过几天搞不好就是血雨腥风!”
  “血雨腥风,陈兄,你越说越远了,就算他是个酷吏但也只是个九品巡检,能闹出多大动静?又能掀起多大风浪?”
  “这可说不准,不信你我拭目以待。”
  听两位院长这么一说,学生想起一件事:“院长,我回来时韩老爷差储班头请刘大胆去衙门议事。”
  “找刘大胆去议什么事?”
  “刘大胆是额外外委,手下有十个汛兵,他找刘大胆准没好事。”
  想到早上见着的那一筐筐手铐脚镣,那一根根铁链和那一根根水火棍,以及那么多副木枷和那个大站笼,再想到曾在凤山书院做过十几年院长的苏金平那个游手好闲的儿子竟从仪真跑回来,而且摇身一变为新巡检的家人,顾院长心里就发毛,沉思了片刻突然道:“雨生,回头把你们写的那些文章全收好,别到处乱扔。”
  “院长,这关我们什么事?”学生不解地问。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典故不是没跟你们说过,凡事还是谨慎点好,可不能稀里糊涂被居心叵测之人断章取义。”
  “院长,您是说……”
  “我什么也没说,出去吧。”
  陈院长同样越想越担心,放下筷子起身拱手道:“顾兄,犬子顽劣,我得赶回去让他这几天别出门,老老实实给我在家呆着。”
  “是得严加管教,走,我送送你。”
  “别送了,留步。”陈院长走到门口,又回头苦笑道:“好在快过年了,再过两天衙门就要封印,不然这个年都过不安生。”
  ……


第二百二十四章 绿营汛兵
  新巡检带着镣铐、木枷和站笼上任,把镇上的士绅和百姓搞得人心惶惶。
  刘山根既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平头百姓,而是加把总衔的绿营武官,别说韩秀峰一个九品巡检,就是知州大老爷也管不着他,所以压根儿没放在心上,回外委署之后与往常一样跟几个兄弟一起打长牌,小赌怡情。
  手气不好,一下午输了两百多文,正准备点上蜡烛拉着三个老兄弟接着打,储成贵跑来说刚上任的韩老爷请他去衙门议事。
  大晚上议什么事?
  再说海安这地方又有什么事好议的?
  刘山根真不想去,但又不想得罪刚来的巡检,只能很不情愿地扔下长牌,连官服都懒得换,就穿着棉袄跟储成贵一起赶到巡检司衙门。
  走进大堂,只见新巡检也换上了一件不但看上去有些旧甚至不太合身的棉袄,正坐在堂上看书。刘山根有些意外,连忙上前躬身行礼:“刘某拜见韩老爷。”
  “刘兄无需多礼!”韩秀峰放下书,绕过公案拱手回礼,随即一边招呼他坐一边笑道:“刘兄,这么晚了请你来此,没耽误公务吧?”
  刘山根行伍出身,不会咬文嚼字,更不会客套,不禁笑道:“韩老爷这是说哪里话,海安这地方要什么没什么,这会儿街上连个人影儿也看不见,我能有什么事,能有什么公务!”
  “海安是个小地方,是没州城热闹。”韩秀峰等潘二奉上茶,突然话锋一转:“刘兄,这么晚了劳驾你来衙门没别的事,就是想刘兄聊聊,交个朋友。家人正在里面准备酒菜,我们先喝口茶,等会儿好好喝几杯。”
  “韩老爷,这怎么好意思呢!你新官上任,应该我摆酒给你接风洗尘的。”
  “刘兄,你我一见如故,又共负缉捕防范之责,今后少不了打交道,这酒你请我请都一样。”
  刘山根倍感意外,因为文贵武贱,文官向来看不起武官,不找武官的麻烦就不错了,他怎么也没想眼前这位年轻的巡检他这个行伍出身的额外外委会如此客气。
  正不晓得该说点什么,韩秀峰又慢条斯理地说:“俗话说在其位谋其政,秀峰身为海安巡检,就要捕盗贼、诘奸宄、清保甲、察宿夜。刘兄分防海安,诘奸宄而戒不虞,昼则循环守望,夜则轮流巡逻,遇行踪诡秘,逐加盘诘。刘兄的汛地其实就是秀峰分辖的那些庄镇,可以说你我的差事是一样的,都是保境安民,保一方平安。”
  昼则循环守望,夜则轮流巡逻……
  刘山根越听越不对劲,苦着脸道:“韩老爷,话是这么说,理也是这个理,可我们绿营比不了地方上的衙门,我这个额外外委更没法儿跟韩老爷比,手下没几个汛兵,真要是别的事不干,光顾着巡逻守夜,怎么养家糊口,让老婆孩子喝西北风?”
  “刘兄,这么说你和你的那些部下是带着家眷来海安的?”
  “嗯,带了,要是不带让老婆孩子住哪儿,让她们吃什么喝什么。”
  韩秀峰想想又问道:“刘兄,你们外委署拢共多少汛兵?”
  地方上的州县又管不着绿营,刘山根没什么好隐瞒,就算想瞒也瞒不了几天,毕竟都在一个镇上,直言不讳地说:“名册上十个,但只有五个。”
  “平时都忙些啥?”
  “我肯定是要在署里的,不然遇到事找不着人,我手下那几个兄弟有一个在镇上油坊帮工,一个有磨豆腐的手艺,带着全家老小磨豆腐卖豆腐。一个做货郎,挑着担子走家串户卖杂货。镇上不是有两个书院吗,书院有几百亩学田,剩下的两个兄弟帮书院种地。”刘山根喝了一小口水,又感叹道:“顾院长心肠好,见我们这些当兵的可怜,不但给我们口饭吃,连地租都收得比一般的佃户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