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二刚才只是有些妒忌,觉得姓苏的泼皮像是要抢他饭碗,偷听到这会儿猛然意识到没个熟悉海安的人真不行,禁不住挪到韩秀峰三人身边问:“少爷,这么说你到任之后我们只能查缉船私和一些小打小闹的私盐贩子,官私我们查不了,私枭更查不了。”
“官私肯定查不了。”不等韩秀峰开口,苏觉明就脱口而出道:“运商从盐场买到盐之后场官会差衙役把盐船一路护送到溱潼、和家庄、淤溪或天滋庙四塘。而运司衙门在盐场到泰坝的这一路上,原本设有两个巡缉厅,有两个巡缉委员,一个在溱潼,一个就在海安,盐船到刚才说的那四个地方之后,平时驻在溱潼的巡缉委员就会督率衙役兵丁一路催至海安,再由海安的巡缉委员催至泰壩。现在海安的巡缉厅裁撤了,他们自然要一路催至泰壩。”
“我是地方官,又不是运司衙门的盐官。”韩秀峰抬头跟潘二笑道。
“官私我们无权查,私枭我们对付不了,难道就查缉那些小打小闹的小私盐贩子?”潘二苦着脸问。
“小私盐贩子也不好抓,刚才不是说了吗,海安那么大,河汊那么多,我们哪知道他们走哪条河,哪知道他们会躲在哪个汊港里。”苏觉明无奈地说。
小鱼小虾有啥搞头,就算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抓几个也查获不到多少私盐。不过这些话韩秀峰是不会说出来的,而是笑道:“苏三,我们越说越远了,还是说说你晓得的那些巡检老爷平时都做些啥。”
苏觉明反应过来,急忙回到原来那个话题:“韩老爷,我刚才说得是最厉害的巡检老爷,大多巡检老爷平时不怎么管事,海安的那些庄户一个比一个老实,巡检老爷也没什么事可管的。有的喜欢去书院吟诗作对,有的呆在泰州的时间比在海安长,泰州多热闹,要什么有什么。还有些巡检老爷喜欢呆在白米,白米也比海安热闹。”
“不管事哪来银子?”潘二忍不住问。
“办生辰,不管哪个巡检老爷上任,一年都得办三四次生辰。给乡约、保正和几个市镇的大户发请帖,人家能不去敢不去?去就得送一份礼,办一次生辰少说也能赚两三百两。”苏觉明想了想,又笑道:“以前的那些私盐贩子懂规矩,会托人送点银子孝敬。后来贩私盐的越来越多,见别人都不送渐渐的全不送了,反正也没那么容易被抓住。”
“办三四次生辰,一年顶多千把两银子,这官做得有啥意思?”
“有人打官司就有意思了,田宅也好,分家也罢,只要闹到衙门他们就得使银子。”
“要是没人打官司呢?”潘二追问道。
“那就看乡下有没有盗案,哪怕走丢一条牛都有油水。潘兄,我对海安熟的很,只要韩老爷相信我苏觉明,韩老爷这巡检绝不会白做,要是一年赚不到三四千两,我这苏字倒过来写!”苏觉明越说越兴奋,竟从脖子里摘下扇子哗啦一声甩开,又摇头晃脑的扇了起来。
张德坚的儿子张士衡哪见识过这些,竟听得一愣一愣的。
韩秀峰当然想捞银子,但觉得真要是照苏三说的那么做这吃相未免太难看。心想好不容易做上官,可不能搞得天怒人怨。
潘二不觉得照苏三说的做有啥不妥,竟咧嘴笑道:“少爷,一年赚三四千两也行,这官要是能做三四年,不就能赚万把两银子!”
“这事回头再说。”韩秀峰摸摸嘴角,抬头道:“先说正事,我韩秀峰身为巡检,自然要保一方平安。眼看就要过年了,大过年的,我海安巡检司分辖下的那些市镇和村子一定要平平安安。”
“韩老爷,您打算做什么,我不太懂。”苏觉明听得一头雾水。
“听我说完。”韩秀峰脸色一正,紧盯着他道:“等会到了扬州我要去找‘日升昌’分号交寄家信,到了泰州要先去州衙拜见大老爷,这一路上会耽误不少时间。所以到扬州之后我们兵分两路,你和余班头雇条船先去海安。”
“韩老爷,您没去上任,我和余班头先去也没用!”
“有大用!你到了海安之后别急着去巡检司衙门,也不要告诉别人你现而今是我的家人。在海安你不是有亲戚吗,先去投亲,先走亲访友,好好打探打探本官分辖的那些市镇和村子里有哪些为非作歹之徒,姓啥叫啥,家住哪儿,都犯过啥事,苦主是谁,为啥没告官,打探的越仔细越好。”
“这倒不难,只是打探这些有什么用,那些个泼皮全是滚刀肉,他们又没几个钱!”
“这你就别管了,按本官说的做便是。”
第二百一十五章 张知州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去年进京投供时韩秀峰乘船经过武昌,曾在船头仰望过坐落在蛇山之巅的黄鹤楼。然后顺流而下抵达扬州,在扬州城外的码头换船沿大运河北上,既没去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黄鹤楼也没进扬州城。前些天去江宁又一次经过扬州,又一次与“天下三分月色”独占其两分的扬州城擦肩而过。
这一次没再错过,终于见识了扬州的繁华。只是眼看就要过年,不能等到衙门封印再去海安上任,找到“日升昌”扬州分号交寄完家信,连天下闻名的瘦西湖都没去,便又马不停蹄赶往泰州,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本以为泰州只是个小城,没想到泰州城竟比县衙、府衙和道署同城的巴县繁荣。
城外有一座大坝,淮南二十场的盐运到这儿,全要经盐运司衙门设在泰州的盐官称准之后再由民夫们背到大坝对面装船。
寒冬腊月,坝上跟朝天门码头一般热闹,民夫忙得热火朝天,号子声和做民夫及大坝两侧船家买卖的小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
从将军楼进城,城里的大街不但宽而且全是用石板铺就,陆家粉店、曹家花店、同福绸缎庄、永泰布庄、永余绸缎庄、张元宝铜锡行、徽州洪三茶庄、瑞林药房、天宝银楼……大街两侧全是商铺,一眼望不到头,行人更是川流不息。
让韩秀峰更没想到的是,城内衙门也不少。
不光有州衙署,还有两淮盐运司的监掣署和漕运衙门的扬州第三卫千总署,连扬州府的试院都在泰州。扬州府辖下江都、甘泉、仪真、高邮、兴化、宝应、泰州和东台八个州县的读书人想考秀才全要来泰州应试。
韩秀峰带着潘二、大头和张士衡来到州衙前,突然回头道:“长生,你和士衡就不用跟我进去了,城里一定有铁匠铺,你们先找个人打听打听铁匠铺在哪儿,去找铁匠打五十副手铐和脚镣。”
“打那么多手铐脚镣做啥?”
“一时半会说不清,反正有大用!”
“可那是五十副,不是五副,一时半会儿也打不出来。”潘二苦着脸道。
韩秀峰回头看了一眼躲在州衙仪门角落晒太阳的衙役,淡淡地说:“今天不去海安,五十副手铐脚镣啥时候打好我们啥时候去海安上任。”
“那还得找个地方先住下。”
“这是自然,事办好之后你们来这儿等我。”
也不晓得是离海安越来越近,还是面前就是泰州州衙,潘二觉得韩四像变了一个人,举手投足间真带着官威,没敢再问,连忙道:“好吧,我和士衡先去找铁匠铺。”
韩秀峰微微一笑,随即整整衣裳,带着大头走到仪门。
“做什么,告状吗?”衙役下意识问。
“本官是来上任的,劳烦你通报一声,就说海安巡检韩秀峰拜见张老爷。”
“你……您就是韩秀峰韩老爷?”
“正是。”韩秀峰从怀里取出盖有两江总督关防的公文,微笑着递了上去。
衙役不识字,接过公文,看着不但没穿官服而且一身行头甚至有些寒酸的韩秀峰主仆,将信将疑地问:“您真是韩老爷?”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官正是海安巡检司新任巡检韩秀峰!”
真的假不了,假的就算吃了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来衙门招摇撞骗,衙役不敢怠慢,急忙道:“小的有眼不识泰山,韩老爷千万别见怪,韩老爷里面请,小的给您带路。”
“不知者不怪。”韩秀峰边走边问道:“大老爷在不在?”
“在,大老爷早上还说韩老爷您怎么到今天也没来呢。制台衙门的公文早到了,大老爷几天前就差人去海安知会方老爷,让方老爷差人去姜堰迎您。”
“路上耽搁了。”
韩秀峰敷衍了一句,示意大头在门房等,随即昂首阔步走进大堂。
衙役一边跟当值的皂班衙役使眼色,一边谄笑着说:“韩老爷,您在堂上稍候,小的先进去帮您禀报。”
“去吧。”
天底下的衙门全差不多,韩秀峰站在大堂里等了片刻,一个三十多岁的儒生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拱手招呼道:“韩老爷,可算等着您了,请您移步二堂,家父正在二堂恭候。”
“韩老爷,这位是大老爷的二公子。”
“原来是二少爷,失敬失敬!”
“岂敢岂敢。”张二虽是知州大老爷的二公子,但既不是官身也没功名,可不敢在韩秀峰面前拿架子,一边在前头带路,一边带着几分尴尬地说:“韩老爷,家父偶遇风寒,待会儿要是有慢待之处,还请您见谅。”
相似小说推荐
-
楚氏赘婿 (百里玺) 起点VIP2020-09-10完结大楚皇帝一道赐婚圣旨,霸气的将“小昏侯楚天秀”送到军权滔天的平王府,当了...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