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只得按照所知的地址,在城中寻到了蒯祺的宅邸。蒯祺是无能了一些,但是待人还是不错的,与诸葛亮这二舅子相处也可以。
蒯祺夫妻请了诸葛亮夫妻来到小厅内坐下,置酒款待。
“孔明,你怎么忽然来了房陵?可是吓了我一跳。”蒯祺奇怪问道,随即蒯祺就笑道:“不过来的也正好,我一个人清闲,我们一起去山中打打猎,去河中捕捕鱼。”
诸葛氏闻言无奈的看了一眼丈夫,她素来知道诸葛亮的,丈夫与她弟弟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我弟弟会陪你打猎,捕鱼?做梦吧。
果然诸葛亮说道:“却是想去投奔关杨武,路过房陵,自然要来看看姐姐,姐夫。”
“汉中那边虽然局势稍微稳定了下来,但有刘璋做邻居,两家怕是要龃龉的。兵荒马乱,去汉中作甚?别去了,留在房陵陪我打猎啊。”蒯祺将头摇的拨浪鼓似的,说道。
诸葛氏忍不住了狠狠瞪了一眼蒯祺,然后对诸葛亮说道:“二弟你别听他的,关杨武明府,二弟有大才,此去汉中,必定鹏程千里,前途似锦。”
“谢姐姐。”诸葛亮笑着说道。黄月英在旁笑而不语,心想,姐姐姐夫家还挺有趣的。
诸葛亮在蒯祺宅中呆了片刻,便先去房陵郡守府去见李超,诸葛亮将荆州的变故,以及刘琦会翻山越岭的消息告诉李超,让李超派人去山中迎接刘琦,并火速送往新野,或许还有一线可能。
诸葛亮是走水路,坦途,因而比刘琦先到达,现在刘琦估摸着还在山中转悠。
李超闻言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去迎接刘琦,又得知诸葛亮要前往汉中投奔关平,便找了船只送诸葛亮前往汉中。
诸葛亮于是只在房陵住了一夜,次日便启程去汉中了。
...........
一路上无甚大事,但诸葛亮夫妇毕竟是高雅之人,乘风破浪而行,夫妻二人少不得要立在船首,观看景色,诸葛亮偶尔也长啸一声,以舒展情怀。
赋诗一首,以展雄心壮志。
一路无甚大事,诸葛亮夫妻坐着马车,带着随从人员,终于到达了南郑城外。此刻南郑城已经不一样了。
关平初入南郑城中,城内紧张不已,又因为死了许多兵卒,家家户户披麻戴孝,拗哭不止。
后来关平任用阎圃为长史,实为郡守,又免了今年田税取悦民心,又善待张鲁,民心逐渐安定下来,南郑自然恢复了一座繁荣城池的本来面目,喧嚣热闹。
与在房陵一样,没人迎接诸葛亮夫妻。诸葛亮夫妻只得打听了一下,知道徐庶前往阳平关,都督阳平关防线,便前往郡守府去见伊籍。
目前汉中太守的府邸有两套官僚机构,统治系统。一是杨武幕府,长史马良,功曹孙乾,主簿伊籍,一套是汉中太守治下的官吏,长史是阎圃。
索性张鲁这个汉中太守是乱世太守,建造的郡守府属于越制建筑,不合规矩,很庞大。
因而虽然两套系统在运转,却不显得拥挤。不过出入人员太多,大门有被挤破的危险,很热闹。
诸葛亮让随从停下等待,自己上前去交谈。守门的关平亲兵听见诸葛亮是主簿伊籍的朋友,不敢怠慢,便问了诸葛亮的姓名后,前往通报。
伊籍本在主簿房内,管理公文,听说诸葛亮来了,既惊又喜。连忙放下手头的事情,出了城外迎接诸葛亮。
待伊籍出来,黄月英也下了马车,上前对伊籍行礼,口称“机伯先生。”伊籍自然还礼。
而后伊籍便专心对打诸葛亮,埋怨道:“孔明为何不事先书信一封,我好出城迎接。此刻却如此匆忙。”
“事急,所以匆忙。”诸葛亮解释了一下,然后对伊籍说道:“还请机伯速速带我去见关杨武。”
“什么事如此着急?现在你已经来了,又有我在,何愁见不到将军?”伊籍心中有些惊奇,但他知道诸葛亮此人不会无的放矢,便爽快应道:“好。”
随即伊籍交代了门口的守卫,先迎接黄月英进来安坐,自带着诸葛亮去见关平去了。
正是卧龙俯卧在山野,而凤雏栖身于梧桐。
如今卧龙飞出,安落关家。
凤雏展翅高鸣,还远吗?
[225.第225章 争荆州]
伊籍来找关平的时候,关平正在小厅内吃饭。倒也不是正餐,而是不正经的加餐,关平习武之人,胃口很大的。
不过配方没变,张雨亲自煮的豆腐汤,熟肉。
关平与伊籍很熟了,大家不需要玩虚的。闻得伊籍求见,关平便是一边吃肉,一边让伊籍进来。
伊籍果然对关平在吃饭没什么意见,很正常的上来躬身行礼道:“明将军,襄阳有一大才前来投奔明将军。此人才智之高,世所罕见。我愿以身家性命,保举此人在明将军身边谋个差事。”
关平闻言一边嚼着熟肉,勺起一口豆腐汤喝下,咕噜一声咽下,笑道:“先生乃厚道君子,必然不会无的放矢。只要先生举荐的人,我便用之。”说到这里,关平又夹起一块肉吃下,含糊道:“来人姓甚名谁?”
“乃琅邪人诸葛亮,字孔明。客居襄阳,常出入德公府中,与水镜先生友好,水镜先生称之为卧龙。”
伊籍隆重介绍道,本人也是感动的。关平一番话,确实说的漂亮。凡先生举荐的人,我便用之。
听听,多漂亮。
关平闻言差点噎着,连忙端起豆腐汤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这才保住狗命,没有被噎死。
正所谓周公闻得贤才来,三吐哺。我大伯备备闻得伊籍来,于是紧急叫停如厕,抬起裤子慌忙来见。
这便是对待人才的态度。
关平如今差点被噎死,也是有先贤之风。然后郑重道:“引孔明先生入大堂稍待,待我更衣戴冠,前去见之。”
“诺。”伊籍闻言欣然应诺,连忙下去了。
关平如今还是少年,没有到束发戴冠的年纪,只是身有官位,平常便束发戴冠,只是没有表字罢了。
至于对待诸葛亮这条卧龙,自然是需要隆重对待。整理衣冠,乃是基本态度。
话说关平知道,自己没有什么优势,不是汉室宗亲,也没有大伯那种待人的本事,便只能努力做大做强。
庞统号称是凤雏,我便是梧桐树,努力生长,以求得凤凰来此筑巢而已。
关平知道,努力不会白费。
因为备备虽死,贤才尚存。以庞统,诸葛亮,徐庶,蒋琬这些人的才能,抱负,终究还是要出仕投效一方的。
只要自身努力上进,便可以吸引人才来投。
果然先有徐庶,后有诸葛亮。
但事到临头,关平还是激动啊。正所谓齐桓公用管仲而九合诸侯,成其霸业。刘禅用诸葛亮,而与曹魏抗衡。
此所谓栋梁之才,千古之后,古今认证的。
得其人,若想上进,可为进取之臣。若如刘禅一般混吃等死,也可保数十年平安无事,真卧龙也。
当然以关平如今的身份,也不可妄自菲薄。正是位次渐尊,为一方诸侯,需得厚重,不可轻浮。
于是关平内心激动的一逼,但是外表却镇定自若,假装我很镇定。
关平整理衣冠容颜,站在铜镜面前,仔细看看是不是有眼屎,张开嘴看看是不是有食物残渣,待到确定没有失礼的地方。关平这才昂首挺胸大步走了出去,来到了前院大堂。
关平步入大堂,很端正有礼的看了一眼诸葛亮,心下赞叹,一袭白衣,手持鹅毛扇,头戴纶巾,伟岸丈夫啊。
那颜值确实让人妒忌。
当然关平可不是小人,只有赞叹。
“孔明先生。”关平入得大堂后,不待诸葛亮起来行礼,便先躬身作揖,摆出了礼贤下士的姿态。
“明将军。”诸葛亮当然也很给面子,放下鹅毛扇,起身也对关平躬身行礼,伊籍也在大堂内坐在诸葛亮对面,也对关平行礼。
但可怜的是,杨武将军麾下三大吏,主簿伊籍先生,今日不过是个绿叶罢了。
关平就仿佛是渣男,伊籍便是媳妇。大家一家人,随意随意就好了。
而诸葛亮亮还没入门呢,需得隆重对待。关平与孔明见礼之后,一起坐下。关平又再三表态道:“早听元直与机伯谈论起先生,知先生大才。我恨不得前往隆中,往见先生。只是一来不敢惊扰先生,二来我与刘镇南有仇,不可踏入襄阳。所以一直不能成行。哪知道先生竟然来了汉中,能得见先生,真是开怀。”
给足面子了,再往上便是献媚了,那也不成。诸葛亮当然也明白关平看重自己,心里头也当然是高兴的。
既然来了汉中,当然是想要获得关平的重用,关平的看重啊。
“明将军言重了,我不过是山野之人,碌碌下才,当不得明将军如此赞誉。”诸葛亮自没有得意忘形,谦虚道。
“先生不可妄自菲薄。”关平又连忙说道。此二人你来我往,客套了许久。
伊籍笑看着热闹,也不腻歪。
如此再三之后,关平才上干货道:“我父子欲兴复汉室,想据荆州,益州,而后讨伐曹操。只是智谋短浅,二刘又是强壮,一时间难以对付。不知道先生可有计策教我?”
与徐庶一样,需得上了干货之后,才好重用。
这是个引子,只要诸葛亮说出一番道理,关平便可顺势提拔诸葛亮为参军,暂时在身边行走,等未来地盘长大,便可用诸葛亮为郡守,步步提拔。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