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万啊。
乍一看有点少。
因为新野一县人口,便已经有二十万出头了。
但新野毕竟是特殊的,一座拥有七八万城内人口的大城,在整个天下都已经是极少见了,襄阳城的规模,也就比新野大一点而已。
三十万人口的概念就是荆州在籍的人口的七分之一差不多。
听说汉中郡人口也就五六十万。
而张鲁已经是天下有数的群雄之一了,威震汉中多年。而关家新野与房陵加起来,也已经有五六十万人口了。
已经是张鲁这个级别的诸侯。
更重要的是张鲁乃是米贼,虽然连年动众,却也打不过刘璋。而关家的势力,却还处在上升之中。
关羽以下,精英无数。
这是一个蒸蒸日上的势力啊。
马射有时候会感怀,庆幸当时刘备死的时候,他们这些人没有立即返回襄阳,而是留下来观望局势。
才有了后来关平的对策问世,也就彻底的留了下来。
而且马射不仅是自己留下来的,他最有出息的儿子马良乃是房陵长史,乃是关平的副手。
幼子马射,乃是关平的参军。
父子三人都是有出息的。
能留在这里,真是太好了。
感怀中一行人来到了太守府,关平与众人一起下了车,在关平的带领下来到了太守府大堂内坐下。
关平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位上,马射,廖明以及其余文官分坐在两侧。坐下后,关平将手放在膝盖上,中气十足道:“该说的我都已经在信中说了。但是此刻我还是再说一遍吧。”
“我打算设立文学馆,以马先生为馆主,下设四个祭酒,十个博士,处理教育问题。比如说我打算以洛阳官话为主语,以符号为辅助,编制材料,使得人民快速启蒙。”
马射等人神色不动,他们早就知道这些了。等关平说完后,马射才拱手说道:“敢问太守大人。什么是符号,什么是材料。”
关平的意思他们都知道了,培养读书人,建立学校什么的。这很正常。任何一个有进取之心的势力,都会这么干。
但是符号,材料这种词汇,马射等人却是没有听说过。
“所谓的符号,就是这个样子的。诸位看看。”关平将自己抽空写在帛上的拼音,总共十五份,亲自起来发给了众人,这才说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字的读音,相似的,相类的,加以整合。再编撰字典。”
关平将拼音的作用大体说了一遍,然后才又大江向东,一口气又说道:“至于材料。以往我们的蒙师为童子启蒙,材料都是由自己准备,五花八门,好通俗易懂的,也有晦涩难懂的。这不好,也不利于启蒙。我打算准备从通俗易懂,到晦涩难懂,逐一编著课本。”
“比如说,小明今天要去河边钓鱼,钓到了三条大鱼,高兴的回家了。这句话就是简单易懂的。”
关平照搬了后世无敌的小明,随口说了一句道。
关平对于这个时代的课本,真的是非常厌恶。特码的,一句话可能有一百种解释。
作为启蒙教材,绝对是不可以接受的。
这些传统学问,当然也需要保留,但也不用人人都懂。关键的是统一口音,在这一点上也有融合民族的好处。
扫除文盲,提高识字率,再逐一向上。
少部分优秀的人,才会成为资深学着,研究传统学问。
关平这些天真有努力思考这个问题,整理过各类事情,所以是有条不紊,侃侃而谈,将事情系统的说了一遍。
马射,廖明等人则是震撼的。
正如关平所说,以前大家都是老师带学生,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加上其他原因,才使得识字的人这么稀少。
关平的这个整编教材,统一口音,再以拼音助力,使得学习文字的门槛要下降了许多。
而大部分的文人对于教授弟子都非常有兴趣,教书育人嘛。
这个时代的大名师,动不动就开馆授业,带领成百上千的弟子传播自己一脉的知识。
而听关平的口气,要在整个房陵地区,建立学校,使得人人都有学可以上,马射,廖明等人立刻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兴奋了起来。
这可是千古都难得一见的好事啊。
课本是我们编撰的,拼音字典也是我们编撰的。
名垂千古啊。
所以此事不需要关平督促,马射这帮人立刻就展开了讨论,要编撰字典,要编撰拼音,要编撰课本。
关平当然也给出了一点意见,比如说课本可以由简单易学,到复杂,可以分作十个档次。
对了,需要加入算学。
以后如果建立学校,可以分做十年,教授学生。待学生毕业后,基本上已经成为了小白士人。
到时候有信心的可以继续深造,没信心的已经可以毕业,依靠学校里得到的知识,日后的路便要比文盲宽广许多了。
总而言之,关平成立了文学馆,以马射为馆主。第一步是以洛阳官话为蓝本,创立拼音运用,字典,课本。
最终的目的是在房陵各处设立学校,扫除文盲,统一语言。只要是关平治下的人民,下一代的童子们,不管是汉人,巴人,夷人,渐渐的都要学会说洛阳官话。
我大汉威武雄壮,迟早称霸亚洲。
关平一世大帝,六六六。
关平又胡思乱想了起来。
[177.第177章 马谡的筹谋]
马家五常,白眉最良。
这是一句在荆楚之中广为流传的话,马家五个兄弟,以及其父马射在荆州地区,拥有很高的名望。
而如今马家父子六人都在关家麾下做事,马良的三个兄长目前在新野,随从殷观做官吏。
而马家最优秀的父子三人,马射,马良,马谡则在房陵,在关平麾下做事。
关平在房陵赐了一座大宅子给马良居住,马良晚上回来宅子居住,白天前往太守府上班。
马射来到房陵之后,也被安排在这座宅子内居住。
至于马谡,此人乃是关平杨武中郎将这个官职下的参军,基本都在军中活动。
目前杨武中郎将这个官职之下,所领有四千余兵马,由周雄,李飞分别统领,周雄如愿以偿的做了关平的亲兵将,日常保护关平。
李飞则统帅全军。
除了关平的亲兵之外,大军分作四部,驻扎在城中四座城门腾出的军事区域内。其中北城门乃是重中之重,所以李飞,马谡日常便在北城军营内。
李飞并不是周雄。
周雄是个以关平的狗腿子自居,日常多有献媚之举,巴不得这辈子都给关平鞍前马后。
李飞是个正常的少年,为人机敏。
因为被关平付以重任的原因,日常不敢懈怠,每日学习兵法,操练士卒,也经常练习骑射。
但可惜李飞本就偏瘦弱,不如周雄,关平雄壮,入得军营后虽然操练后强壮了一些,但因为先天原因,成不了强的战将。
所以李飞日常以研究军事为主。
而马谡也是个少年,也是个军事狂人,两个人凑在一起,私交不错。
做个领兵大将,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要负责镇守城池的领兵大将。
李飞需要按照章程操练士卒,练八天,休息两天,也需要留下兵马镇守城池。因为这个原因,李飞必须让各营轮流休息,做到城池始终有人镇守。
这日下午,李飞带着少许亲兵去巡视城墙,他身着甲胄,手按剑柄,身后的大氅落下,眉目间有一股机灵劲儿,但是神态姿势却是沉稳。
巡视城墙后,李飞回到了军事区域内的屋子内,亲兵们自然上来为李飞脱掉甲胄大氅,解下佩剑。
李飞自己穿上了外衣。
“司马大人。我家中老母病了,想向您请一个月的假。”这时候,李飞的一名亲兵忽然跪下磕头道。
李飞抬眼一看,此人名叫张江,乃是新野人。而事实上李飞的亲兵,多是新野人。
李飞转身去取了一个银饼,塞给张江说道:“准了。这银子你带上,若回去新野后不够花销,便写信跟我说。”
“多谢司马大人。”张江接过银子,哽咽磕头道。
随即张江便拜谢离开了,而四周亲兵却是见怪不怪。杨武中郎将麾下左右司马,性格各异。
左司马周雄骁勇好斗,右司马李飞则是沉稳,待士卒很好,颇得军中欢心。
士卒皆愿为效命。
李飞乃是关平的心腹,又是军中司马,领俸禄。关平又时不时会赏赐李飞,但是李飞经常花销不足,因为多数都被他转手赐给了部下。
李飞却真不是周雄可以比的,学孙子兵法,学如何领兵作战,将精髓给学了去。
这北城门内的军事区域,士卒居住在排房内,李飞住在大屋子内,马谡也住在这里。
李飞打发走张江之后,便来到了马谡的书房外,迈步走了进去。这是一座小书房,堆满了竹简。
主位当然设在北边靠墙之处,在墙壁与主位之间立着一座屏风,这屏风却不是普通的屏风。
外边是木头框架,里边则是一张帛布做的地图。
地图十分简陋,荆州,益州,关中,许都,囊括了这么一片地方。
马谡在研究一件事情,李飞经常与马谡一起讨论这件事情,所以知道。
马谡听见脚步声抬头看了一眼,见是李飞便又回过头去看地图。
相似小说推荐
-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红薯网VIP2020-08-19完结执掌三千虎卫,壮我浩荡**!饮马恒河畔,剑指爱琴西;碎叶城揽月,赏雪夏威夷;黑海之畔张弓,北...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