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三国之关平当老大 (三七开)


 “忧心?”孙乾也很奇怪,他刚才也沉浸在喜悦之中,观察没有关平如此仔细,此刻听闻,自然很奇怪。
 这是大好事啊,怎么会忧心呢?
 不过孙乾对马良十分高看,这位马家的白眉当真是非常出色,虽然年纪轻轻,但是主持这典农校尉部六七千人,十分轻松。
 军事,民生,刑罚,种种都有涉及,而且都很精通。
 比之才能,孙乾自愧不如。
 所以孙乾这才很放心的将大小事务都交给马良,退居幕后,目前很是清闲。
 马良到底为何忧心?
 孙乾也很好奇。
[119.第119章 利弊]
 马良当然有忧心之事,老实说,马良对于关平真的能创造出这两样利器,十分的惊奇。
 在关平说出要改进犁的时候,马良还不以为然来着。
 那可是千百年来的智慧结晶,哪里是说改就能改的?
 马良认为关平这位上司,私下里的朋友,未免有点太想当然了。
 没想到没过几天就打脸了,还真给造出来了。
 但是造出这样的东西,好吗?明面上当然是好的,可以节省人力,畜力,增加可耕种的田亩。
 在如今天下战乱,人口减半再减半的情况下。
 荒芜土地多的数都数不清,反而人民稀少。这样的工具,当然是好的不得了。
 但是这算账,却往往不是表面上的事情,还有许多深层账要算。
 马良想了想,将屁股放在脚后跟上,挺直胸膛,拱手将大袖子垂落下来,认真说道:“听闻校尉大人在拿出马镫,马蹄铁的时候,与刘豫州(指刘备)有一番谈话?分析过利弊。”
 关平闻言纳闷,怎么扯到这件事情上去了?但此事,关平印象深刻,不由立刻回答道:“当时我以为拿出马镫,马蹄铁对曹操有利,但经过大伯一番话之后才知道,制约曹操起兵发展的不是马的数量,而是可用兵员,以及供给马匹,骑兵所需要的辎重。马镫固然是增加了曹军骑兵的战斗力,但是马蹄铁却也不能增加曹军骑兵的数量。相反,南方战马少,每一匹马都很珍贵,马蹄铁可以减少战马的折损率。所以马蹄铁,马镫还是用上了,只是这两样东西目前还是在小范围传播,也没有正式踏入战场,不为曹操所知。”
 关平初时不觉得什么,但是说着说着就明白了过来,一双眉头不由深深锁起。
 马良见到关平眉头深锁,便知道关平是想明白了其中的门道。马良便说道:“正如校尉大人所想的一样,制约曹操骑兵数量的不是马蹄铁,而是人员,而是粮食。曹操土地广大,树敌又多,人口缺少。淮南,中原,关中,宛城都屯有重兵,分兵把守。虽然有屯田,但粮食补给仍然十分困难。官渡一战,曹军差点因为缺粮,而自己溃败。校尉大人现在有如此神器,传播开来,当然能惠及新野百姓。但是这两样神器如此厉害,瞒都瞒不住。曹操第二年便可知晓,若是曹操知晓,必定使用。那么曹操实力就会大增,粮食,步兵,骑兵,大大增加。而新野太小,得利也会很小。所以我觉得这两样东西,不宜大规模使用。不说封仓入库,至少也只能在这典农校尉部使用,并且严加看管,不得让降兵,有机会逃去北方,将此事宣传出去。”
 经过马良提醒,关平刚才想到了这个。
 这与蒸馏酒不同,蒸馏酒目前还能保持秘密,为新野带来了庞大的财政收入。
 水车,曲辕犁却是无法保密的东西。
 同样一个东西,在新野使用,可以得利十。在曹操北方使用,得利便是一百,乃至于以上。
 如果再加上马蹄铁,曹操可以建立更多更庞大的骑兵军队。
 就算占据了荆州,益州,也只能依靠山川自保而已,北伐横行中原,完全不可能。步兵刚出去,就有可能被劫了粮道,导致全军溃败。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这两样东西当然是好东西,但目前不适合拿出来使用。至少要等关家的地盘,再扩大许多再说。
 想通了此处之后,关平纵然是郁闷,也只能说道:“命工匠秘密建造此二物件,先在典农校尉部秘密使用。”
 虽然泼了一盆冷水,但关平还是颇为关切此事,问马良道:“有了这两件神器,以季常看来,五千余壮丁,每人可以耕种几亩田?”
 “十二亩。”马良想了想,给出了这个答案。
 “从原来的每人只能耕种八亩,变成了十二亩,节省的人力,果然可观。”关平对此很是满意。
 事情便这样定下了,秘密建造曲辕犁,还有新式水车。
 时间很快到了三月份,天气渐渐开始暖和,已经可以开始犁田,蓄水了。先蓄水,后犁田。
 典农校尉所部的士卒,却是不用下地。每日只是训练,警戒。负责种地的,乃是五千余曹军降兵。
 总共十屯,每屯五百余人。
 而这些曹军降兵,却都是会种田的,只是有人会种水稻,有人不会。马良让那些会种水稻的,带着不会种水稻的一起。
 整个典农校尉部只有十头耕牛,平均每屯分到一头耕牛,所以还是以人力犁田为主,一人在前牵引犁,一人在后扶着犁。
 田先蓄水,分成一块块小田,直接用水车牵引上来水渠内的水,将田蓄满水。然后开始犁田,犁田之后,将水蓄上几天,便可以插秧了。
 育苗工作不需要这些降兵做,自有专业人员办此事。
 这五千余曹军降兵,分坐三个部分,分别是于禁部,李典部,夏侯惇部,夏侯惇部人数最多,于禁部次之,李典部人数最少。
 夏侯惇很得军心,所以他麾下的士卒,有许多都是打算逃回去北方,继续跟随夏侯惇的。
 相反,李典,于禁所部的士卒,却是安分守己,得过且过许多。
 在此之前,关平让马良挑选出降兵之中柔顺之辈,担任亭长,里长,户长等职务,来管理降兵。
 这叫降兵自治。
 并且设置连坐制度,若是有人逃跑,同户的人连坐,鼓励互相举报,举报属实的人,获得一名山越女子做老婆。
 典农校尉部的十屯,目前是以零至九为名。
 其中第八号屯的亭长,便是一位叫陈海的人。陈海今年三十三岁,世居在青州。他在少年的时候参加黄巾,后来跟随于禁。
 在黄巾起义被镇压之后,黄巾并没有灭亡,只是成了流寇。在那段时间,陈海曾经有一位妻子,一个小妾,三个儿女。
 后来黄巾被曹操平定,他的妻儿都在战乱之中离散,不知所踪了。或许妻子早就成了别人的妻子了。
 对此陈海并不觉得伤心,乱世之中这太正常了。后来他跟随了于禁,随着于禁东征西讨,得了许多好东西,在北方又娶了一位妻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虽然他兵败被俘,但家眷应该不会受到牵连,目前应该还好端端的活着。只是妻子难免会改嫁吧。
 对此陈海也无所谓,反正已经习惯了。
 陈海对于禁也不眷恋,因为于禁那个人对士卒很苛刻,远比不上夏侯惇。陈海有些理解夏侯惇部士卒,要逃回去北方,继续追随夏侯惇的心情,但是让他逃去北方,继续跟着于禁,那是不可能。
 反而陈海得过且过,盯上了二十五个山越女子,希望能得手一人,继续在这里老婆孩子热炕头。
 目前典农校尉实行的是连坐制,一旦有降兵叛逃回去北方,本户丁,本户户长,里长,亭长都要受到牵连,户丁二十军棍,户长,里长,亭长各三十军棍。
 惩罚非常严重。
 所以当上了户长,里长,亭长的人不仅没有感觉到高人一等,反而是人心惶惶,十分恐惧。
 一个个都是紧盯着麾下的屯民,千万千万不要有人叛逃,牵连到他们才好。
 但是在陈海看来,这反而是机会。
 有人逃跑,举报了,才有老婆啊。
 这日天太阳十分温暖,天气还算暖和。在春夏交际的时候,这种天气算不错了。一头耕牛在前头牵引着犁,陈海在后头扶着犁。
 整个典农校尉部,只有十头耕牛,每屯只能分到一头,这耕牛自然落入了亭长的手中。
 也算是亭长为数不多的福利。
 陈海依靠这头牛,可以耕种二十亩田。既然决定随波逐流,从此在新野安家落户了,陈海对于农田,还是十分上心的,耕种的十分卖力。
 而对于这犁,水车,陈海也十分惊奇。
 陈海出生于农家,后来从了黄巾,也做过屯田兵,对于耕田十分在手,只是以前种的是小麦,对于种水稻,却是大姑娘上娇头一回。
 这犁嘛,南北都是一样的。直曲犁,又笨重,又不容易转弯,操作起来十分不灵活。
 而这曲辕犁,既轻便,又容易转弯,操作十分灵活。陈海第一次用这曲辕犁,立刻就喜欢上了。
 并在心中盘算,有了这好东西,同样是一家五口人,夫妻二人,少年三人,本来可以耕种三四十亩,有了这好犁后,就可以多耕种十亩。
 别小看这十亩啊,可以让生活变得有滋有味。
 相比于当一名士卒,陈海更乐意自己当一个农民。他都三十多了,也没几年好活了,当然更喜欢过稳定的日子。
 更让陈海惊讶的是那水车,水车北方也有,只是操作不灵便,效率又低下。但没办法用着吧,因为北方比南方更缺水,引水更困难。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