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楚氏赘婿 (百里玺)


  朝廷这个安排,很不寻常啊!
  “县令是丞相府安排的...不过我听恩师透露,似乎这是皇上的指示。把原先的县令给调走了,把我们几个安排上去。”
  董贤良沉吟道。
  晁方正笑道,“这还用多说,我们几个被皇上另眼相看了。皇帝此举,方便随时召我们入金陵。
  我们此次赴任,是去拿政绩,只要在县令的任上干出政绩,皇上定然随时能看到,加以提拔。
  嘿嘿,我等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啊!说一句自夸的,我们四人日后在朝廷上,位列三公九卿也未尝没有机会。我等同科殿试,要提携帮衬啊!”
  “自当如此!”
  主父焰拱手,也是精神振奋。他从一介贫寒书生,通过殿试一跃成为县令,已然入了皇帝的圣眼。
  “行!我们先准备一下吧。八日之后,便一同赴任。本小侯爷用一只手治理丹阳县,你们三人,只管两只手放开来干。可别说我不让着你们,让你们丢脸!”
  楚天秀笑道:“看看谁治理的政绩更好!”
  “哈哈!小侯爷,这你可就自夸了。治理一县凭借的是真本事,我早已经研究许久。咱们几个就比上一比,看看谁才是治理一县的高手!”
  董贤良笑道。
  “县里不比金陵城繁华,这几日要多准备一些东西!”
  “告辞,八日后在金陵南城门相见!”
  董贤良、晁方正、主父焰三位县令,和楚天秀约好了日子,便一同告辞。


第111章.111 《石头记》开始活字印刷啦~!

  楚天秀定下了上任的日子。
  八日之后,雨水节气之前,他和董贤良、晁方正、主父焰等三名新县令,一起去四县赴任。
  狄儿立刻去采购一批姑爷所需的生活物资。
  丹阳县城是穷乡僻壤之地,根本没有金陵城的物资,基本上姑爷会用上的东西,全都要从金陵城这边带过去。
  当然了,李虞郡主和狄儿、祖儿,作为“县令夫人”,自然是要一同前往的。
  身为丹阳郡主,李虞平日是没什么事情做的,练练剑术、骑术,看看书什么的,颇为清闲。
  她们要带的东西,各色胭脂、首饰,自然是比县令老爷还更多。
  八天的时间来准备这些,时间也还算充裕吧。
  ...
  这几日,楚天秀当然也没闲着。
  在去赴任之前,他要把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安排妥当。
  那就是《石头记》的前四十章初稿,已经写完。足足将近是四十万字,很厚厚的一本。
  元宵佳节的烟雨画舫,皓月花魁演出了《石头记》之后,已经有很多达官贵人、门阀士子急切地想购买这本书的手抄本,只是无处可寻。
  趁着这股火热,抓紧把《石头记》印刷出来卖书。否则,人人都抄书去了,谁还买他的书?
  楚天秀准备把《石头记》分成两本。
  先将写完的前半本拿出来卖,顺便也带动一下昏侯纸近乎停滞下来的销量。
  《石头记》的前半部书稿有了,接下来当然就是准备“印刷出版”。
  大楚皇朝刚刚从竹简时代出来,尚未完全踏入纸书时代,只有少量的士子手里有纸书,当然没有所谓的“印刷出版”的概念。
  他们现在还停留在“手工抄书”的阶段。
  大楚所有书生们,从大富人家借书,然后灯火之下一个字一个字的苦抄。不管是门阀士子,还是儒生,都是用手来抄写。
  唯一的不同是,有钱人家可以雇佣穷书生来抄书,无需自己操劳。
  如此落后的生产方法,把大楚的书生们折腾的欲生欲死,手都快废了。
  没什么好说的,直接上印刷术吧!
  造纸和印刷,都是配套的大杀技,足以横扫整个大楚皇朝。
  楚天秀没办法跟别人解释什么是“雕刻出版”,只能亲力亲为去教。
  他带着祖儿出了一趟城,来到城外不远的昏侯造纸作坊,看看造纸作坊的生产情况如何。
  孙老匠人极为殷勤,带着楚天秀,视察造纸作坊。
  自从跟着小侯爷干活之后,他日薪足足一两银子,月薪三十两之巨,年入三百六十两。
  孙老匠一天的工钱,便可以买五百张大烙饼,富得流油!
  这几乎是长乐街身价最高的匠人,比那些小富户、小地主都更挣钱。令众街坊邻居极为羡慕,垂涎三尺。
  连那在平王府教私塾,年俸禄不到一百两银子,眼高于顶的贾老先生,都远远比不上。
  他们只恨,自己没有机会给小昏侯做工。
  孙老匠的三个只会干粗笨活的儿子,都成了长乐街的香馍馍,已经各自娶上了媳妇,准备来年盖房子,生几个大胖娃娃。
  这座造纸作坊的工人们,依然是热火朝天,每天的产量大约一万张昏侯纸左右。
  这个产能,怎么说呢。
  放在后世来说,实在是低的可怜。
  一万张纸如果做成纸书,也就是一百本而已。
  这已经是金陵城,销量所能达到的极限了。
  二十文铜钱一张昏侯纸,能买得起的门阀士子、贵族,人数终究是很有限。当他们的需求逐渐满足之后,买的纸量也会缓慢的下降。
  平王府的藏书阁尚未完工,还没开始大批量的藏书,无法爆产能。
  不过,每张纸的成本不到十分之一文铜钱,利润出奇的丰厚。这昏侯作坊早已经回本,而且非常非常的...挣钱。
  一个月便是高达五六千两银子,年入六万两银子,简直就是一台轰隆隆不眠不休的印钞机。
  若非这座造纸作坊,是平王府丹阳郡主名下的产业,没人敢得罪平王李荣。
  恐怕不知多少豪门大户眼红,会想尽手段,将造纸作坊占为己有。
  “孙老匠,造纸的产量太低了,把作坊边上的百亩荒地全部买下来,把造纸作坊再扩建十倍!”
  楚天秀寻思一下,说道。
  日产十万张,应该可以满足很长一段时间的纸张需求了。
  “一日产十...十万张?”
  孙老匠大吃一惊,咽了一下口水,“小侯爷,提高产量能够做到。可是,卖得出去吗?”
  暴增十倍的产量,他难以想象,谁买的了这么多的纸张。
  “卖纸你就无需操心了,干好造纸的活就行。”
  楚天秀笑了笑。
  昏侯纸已经开始出现少量的滞销,难以扩大销路。
  大幅扩大产能之后,他准备昏侯纸的价钱降下一些,降一半,甚至二三折都行,反正造纸的利润空间非常大。
  现在他就是吃独家的造纸,吃的满嘴的油,只赚不亏。
  不过,他准备从赚造纸的钱,变成赚卖《石头记》的钱。
  “对了,孙老匠,你有没有熟悉的木匠大师傅,会精细雕刻的那种!”
  楚天秀问道。
  “有,长乐街的箍桶巷里,能工巧匠极多。小人认识城里不少的匠人,几十年的街坊邻居老交情了,都是老实又本分的那种,知根知底,踏踏实实干活。”
  孙老匠连忙点头,“小的立刻去找一位来?”
  “行,找一位木匠大师傅,能带徒弟、带一群工人干活的那种!要愿意成为郡主名下食邑的匠人。”
  楚天秀干净利落道。
  ...
  不多久功夫。
  孙老匠人带着一名四五十余岁的老木匠来了,带一些文气,满手的粗糙老茧,也是本分的老实人。
  “小的姓鲁,鲁老匠叩见侯爷。小人愿意为小侯爷效力!”
  那老匠人激动道。
  有孙老匠人这个发家致富的榜样在前面,金陵城里的匠人们对成为小昏侯名下的工匠,非常热衷。
  鲁老匠人自我介绍了一下。
  这鲁老匠人以前经常给大户人家做木匠,在太师座椅、屏风上,雕刻各种画、雕刻字,干一些细致的活。
  最关键的是,他干多了雕刻字的活,居然识很多字。雕刻出来的字迹,比之金陵儒生,也不逞多让。
  这在金陵城最底层的贫寒匠人里面,是非常之罕见的。
  但给大户人家干工匠,大多是短工,不太稳定,这活时有时无。有收入的时候,日子过的滋润。没有活干的时候,收入往往很低。
  匠人们最向往的,当然是有一份稳定的活,干长工。
  “行,就你了!我准备造一座印刷作坊,你来当坊主。”
  楚天秀欣喜。
  把这位鲁老匠人招入麾下。
  并且让鲁老匠人成为郡主名下的食邑,这样不容易造成技术外泄。
  他立刻让孙老匠,从郡主那里领了一笔银子,带人去兴建一座大型的印刷厂,就放在昏侯造纸作坊的旁边,也方便取纸和安全护卫。
  他让这位鲁老匠人,带着他的一些徒弟,开始干活,雕刻《石头记》。雕版印刷用的是木板,活字印刷用的是胶泥。
  楚天秀稍微解释了一下。
  鲁老匠立刻便听明白,雕刻印刷、活字印刷是怎么一回事。
  刻字、刻画,在大楚皇朝早就存在,对匠人来说不是什么高技术的秘密。
  印章,在皇家、官府,更是普遍使用。
  只是因为大楚没有纸张,只有竹简和少量的锦帛之书,所以这个时代的人,根本没有雕刻印刷制作成书籍的这种想法。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