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意味着,自从上一次先帝项燕然北征归来之后,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休养生息政策,正式宣告结束。
大楚皇朝将向北方匈奴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击,打掉这个大楚的最大威胁。
楚天秀身穿骠骑将军的紫绶官袍,披着秋衣,缓步走在皇宫内的宫道上。
入秋之后,随着江南一场大雨,早已没有了盛夏的酷暑,风中已经有微微寒意。
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北征匈奴!
除了小昏侯,没人敢领下这个重任。
众文武大臣们都默默的走在他后面,并未敢走在前面。
短短一年之间,小昏侯如一颗徐徐升起的星辰一般闪耀。
如果说之前,造纸、印刷、文学宗师、烟花、火药枪、小钢炮...,他还只是一颗夜幕里的闪亮星辰的话。
在击败吴王项弼20万大军、江北十路诸侯50万联军之后,力挽狂澜,将大楚皇朝最大的危机化解了。
小昏侯的光芒已经如耀眼的太阳一般,再也遮挡不住。
而且,他还是平王府太尉李荣的上门女婿。
大楚皇朝最强的两尊战神,一老一年轻,居然都出在平王府。平王府的造化简直不可思议。
一府里,两名三公级的王侯,少帝的辅政大臣。
小昏侯不是金陵门阀出生,出在颇为落魄的昏侯府。
可他自己已经成了门阀。
这不能不让满朝文武都深感敬畏、钦佩,又或是嫉妒,却又忌惮。
孔寒友望着楚天秀独自走在众文武大臣前方的背影,心情有些复杂。
身为丞相,庙堂儒官首领,天下儒生领袖,他身上肩负着儒家重担。任何阻碍他道路之人,无可避免的将会成为他的政敌。
小昏侯就是这样一座山,挡住了他完成儒家独尊大业的大道。
可是,小昏侯太强了。
强到了他这丞相,都无比的忌惮,不敢去正面硬撼的地步。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在小昏侯面前,文斗也好,武斗也罢,甚至连搞阴谋诡计,众臣们都没有胜算。
连被大楚皇朝视为世代强敌,祸害边疆六七十年的匈奴,小昏侯似乎也并未太在意...居然也没多想,便一口答应下来。
为今之计,他也只能希望,小昏侯和匈奴在北疆多打一些年头,10年8年最好,打个几十年也不嫌多,最好就别回来了。
如此,大楚的朝堂上,也少一座大山,快让众朝臣们感到喘不过气来。
...
楚天秀乘坐马车回到平王府。
李虞带着祖儿和狄儿,骑着战马,手持弓箭和长枪,在偌大的虞园庭院里,练马术和骑射。
她虽是二品卫将军,但是对朝政不太感兴趣,也极少去上朝。平日在虞园看兵书,修炼弓马骑射等武艺。
李虞看到楚天秀回来,满脸的沉思,不由讶然问道:“夫君,今日朝堂上可发生什么事情?”
“朝廷决定北征匈奴了,我挂帅!”
“什么时候?”
李虞吃了一惊。
“不用多久,最迟也就深秋吧!”
楚天秀望了望天色,说道。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各郡田里的秋粮收割之后,会囤积在各城、乡镇的仓库。
匈奴最喜在每年的秋季,在大楚的边境一带劫掠粮草和边民人口。
每到秋季,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冲突。
更何况,这次匈奴军臣单于率军占领了朔方城,已经占了大楚的边城。有了这座边城根据地,对大楚的威胁更大。
当然要尽可能早的拿回来。
对于大楚来说,这也是一个好时间。
因为草原上也正是百草枯黄,牧民们囤积完枯草饲料,好让马羊过冬的时候。
一到冬季,薄雪覆盖,草原上就没草了。
这个时候牧民是不放牧的,马羊都吃堆积的大量存草。
寇能来,我亦能往!
杀到草原上去便是。
祖儿美眸一亮,顿时大喜道:“姑爷,郡主,那我们岂不是可以去北方的大草原了?我能见到我爹了!”
狄儿也是欣喜。
她从未去过北方草原,听说风景和江南截然不同。
“这么快?”
李虞吃不由惊问道:“打匈奴不同打诸侯,夫君可有对策?”
“当然是以骑兵,克制骑兵!”
楚天秀苦笑道。
匈奴不好打,这是世人皆知。
匈奴的战术,跟大楚诸侯完全不一样。
诸侯是步兵和农民兵为主力。
而匈奴是牧民,自幼马背上的弓手,上马就能当骑兵。因为缺少铁甲,多用轻便坚韧的皮甲,都是弓箭手轻骑兵。
马背上难以发力,弓也是轻型弓箭。
单兵骑射,配有短刀,几乎从不与敌人近身肉搏厮杀战斗。
骑兵,凭借速度和冲击优势,在古代那绝对是最强的兵种。
能战胜骑兵的,定然也是另外一支骑兵。
大楚皇朝前后历经七十年花了巨大的财力钱粮,才打造出了三十万精锐骑兵,镇守边境一带,守卫漫长的边境,那可不是白费钱财。
如果这支强大的骑兵出现在中原,众诸侯叛乱根本没有多少反抗之力。
先帝项燕然和太尉李荣,为此准备了长达十年之久。当然,他们依然没有足够的信心,可以战胜匈奴五十万骑兵,才一直引而不发。
这个军力,这让楚天秀,心里还是有底。
第305章.305 军武校场,沙场大点兵
次日。
楚天秀和李虞,祖儿、狄儿等人一起来到军武学院。
军武学院是大楚皇朝第一座新式军事学院,由太尉李荣亲自组建。里面的学员,全部都是大楚的功勋子弟,以及从军中挑选出来年青的都尉、校尉,在学院里接受培训。
他们要学的东西跟古典兵书不太一样。
古人学兵,一般是看春秋以来的兵书、战阵、战法,使用的也是就是“弓、刀、盾、枪”等冷兵器器械,以及轻重步兵、弓兵、轻骑兵等兵种配置。
能够按部就班的使用兵种和战法,就能成为低级将领了。
但是军武学院采用了小昏侯的新科启蒙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
尤其是以火药为主,火枪、小钢炮、步战车等等新式军械,这些都是必选的课程。
其它,还有数学、地理、化学等等也都要学。
身为将领,手下有多少兵,每日消耗多少粮食,马力、路程计算,这些全都用上数学,都要在一瞬间能完成计算。
自己的家底要是心里没数,武将只懂武力,那就是稀里糊涂打仗,输赢全靠蛮力。
当然,古代也有“筹算”,用竹筹来加减乘除。
只是这种老式的算法太过复杂,很难精通,远不如现代数学方便。
甚至,还有烟花信号、望远镜、密码的使用、炮击角度测算等等,这些全部都要掌握。
整个军武学院只有寥寥上千名年青学子,人数不太多,但是一个个都是大楚的精锐,一个人能带上一支百千人队伍。
有了这样一支军队的骨干雏形,能够迅速组建出一支军队来。
开办这所军武学院,当然是为了上战场。
平叛诸侯之乱的两个月里,他们这些学员只是在丹阳城帮忙,也没有真正出战。
这次北征匈奴,楚天秀准备带上他们,以军武学院的上千名学员为骨干,组建成一支五万人规模的新军。
他们接受过新式军事训练,能够熟练的掌握这些新的军事器械以及用法,才能最快速组建起一支新军来。
这五万新军,分别是步战车二万名、火药枪骑兵二万名、重甲骑兵一万名。
重甲骑兵也是新式军队,因为不论大楚皇朝还是匈奴部落,现在都没有重甲骑兵这个兵种。
全部换上最新式装备——火药枪、轻型小钢炮、百炼战甲、百炼刀、钢马甲。
五万新军多不多?
当然不多。
匈奴的各个部落加起来,全族皆兵,拥有高达五十万匈奴骑兵,兵力多了近十倍。
可是,打仗从来不是人多的一番便胜。否则以大楚皇朝5000万人,一人一口唾沫就把匈奴给淹了,哪里让匈奴在北方威风这么久。
打仗比的是战斗力,不是单纯的数量。
和吴王项弼二十万大军作战的时候,楚天秀手里也就六千丹阳兵和几万老式兵种而已,便能抵挡住吴军的四面围攻。
五万新军看上去不多,一旦成军,那战斗力绝对彪悍。
当然,这也是楚天秀,甚至大楚能够做到的极限了。
新军需要足够的装备,想多也多不了。
大楚皇朝的钢生产能力,都集中在丹阳城,还达不到可以短时间内装备几十万大楚军队的程度。
光是供应五万新军的装备,已经让丹阳城的匠人们日夜不停的干了好几个月的活。
在吴王项弼和诸侯联军覆灭之后,收拢了近十万的降卒,在马鞍山挖矿、炼铁,大规模的扩张炼钢铁能力,也就勉强能供应新军的军械军备。
...
到了军武学院。
楚天秀、李虞,把军武学院的老师们和上千名学员们召集起来。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