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罚分明,只要立下大功,是从来不吝啬赏赐的。
殿试优甲头名、县令,是给小昏侯献上此策的奖赏,并非小昏侯干成这件大事的赏赐。
《禁私铸铜币策》这件事情要是能成,收编了天下铜矿,朝廷国库财政最起码翻一番,国库有钱了,能干成多少大事。
皇帝能不心喜么!
这份天大的功劳,加官进爵是必然。
小昏侯已经是侯爵,不可能再封王爵,只有加官。一个郡守级别的二千石大官,绝对是绰绰有余了。
楚天秀听了,心里稍微好受一点,微微点头。
干活给厚赏。
皇帝也算大方,没太亏待他。
短短几个月,若是从县令晋升为郡太守,这几乎是飞一般的晋升速度。
郡太守已经是相当大的官员,那是封疆大臣,权力很大。
他原本是看中了丹阳郡守的位置,从丹阳县令升为丹阳郡守,掌管郡内十余县城,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过,驸马爷谢安然,因为项凌公主情面和谢胡雍老丞相辞官的关系,前不久被征辟为丹阳郡守,坐镇宛陵城,防备诸侯造反,暂时应该不会更换郡守。
估计,只能是同级别的其它官位了。
除了谢安然这种皇帝女婿,能直接征辟为郡守。其他人,都要拿功勋来换,否则只能慢慢熬资历,排着队等晋升。
“先把这事情给干成了再说吧,干不成也白想。”
楚天秀苦道。
他和蔡和大太监一边低声谈着,商量着在朝堂上具体如何应对,往皇宫内而去。
这事情太难办了,关系到几乎所有权贵大族的利益。
可以想象,满朝公卿们恐怕都会群起反对。
有几个大臣会站出来支持小昏侯?
没人支持,朝堂上如何能通过这道政策。
楚天秀心里没底,皇帝心里更没底,才会让蔡和大太监来找小昏侯,先问清楚有多少把握。
-----
PS:我查到的西汉正常年份是100亿铜钱财政收入,汉武帝时期为了打仗各种法子收钱,高峰期翻了四倍是400亿铜钱。几十年不断的开战,把国库打空了。
不知道谁对这方面比较清楚?
如果没大的出入,就以这个数额为财政参考基准。
不过,考虑到大楚皇朝因为提前开发江南,人口和耕地大增不少。财政会更多一些,正常年份150亿铜钱。
第190章.190 祸国殃民小昏侯,天下共诛之!
金銮殿。
皇帝项燕然尚未驾到。
蔡和大太监也没来,似乎被什么事情耽搁了。
众王侯、三公、朝臣们已经纷纷站在朝堂上两侧,等待皇帝前来早朝。
平王李荣闭目假寐,一副天塌下来也与我无关的神色。
丞相孔寒友和御史大夫王肃负手而立,和旁边的御史台、丞相府的大臣们似乎在低声议论着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时,有大臣震惊、疑惑、复杂、幸灾乐祸的目光望向小昏侯。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尤其是皇帝下了决心之后,《禁私铸铜币策》即将施行。
很快从皇宫的太监那里传出了一些小道消息,据说有一名“大奸臣”献策皇帝,要收回天下铜矿,严禁铸造铜币。
这奸臣太坏了,谄媚皇帝,搜刮民脂民膏啊!
至于这大奸臣是谁,也不用多说,他们眼神朝某小昏侯的方向瞅一瞅便知道是谁。
小昏侯要不是献上了这断人财路的策略,能被皇帝大加赞赏,成为岁举殿试第一?
想当初,皇帝那么恼火小昏侯,把他贬为平王府的上门赘婿了。一转眼却给小昏侯殿试优甲,一个官做。
这说明,小昏侯很早就出了这个混蛋的主意,谄媚皇帝的欢心。
哼哼,等着倒霉吧!
许多儒派官吏都是暗乐,等着看一场热闹。
...
楚天秀站在众王侯们中间,很不自在。
众大臣们其实好些,除了金陵十大门阀、三公九卿等大官之外,其实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矿。
割肉,未必割在他们身上。
而那些王侯们...他们各个都有封地,是真的家家户户都有点矿。
他们看向楚天秀的目光,恨不得吃了他。
“小昏侯,你家里有铜矿吗?”
在楚天秀身旁的安乐侯董清贵,低声问道。
“你是问昏侯府,还是丹阳郡主府?
昏侯府的矿,早挖完了。我夫人家里的矿,这几个月在使劲挖,也差不多快挖了一大半!”
楚天秀挠了挠头道。
这事情看来很多大臣知道,已经瞒不住,干脆承认了。
“所以,你就献策,禁绝私铸铜币?...你个甲鱼,亏本侯跟你爹交情这么好,小时候我还抱着你撒尿呢。
你为什么不提前透露给我,我也好拼命多挖一点。”
那安乐侯气的跳脚。
他董家侯府的封地贫瘠,家族也没什么产业,就靠这封地内的一座小型铜山赚大笔的铜钱。
原本想着慢慢挖,细水长流,给子孙后代留一点家财。
朝廷这一封禁,收入至少斩掉一半。
子孙后代也要吃苦头了。
“这...我也就随便一说,本想着朝廷不会真禁了铜矿,哪里知道皇帝就往心里去了。”
楚天秀讪讪道。
旁边,也不知那位王爷,忽然阴恻恻道:“小昏侯,咱们这大楚皇朝上上下下,吃这碗饭的诸侯、王孙,少说也有上百家,你这可是一口气都得罪光了。
我们这矿都是小钱,皇帝真要收回去,也就算了。毕竟天下都是皇家的,他要收走,我们也没辙。
可是,吴王、楚王这些大诸侯们矿多...他们家大业大,养兵数万,就未必会咽下这口气。”
众王侯们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小昏侯居然向皇帝献策,要割他们的一块大肥肉,他们当然心痛无比。
不过,他们也无需出手对小昏侯如何。
他们毕竟在天子脚下,有朝廷法纪,不敢干出什么大事来。
自然有那些蛮横的诸侯王们,向朝廷抗议,甚至收拾小昏侯。诸侯王们在自家封地,离皇帝远,可没那么多顾忌,指不定派刺客来刺杀小昏侯。
楚天秀不屑的看了众王侯们一眼。
也就是大楚没有禁私铸铜币,放在后世,敢自己造铜币的,早就杀了一片了。
这群家伙,吃的是大楚皇帝的爵饭,现在不让他们私铸铜币了,现在就巴不得诸侯王们出手造反。
朝廷新政,就是一场革命。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革命就是割肉,割这群权贵王侯和门阀的肥肉,让朝廷有更多的钱来干大事。
没有足够的钱财,“以纸代简、兴办一大批新学院、赈灾救灾、挖沟渠灌溉农田、养数十万骑兵.....”这些哪来的钱去做事。
更别提灭诸侯、打匈奴,这两件大事更是耗银无数。
也难怪皇帝,对这群王侯勋贵这么失望,都盯着自己家里的矿不肯松手。
朝廷大事,谁来出钱办?
要是朝廷连铜币都掌控不住,权贵们一个个私铸铜币都查封不了,还搞什么新政革命。
怕诸侯们造反?!
大楚朝廷养的几十万大军,整顿军备,厉兵秣马十年,是用来吃素的?!
大楚的天下不是杀出来的,难道是喝酒吃饭得来的?
想尽一切法子搞钱,这分明是皇帝的意志,不过是借他小昏侯之口说出来而已。
这群王侯冷嘲热讽,在他小昏侯面前横什么!有本事朝皇帝嚷嚷去。
楚天秀想到这里,不由一肚子恼火。
...
等了半响。
皇帝项燕然在众太监、侍卫们的簇拥下,终于来到金銮大殿,在宝座上入座。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众朝臣们沉默了一下,面面相视,没人吭声。
他们几乎都听到了风声,在禁铜币令这件大事面前,其它都是小事,不必急于一时。
“臣有奏,上《禁私铸铜币策》!”
楚天秀站出来,拿出一份奏疏,道:“臣在坊市间,常见各色铜币,有薄有厚,有大有小。
奸商为了牟利,常造又薄、又小铜币,甚至掺杂铁钱、铅钱,每况愈下。以致坊市间的铜币良莠不齐,劣币驱逐良币,令百姓不堪其扰。
为天下计,当由朝廷统一铸造正规铜币,以利天下流通。查封天下铜矿,收归朝廷。不论王侯公孙、诸侯郡国,禁止造币。
为做表率,臣愿意捐献家中铜矿。”
“臣反对!”
“这是朝廷搜刮民脂民膏,与民争利。天下有多少人,靠着铸铜币吃饭。此策一出,百姓皆以为朝廷要搜刮财富,人人自危。人心不安,定然天下动乱!”
“皇上,不可轻信小昏侯之言啊!小昏侯此策,这是要陷害陛下于不义,背上与民争利的骂名!他就是一个昏侯,昏侯之言岂能相信!”
“臣敢断言,若是强行推行此策。天下惶惶,三月之内,定然天下动乱!这罪魁祸首,便是小昏侯!”
“小昏侯,祸国殃民,其心当诛!”
相似小说推荐
-
汉阙 (七月新番) 起点VIP2020-08-01完结 蓦然回首千年,汉家宫阙依旧!时值汉昭帝元凤三年,朝中权臣当道,外有匈奴未灭,丝路不绝如缕...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