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明初当王爷 (渤海郡公)


  他张士诚之一生功过,哪里轮得到朱振来评说?真正能评判的,只有最后登基坐上龙椅的那个人。
  朱振瞅着张士诚亲手推到眼前的茶杯,神情纠结。
  张士诚微微一愣:“为何不饮?”朱振沉吟了一下,盯着那晶莹剔透的白玉茶杯:“再好的茶叶,也是经由人手炒制出来的,期间难免有杂物尘埃沾染,所以只要是炒制出来的茶叶,第一泡都是要倒掉的,
  岳父身为一国之主,身边儿人从未与你提起过吗?”
  他说的有些纠结,实在是不愿给张士诚添堵,更不忍看着一个热爱茶道的老者心灵受到伤害。毕竟一直都喝头泡茶,这真不是一件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
  *****
  直到朱振走了好久,张士诚依旧一脸阴晴不定的跪坐在那里。一个仆人模样的老者弓着腰轻手轻脚的走进来,将一个小巧的瓷罐放在张士诚面前的茶几上,低声道:“王爷,盱眙县伯已然登船,临走之时,说是此次出海携带的茶叶已
  然用尽,唯有这一点剩余,赠送给王爷。等回到海州之后,会安排人稍一些好茶请王爷品尝。”
  说完便垂首立于一旁,等待张士诚的吩咐。
  然则张士诚却一直默然不语,有些失神。
  他还在耿耿于怀自己喝了那么多年头茶的事情。
  自己确实出身贫苦,哪怕是做了王爷,也改变不了身上的那股泥土气息。
  虽然那些文臣在自己面前表现的那么恭敬,但是细节之间,自己表现出来的粗俗,怕是一直被人耻笑吧?
  想想自己身为一国之主,竟然还要外人告诉自己这件事情。
  张士诚如何不感觉到悲愤?
  泥腿子,哪怕做了一国之主,也是泥腿子!
  张士诚的内心忽然变得非常自卑。
  船队启航之后,朱振坐在船舱里琢磨着张士诚此次见他的用意。仔细回忆张士诚的态度以及每一句话语,朱振觉得这老家伙什么也没说,却又什么都说了……
  所有的话语中,似乎都透着一股“暮为田舍翁”的悠然与恬淡。
  更重要的是张士诚的态度,一个执掌东南数省,与天下英雄争雄争霸的人物,如今却表现得犹如乡村匹夫一般和蔼、温柔,没有一丝一毫的霸气侧漏!
  朱振有点明白了。这张士诚该不会是……怕了吧?


第517章 归来
  朱元璋其实眼下面对的压力非常大,东西两方的敌军,不论是张士诚,还是陈友谅都不是他一口气能吃下的。
  其中尤其是陈友谅,简直就是压着朱元璋打,甚至可以说打的朱元璋损兵折将,直接抬不起头来。
  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损失一些知名的战将。应天本身,都产生了对陈友谅的恐惧心里。
  甚至连朱振本身,都认为陈友谅这个人,非常有能力,搁在小说里,那肯定是妥妥的大反派。
  但是眼下不论是国土面积,还是爵位,都比朱元璋要强许多的张士诚却敏锐的发现了不同点。
  那就是东西两方对朱元璋的夹击已经逐渐到达了极限。
  但朱元璋却在战争中越走越强。
  张士诚仔细反思了一番之后,就会发现朱元璋这支力量,与之前自己面对的北元势力,是完全不同的。
  北元看似面积广阔,兵强马壮,甚至还占据着朝廷大义的局面,全天下愿意为大元效死的读书人很多很多。
  但是北元朝廷,上君主不修德政,难以把持朝局,下官员贪腐,不管黎民死活。
  这样的朝廷看似强大,其实只是个空壳子而已,只要有人站出来,就能轻而易举的把他的虚张声势给敲碎。
  而朱元璋就完全不一样了,朱元璋看似没有大肆扩张领土,但是他每得到一块土地,就拼命的去搞建设,恢复民生。
  别的地方,或许难以了解的详细,但是淮安却在很多区域对外面是开放的。
  淮安在朱振的建设下,都成什么样子了?
  可以直接参与国战,一场战斗几乎屠尽了一国的精锐。
  这只是一个行省,若是朱元璋不顾一切代价发动战争,这天下还有谁是他的对手?
  相较之下,不论是自己,还是陈友谅,其实都只是人口多一些,兵员多一些而已,实际上完全不具备持续战争的能力。
  在这场战争中,那是妥妥的越打越弱。
  一旦这个僵局被打破,战争走向拐点,陈友谅覆灭,江南再无朱元璋的敌手,自己该怎么办?
  张家该怎么办?
  若是放在之前,张士诚或许可以高枕无忧,毕竟国土狭小的朱元璋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朱元璋的体量,想要吞并自己,简直是轻而易举。
  甚至不需要朱元璋手下的大军征伐,单凭朱振在安南所表现出来的战斗力来看,淮安一省就可以把自己打的落花流水。
  看似大家都在打仗,但是人家的内功已经修炼到了极致,已经到了一拳就能打死自己的地步了。
  而自己这一边儿,别说是官员堕落腐化,自己也差不了多少。
  他可以很自豪的说,我完全没有底气跟人家打。
  所以张士诚综合考量之后,这才与朱振相见。
  目的就是为了借助朱振之后,向朱元璋表达自己的善意,自己没有心思跟他继续争雄争霸去了,
  至于将来,是继续列土封疆也好,还是入朝为官,成为人质也罢,我张士诚接着就是了。
  真的是聪明人啊!
  朱振自然不会认为张士诚是实在人,能够在乱世之中活到现在,哪个不是心狠手黑之辈。
  这厮说他有心降服于朱元璋可能是真的。
  但是起码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他在前线与朱元璋对抗的士兵,已经非常疲惫了,他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
  他现在非常想将自己从战局里抽出来,让朱元璋一心一意的去打。而朱元璋你说开心也好,不开心也罢,这般两线作战,肯定是他不想看见的,既然张士诚愿意退缩,他不光相信不相信,都肯定会暂时熄火,选择去对付对他压力最大的
  陈友谅。
  只有灭掉了陈友谅,才有可能完全统一江南。
  而这也恰恰是张士诚想要看见的。
  因为陈友谅那里是容易灭掉的,朱元璋跟张士诚打一场,轻一点说自己损兵折将,重一点那就有可能元气大伤。
  而那时候,好一点的时局是自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最差的结局也是自己又读了一段休养生息的机会。
  这个老鬼很聪明啊!
  再次回到淮安。
  已经是秋天了。
  一场秋雨一场凉乃是题中之意。
  岸上一片一片尚未来得及收割的芦苇已然枝叶枯黄,在瑟瑟的秋雨中满目凄凉。湿凉的水汽被秋风迎面吹来,一股阴冷的气息在骨子里引起战栗。
  这就是初冬的江南,阳光明媚时美景处处妩媚嫣然,冷风乍起阴雨绵绵的时候,却有着比之北方冷冽如刀不遑多让的阴冷……
  天黑得很快,在口岸的时候尚能见到两岸的瑟瑟秋景,等进了内河,已然一片昏暗,天地茫茫。
  船队就在阴冷的秋雨中悄然驶入军港,几乎未曾吸引任何注意。
  朱振刚刚登上码头,一身甲胄的朱沐英早已等在那里,上前军礼参拜:“末将见过伯爷。”
  朱振感慨的望望四周夜色中熟悉的景致,感慨道:“总算是回家了,以后本伯绝对再不出海去那么远的地方,谁特么爱去谁去!”
  这年头交通落后,信息不畅,出一趟远门当真如同一场跨国旅行,而朱振这一次一直开着帆船跑了一趟安南国,算起来,比得上后世的一场星际航行了……
  朱沐英恭敬道:“伯爷此行扬威域外,振我国威,正是吾辈军人之无上荣耀。后世史册之上,定有伯爷之名讳彪炳千秋,以供万世敬仰!”
  这是发自肺腑的赞誉。
  军人最大的成就是什么?
  安邦定国,开疆拓土!安南国更是一等的富庶之地,与汉人几百年的争斗毫不相让,彼此攻伐世代不休。可朱振却能在其国都城之侧得到两个优良的港口,等到这消息在国内扩散开,军中谁敢
  不对朱振毕恭毕敬?
  朱振就笑道:“呦呵,几日不见,朱指挥使有长进呐,溜须拍马逢迎上官的本事都学会了,有前途!”
  虎二、盛庸等将官簇拥着朱振,听到打趣朱沐英的话语,都哈哈大笑起来。漂泊半年,一朝脚踏国土,心里无比踏实,情绪都莫名的放松起来。
  朱沐英也笑道:“这要多谢伯爷教诲,您的言传身教,末将受益匪浅呐!”相互打趣一番,朱振伸了个懒腰,看了身后神色疲惫的一众兵将一眼,便说道:“都回去好生歇息一晚,这船上就特么不是人呆的地方,骨头都快散架了!有什么事情明早
  再说,让船上的兵卒也都放松一下。”
  一夜无话,修整了一宿的朱振在起床之后,便晃悠悠便来到县公廨。
  刘家子一向早起,被朱振委以重任之后更是一时一刻不敢懈怠,每日都是早早的来到县公廨处理公务。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