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人也很眼红岛上的紫檀木,就算家族再有钱,也不能无视这样一笔庞大的财富。
但是与淮安掌握的新式火器相比,孰轻孰重他们也分得清,毕竟再多的财富也不可能换取战争的胜利……
因为仆人给小武泣解释了,小武泣这个时候倒是没有犯中二病,很痛快的表示:“完全拥护朱振的决定,承认此岛乃是淮安的属地,并且愿意作为见证人,予以佐证。”
朱振很满意阿拉伯人的知情识趣。
接下来,兴奋不已的水师兵卒便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此岛命名的问题。
不过这也这是一个过程而已,大多数人都认为朱振其实就是在胡闹。您是长官,叫什么名字还不就是您说了算?
最后的结果自然也是以朱振的提议为准——香山岛。
名字确定,水师分出了十几条在风暴中不同程度破损的战舰负责砍伐、运输紫檀木,并且回到朐县之后招募石匠,前来香山岛雕刻石碑。
其余的战船稍作休整之后,继续出发踏上茫茫大海,前往安南。
战船上,闲极无聊的朱振命工匠拿出几根先前随意砍伐的树枝,打磨成一个个小木块,做成了一副军旗。
当然,司令肯定不能叫司令了,要叫总兵。军长要叫指挥使。最后乱七八糟的,千户、百户一大堆,朱振看着这官衔,都觉得脑仁疼,可是这群家伙却玩的非常开心。
大海之上航行是非常单调苦闷的,整天对着茫茫大海对于人的精神是一种残酷的磨砺,神经脆弱一些的人都有可能被憋得发疯……
此时的越南,还叫安南,未来会被朱棣征服,重新回归华夏的怀抱,有一个文雅的称呼,叫交趾。
船队沿着海岸线一直向南,期间靠岸抓了十几个当地的渔民充当向导,然后朱振又根据自己的记忆在海图上划了一片区域,仔细搜寻。
终于在七八天后,找到了一处天然的良港。
即为后世的岘港……船队驶入港内,稍作休整,然后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此处构建一些简易的设施,以供船队的修整补给,另一部分则由朱文昌及两名水师军官率领,继续南下由马六甲进
入印度洋,一路前往阿拉伯麦地那……
朱文昌是朱家作坊里妇人们带过来的子弟,也是朱振诸多亲兵之一。行事风格稳重而又不失进取之心。是朱振着重培养的青年才俊之一。“不要急,别管那些阿拉伯人如何催促,记住你这次的任务最主要的并不是通商,而是锻炼出一支能够适应远洋航海的船队。慢慢走,一边走一边学,要向阿拉伯人多多请
教,论起船只的先进技术,他们不如我们,可论起远洋航行的经验,我们不如他们,不要抹不开面子,要虚心请教,学到身上方是艺!”
临行前,朱文昌听着朱振不厌其烦的叮嘱和教诲,心内感动。
“伯爷放心,小的知道伯爷的志向,定然走一路学一路,以后成为伯爷的爪牙,为伯爷探索这片茫茫的大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朱文昌表忠心,却被朱振一巴掌扇到后脑勺。“什么叫爪牙?老子是大魔王啊!努力吧,未来的史书之上,定然有你的一席之地!记住了,什么都不重要,只有人是最重要的,无论遭遇什么情况,把这些兵卒和船员务
必给本伯活着都带回来!”
“诺!”
朱文昌大声应是,满腔豪情壮志!
一年之前,他还是一个跟着母亲四处瓢泼的小乞丐,谁能想到现在却成为一支船队的统领,将踏上汉人从未到达过的远方?
朱文昌满腔豪情,自己,必将青史留名!
也定然不负伯爷之重托!
他清楚的知道朱振的野心在哪里,伯爷已经当着他的面不知多少次的勾画着由大唐出海一路向东的那条航线,那里是一片广袤无垠的大洋!
但是伯爷也说了,那里有着无数的凶险,踏足那里,便是九死一生。可是在凶险的背后,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前所未见的土地。
那里,有汉人一千年的国运……
国运?
朱文昌就算是做梦的时候,都从来未曾梦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跟“国运”这两个字扯上关系。一千年的国运,将会掌握在自己手上?
那便是死在那片浩瀚的大洋里,又有何妨?
我朱文昌,是为了汉人的前年国运而将生死置于度外,用伯爷的话来说,无论成败,都将是这个民族的英雄……
朱文昌毅然登船,开始他这一趟为了将来横渡大洋做准备的远航。
朱振站在岸边,凝视着远方洁白的船帆渐渐消失在天海之间,心底亦有豪情万丈!只要将来能够到达美洲,只要能有玉米、地瓜这些高产粮食,只要能够获得占城稻,那么汉人的人口将会迎来一个超级爆发,汉人的国度将会成为让全世界称目结舌的超级大国!
第502章 安南
不论是朱元璋本身,还是未来即将成立的大明朝的臣工,他们对于草原民族的仇恨是毋庸置疑的,他们的战略也没有大问题。
因为草原帝国因为战马的机动性,确实是覆灭中原文明的最大威胁。
而以朱振浅薄的历史也知道,满洲的骑兵,给大明最终造成多大的伤害。而大明彻底灭亡之后,百姓们又到底过着何等被奴役的生活。
可朱振觉得,朱元璋的战略从封建王朝的角度来看,确实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从历史长河乃是全球的文明来看,却又太过于狭隘了。
因为这个世界并不紧紧有草原那么简单,还有着无边无际的海洋。
跟草原一样,除却危机之外,海洋之上,还有数之不尽的财富。
朱元璋登基之后,将很多穷山恶水的国家,设为不征之国。
比如东瀛这样子的。可即便是东瀛,也有开采不尽的金矿,所以朱振希望这个时代的精英,这个时代经历过纷飞战火的英杰们,可以不将眼光仅着眼于眼前这一隅之地,而是睁开眼,去看看
这个繁华的世界。
让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夺回草原民族从他们手里夺走的东西,要让他们知道,这个世界还有着很多美好的东西需要他们去争取。
外面的世界很大,我们需要睁开眼睛。
现在外面的世界还很落后,是真真正正的人很傻,但是钱很多。
我们只要努努力,就可以过上之前想都不敢想的日子。必须将这种贪婪的慾望欲望释放出来,将血红的眼珠子盯向这广阔的世界,不要面对异族外邦的时候嘴上挂着仁义道德以和为贵,背地里恨不得将自己同胞的骨髓都给榨
干!
有能耐,你特么出去争、出去抢,而不是一门心思的窝里斗!
别扯什么礼仪之邦,也别扯什么和平相处,只有弱者才会用这种道德层面的理由去标榜自己、去指摘敌人,当国家足够强大的时候,不需要和平!
安南国,是个非常不一般的地方。
这里属于热带区域,热带的季风气候会把湿润和炎热同时带到这片狭长的大陆之上,随着一起到来的,还有茂密的丛林和充沛的降雨。
安南国的水系也非常发达,当然这里的酷热也非常难以忍受。
根据胡家带来的情报,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贸然到达安南,是很难以接受这里的挑战的。
因为这里有铺天盖地的蚊虫,还有数不尽的沼泽和瘴气。
尽管安南国也有着丰富的历史,但是因为这里非常落后,国家的开发程度很低。
而且胡家给出的评估也是可以跟安南贸易,但是轻易不要妄图征途这个国家。
当时元灭宋的时候,不少世家贵族跑到了安南,愤怒的元世祖也曾经妄图征服安南,可是以元朝的强大,依然失败了。
淡然,之所以失败,也是有着其深厚的历史原因。
安南人自己的历史里记载,东汉时期,安南那个时候还叫交趾,汉朝在这里拥有治理他的太守。
可太守不跟不管百姓的死活,在两位天神下凡般姐妹的带领下,发起了起义。
当然,我们汉家史书也有记载,马援平乱。
恰恰从那个时候开始,在安南士人的观念里,就形成了一种观念,那就是中原王朝是一个不可反抗的庞然大物,但他们只在乎奴役和压迫他们。
所以安南国在从东汉至今,一直经历着反抗、起义,镇压这个过程。
而朱振也从张旭那里了解过,大元对于安南的数次征伐,都以失败而告终。
不过,朱振坚信他有更加合适的方式来对待安南。
在抵达安南之后,他并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原地修整,并与当地百姓表达了自己的善意。
对于港湾里突然冒出来的这一支庞大的船队,安南居民的表现很有意思。
最开始的时候是惊慌失措,可以看得到港湾里仅有的几条渔船疯了也似的的拼命摇橹向岸边逃窜,然后奔上岸呼朋引伴就要逃亡。
不跑不行啊,这支船队实在是太庞大了,瞅瞅那遮天蔽日的船帆和林立的桅杆,太吓人了!
可是等到有人认出这是汉人的船队,恐慌就消失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三国有君子 (臊眉耷目) 起点中文VIP2020-08-04完结返回汉未,变成徐州市刺史陶谦的长子,陶商。我爹是讨董诸侯之一,董卓想弄死我和爹。...
-
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起点VIP2020-08-27完结王朝末年,帝国内忧外患,大厦将倾。刘钧穿越而来,身为九位异姓王之一的他,拥有自己的封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