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枭色 (背着家的蜗牛)
- 类型:历史军事
- 作者:背着家的蜗牛
- 入库:04.13
见匍匐了一地的百姓,刘钧道:“吾之子民,请起,今日,朕荣登大宝,宣布的第一件事便是废除天下百姓对官员,对朕的跪拜之礼,朕之子民,可流血,可牺牲,但绝不能做卑微屈膝之人。”
“吾皇万岁!”
百姓们闻言又是高呼一声。
这时候,一个原本跪下的百姓站了起来。
见状,越来越多的百姓站了起来。
只是依旧向刘钧作揖,作为行礼之态。
刘钧点了点头。
经历这些年,景州的科技依旧超然于世界。
但是封建王朝统治下培植的奴性还尚未褪去。
他这么做不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来自当代的思想。
而是为了给百姓们留下一份精神财产。
在以后的年代中,每当学生们读到历史上这一页。
能够明白,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在宁朝建立的第一天便站立起来了。
李然等官员面露微笑,他们早就和刘钧通过气。
知道刘钧会这么做。
而且因为受到刘钧的影响,他们也渐渐明白。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那一套已经不适合新王朝。
他们要建立的这一个新王朝,将要充分在尊重百姓的基础上,发挥百姓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像以前一样仅仅是鱼肉百姓。
在城墙上逗留了一会儿,刘钧在仪仗队的护送下回到王府。
不过,这里已经不是王府,而是皇宫了。
对刘钧来说,他不需要再单独在景阳城建立一个皇宫。
这样太过耗费人力财力。
有这个王府就挺不错。
再说,这个国家的封建时代结束了。
他身为从封建时代过度到近代的人帝王来说,不需要再那么遵守旧时的规制。
进了王府,他在王府后院中同众官员将领见面,接受了他们的恭贺。
同时,宣布了新朝的机构制度。
比如,李然负责的府衙更名为国事院,总理新朝大大小小的政务。
国事院设置宰相,副宰相。
当前,李然为宰相,刘让为副宰,共同治理新朝。
国事院下有工业司,商务司,农业司,财政司,外事司,新闻司,建设司等一众部门。
另外,司法方面建立了监察司,独立于国事院,直接对刘钧负责。
汤舟的飞狐卫正式更名为国安司,负责内外的情报收集与稳定事务。
至于军队方面则没有多大的变动,毕竟因为军事先行。
当前军队的制度已经全面借鉴了当代的经验。
除此之外就是胡为负责的内务司。
主要功能就是为照顾刘钧的衣食住行,以及传递命令。
第一天完成了登基的主要事项后。
第二天,新朝发布了年号——宁朝,承平元年,正式昭告天下。
自此,喧闹的登基大典终于告一段落。
一个新的王朝,宁朝正式诞生。
刘钧登基的消息很快随着商人的流动在东洲大地上传开。
扶余国皇帝拓跋胜第一时间上表恭贺。
如今,摄取了明王和汉王的土地后。
宁朝已经是一个拥有十三个州,人口五千余万的庞大王朝。
加之宁朝恐怖的工业能力,扶余国只能在这样的新王朝面前瑟瑟发抖。
不过对于拓跋胜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坏消息。
因为刘钧越强大,他的地位就越稳固。
然而,对于中原苟延残喘的其他势力来说这就是不同了。
刘钧称帝,意味着平衡被彻底打破了。
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毁灭。
宣州。
萧玉山得知刘钧登基后,整个人瞬间苍老了十岁一般。
剧烈地咳嗽了数声,他道:“东瀛二十万大军须臾间飞灰湮灭,足以看出刘钧军队的实力,这些年,他的军队不但没有衰弱,反而越来越强了。”
萧谷一脸颓然,他道:“当下,刘钧占据十三州之地,实力最为雄厚,我们是万万敌不过他的,父皇,这可如何是好?”
萧玉山沉默半晌,道:“明王这个蠢货,招来了东瀛人,给了刘钧出兵的借口。”
想了想,他道:“登基后,刘钧定然要一统中原,只是我们也不能这么坐以待毙,你立刻差人前往晋州,当前,唯有联手方可与刘钧一战。”
萧谷点了点头。
以前,他们与晋王水火不容。
但现在,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敌人。
于此同时,晋王得知这个消息后同样派人前往宣州,联络萧玉山。
他们两人联手,便拥有半壁江山,加上多斯国的帮助,未必不能与刘钧一战。
刘钧登基带来的蝴蝶效应,在中原大地上蔓延着。
各色消息不断飘入景阳城,被送到刘钧的府邸中。
“陛下,萧玉山和晋王欲联手欲我们相抗,当前应集中兵力一举灭掉他们,中原之地便尽可得也。”
刘钧登基后,苏缙和薛常青都回来了。
按照刘钧的命令中止了征战的步伐。
为的便是看看各方反应。
刘钧点了点头,东瀛人被消灭后,在南方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军事压力。
留下一个军就足够了。
于是他对薛常青道:“既然如此,你们合兵一处,用八个军灭掉他们。”
按照刘钧的想法,南方留下一个军就足够了,景州再留下一个军负责保卫。
剩下的八个军尽可出击,他相信三十二万人的大军,对萧玉山和晋王足以形成摧枯拉朽的优势。
第231章 大战
承平元年一月十二日。
经过周密的计划,薛常青和苏缙率领大军出征。
其中薛常青率领两个军八万人从梁州进入陈州,直接进逼宣州大梁城。
苏缙统领六个军二十四万人进逼晋州。
汤舟国安司得到情报,萧玉山派遣三十万大军与靖王合兵一处,欲发兵东进。
同时,晋王向多斯求助,得到多斯国十万步兵,六万骑兵支援。
加上晋王的四十万大军,三方几乎九十万大军向景州进发。
当前已出晋州,抵达灵州中部。
分析了此番态势后,刘钧才让薛常青南下,一路直接消灭萧玉山的势力。
而苏缙则负责主要的进攻方向。
七日后。
薛常青领兵抵达了陈州青云关。
这是从陈州通往宣州的必经之路。
而青云关因为是宣州门户,城高墙厚,一向易守难攻。
只是对如今的宁朝军队来说,现在一切城墙都不是问题了。
集中了军中的所有火炮。
薛常青对青云关进行了连续三天的炮击。
这座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关隘,在猛烈的炮火中轰然倒下。
接下来,机枪小组在士兵的保护下爬上城墙,将机枪架在了制高点,对准关隘内的萧家军队猛烈开火。
对萧家军来说,他们见到最厉害的武器便是景州的火绳枪和火炮。
何曾见过这种恐怖的武器。
试图夺回关隘的萧家士兵在机枪的扫射下一片片倒下。
在宁朝军队面前,他很快陷入了绝望。
而且,这些年景州的宣传早已深入人心。
寻常士兵们当兵不过是为养家糊口。
且这些年诸方征战不止,天下思安。
又因战事频繁,诸方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所有,面对这种送死的占据,萧家军很快陷入了崩溃。
只是一日的时间,薛常青便控制了青云关。
青云关失陷的消息,和宁朝恐怖武器的消息几乎同时传到了大梁城中。
萧玉山这时才意识到他严重低估了刘钧的实力。
书房中,他瘫坐在椅子上,久久无言。
现在做什么都是徒劳了。
宁朝大将薛常青能够一日攻下青云关。
不出五日,他的大军便会来到大梁城脚下。
“收拾,收拾,我们前往大楚。”萧玉山微微叹了口气。
留在大梁城,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俘虏,成为刘钧的阶下囚。
与其如此,他不如携带财富前往大楚。
这几年,他心中一直不安。
所以在大楚为自己准备了后路。
“是,父皇。”萧谷忙退了出去,吩咐宫人收拾财宝,暗中运往大楚。
至于那随晋王出征的三十万萧家军,他也管不着了。
还是他们萧家人的命最重要。
三天后,一切收拾妥当。
萧玉山和萧谷带着家人在骑兵的保护下离开了大梁城。
狼狈逃往大楚。
他们走后的第二天,薛常青便抵达了大梁城外。
此时,这座城池竟然城门大开。
不过,他对此事并不惊讶。
因为国安司在城内的细作已经带来消息,萧玉山及其家人逃走了。
如今,大梁城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不设防的城池而已。
“这就是大梁城啊。”薛常青感慨了一句,接着下令大军入城。
在萧玉山逃走后,大梁城内的军队就各自解散了。
不少精明的将领和官员第一时间找到了薛常青。
这些将领和官员都是国安司这些年收买的人,为景州提供情报。
相似小说推荐
-
明朝富家子 (星辰玖) 起点VIP2020-05-28完结穷逼杨轻风出现意外穿越到大明嘉靖年间,变成泉州府最有钱的人惠安李家的长子嫡孙杨聪...
-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起点VIP2020-05-28完结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 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