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让贺珍以及汉中守军震惊的则是矿徒兵的队列,此时南郑一带正是夏雨连绵的地方,城外山道皆泥泞不堪,雨水滂沱。可是那些矿徒兵立定队列,整然地在大雨中行军,没有发出一点噪音,队形也丝毫不受影响。
苗里琛头上戴着一顶防雨水的竹斗笠,在雨中慢慢走到汉中城门前,对着在城楼中躲雨的贺珍淡淡地说:
“贺将军,后续还有一些楚兵将赴汉中增援,你们不要惊慌。”
贺珍是知兵之人,只是简单一睹,就知道了楚闯兵马的精悍绝伦之处。他心里又震惊又觉得可笑,即便没有自己诱杀党孟安、郭登先两个叛将,就凭他们两人,夺取汉中以后难道还能抵挡住苗里琛的矿徒兵吗?
不过苗里琛不惜只带少数精兵先行赶来汉中,大概也是害怕自己不能控制汉中局势,甚至也可能是在担心自己会不会也趁着大顺内部混乱的时机,起兵叛变……
贺珍苦笑着说:“苗帅来得好快,城中叛将已被我诛杀,但还有不少叛兵人心未定。援军这时到达,对安定人心有莫大的好处。现在大雨滂沱,让郧阳援兵将士们受了风寒可不好,苗帅快带兵入城休整吧?”
苗里琛点了一下头后,轻轻挥手,他身后的千余矿徒兵就整齐划一地步入汉中城里去。贺珍看他们入城时还留兵在城门处,眼皮又是一跳,知道苗里琛对自己并没有多少信任可言。
他自己在心里也叹了一口气,毕竟关中大乱,诸将自相攻伐,此前李自成招降的明朝旧将也好,在大顺治下享受到安定秩序的官绅也好,都纷纷起兵掀起了如火如荼的大叛乱,这种情况之下,也无怪乎苗里琛要多长几个小心眼,在增援汉中的同时,也做好防备汉中的工作。
人心叵测啊!
汉中据守川陕之间,位置极重要。虽然张献忠是李自成的老朋友,但是八大王如今已经在成都拥立明朝的桂王朱由榔称帝,建立了一个被一般明朝官绅所痛斥的“西明伪朝”,同样成为了大顺的敌人和对手。
贺珍估计杨承祖暂时还无力派兵南下攻击汉中,他们真正需要防备的敌人,或许还是张献忠了。
“张献忠据成都,自号伪天王,又分置东西南北翼等五王名目,假借明朝宗室桂王朱由榔的名义,收编了杨展、曾英、朱化龙等明朝将佐兵力,称雄川中。八大王近闻我朝于获鹿受挫以后,据说便日日治谷练兵,准备侵攻关中。
苗帅,现今北面关中骚然,南面西军又虎视眈眈。汉中兵力,即合苗帅之兵,亦只有几千战兵。自保尚谈困难,进取更加不足,还是要待楚兵至后,方能大举呀。”
其实名义上来讲,贺珍身为李过所封的大顺汉中制将军,地位并不在苗里琛之下。而且他刚刚平定党孟安、郭登先的叛乱,威望正隆,本无必要对待手上只有千余矿徒兵的苗里琛如此卑辞。
但是贺珍心知肚明,苗里琛乃晋王李来亨的心腹亲信,和自己这种降将的地位绝然不同。
如今大顺内部的权力结构,即便是贺珍这样的外围将领,也看得十分清楚了。在李自成刚刚开国称帝时,大顺内部以牛金星为首的“举人党”、以宋企郊和巩焴为首的“进士党”,这班文臣现在看来地位其实无足轻重。
即便牛金星与田见秀文武结合,相比李过、李来亨父子这一派力量也相距甚远。此前湖广方面从襄阳往汉中调来粮食二万石时,贺珍就已经深切感受到了李来亨在湖广后方的潜实力是多么雄厚。
更何况现在李过已经自号监国,想来称帝也只是时间问题。那么李来亨名为晋王,实际已经是抚军太子的地位。
苗里琛身为太子亲信,贺珍当然要对他曲意结交了。
苗里琛是个老实厚道的人,他看贺珍如此逢迎,明白其用意,也只是随意地笑了笑说:
“贺将军乃一方制帅,与我军阶等夷,没必要称我为苗帅。
将军说得不错,西军有侵扰汉中之忧。但是关中是我大顺重点经略的地方,人力物力也不是小小的汉中可比。
将军如果不愿意舍弃汉中汛地,随我一起北上平定长安之乱,便自留汉中,由我一军北上平叛便好。”
贺珍心里多少还是将汉中视为自己的个人地盘,不愿意轻易离开。何况关中局势动荡,在他看来还不如先在汉中以防守西军的名义,坐观局势发展,等到杨承祖露出破绽以后再行北上。
可苗里琛的话贺珍也不便于反对,他心中正苦恼如何应付苗里琛的时候,定军山的探骑却奔回汉中,送来了一条至关重要的军情。
“伪西明军已遣翼王王光恩、督师辅臣樊一蘅领兵五万人来寇汉中,西兵已出剑门关,来势汹汹,将犯我之西陲。”
张献忠的动作竟然这样快!
贺珍心中先是一惊,继而又是一喜。从时间上来看,张献忠现在应该还没有获得关中大乱的消息才对,贺珍估计西明军应该是在收到顺军获鹿之败、李自成牺牲的消息以后,就在酝酿筹划北伐,只是此时恰好在关中骚然的时机上正式出兵。
贺珍既对西明军的来势汹汹感到震惊,又觉得自己有了不去陕西搅混水的好借口。
果然,苗里琛听到这条紧急军情以后,脸色同样大变。五万人可不是说着玩的力量,而且张献忠现在的兵马,恐怕还不止于,即便他要维持对巴蜀各地的统治,还要留兵云贵一带防备明军,可大西军全力以赴,即便以十万大军出剑门关,都并非不可能之事。
苗里琛看着贺珍,沉声道:“五万西兵寇关,贺将军,看来我们只能弃守汉中北上了。”
“啊?”
贺珍赶紧劝说道:
“不、不、不,苗帅,并非如此,并非如此的。西兵号称五万人马,实际上未必真有五万。自我驻军汉中以后,就时常派人南下入蜀暗访西明国情,据我所知,此翼王王光恩与张献忠并非一路人马,樊一蘅则是我以前的一位上峰。
张献忠如此布置,不派遣东王孙可望、北王李定国、锦江侯曾英、华阳伯杨展等川中有名战将来同我朝作战,反而以一个王光恩为主帅,又以一个手头没有多少兵马,只是和我有些旧交情的樊一蘅为督师。
我看张献忠并没有多大决心强攻汉中,这五万兵马估计充数的多,精锐的少。他大概是打了虚张声势,再让樊一蘅来招降我的盘算吧!
苗帅愿意听我一策的话,我可为大顺尽破此西寇!”
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卫晋王妃
夕阳余晖中,顺军残破的旗帜为狂风吹拂,翻卷不止,好像是衣袖在空中飘荡一般,空使人感到凄凄冷冷。
前方隐约传来战马的嘶鸣、剑戟的撞击、枪炮的轰鸣,许多血肉之躯正在前方拼命杀戮。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即便不是亲朋好友,也是许多年的同袍手足,在过去的许多年里,他们跟随着罗汝才、罗颜清、杨承祖,横行天下,在今天,他们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去追随谁了。
罗颜清穿着厚厚的铁甲,将她即便身孕数月依旧十分曼妙的身材完全遮掩起来。只是罗颜清没有戴头盔,她的发髻微微散开,任长发在西风中不住飘扬,也让她那张为曹营将士们熟知的面孔,展露在战场上所有人的面前。
“杨承祖谋害南阳王,起兵谋逆,罪在不赦。大顺只诛杨承祖一人,献其首级者封侯爵、赐万金,其余从众,借我曹营旧部,只是为杨贼蛊惑,并无一罪可言,幡然悔悟,临阵起义,当在此时!”
长安城附近的遗台故垒,烽烟未尽。两支大军各据鹿台、高陵之间,针锋相对,赵应元带着一群嗓门极大的力士,又将罗颜清的话在阵前大声重复了一遍。
但是不久,鹿台下的叛军兵力比大顺军更多,杨承祖本人亦在阵中。他被罗颜清的突然袭击打得十分狼狈,急匆匆带着一支轻骑从鄜州赶回长安,调集守军出城迎敌。
罗颜清则带着马进忠、赵应元二人,轻兵出潼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叛军反应过来潼关已经被顺军夺回以前,就打出了曹营罗颜清的旗号,连克华阴、华州、渭南,直逼临潼城下,以破竹之势,震撼关中。
彼时杨承祖还在带兵围攻延安,长安一带只有吉珪督率着高汝利和武大定两部降将防守。罗颜清虽然也只有数千兵力,可在她狂飙猛进、一往无前的气势下,就让人觉得顺军兵力必定十分雄厚,否则怎么敢于如此大胆出击?
吉珪虽然跟着罗汝才打了许多年的仗,但他精通阴谋、善于筹划,却不擅长统率兵马和临阵指挥。面对咄咄逼人攻入关中的罗颜清,吉珪不敢出兵迎敌,只能令高汝利和武大定两部退守骊山一线,等待杨承祖从延安南下救援。
叛军人心本就不稳,现在既受到大顺军的猛烈反攻,又受到罗颜清这位曹营大小姐的招抚劝降,一时间长安动摇,城内相继有曹营军官出城逃入顺军营中。
吉珪为此严加戒备,关闭长安全部城门,又以保甲之制控制全城市民,可也无法制止住曹兵人心的向背之势。
相似小说推荐
-
崇祯窃听系统 (叫天) 起点VIP2020-05-28完结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 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
-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起点VIP2020-05-31完结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