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貌似是在解释为什么无缘无故对胡宗宪这么亲热,胡宗宪听了,却是暗自咋舌不已。
锦衣卫里面谁不知道陆松啊,人家可是兴献王府的旧臣,而且,陆松的夫人李氏还是当今皇上的奶娘,皇上对陆家人那简直跟对自家人一样。
这杨聪,真是牛逼大发了,竟然跟陆松的女儿定下了亲事。
至此,胡宗宪便已暗自下定决心,再怎么滴,那也得跟着杨聪混,这家伙前途简直无可限量啊!
杨聪见他意动了,连忙趁机表示,大家既然这么投缘,不若一起赴金陵赶考,并表示沿途食宿他包了。
胡宗宪自然是欣然应了。
他为了表示自己不是白吃白喝,还特意跟杨聪显摆了一下自己对金陵城形势的了解。
传闻,这会儿金陵城里最牛逼的不是吏部尚书张邦奇,也不是那什么兵部尚书又或是镇守太监,而是礼部尚书严嵩。
传闻,严嵩这个人很不简单,凡是跟其作对的,没一个有好下场。
他这意思,大致是让杨聪小心点,毕竟先前他就得罪了礼部主事的儿子。
杨聪当然知道严嵩不简单,这家伙太不简单了,在历史上那都是出了名的,当然,都是些污名。
不过,越是这种人,就越要小心提防。
有句俗话叫“宁可得罪君子,不可招惹小人。”因为君子有时候还跟你讲讲道理,小人压根就不讲道理,只会耍阴招,这家伙,严嵩可是千古闻名的小人,不得不防啊!
第五章 朝堂轶事
胡宗宪就是绩溪人,家里离新安驿站也就二十多里,步行的话着实需要一两个时辰,不过,骑马的话也就一两刻钟的事。
当天晚上,杨聪便借了他一匹马,让他回家好好准备一番,第二天一早还不到卯时,胡宗宪便背着他的破书箱和一包行礼跑过来了。
一行人坐着马车,骑着骏马,出了徽州府,又经过宁国府,不出十天,便来到了应天府金陵城。
金陵城,也就是大明两京十三省里面的南京,其规模,相当之大,传闻,金陵城的城墙差不多有百里长,人口更是不下百万,乃是天下数一数二的大城。
传说中的金陵城啊,杨聪心中着实有些向往,一行人离金陵城还有十余里呢,他便频频将头升出马车外面,不住往前张望。
终于,远远的地平线上缓缓升起一排方齿状的箭垛,前面就是南都金陵城了。
这金陵城的城墙真的好长啊,这么远的距离竟然看不到两头的边际,这南面的城墙最少也有二十多里长!
杨聪原本还担心他带这么多全副武装的护卫进城有点麻烦,却不曾想,公文一递上去,守城的士卒竟然什么都没检查便放他们进城了。
其实,这一点都不奇怪,因为金陵城都一百多年未曾遭遇兵灾了,防范自然不会有多严密,而且,他还有王栋签署的公文,这年头,文官可比武将权力大的多,四品的参议,几个守城的屯卫怎敢去招惹。
一行人就这么从外城大安德门进入金陵城内,这外城管的还不是很严,骑马坐车还是可以的,只要不打马狂奔便成,众人沿安德门大街前行不几里,便来到了杨聪事先定下的住处大报恩寺。
这大报恩寺乃是成祖迁都之时为报先帝和马皇后养育之恩而建,督造太监就是有名的三宝太监郑和。
大报恩寺的建造,共计耗时十九年,征调各类匠户超过十万,耗费钱粮合计约二百五十余万两,占地约九千亩,乃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寺,其僧舍数量也多到恐怖,住进去数千人也不成问题。
杨聪租下了一个较大的三进院落,安排一行人住下之后,便开始拜访金陵城里面能扯的上关系的大佬了。
不过,他这拜访并不是直接登堂入室,跟主人把酒言欢,因为他还没这资格,至少这会儿还没有。
他拜访的方式也就是将拜帖、礼物和相关推荐人的信件亲自送到人家府邸的门房,并留下自己的住址,至于人家见不见自己,又或什么时候见自己,那还得看人家的意思。
他这次拜访的对象也不光是阳明一脉的三位大佬,还有一位身份也不比阳明一脉的三位大佬差,这位就是大明魏国公徐鹏举。
这魏国公徐鹏举是他爷爷杨荣让他来拜会的,当初,他爷爷杨荣之所以能搞到盐引就是多方托关系请魏国公徐鹏举发的话。
当然,像魏国公这样的顶级勋贵并不是他这种小秀才能见着的,甚至连他爷爷杨荣都没见过徐鹏举,当初他爷爷也就是求到了人家一句话而已。
这次,他说白了就是给人来送礼的,有机会就给人家送份厚礼,以保证自家的盐引份额,仅此而已,至于见魏国公徐鹏举,他想都没想过。
这拜帖投出去之后,没过几日,国子监祭酒邹守益、礼部左侍郎湛若水、吏部尚书张邦奇,甚至包括魏国公徐鹏举都令人来传了话,这几人的回复大致都差不多,就是拜帖收到了,不过,公务实在繁忙,没时间接见,望他好好温习,争取乡试中举云云。
他们的意思大抵都差不多,简单来说就是,行了,我知道你来金陵了,有事的话可以来找我,没事的话,你就好好读你的书吧。
这结果也在他的意料之中,毕竟这些人都是达官显要,不可能专门抽时间来见他这个秀才,能给个回复就算是很给面子了。
投完拜帖之后,他便没什么事了,这乡试时间也近了,他干脆买一堆乡试和会试精选文章集注,每日与俞大猷、胡宗宪等人一起研读起来。
原本他还想去体会一番秦淮风月的,但因为严嵩的关系他还是放弃了,逛这些地方,最是容易出事,特别是人家想找你麻烦的时候,随意都能找出一堆理由来收拾你,他可是把人家礼部主事何迁的儿子给得罪了,为了避免麻烦,还是不要去的好。
不过,他也没有吓的连门都不敢出,每天晚上他还是带着俞大猷等人去城中的酒楼和茶肆,品味一下金陵特色美食,好好放松一番。
他之所以出去吃饭倒不是因为吃不惯素食,他主要还是想了解一下当前的时事,这酒楼和茶肆原本就是老百姓休闲聊天的场所,而且这会儿赶考的秀才多如牛毛,这些人也最是喜欢谈论朝堂大事,很多事,都不用他打听,光坐那里听一听便能了解个大概。
没过几天,他便对这会儿的朝堂形势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会儿朝堂之上掌权的据说是所谓“皇党”,也就是嘉靖初期在大礼议争端中帮嘉靖对抗杨廷和、毛澄和杨一清等一干正德旧臣的“忠义之士”。
这“皇党”之中最有名的就是当朝首辅张璁张孚敬了,另外还有大学士桂萼、方献夫,礼部尚书夏言,吏部尚书霍韬,太常寺卿彭泽等都是“皇党”中坚。
不过,这张孚敬已然不行了,他甚至都开始提出辞呈了,皇上大致是想按惯例拒绝三次再同意,据说,张孚敬第一次辞呈之后皇上不准,他已经第二次提出辞呈了,也就是说,张孚敬下台也就是这几个月的事。
而最有望继张孚敬出任内阁首辅的,据说是礼部尚书夏言,这夏言也不简单,因为其乡党遍布整个朝堂,势大的很,像南京礼部尚书严嵩就是其乡党。
这会儿就有很多考生在议论,要利用这次乡试的机会拜入严嵩门下,以借其势力。
至于阳明一脉,这会儿混的其实并不好,因为大礼议之争中王守仁曾批评过张孚敬,从而得罪了这位皇党大佬,所以,张孚敬和阳明一脉的关系相当糟糕,这也是邹守益、湛若水、张邦奇等阳明一脉的大佬被挤到南京来的原因,张孚敬就是要把他们谪离权力中心。
杨聪听了这些传闻,心里可谓五味杂陈。
原来,这夏言和严嵩本就是皇党,难怪嘉靖对严嵩一再宽容忍让,看样子,这严嵩是真不能得罪啊,至少,现在,严嵩要捏死他就跟玩一样。
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个方便
杨聪了解了朝堂的大致情况之后,行事更为小心了,白天,他基本都窝在租住的院子里和众人一起温习功课,晚上他也是匆匆去外面的酒楼吃顿饭就回来了,甚至茶肆都很少去了。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他不想去招惹是非,这是非却偏偏找上门来,眼看着离乡试就几天了,竟然有人跑大报恩寺找他来了。
这天上午,他与俞大猷、胡宗宪等人研讨了一番,正准备做一篇时务策呢,外面护卫却突然来报,有礼部衙役在门外相候,指名要见他。
这个时候,礼部衙役来找他是为了什么事呢?
他真有点莫名其妙,不过,他也不敢不见,毕竟这乡试是礼部主持的,得罪礼部的人可不是什么好事,原本他就有点后悔得罪了礼部主事何迁的儿子,这会儿再把礼部衙役给得罪了,那就真有点狂妄了。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人家如果猛不丁给你来双小鞋,绝对能把你整的寸步难行。
他想了想,干脆命人取了个十两的银锭子踹怀里,然后便坐在迎客大堂中候着。
不一会儿,一个五短身材,贼眉鼠目的中年汉子便疾步走进来殷勤的拱手作揖道:“小人张平参见杨公子。”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起点VIP2020-05-31完结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
-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纵横VIP2020-03-30完结没落王侯世子徐子先重生于王朝末世,奋而自救,最终临大位,成魏主。后世记,大魏之主的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