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他不但生出了一统九州的野望,甚至还想凭借一千门铁炮之助征讨四国,征讨本州,称霸整个东瀛!
可惜,汪直压根就不可能卖给他一千门火炮,因为这与杨聪定下的策略不符。
杨聪可不是真要助大友氏一统九州,只是九州三大豪族里面大友氏的实力最弱,所以,他才让汪直先来找大友氏关说,卖点铁炮给大友氏,让大友氏慢慢便强,等到大友氏的实力超过了龙造寺氏和岛津氏,他又会让汪直去联络最弱的一家,以各种借口将铁炮卖给人家。
当然,也有可能龙造寺氏和岛津氏一旦被大友氏给打得找不着北了便会主动来找汪直求购铁炮,那就更简单了,只要顺水推舟,随便找个借口卖点铁炮给人家,让人家能顶住其他两家便成。
总之,他的策略就是谁弱就帮谁,让他们三家没完没了的打下去!
一千门铁炮,汪直的确能想办法整过来,但是,他却假装为难道:“这个,我们家主那里可没这么多存货,如果你想要的话,我们可以想办法给你去弄,不过,这次我们只能卖两百门给你,因为我们手里就这么多存货。”
大友宗麟原本是想掏出血本来,一次买上一千门铁炮,增强自己实力,先收复肥后国,再灭掉龙造寺氏和岛津氏。
这样一来,他不但不会亏本,还能大赚一笔,毕竟龙造寺氏和岛津氏那也是延续百年以上的豪族,手里的银子绝对不止一百万两,就算他们把银子全藏起来了也没关系,只要拿下整个九州,还怕挖不到一百多万两银子吗,挖出个上千万两来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可惜,大明太师才能弄来两百门铁炮。
两百门,才二十四万两,跟一百多万两比起来可是少多了,但是,他却一点都不高兴,因为他在乎的根本就不是银子,而是实力,有了实力之后,那银子还不是哗哗的来。
他有些不甘心道:“真的只有两百门吗,麻烦你去跟贵家主说说,我可以出更多的银子,只要能买到这种铁炮两千两我都可以出。”
晕,东瀛这帮诸侯还真有钱啊,可惜,有钱也没用,这一次就只卖给你两百门,至于坐地起价,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
汪直毫不犹豫的摇头道:“名主阁下,我们真只有这么多库存了,你要是想要,我们以后再想办法,这次是真没办法了,你也知道,铸造火炮是相当费时间的,一时半会我们家主也弄不来上千门火炮啊。”
这话他倒是信的,因为他们大友氏费了这么多年还没铸出一门铁炮来呢。
他们之所以铸不出铁炮,并不是说他们太蠢,照葫芦画瓢都不会,主要铸造铁炮对技术要求太高了,他们没这技术。
铁炮可不是随便拿点铁矿石一烧融然后倒沙模里面便完事了,要这么简单的话,随便拉个铁匠来就会铸造铁炮。
问题这样铸出来的铁炮压根就不能用啊,因为强度太差了,他们也不是没试过,每次铸出来的铁炮外形都跟人家的差不多,但是,火药和炮弹塞进去,一点火,“轰”的一声,炮弹是没飞出去多远,炮管的碎片却飞出去老远,要是有人在旁边,不被飞射的碎片给砸死就算不错了。
如果用大明的技术术语来说,这就是典型的炸膛,至于炸膛的原因,不但跟炮管的材料有关,还跟炮管和炮弹的加工精度有关,这些都得慢慢摸索。
大明铸造火炮那可是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些“技术难关”自然是早就攻克了,东瀛各路诸侯却没有几个能攻克这些难关的,因为铁炮才传入东瀛十多年时间,他们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摸索,去试验。
总之,这会儿在东瀛,铸造铁炮还是门相当高深的技术,至于效率什么的,那自然是低的离谱,大友宗麟就下意识认为,大明一年能铸造出两百门铁炮就算不错了。
人家没有存货,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他只能无奈的叹息道:“那行吧,这两百门铁炮我要了,另外,还请贵家主帮帮忙,多给我们弄些铁炮过来,至于银子,压根就不是问题,两千两一门都没问题,我可不是跟你开玩笑的。”
汪直心中暗笑,表面上却是装作郑重道:“好,这个我会跟我们家主说的,还有件事,你可得注意了,这炮弹,你们可不能自己胡乱造出来就往里塞,如果尺寸不合适,那也是很容易炸膛的,要是你们炮弹用完了,可以跟我们买,这个我们还是有很多的。”
大友宗麟闻言,不由吓了一跳,还好还好,汪直提醒他了,要不然,他还真会让手下人去铸造炮弹,毕竟,这炮弹一打出去可就变形了,不能用了,这点他还是知道的。
没想到,这炮弹不合适也会炸膛,到时候,损失一千多两是小事,两百门铁炮全炸膛了可就麻烦了,他又拿什么去收复肥后国,他又那什么去跟龙造寺氏和岛津氏抗衡!
他连忙点头道:“好好好,我知道了,对了,你们炮弹卖多少钱一枚啊。”
汪直大言不惭道:“这个便宜,十两银子一枚,你想要多少?”
十枚炮弹的造价估计都不到一两银子,他竟然一开口就是十两一枚,这家伙,还真是黑啊。
大友宗麟可不知道这家伙在黑他,他大概估算了一下,随即豪爽道:“那就先来一万枚吧。”
这家伙,那也是典型的人傻钱多,一万枚炮弹,那可是十万两银子!
第一六三章 九州征讨
大明朝的效率还真不是一般的高,大友宗麟这边刚把三十多万两银子准备好,那边汪直就已经将铁炮、炮弹和附赠的火药给他送过来了。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大友宗麟很快便拥有了两百门崭新的铁炮。
那么,他是不是就可以凭借这些铁炮四处征讨,一统九州了呢?
当然没这么简单,先不说这两百门铁炮够不够他称霸九州,他手底下的人会不会操作这些铁炮还是个问题呢。
这铁炮传入东瀛可没多长时间,东瀛各路诸侯不但会铸造铁炮的没几家,就连会操控铁炮的人都没多少。
丰后大友氏本就铸不出铁炮来,大友宗麟手底下自然没有会操控铁炮的老手。
为此,他还专门找汪直帮忙,请汪直给他派些熟练的炮手过来,教他手底下人操控铁炮。
汪直也不含糊,当即便给他派来了一小队,十个熟练的炮手,帮他操练手下人马。
这一下,西山城外可热闹了,每天从早到晚都是隆隆的炮声,几乎都没怎么间断过。
大友宗麟按汪直的指导足足招来了一千名机灵的步卒,五个人一组,分成两百组,分别操控两百门铁炮。
这铁炮操控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如果是从没接触过火炮的新手,最起码那也得亲身实践,开过几炮之后才能勉强掌握铁炮操控的基本技巧。
于是乎,几炮下去,随着火炮附赠而来的十枚炮弹便消耗的差不多了。
当然,大友宗麟不在乎这点钱,也不在乎这点炮弹,他还额外订购了一万发炮弹呢,一万发炮弹不够,再来一万发便是了。
他手底下人对火炮的操控是越来越熟练的,但是,他们很快又发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火炮的固定和移动实在是太麻烦了。
汪直可没给他们配炮车,就算配了炮车,他们也没这么多战马来拉不是。
这铁炮可不是往地上一摆便能开火的,最起码也得先固定住那才能开炮,要不然,“轰”的一声,炮弹是飞前面去了,铁炮也会随之往后飞出去。
操练的时候,他们还可以想点办法,在地上挖个坑然后再将长枪的杆子穿过炮耳,钉到地上,用以固定铁炮,打仗的时候那可就不行了,因为铁炮要随着大军移动啊,难道每跑到一个地方再临时挖坑吗?
这点其实杨聪早就给他们考虑到了,没炮车,没关系啊,大明有专门特制的炮架,一百两银子一副,虽说主体结构是木头的,铁炮固定的地方却也有几个小巧精致的铁销和铁箍,既美观又耐用,而且四个人便可以轻轻松松连铁炮带炮架一起抬着走。
这东西好啊,大友宗麟自然是毫不犹豫的买了两百套,这一下,大明的木匠又有活干了,不到一两的成本,直接卖一百两一套,简直是暴利啊!
就这样,折腾了将近一个月,一千名炮手终于操练的差不多了,大友宗麟也集结了万余人马,大友氏的九州征讨终于拉开了序幕。
第一个目标,征讨肥后国的叛逆,也就是他的亲叔叔菊池义武。
话说他亲叔叔为什么叫菊池义武而不叫大友什么什么呢?
东瀛的姓氏虽然比较奇怪,那也是姓氏啊,一个家族,亲叔侄,为什么姓氏都不一样呢?
这个问题,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还有待考究,其实,一般东瀛人也跟大明人差不多,直系血亲姓氏都是一样的,但是,也存在一些特殊的情况。
就好比东瀛历史上有名的丰臣秀吉,这家伙原本可不叫丰臣秀吉。
丰臣秀吉原名木下藤吉郎,他的父亲是织田氏手底下的足轻,也就是下级武士头子,名叫木下弥又卫门,也就是说,丰臣秀吉原来是姓木下的,只是他成为关白之后才被赐予了新的姓氏,丰臣。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起点VIP2020-05-31完结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
-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纵横VIP2020-03-30完结没落王侯世子徐子先重生于王朝末世,奋而自救,最终临大位,成魏主。后世记,大魏之主的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