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大山这个气啊,你他吗还能更无耻一点不,随便找个阿猫阿狗充当人证也行吗?
他很干脆的道:“大人,下官根本不认识此人,您为何让这种人在此胡说八道?”
杨聪没尿他,反而问赵六道:“你说你认识屠大山,可是胡说八道?”
赵六连忙解释道:“不是啊,大人,小人也是鄞县人啊,跟屠府就隔了几条街,怎么可能不认识屠大山屠大人呢。”
这意思,应该是他认识屠大山,屠大山不一定认识他。
不过,这就够了。
杨聪又转头问屠大山道:“人证物证俱全,你还有什么话说?”
什么话都让你说了,我说尼玛啊!
想让他认罪,那是不可能的。
他干脆梗着脖子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大人执意要治下官的罪,下官无话可说。不过,公道自在人心,下官相信,内阁首辅严大人如果知道了此事,一定会为下官主持公道的。”
这家伙,又把严嵩给抬出来了,严嵩真的会为他“主持公道”吗?
第四十二章 棋子
杨聪这案子审得,貌似有点过于勉强了,什么人证和物证,都有点牵强附会的感觉,以他罗列出来的理由,要惩治一个当朝的正三品大员,真的有点勉强。
至少,在场的几个官场老油子都看出来了,他这是在刻意收拾屠大山或者说宁波屠氏呢,从人证和物证来说,除了龙江船厂那一段,其他的,着实没多大说服力。
他们都知道,海商豪门,宁波屠氏,的确跟海盗和倭寇有牵连,但是,杨聪罗列的这些证供,要定人家的罪,真的不够。
那么,杨聪又是怎么想的呢?
他这么匆匆忙忙的逮住谢世贤一通审,紧接着又借机抓住屠大山一通问,难道就是为了恶心严嵩一下吗?
当然不是,他可是真准备收拾余姚谢氏和宁波屠氏。
至于人证、物证、供词什么的,那着实是漏洞百出,牵强附会。
但是,他却认为,这些已经足够了!
因为这些东西,并不是给这些官场老油子看的,而是给嘉靖看的。
很多东西,这些官场老油子是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猫腻来,嘉靖却看不出来。
比如谢世贤的供词,以这些官场老油子的眼光,一眼就能看出来,他的目的并不是审谢世贤,而是为了牵连屠大山。
你家伙,做的也太明显了,谢世贤本身犯的事你就随便问了两句,然后就往屠大山身上扯,几个意思?
你到底是审谢世贤还是审屠大山呢?
你这不是摆明了想牵连屠大山吗?
但是,嘉靖看到的,又不一样了。
谢世贤,是什么个玩意儿?
一个草民而已,有什么要紧的?
屠大山这个应天巡抚才是朝堂官员好不好,嘉靖眼里能有谢世贤这个“草民”吗,他肯定会下意识的认为,谢世贤只是一个人证而已,屠大山才是主犯。
这样一来,性质就不一样了,既然谢世贤只是人证,屠大山才是主犯,那么,审谢世贤的时候自然要以屠大山的问题为主,至于谢世贤这个“草民”,他犯了什么事,治罪就行了,有什么好关注的。
这说白了就是个关注点的问题,在场的陪审官员可能都认为,谢世贤和屠大山一个是余姚谢氏的接班人,一个是宁波屠氏的接班人,地位虽然不一样,身份却是差不多的,而在嘉靖眼里看来,谢世贤就是个草民,屠大山那可是正三品的朝廷大员,身份和地位能一样吗?
嘉靖的关注焦点肯定是屠大山这个正三品的朝廷大员,至于谢世贤这个二世祖,在嘉靖眼里,估计就没二世祖的概念,人家能关注这个谢世贤吗?
杨聪正是从嘉靖的眼光或者看法出发,以谢世贤这个无关紧要的二世祖,牵连出屠大山这条背后的大鱼。
这种牵连法,在官场老油子眼里看来,的确有点牵强,但是,在嘉靖这个不通世事的皇帝眼里,却是再正常不过了。
杨聪不但想借此事收拾余姚谢氏和宁波屠氏,还想借此事牵连严嵩呢!
就算屠大山不说,他接下来也会往严嵩身上引。
这会儿,屠大山竟然又把内阁首辅严嵩抬出来,正好!
杨聪假装恼羞成怒道:“你一口一个内阁首辅严大人,什么意思?难道你贿赂了严嵩严大人不成?你说,严大人收了你多少钱,为什么要为你出头?”
卧槽,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他这话一出,不但屠大山愣住了,几个陪审的官员同样愣住了。
严嵩收受贿赂,在官场上并不是什么秘密,但是,这话大家也就私下说说而已,谁会拿公堂上来说啊。
人家可是内阁首辅,没有证据,你说人家收受贿赂,人家不收拾你才怪呢!
这位总督大人,看样子是跟内阁首辅严大人杠上了。
这可是大明朝堂最顶层的争斗,有几个人敢参与其中啊。
几个陪审的官员都傻眼了,那可是内阁首辅,那可是睚眦必报的严嵩,总督大人,你不要这样好不好,我们扛不住啊!
屠大山也傻眼了,这杨聪跟内阁首辅严大人不对付,他当然知道,但是,他却没有想过,这家伙竟然跑这里跟严嵩叫板来了,尼玛,直接说严嵩收受贿赂,这是要撕破脸的节奏啊!
他这会儿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卷入朝廷最顶层的争斗了,人家争的可不是东南一偶,而是整个天下,他这个东南地面上的地头蛇充其量也就是一颗棋子而已。
这棋子可当不得,搞不好就会浑身碎骨!
他连忙摇头道:“大人,我可没贿赂严大人,我只是说严大人会主持公道而已。”
杨聪假装好奇道:“你不知道你犯的是什么事吗?纵容和指使倭寇劫掠地方,这是小事吗?无缘无故的,严大人为什么要替你出头?你们之间是不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或者说,这事就是严嵩指使的!”
卧槽,这越说越离谱了。
这事,的确是严嵩指使的,但是,人家严嵩指使的也是原浙直总督赵文华,而不是他应天巡抚屠大山。
这种事,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严嵩怎么可能直接来指使屠大山呢。
所以,就连屠大山都不知道,这事的幕后主使正是严嵩。
他只知道,这位总督大人的确有跟他的靠山严嵩叫板的实力,而且,双方好像又开始正面交锋了,而他,貌似成了双方交锋的棋子!
他也下过棋,自然知道棋子的命运,应天巡抚,南京兵部侍郎,说起来的确是个不小的官了,在地方上足以呼风唤雨,掌控大局,但是,跟朝廷那些高层比起来,压根就不算什么。
人家要真斗起来,南京六部尚书,甚至京城六部尚书也只是棋子而已,他一个南京六部侍郎,算个屁啊!
赵文华就是个很明显的例子,堂堂浙直总督,整个大明都有数的封疆大吏,在人家跟前,也只是一个棋子而已,到了需要弃车保帅的时候,也唯有选择自行了断,以保家人安全。
他原本以为,这事随着赵文华的死就结束了,毕竟赵文华都死了,浙直总督也换人了,对方已经获胜了。
他原本以为,这杨聪只是想给他来个下马威而已,毕竟新官上任三把火已然是官场惯例,新来的总督大人收拾他一顿也不奇怪。
却不曾想,这局棋还没有结束,而他,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棋局当中。
这个时候,他的命运已经不归自己掌控了,他唯有默默的等待,等待着双方博弈的结果,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第四十三章 贿赂
南京刑部公堂,审问已然结束,杨聪和几位陪审官员却依旧坐在那里没有离开,因为屠大山的供词还有待几位陪审官员签字确认。
屠大山并没有认罪,这供词几位陪审官员签不签就有很大的区别了。
如果签了,就代表他们是支持杨聪的,那么,他们不但得罪了屠大山,就连内阁首辅严嵩都一起得罪了。
如果不签,就代表他们是支持屠大山的,那么,他们不但得罪了杨聪,连带阳明一脉也一起得罪了。
这事整的,几个陪审官员着实有点里外不是人的感觉。
所以,他们很犹豫。
到底是站杨聪这边还是站屠大山那边呢?
如果从南直隶的形势来看,他们自然要站杨聪这边,因为杨聪这会儿可是浙直总督,得罪了人家,分分钟有可能穿小鞋。
但是,站杨聪这边就代表和屠大山站在对立面了,人家身后可站着内阁首辅严嵩,得罪了人家,同样时刻面临着穿小鞋的危险。
那么,到底站哪一边呢?
众人假假意思将供词传阅了一遍,南京刑部尚书张时彻是毫不犹豫的在供词上签上了自己的大名,其他三个陪审官员却是犹犹豫豫,半晌都不曾提笔。
杨聪倒是不着急,他拿着龙江船厂的账本仔细的翻看着,貌似很感兴趣的样子,也不知是真在看账本呢,还是在等着其他几个陪审官员签字了。
过了好一阵,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周用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大人,屠大山拒不认罪,您准备怎么办呢?”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起点VIP2020-05-31完结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
-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纵横VIP2020-03-30完结没落王侯世子徐子先重生于王朝末世,奋而自救,最终临大位,成魏主。后世记,大魏之主的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