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知道,这些都做不了假,因为调动千人以上的军队有严格的规定,朝廷会派出监军、功曹和领兵将领,这些人都不是由巡抚任命的,他们事后也必须将整个过程做详细的汇报,以供查验。
这些人上报的内容跟张时彻上报的并没有什么出入,而且总共才不到两万两银子,要养三千人马打三个月仗已经够紧张的了,张时彻还贪个屁啊!
工部左侍郎刘伯跃这边就不一样了,当初总共才修建了两个京郊祭坛,他却花了二十多万两银子,而且所有民夫和匠户走的都是劳役,也就是说,这些民夫和匠户都是免费来服劳役的,朝廷甚至连饭都不用管。
而这材料费用就有点夸张了,光是汉白玉和大理石采购费用就花了十多万两,而京城两个石料店的大掌柜报的价格连刘伯跃上报的一半都不到,也就是说,刘伯跃起码在这两项采购中捞了几万两银子!
嘉靖怒了,真的怒了。
他的确不知道这汉白玉和大理石的采购价格,所以,他当初根本就没看出其中的猫腻。
但是,他并不是白痴,陆炳随便找两个石料店的大掌柜问出来的汉白玉和大理石的报价肯定是真的,按道理,他们的报价应该比工部采购价要高,因为工部负责的是朝廷工程,没有直接征收就不错了,谁敢卖的比市面价格还贵。
但是,刘伯跃写在卷宗里的价格却比市面价高了一倍都不止!
好你个刘伯跃,你竟然敢欺瞒朕,你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贪腐,把这种人调去当南京户部尚书,那还得了。
夏言,你干的好事!
想到这里,嘉靖咬牙切齿道:“传夏言。”
锦衣卫四处乱搜的事夏言自然是知道了,但是,他却没想到这是杨聪给他设的套,他这会儿还在回味早朝的时候那精彩的场景呢。
毛伯温,你竟然敢不给我面子,聂豹、张时彻,你们竟然敢跟我争南京户部尚书的位子,这下,你们爽了吧?
他略带得意的来到御书房,看到嘉靖那满脸怒火的表情,还以为嘉靖是在因为兵部的事生气呢。
没想到,一番见礼之后,嘉靖直接把几张卷宗和两份供词甩到他面前,冷冷的道:“这就是你举荐的人?”
夏言慌忙拿起卷宗和供词一看,这脸色顿时就变了。
他也不是白痴,这卷宗上的价格和供词里的价格一对比他就明白了,刘伯跃在修建京郊祭坛的时候贪了好几万两!
我搓嫩娘个憋勒,严嵩,你给我推荐的什么人啊,你想害死我啊!
第四十二章 朝堂大事
夏言栽了,在南京户部尚书的争夺中,他莫名其妙的输给了阳明一脉。
他是真没想到,严嵩给他推荐的人会是个大贪官,当初修建京郊祭坛的时候他还以为这刘伯跃是个不错的人才呢,做起事来又快又好。
现在想来,那都是银子的效果,根本不是刘伯跃能力有多强,开玩笑呢,十来万两就能修好的两个祭坛,刘伯跃花了二十多万两,再建不好,那就是个白痴了。
这次他真是把人丢到姥姥家去了,刘伯跃被打入大牢不说,他也因此事受了牵连,被皇上狠狠训了一顿,要不是皇上知道他是个两袖清风的“大清官”,这次他估计也要跟着完蛋了。
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前一刻,他还在为摆了毛伯温、聂豹和张时彻一道而得意呢,下一刻,他便被阳明一脉和自己人坑的差点把自己都陪进去了。
有时候误信了奸人,能不被坑死就不错了,夏言就是个典型的例子,这刘伯跃还算是小问题,还没把主意打到他的头上,刘伯跃后面的严嵩就不一样了,那家伙,真能把他命都要了。
严嵩也没想到,刘伯跃就这么栽了,他才刚收到刘伯跃的求救信,还没想好怎么去救这货呢,这货便被直接打入大牢,紧接着,皇上便擢兵部右侍郎张时彻为南京户部尚书,他连翻盘的机会都没了。
这一次,嘉靖是真的怒了,他之所以迅速擢升张时彻出任南京户部尚书,匆忙结束了夏言一党和阳明一脉的暗斗,就是为了警告夏言,不要太得意忘形了。
南京户部尚书这么重要的职位都敢胡乱举荐个贪官污吏上来,这已经有点恃宠而骄的味道了,这苗头可不好,必须跟他掐灭了。
张时彻就这样顺利上位了,南京户部负责的盐引份额自然也落到了阳明一脉手里,不过,阳明一脉还真没什么贪官污吏,他们争夺这尚书之位也不是为了捞钱,而是为了把盐价将下来,惠及普通老百姓。
当然,这盐价不是说降就能降下来的,其中涉及到的环节太多,涉及到的利益集团更多,要真想把盐价降下来,不但南京户部要掌控在手里,边关将领,各地巡抚,甚至是巡盐御史等相关人员都得换成清正廉洁的,不然,这盐价要将下来很难。
阳明一脉的意思,这盐引份额他们可以一点都不要,但是,魏国公、定国公、京山侯、武定侯,包括杨聪和陆炳这边,一定要把分配盐引时索要的好处费降下去至少一半,这样,盐价差不多就能降下去一成了。
对此,杨聪倒没什么意见,反正他只要一成的份额,而且这一成的份额直接就是给他老爹的,中间根本不会产生一点好处费。
陆炳这边也好说,就让他把分到一成的份额也交给自己的父亲去做,到时候直接给他分这一成的红利就行了,这红利肯定比好处费要多,陆炳自然也是欣然答应了。
至于魏国公、定国公、京山侯和武定侯那边,杨聪提议,直接让他们每家占了两成,而这好处费就按原来的一半收,这样一来,他们收益上并没有什么损失,而盐价就能降下去一成了。
他这刚跟人把盐引的份额分配好,自己父母那边的消息也传过来了,原来,这会儿他父母正在山西边镇那边筹集粮草辎重,准备去兑换盐引呢,他们兑换到盐引就会来京城。
他父母的意思,这婚礼就在京城举行算了,毕竟陆家和皇上都在京城,他们肯定想陆灵儿和杨聪在京城成亲,至于杨家和张家,跟皇上比起来根本就不算什么,肯定要先就皇上的想法不是。
杨聪收到消息,心里着实有点激动,毕竟这世他还没见过自己的父母呢,他甚至准备去山西边镇迎接一下自己的父母,以示孝道。
但是,他这还没来得及请假呢,朝堂之上又出大事了。
太子太师、内阁首辅张璁竟然突然病倒了,而且病情相当的严重,眼看着就要不行了。
这下杨聪可不敢走了,因为张璁这一病倒,内阁首辅之位等于就空出来了,嘉靖自然不可能再跟人家玩什么三请三辞了,再玩人家就要嗝屁了。
张璁一下台,这内阁首辅之位怕就要落到夏言手里了,紧接着严嵩肯定也会顺杆子爬上来,回京城出任六部尚书甚至内阁大学士。
这京城官场很快就要变成夏言和严嵩的天下了,到时候,他们这些得罪夏言和严嵩的人肯定没好果子吃,怎么办呢?
杨聪这还没想好怎么应对呢,紧接着,京城又发生一件了不得的大事,王贵妃竟然给嘉靖生了个皇子!
这下更不得了了,因为嘉靖这生育能力着实让人捉急,他继位都十多年了,也就嘉靖十二年的时候阎贵妃给他生了个皇子,而且这皇子刚出生不到三个月便夭折了。
接下来几年,别说是儿子了,连女儿他都没能整出来一个。
从那以后,他便开始请方士做道场,又是祭拜又是修炼,希望能再生出个皇子来继承大统。
没想到,还真应验了,去年,王贵妃和曹端妃便相继有了身孕,这会儿,王贵妃更是直接给他生了个儿子,他自然是高兴坏了。
或许,这就是他迷信方士的原因。
其实,这并不是什么好事,至少对于大明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嘉靖迷信方士,就免不了被方士蛊惑去追求什么虚无缥缈的长生。
如果他一直生不出皇子来,可能慢慢也就不相信这些方士了,但是,这个时候他偏偏生出了皇子,他对方士就更信任了,这就为以后他痴迷长生之道,荒废政事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会儿他还没意识到这点,甚至以后他也意识不到这点,他只知道,自己祭拜和修炼出效果了,自己终于又有后了。
太子出生可是国之大事,往大里说,太子那就是一朝稳定的基石,因为相当皇帝的人太多了,如果一朝没有太子,很多人就会有想法,有想法的人一多,朝堂就会大乱,而有了太子之后,别人基本上就没什么好想的了。
这么大的喜事,嘉靖自然要好好庆贺一番,这祭告列祖列宗是少不了的,所以,嘉靖决定去祭拜皇陵,而杨聪因为青词写得好,又是新科状元,也被嘉靖点名一定要跟着去。
这下,杨聪就更没时间去边镇迎接他父母了。
第四十三章 放火
明朝皇帝出巡,排场可不小,光是锦衣卫,最少要带上五个整编卫所,五千余人,而且还要根据路途远近,安全情况增加京营护卫。
相似小说推荐
-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起点VIP2020-05-31完结靖康前夕,大宋歌舞升平,汴梁春风糜烂。穿越到一个远近闻名的守正君子身上,杨霖走到哪都...
-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纵横VIP2020-03-30完结没落王侯世子徐子先重生于王朝末世,奋而自救,最终临大位,成魏主。后世记,大魏之主的中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