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孔子学说,一如他刚才和孔衍植所说,会设立大明皇家书院,召天下饱学之士来继承发扬孔子学说。
其实,他没有展开了说。这个大明皇家书院,不止是要继承发扬孔子学说,还有孟子学说,新学之说,诸子百家之道,全部都可以。这是中华民族屹立东方的文化隗宝,绝对不能丢的。
随后不久,有关衍圣公领族人要往美洲教化那些未开化的土著一事,还有成立大明皇家书院的事情,就都公告天下了。地方官府也得到朝廷意思,鼓励各地的圣人门徒,跟随衍圣公一起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也就是前往美洲教化土著。
还真别说,大明境内不少守旧的儒生,真被衍圣公的壮举感动,也要前去美洲。
另外,那些散布谣言,被抓了儒生,那是真得以流放之名,也准备丢去美洲了。
这个事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只能看到明面上的这一层。但是,朝中的聪明人多得很,又岂能不知道这事的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但这些既然是聪明人,又岂会把这个事情揭开,那有什么好处?就如今这种做法,衍圣公还能得一个好名声。真要和当今皇帝翻脸的话,那绝对是最坏的结果!
就这么的,崇祯皇帝把大明境内的所有爵位都给理了一遍,除了皇帝之位之外,就再没有世袭不变的爵位了。
就崇祯皇帝本人来说,对于这种处置结果,也还算是满意的。对孔家的利用,也算是用到了极致。大明要想变美洲为自己的藩属国,那必然是要同宗同族同文化。而那边都是没有开化的印第安人,最为关键的是,美洲大陆,最先被欧洲文化给侵蚀。
如果不注重思想这一块的话,别大明这边过去的人,最终反而被别人给同化了,或者发展出了不一样的路子,那不是崇祯皇帝想看到的。
孔子的学说,由孔家和他众多的门徒去教导,这个力量应该是足够大了。做到这一步,也算是尽到最大的努力了。至于最终,美洲那边的华夏人会怎么发展,就只能看看再说了!
……
崇祯皇帝在忙着这些事情,注意国内民生百态之时,远在天山的洪承畴得到派出的夜不收回报,再次确认沙俄正在和另外一个强国波兰打仗。于是,他就没有再犹豫,当即点了三万兵马,开始了远征高加索地区的战事。
既然要控制高加索地区,那兵锋就要越过高加索,一直前探作为大明新的边疆才行。洪承畴当然也是做了功课的,知道要怎么做。
在他所领三万兵马的身后,还有民夫押送物资跟进,并且他还交代了,从关内开来的援军,也要持续跟进。
这个时候,天山周边,在之前已经被洪承畴清理过一波。因此,大军出发,压根就没遇到敌人。有的,除了属于洪承畴治下牧民的欢呼之外,就只有不臣服大明的那些人,仓皇而逃。
如此一来,大明军队西进的速度,就很快了。
第879章 困境
根据崇祯皇帝的记忆,沙俄的油田中,储量最丰富的是秋明油田,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盆地。
在这个时候,这里其实还很少人,沙俄军队也没多少。可以说,乌拉尔山脉以东地区,还没有被沙俄重视。自从他们伸向远东的触手被明军砍断之后,在这东边的踪迹就更少了。
从这点上来说,明军要占领这里,其实是比较简单的。
但是,崇祯皇帝的规划,并不只是占领秋明油田而已。因为乌拉尔山的地势,是西部平缓,东部陡峭,如果将来以这个为界的话,明军这边是比较难守的。
因此,崇祯皇帝当初给洪承畴的旨意,就是大明军队要再前探,至少要到伏尔加河流域。如果可以,再西进都是可以,因为这片平原上,也有一个油气田。但这个,并不强求了。
边界的争端,如果不能狠狠地收拾一下对手,那么,关于边界的摩擦就会一直不断。因此,大明和沙俄必然要打一仗。至于选择在什么地方打,就由洪承畴说了算了。
事先已经多次了解过,洪承畴当然早已根据旨意选定了地点。他选的地方,就是伏尔加河东岸的萨马拉堡。
这个萨马拉堡,是在十六世纪末,沙俄为了防备游牧民族的侵袭而修筑的城堡。在这里,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防御能力。
洪承畴领大军,浩浩荡荡前来,前哨的骑军更是快速突进,让沙俄在这边的驻军根本来不及逃走,更别说破坏了,就围得水泄不通。
等洪承畴领着大军到达,一门门的红夷大炮亮到阵前之后,萨马拉堡就打出了白旗。他们一共就一千多人而已,根本没有抵抗的可能。
“以后,这里就叫明威堡!”登上城堡最高处,眺望东欧平原,洪承畴便下令了改名。
随后,大军和随后的民夫便开始扩建明威堡。
……
原本的卫拉特部中一个大部族,叫土尔扈特部,大部分人在几十年前游牧,最终到了伏尔加河流域。和他们一起过来的,还有少部分杜尔伯特部以及和硕特部等等其他属于卫拉特部的那些部族。
但是,他们迁移到伏尔加河流域之后,也并没有过上幸福的日子。
北部的沙俄经常会南下骚扰,低价收购毛皮,高价倾销商品,总之,就是想着各种方法榨干他们。而在南边,在伏尔加河流域的东岸这边,会经常被哈萨克汗国的侵袭;在伏尔加河流域的西岸那边,则经常受到克里米亚汗国的侵袭。总得来说,日子还是过得很苦。
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他们最终受不了这种侵袭。在十八世纪的时候,东岸的部族会举族回归伊犁地区,成为满清臣属。这些东归的部族,共有3万多户17万余人,但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在沙俄军队的追击之下,竟有一半人死于归途。
另外,因为和西部族人沟通不畅,最重要的是,当年的伏尔加河没有结冰,以至于西部族人没能成行,最终沦为沙俄的农奴。
这一日,土尔扈特部大汗朋楚克听到手下禀告,不由得大怒:“他们真是欺人太甚了!”
真是由不得他不生气,部族迁到伏尔加河流域之后,除了放牧,还开垦农田,引水灌溉,以补放牧之不足。但是没想到,在快要收获的时候,南方两个汗国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派军过来烧杀劫掠。
“父汗,要不向沙皇求援?”看到朋楚克汗那么愤怒,他的儿子,已经十五六岁的阿玉奇立刻建议道。
名义上,他们是和沙俄结盟的。
朋楚克一听,看着幼稚的儿子一眼,忍不住发火喝道:“你以为沙皇是什么?那是一头喂不熟的狼,能把我们部族都吞了知道么?”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沙皇规定,土尔扈特汗给他的奏疏中,必须使用“奴仆”、“臣民”等字眼。这哪是盟友,根本就是当奴仆看待,甚至连奴仆都不如,想尽各种方法在压榨土尔扈特部。
阿玉奇被他父汗喝斥了一番之后,便低头不言语了。年少的他,对于强者终归是威服的。周边势力中,沙俄就是最强,因此,他好感最多。
对于这个儿子,朋楚克是寄予厚望的。因此,索性不再宠着他,把残酷的现实,包括沙俄的那些压榨,全都一五一十地给儿子说着,点破了那些交易的背后,是如何赤裸裸地喝血。
阿玉奇没想到竟然是这样的,顿时怒极,涨红了脸,愤怒地对朋楚克说道:“父汗,反了吧!”
听到这话,朋楚克并没有马上答复,而是露出深思的神情。过了一会说道:“不止是我们土尔扈特部深受沙俄之苦,包括西边的顿河哥萨克人也同样如此。如果能联合他们一起的话,说不定还能有希望。”
在原本的历史上,在大概十年之后,最终是顿河哥萨克人最先忍受不了沙俄的压迫,在斯捷潘·拉辛的带领下造反,伏尔加河两岸的土尔扈特部群起响应,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次起义。
不过最终还是失败了,按照后世总结的经验是:农民起义的自发性、其行动的局限性和分散性、缺乏集中统一指挥、领导屡犯战略错误、对沙皇抱有幻想;起义军在军事方面不如沙俄军队,起义军的装备较之沙俄军差得多;他们的军事素质差,纪律不严。
此时,朋楚克说完之后,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显然,并不看好。对他们来说,沙俄太强大了!
忽然,他转头看向东方,皱着眉头没有说话。
阿玉奇看到他这样子,也转头看看东边,却看不出个什么,最后实在忍不住便问道:“父汗,您在看什么?”
“听说东边,我们的祖地那边,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果我们迁回去的话,不知道会不会比现在的日子好过一些?”朋楚克多少有些听说东边的事情,但是离得太远,各种消息都有,让他有点难以分辨。
有的说,固始汗已经领兵去了青藏,势力大增;可也有的说,准葛尔部狼子野心,把其他部族都吞并了;甚至都还有谣言,说明国皇帝御驾亲征,把准葛尔部整个给灭了……
呵呵,这个怎么可能,虽然没有和明国打过交道,但听父辈说,明国皇帝也就开国的两代皇帝比较厉害而已,到第三代还是第四代皇帝的时候,就被蒙古先祖给打了个全军覆没,甚至连皇帝本人都俘虏了。从此以后,明国皇帝就在他的宫里再没出来过,又怎么可能会御驾亲征,还那么厉害?
相似小说推荐
-
大魏王侯 (淡墨青衫) 纵横VIP2020-03-30完结没落王侯世子徐子先重生于王朝末世,奋而自救,最终临大位,成魏主。后世记,大魏之主的中兴...
-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炎垅) 百度小说VIP2019-01-31完结他化身的…流浪少年一统商周,西楚霸王定鼎天下,吕温侯笑傲三国,西晋太子力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