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从熙说完,抬头看了一眼,蔡京竟然陷入了沉思。
“恩相?”
蔡京虚弱地抬起头来,马上有旁边伺候的妾侍坐在床头,让他的脑袋舒舒服服靠在胸口。
“文渊不是这么鲁莽之辈,他行事看似浮浪,却都是有的放矢。而且这厮门宽路广,难道是真有什么消息?这些日子,朱勔有没有说过江南有乱象之兆。”
蓝从熙不以为然,笑道:“说的就是这件事,那朱勔就在江南,岂能不如文渊知晓的确切。朱勔前些日子还派人进汴梁,只说江南一切都好。”
蔡京眉头一皱,脸上已经有些老态难以遮掩,叹道:“难道真是马有失蹄,杨文渊也得意忘形了一次?”
……
外面满城风雨,昭德坊内却很平静,杨霖在家反思难得地着家,修养几天。
延庆观派了三十六个小道士,来到杨府追随他们的师叔祖,杨霖让芸娘好生安顿,给他们腾出院子。
现在的杨霖,可以说是道教领袖都不夸张了,就凭他把皇帝拉入教,就是亘古未有的大功。
这让道教的地位骤然拔高到一览众山小的高度,尤其是他入教的延庆观,更是水涨船高。
杨霖闲在家中,无视外面的冷嘲热讽,一心跟着道士们研究养生。
一颗樱桃树下,延庆观的梅云道长坐在蒲团上,耐心地讲解:“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只要合乎宇宙规律,便可驱邪避灾,气运随身,强身健体。”
杨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兴致勃勃地问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补阳,是为正道。我们正一教,有没有法子,助我御女时威风八面,而不损亏。”
梅云道长老脸一红,低声道:“回禀师叔,法子是有的,不过需要勤加练习。”
“这有何难!我赤阳真人最有耐力,快快教我。”
第130章 不幸言中
树荫蔚蔚,蝉鸣切切。
昭德坊内杨霖已经在家反思了七天了,每日里看上去悠闲自在,实则江南的各种情报络绎不绝地送到他的书房。
“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左右鸣天鼓,二十四度闻;微摆撼天柱;赤龙搅水浑,漱津三十六,神水满口匀,一口分三咽,龙行虎自奔。”
杨霖和一群小道士,跟着梅云道长,席地而坐,修习太极八段锦。
“两手摩肾堂三十六,以数多更妙。右法,闭气搓手令热,摩后肾堂如数,毕,收手握固,再闭气,思用心火下烧丹田,觉极热,即止。”
杨霖按着道士的话,一一做来,果然身体慢慢发热。
“端坐,闭目,握固,冥心,以舌抵上腭,搅取津液满口,漱三十六次,作谷谷声咽之,复闭息,想丹田火自下而上,遍烧身体内外,热蒸乃止。”
古人的智慧着实不容小觑,杨霖越来越信服,摒除心里杂七杂八的念头,专心做了起来。
状元郎修身养性的时候,汴梁城外一匹骏马飞奔而至,熟悉军服的都知道,这是传送重要信息的“急递铺”。
一旦“急递铺”接到了命令,一昼夜要行走四百里路,拦路者必斩。
密报送到枢密院,高俅吓得屁滚尿流,连忙进宫求见。
一股难言的恐惧,填满了高俅的胸膛,难道那个人真的是能掐会算的活神仙?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啦!”高俅进殿之后,高声呼道,旁边的梁师成一脸怒色,这个高俅也太蠢了,当今陛下最喜欢报喜不报忧,就是天塌了,你也得慢慢说来,惊慌失措肯定惹得官家不开心。
果然,原本还是笑吟吟的赵佶,皱着眉头问道:“什么事大呼小叫,你没看到宝月大师正在演奏洞箫么?”
高俅暗暗悔恨,自己一时失了方寸,竟然犯了官家大忌,赶紧稳住心神,道:“陛下,睦州青溪人方腊,假托‘得天符牒’,托左道以惑众,见官吏、公使人皆杀之。率领刁民千人,袭杀守官方有常。今已裹挟流民十万,见官吏、公人皆杀之。”
“苏州石生,湖州归安县陆行儿,婺州兰溪县灵山峒朱言、吴邦,永康县方岩山陈十四,处州缙云县霍成富、陈箍桶等人,纷纷追随反贼方腊,在青溪县息坑杀了两浙路常驻官军五千人,随后打破县城,县尉翁开被俘。如今反贼已经打到杭州城下了。”
赵佶愣在原地,满殿的宫女内侍也都面色古怪,所有人不是先想到这次动乱造反的方腊,而是想到前段时间沦为笑柄的少宰杨霖。
江南真的乱了,岂不是说杨爱卿所言,都是真的。
赵佶没有丝毫的担忧,反而有些兴奋,自己真的是神霄宫长生大帝转世?
相比较之下,南方民乱他不是很害怕,有宋一朝民乱不断,光是招安的武将在厢军里就占了一两成。
地方厢兵就是后娘养的,平日里欺压百姓还行,真让他们打仗,果然连方腊的明教信徒都打不过。
……
杨霖练了半天的功,刚刚收纳完毕,苏家姐妹端着瓷盆伺候他洗完手,擦了擦脸,直感觉神清气爽。
苏妆怜皓腕上,赫然是一个翡翠镯子,在阳光下晶莹剔透,一看就不是凡品。
看到杨霖注视着自己手臂,苏妆怜更是得意,摆动着粉嫩藕臂,娇笑着对着杨霖大抛媚眼。这镯子在她看来,可是大郎娘亲的遗物,是大郎独宠她们姐妹的证据。
可惜的事,这等露脸的大事,竟然不能大肆张扬,可不把人憋疯了。苏妆怜和姐姐不同,是不是就想炫耀一下,来满足少女心性的好胜心。
外面一个丫鬟慌慌张张跑进来,说道:“大郎,宫里来了一位小公公,说是宣旨来的。”
……
花厅内,小内侍板着个脸,大模大样往那儿一站,沉声喝道:“杨霖接旨!”
这是自古的规矩,宣旨太监代表皇帝,必须拽的跟二五八万一样才行,倒不是说他对杨霖有什么看法。
“制曰:朕膺昊天眷命,探微言于易经,虽仪刑之莫觌,尚简策之可求。少宰杨霖,揭为神霄之辰,用锡朕之臂膀。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论世;王佐之才可大用,岂曰难封。早彰素履,闻望久著于士林;克懋清规,风声益昭于巷陌。可特授宣抚制置使。特颁纶綍之荣,式光庠序之列。”
杨霖接过圣旨,神色凝重,这个不伦不类的册封,实际上已经宣告方腊反了。
制置使不是一个常设官,也不是一个固定的职称,而是皇帝的使者。这个制置使,拥有很大的权力,几乎相当于皇帝亲至,所到之处可以掌控当地的军政大权。
看来自己要去江南了,果然宣旨完了之后,小内侍板着的脸放松下来,笑嘻嘻地上前弯腰抱拳作揖道:“恭喜少宰,贺喜少宰,官家说了,接完旨要少宰进宫叙话呢。”
杨霖笑道:“有劳这位小公公了,杨三,给这位小公公包个红包,算是一个彩头。”
小内侍闻言一喜,拜道:“谢杨少宰恩典。”
回到自己卧房,苏凝香正坐在椅子上,手里捏着裙裾,看见他进来俏脸一红,怯生生地道:“大郎。”
杨霖笑骂道:“老子要进宫一趟,给我准备朝服……嗯,还是给我准备一身道袍好了,本大仙要去见我们的长生大帝了。”
第131章 军令如山
一袭道袍,拢发簪玉,杨霖就这么走进了大宋的皇城。
沿途的侍卫、宫娥、太监无不侧目,甚至有人掩嘴偷笑。
进到殿中,赵佶已经等候多时,看见杨霖眼色一亮,招呼道:“杨爱卿,快到朕身边来。”
杨霖恭恭敬敬地抱拳道:“陛下。”
看到他这副打扮,赵佶心里激动不已,但是毕竟江南起了民乱,若是此刻高兴说不过去,按捺住兴奋,赵佶慢慢说道:“杨爱卿,果然如你所料,江南反了一个方腊。此贼杀朕臣子,戮朕子民,打破州府,横行无忌。朕有意让你前去平叛,你可愿意?”
这就是在为提拔自己做准备了啊,当年高俅得宠时,也是外放一段时间,立了军功回来升任殿帅。
这种机会杨霖当然不肯错过,赶紧躬身领命,作揖道:“官家有旨,微臣敢不效犬马之劳。”
“好!江南兵马,任凭爱卿调动,战时一切军政事物,由爱卿酌情处置。切记从速平复战乱,两浙路乃是天下赋税中心,事关朝廷安危,容不得片刻延误。”
那你早干嘛了?杨霖心口不一地答应下来,并且拍着胸脯保证。赵佶许了他三天时间准备,三天之后就将赶赴杭州,以解江南之乱。
在大殿之后,悬挂着一把玉柄金鞘的宝剑,杨霖眼珠一转,轻笑道:“陛下,微臣年轻德薄,又无甚威望在军中,只恐麾下兵马难以调度,愿求御赐宝剑一把,震慑将士,才好指挥得当,不耽误江南大事。”
赵佶此时对他是无有不从,当即道:“取一把剑来,赐予杨卿,但有不从者,可立斩之。”
……
上到皇帝,下到汴梁百姓,谁都没有把这次小造反放在眼里。
大宋至今承平已久,尤其是江南,而且方腊此人名声不显,据说是个漆匠,能有什么本事。
相似小说推荐
-
领主大闹历史三千年 (炎垅) 百度小说VIP2019-01-31完结他化身的…流浪少年一统商周,西楚霸王定鼎天下,吕温侯笑傲三国,西晋太子力挽...
-
重生元末做皇帝 (法大小蒋) 起点VIP2019-01-31完结一个现代的功夫小子因暴力犯罪而困于牢狱,却也由此走向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天地:穿越到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