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宋第一状元郎 (日日生)


  如今这块土地成为佛教的势力范围,拥有着根深蒂固、对信仰毫不动摇的宗教政权。松赞干布的制度,从开始就已经决定了,佛教势力不断强大到最后无法控制。
  自墀松德赞之后,佛教势力开始干预政治,旧贵族越来越力不从心,僧人干涉政权就如唐中期以后的太监摄政,到了可废立弑杀君王的地步。
  信仰宗教的人越来越多,宗教的势力也越来越大,世俗政权再也不能抑制其发展,甚至僧人势力能决定政权的生与灭,吐蕃地区成为了彻底的宗教政权。
  但是这些僧人,只能控制藏民,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强大武力。
  面对不信佛的外部势力,他们只能选择妥协,或者灭亡。
  只要大宋,给高层僧人开除足够的条件,收复吐蕃就会事半功倍。
  要知道,这里的佛教也是分各种派系的,彼此间争斗不断,这就是个自相残杀的角斗场,根本没法团结在一块,谈何抵御外辱。
  ……
  大雪鹅毛般飘落,顷刻间路边参差树木尽白头。
  杨霖握着一个暖炉,站在城郊亲自等待迎接,便是在群芳环绕的汴梁城,杨霖也丝毫不掩饰对徐月奴的偏爱。
  远处的车辕吱呦吱呦压在雪地上,马车内的妙儿掀着车帘,东瞧瞧西看看,小嘴一停不停。
  “小姐,你看汴梁的树好高啊。”
  “小姐小姐,你快看那座道观。”
  “哇,好多的人。”
  ……
  徐月奴哪还有心思跟她乱看,手捏着裙角,难得地露出一丝羞态。
  一年不见了,待会该怎么面对薄情负心的郎,要不要故意不睬他,那样他会伤心嘛,还是算了吧。
  我一会先低着头不说话,看你怎么解释,嗯,就这样。
  打定了主意的徐月奴满心欢喜,嘴角挂着一丝傻笑,芳心中好似一颗熟透的葡萄炸裂,酸汁甜汁一股股浆涌而出。
  打定了主意给杨霖一个软绵绵的教训,徐月奴低着脑袋给自己打气,不一会妙儿一声惊呼:“天爷,那个雪人莫不是杨少宰?”
  徐月奴嗖的一下,窜到车外,只见杨霖手捧着一个暖炉,帽子肩头全是雪花,站在远处朝着自己轻笑。
  徐大小姐不愧是武艺高强的女侠,一个箭步从行驶的马车上跃下,刚才的计较早就丢到爪哇国去了,三步五除二奔跑到杨霖身边,一跃而起将他扑倒在地。
  高佻丰满的徐月奴,个头比杨霖还高,杨霖倒在雪窝里的一刻,马上有十几个护卫背身站好围成一圈,拽着大红色的披风,将他们围在中间。
  不一会,陆谦站在人墙外,低声道:“少宰,身体为重。”
  拽着徐月奴,无视路人好奇的眼光,将她拉到马车内。
  两个人抖了抖身上的雪沫子,揽在一块,说着一些体己话。
  妙儿在一旁插科打诨,逗得两人时而轻笑。
  不一会,长乐楼便到了,早就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屋子内,几个使唤丫鬟也都是从杨府调来的。
  冒着白气的浴桶旁,整齐地放着几方巾帕、皂角、新衣服。
  徐月奴红着脸,把杨霖推出去,几个丫鬟已经笑着上前,就要服侍她入浴。
  这些人都是伺候过的,经验丰富,不一会就把徐月奴送进了浴桶。


第298章 战场白骨缠草根
  明堂内,决定大宋国策的官员们再次汇聚,短暂的七天假期结束的总是这么突兀。
  杨霖的手里,是一份关于吐蕃的情报,详尽地描述了如今四分五裂的吐蕃,各方势力的强弱和疆域。
  “吐蕃番民,桀骜难驯,骁勇不下鞑靼,闻战不惊反喜。虽崇尚佛教,却无慈悯之心,男女皆以劫掠为荣,凡经此地商贾,必受其害,盛唐时商道曾为之隔绝。”
  韩世忠的这番话很有水平,一看就是仔细研究过,而且派出了足够的斥候。
  杨霖轻轻合上卷帛,笑道:“恩相,吐蕃人各自为战,乃是天赐良机,若于此时取之,易如反掌。若是假以时日,让吐蕃养成气势,有一枭雄一统蕃人,则其为害之深,较之西夏必有过之而不及。”
  蔡京轻轻点头,道:“朝廷多年统筹,谋划布局,至此实则已是万事俱备。上元佳节之前,须有捷报,为陛下贺喜。”
  众人一起站起身来,十几位当朝重臣,共同朝北一拜,蔡京笑道:“我等大臣,皆应策应万全,保证辎重,可等捷报入京。”
  在西南的王黼,终于逮到了一次机会,这一回身在大理的禁军兵马,直接挥师北上,要拿吐蕃开刀。
  在西北,大宋和吐蕃因为共同的敌人西夏,早就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宋将王绍组织熙河开边,从西夏的南部向西进攻,不断击败和收服吐蕃部落,势力进入新疆东部,对西夏形成战略包围,若没有后来司马光的重新为相,认为打仗得不偿失,早就和几十万吐蕃人一道,把西夏给灭了。
  从那时起,战乱不断的吐蕃小部落,就纷纷选择内附,归顺大宋。
  而西南则不同,大理和吐蕃在这里用兵从未停止过。
  可以说这里以前几百年,以后几百年都不会太平。
  大理的前身南诏经常和吐蕃争战,但大理成立时,吐蕃帝国已经衰落、解体,吐蕃地区成为封建领主和寺庙的割据,大理国内也不太平,权臣高氏和皇家段氏的争夺日剧,也无力对外扩张,总体趋于和平。
  唯一例外的就是滇藏交界的盐井地区,由于食盐的重大经济利益,双方一直争夺,延续数百年。在后世的历史上,直到清代,丽江的土司仍然和藏区领主为此地大打出手。
  双方的关系可以说是不共戴天,此地的吐蕃部落也一直防备大理人的入侵,守卫森严。
  按正说,从大理进攻吐蕃,一定要绕开这块是非之地。
  只要从其他地方进入吐蕃,相比不会有什么抵抗,可以和北线一样,慢慢收拢吐蕃部落。
  可惜的是,王黼根本没有派出哪怕一个斥候前去探查。
  北线韩世忠兵不血刃拿下积石山辐射吐蕃诸部的时候,南线王黼兴冲冲地带兵撞进了这块盐井之地。
  吐蕃僧尼部落的首领尚可屹,身材粗壮,手里拿着两把尖刀吗,身后就是一群从未停止过战斗的吐蕃勇士。
  这些人看上去都比自己胯下的马还要强壮,手里握着各式各样的武器,眼神甚至有些呆滞。
  战争就像是家常便饭,这块盐井之地,自古是强者得之。不知道有多少强横一时的部落,在此被彻底抹平。
  看着阵营排列,他们不过两万人,冷冷地注视着远处的十几万宋军,并没有一丝的畏惧。
  一声令下,吐蕃骑兵从高处顺势而下,如同一只择人而噬的野兽。
  ……
  空气散发着血腥与硝烟气息混杂的味道,无数的尸体横躺在冰冷的高原冻土上,他们多半是汴梁京营禁军,身上的盔甲质量极高却都已残破,眼神中还残留着惊惧。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让事前信心满满的南线宋军,遭遇了出征方腊以来自大的惨败。
  几年时间、数次大战,辛辛苦苦养成的信心和气势,就此付之一炬,溃逃的宋军甚至踩死了不少自己的同袍。
  通!通!通!
  带着金属颤音的鼓声在战场上空回荡,吐蕃人耀武扬威地走过战场,收缴着战利品。
  他们随意翻弄着宋军的尸体,搜寻一切可能搜到的财物,各种武器更是遍地都是。
  宋军京营禁军,装备最是精良,常常让西军那些苦哈哈眼馋的发红。
  退到原大理国内的王黼,惊魂未定,看着满殿的武将,忽然一把将桌案掀翻,开始大发雷霆。
  “十几万人马,连小小的吐蕃领主都打不过,朝廷养着你们不如养一群猪。贼军汉,鸟配军,平日里夸耀本领,一打仗全是含鸟的猢狲、绣花枕头。这一回不上奏朝廷,治你们个无能怯弱,本官怎肯罢休。”
  帐内武将一个个低着头,虽然愤恨却不敢顶撞,王黼还是当朝特进,单从官位上说,还在少宰杨霖之上。
  谁知道这个特进却是个草包,事先不做刺探,竟然带着大军直奔盐井之地,被人家当头痛击。
  如今损兵折将,出师不利,真不知道会面临怎样的处罚。
  众人默不作声,王黼更加气急败坏,他是为了权势而来大理,谁知道一无所获。杨霖那厮派人从海上把大理段氏全部接走,自己接手了个烂摊子,跟一群野蛮的土司进行无休止的战斗。
  好不容易又有了攻灭吐蕃的功劳,可以说就摆在自己的眼前,那韩世忠不过是区区的宣帅,一旦灭了吐蕃,谁也不能把功劳从自己身上抢走。
  万万没有想到,竟然出师不利,在这区区的小领主面前,就已经大败而回。
  对于王黼来说,吐蕃人四分五裂,不堪一击的传言,都快把他的耳朵灌满了。
  事实上在吐蕃确实如此,若是大宋的军队阵容煊赫,兵锋极锐,势如破竹,哪怕再不情愿,这些吐蕃贵族和寺院也只能是开门归降,从此以后成为大宋一个地方守臣,或者类似云贵那些土司。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